香甜奶油布丁 香甜奶油布丁啊
关注数: 14 粉丝数: 116 发帖数: 2,100 关注贴吧数: 19
变温板(建筑)×方格 换热原理 深度解析 以下内容均为个人实验、计算、整理而得,感谢各位大佬在实验中提供的耐心指导,尤其是wiki中对建筑换热的说明并不够充分,万分感谢 碎花惊梦 大佬提供的换热上限条件以及热阻公式。如有纰漏还请各位大佬及时指正 视频解析发在b站了,和这里同名,欢迎各位围观,贴吧也同步更新一下 不过b站文档可以设置字体和颜色,观感更好一、换热理论讲解 这些公式对于各种建筑都是通用的,各种管桥也常用于导热,相应调整一下C,A的值即可最后演示了如何使用公式。先由材料热导率k,比热容c 算出临界质量X0(Y0), 然后根据换热方格的质量来选择使用哪一个公式。 二、实验数据分析 1.火成岩/蒸汽-变材料换热对比实验蒸汽环境下各类精炼金属、钻石等的导热能力还是要强一些,花岗岩在温度波动范围小的地方也算能用 (这里是100kg蒸汽,若其他质量则不能保证与上面的结论完全一致,需要计算)蒸汽是典型低热导率材料(0.184),能达到换热上限的材料,只看比热容,比热容越大,则导热能力越强,达不到换热上限的材料,其热导率和比热容同时决定其导热能力。火成岩热导率更高(2),所以放宽了对变温板热导率的要求,使得比热容的决定作用更大。 2.变质量实验绿色数据说明吻合良好,实验测得的实际热量可以由火成岩温度变化或变温板温度变化来计算,使用时选精度更高的那一个就行。 其实可以看出:实际换热量 = 两个公式计算所得换热量的最小值 由于铝必然达到上限,所以不论谁是更热者,换热公式都一样,但其他材料就未必。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花岗岩等低热导率变温板在实验一中温度发生了变化,因为向两边的换热量不同,自身增加的热量≠自身释放的热量,而铝等高热导率材料向两边的换热量相同,变温板的温度则不发生变化 强调:当变温板同时与多格物质换热时, 其效果等同于分别与单格物质换热量的累加,所有换热过程同步进行 并非先和 高温物质 换热,再和 低温物质 换热!!! (一次可发送的图片有限,楼下继续更新)
霸王鹦逸蜥混养模块 好久没发帖了,来水点经验这个模块略复杂,非前期实用向,个人感觉还算很精致的。小人的工作只有摸一下霸王鹦,剪个毛,踩两下咸乳,收个麦子,其余全自动。资源内部循环,无需外界输入,还有不少产出。上面是逸蜥白嫖采摘,露珠专供咸乳,死前下蛋维持种群,散养的肉掉下来正好给霸王鹦吃 霸王鹦喂活物,精养两只+散养区吃一口,浓盐冰产量种21棵露珠藤还有少量盈余液冷控温-18℃保证浓盐冰不化就行,两个管桥是因为一开始咸乳从中间走,后来发现有点漏温就埋到墙里了控温依靠模块内部低温产物,稳定后液冷几乎不运行,还有很大的冷量盈余,可以外接氯气输入,多种一棵半的巨蕨。输入5℃氯气的话液冷区会升温到35℃左右。 自动补充部分采用检测霸王鹦死亡产物的原理,补充霸王鹦期间暂时锁住逸蜥,直到补充完毕才开放逸蜥进入。霸王鹦补充为最年轻成年个体,逸蜥补充为幼崽。详细运行可以在b站看我视频。 逸蜥补充利用逃生优先级,确保逸蜥优先补充到精养区,之后才会喂给霸王鹦吃。这个检测思路精准度还是很高的,一个较大的缺点是散养区多余的硬肉没有办法内部利用,因为会干扰检测,不知道各位8u还有没有更好的自动补充思路(我目前了解的有用两个传感器估算,但准确度不高;压力板检测霸王鹦补充和本模块结构不太兼容) 主要还是想向各位大佬讨教混养模块的自动补充思路,类似于之前的飞鱼模块,当时大叔的签到法还有谁的滴液计时法我都觉得妙不可言
极简虫果果虫补充模块(用于补充农场损耗) 水一帖果虫模块,主要用于农场照料老死后的补充 虫果果虫只要吃饱,就可以照料生长在地面上的农作物,不受幸福度的影响。效果为增加作物50%的生长速度,相当于用一点点蔗糖换得增产50%的效果,还可以与肥料的增速100%效果叠加,产量极为可观。 果虫磨擦有间隔,一只果虫每周期最多可以照料7.5颗作物(视为7就好),食用30kg蔗糖(郁闷下代谢减少80%,每周期才6kg,且驯化后的果虫由于温驯会-1幸福度,自带郁闷)可以说的上是非常廉价了。唯一的缺点就是补充很麻烦。 由于大部分农场都自成模块,在农场里嵌一个果虫模块不太方便,且一个存档里还可能有多个农场。这里演示一个专用于补充农场损耗的果虫模块,想吃果酱建议另外去做个大农场。果虫寿命很长,有150岁,农场的消耗很小。一只精养果虫一生可以下十五颗蛋,其中67%的概率为果虫蛋, 果虫蛋大概能有10颗。所以一般来说精养1~2只就完全足够了。整个模块不需要控温,果虫体温就足以维持模块温度,如果喂食的蔗糖的温度过高/低,可以放在一格真空环境,用一滴油隔开,类似于食物保鲜那样,保证果虫能吃到就OK。果虫排泄物的温度只与体温有关,这样可以确保蔗糖的温度不会影响到畜舍内部。在农场里放一个放生点配合补充,优先级一定要高于移取点。为了减少小动物过多导致的卡顿,散养区留几只就足以,多余的直接关门淹死。不过限制路径的情况下,几只小动物也不会卡到哪里去。每次补充时手动挑一只最年轻的,让小人抱到农场就可以。(农场太远不好拉信号线的话,就在农场里放一个小动物传感器,连接通知器提醒一下自己) 很简易的小型模块,仅做思路演示,可以按需自行更改
热泵裂化可行性研究 谷神星dlc是去年七月份推出的,距今也有大半年了,地热热泵作为谷神星dlc最有研究价值的东西,被大家整了不少活当时刚出的时候很多人就觉得可以搞炼油,但是至今我也没看到谁发出来一个成型的模块。性价比暂且不论,缺氧界各类玩具模块数不胜数,所以没人做我感觉主要还是难度问题。我自己尝试了一下,确实是困难无比,没有比这更难伺候的东西了 下面展示一下我的开发思路以及遇到的一些难题最开始的想法肯定是大蒸汽室暴力开发,反复抽油进热泵。但是热泵太矫情了,可以把它理解为一种间歇泉,有喷发期和休眠期,但是150kg就超压且无法骗压。热容很难做大。喷发期四百多度的石油一下子就会导致钢设备损坏。并且液体分离和控温都不好做,最好能确保一次通入原油就能达到裂化温度,热泵只喷出石油,避免二者混合的情况此外大蒸汽室失效的最核心原因在于----简单的混合换热会亏热,如果是七八十度的原油就差的更多了。需要想办法提高进入热泵的原油温度。于是我做了这种逆流换热的方案,但是问题还是很大。 1.这种结构很怕熔融铅,一旦堵住出油口就完蛋了。这就导致原油温度区间过于狭窄,只有十多度的温度区间,一旦低于250就会出原油,由于热泵是唯一热源,堆积的三百多度原油会直接导致模块失效,难以再次启动。高于267会输出熔融铅,长期堆积模块还是会崩,且爆管问题严重,最终会出酸气。 2.输出和输入不连续,热泵的喷发速度和原油输入速度不对等,这还是热泵不超压的情况。只能要求进入热泵的十二吨原油均温处于253-266区间,如果要求进热泵的每一滴油都处于253-266区间很困难,且热量不允许,以目前的自动化好像只能实现单边的判定,很难对一滴液体进行区间范围内的精确判定 3.换热周期很长,热泵喷发时原油可以加热到三百多度甚至爆管,但是喷发结束后就没有热源了。热泵产热并不像岩浆那样随用随取,需要精准计算一次喷发的产热与消耗,在一个喷发期内实现热量自持,一点点热量的堆积或者损耗都会导致最终崩盘,深刻理解到了蝴蝶效应。显然我无法实现如此精确的热量控制这个方案目前是可以稳定运行的,也是我很满意的设计。解决了熔融铅的问题后控温区间就宽松多了 不能采用传统的逆流换热,换热做的太好反倒会出事,所以折中了一下用金属砖导出高温区的热量,喷发期原油能预热到三百多度,喷发结束后逐渐降温到二百四五,这样下一次喷发出的熔融铅就会直接冷凝送出。热泵内均温稳定在290~300之间,挂机了二百周期都没问题。逆流换热之后热量是足够的,不担心会出原油。主要是控热,不能让热量长期积累。这一步交给蒸馏水,喷发期禁止回流确保热泵不会超压,且喷发期的热量是炼油的核心主力,不能排水降温。喷发结束后如果还是过热才会开始排水降温(过滤门设置的时间长了,可以调低一些或者直接去掉,相应的温度传感器可以设置高一些) 推荐没赤过史的都可以尝试开发一下,还有一些问题我没提到,比如启动和维修,这才是最红温的一集 最后虽然这个模块很玩具,但是玩具之间亦有差距。至少是存在理论可行性的,热量足够,就像我之前发的热蒸裂化一样,是可以通过优化方案来实现满速炼油的。而像氢气泉裂化,金火山烧浮土这种我认为才是从理论上都很难实现的究极玩具 应该还有其他思路,欢迎大家讨论~
热蒸裂化炼油方案(无实用性) 本模块仅是我自己一时奇思妙想的想法,没有什么实用价值,很感谢各位大佬的耐心帮助最终版本如下,滴液抽气会超压的问题比较难解决,所以采用真空隔热-门推法。挂机了二百多周期,喷发期和休眠期都挂机过两轮,目前没有什么明显问题。空间上还是没有压缩到极致,但是我在这方面属实是苦手斜着的推气门可以更好的减小热量交换,使用导热最差的金汞齐做气闸,并尽量缩短第二扇门同时接触其他门的时间,狭长的蒸汽通道导热也差,这样就可以尽量减小热量流失。平着的门推法实测漏温过于严重。这个自动化也是参考一位大佬的,稍微修改了一些参数,十倍速下也能正常运转,不过我这个沙盒图里东西少,没有卡顿,如果是实际生存档的话不能保证,当然生存档也不可能造这玩意输入原油温度为九十五度。 我的主要目的是炼油,所以自动化都是为了提高炼油效率来设置的,尽量利用蒸汽的热量,这就很容易导致蒸汽堆积。实际测试时发现即使是产量较低的热蒸也很容易积压,只有等休眠期才会放出来,此时几十吨的蒸汽必然会导致排液口超压。想要使用滴液抽气的话只能每当热蒸区内气压超过一两吨左右就排出蒸气,但是这样一来 ,炼油的效果就太差了也就是上图,根据@_____小傻丶 大佬提供的方案稍微改了下。除了超压以外,由于喷发期内几十周期都不会抽蒸汽过去,上方蒸汽室的蒸汽很容易冷凝,需要重新导热,左边高压液库也会缓慢气化,总之长期运作不容易(这两种情况挂机时都出现了) 回到正题,效率方面虽然理论上可以全期满速炼油,但是实际上做不到这么高的热量利用率。仅在活跃期能运转,休眠期难以为继。主要还是取决于热蒸产量,实测700g/s的炼油效率在70~80%之间,900g/s以上可以满速炼油,蒸汽发电在排出高温蒸汽时,温度会超过200℃,热量略有浪费,不过很快就能降下去,加上发电主力是石油,就不过多修改了。模式切换自动时间大概在一两周期左右,要尽量减小热蒸区的热容,否则切换极慢。 应该还是有不少改进空间的,就先这样吧
中期可用的简易地热炼铁模块 这两天做了个比较简单的地热铁锈炼铁方案,因为炼铁锈基本上是一次性的,所以尽量平衡建造成本和实用性。使用前提是该星球地热的岩浆温度高于铁锈熔点 最简单的方案肯定是小人手动丢铁锈进去,融化后手压泵打出来冷却,但是太费人力了。炼铁锈本来就没啥性价比,这样就更亏了。所以我觉得还是做自动化好一些,只需要提前搬几箱子铁锈过来,其他全自动在岩浆湖里用钻石围一个小池子,贴两块变温板防止岩浆迅速结块清扫器和装载器发不了多少热,用蒸馏水或者造个水库冷却一下就行,毕竟铁锈有限,不会工作太长时间。熔融铁和铁锈的运输速率要保持一致。左边是不做换热的方案,融化后直接丢到蒸汽室冷却就行。图中熔融铁流量为1kg,实际上一台蒸汽机能压的极限铁流量大约是是1.3kg,如果不在乎蒸汽室温度超过200的话,那就随便了。因为铁锈没有预热,所以不能满速炼铁,具体流量主要取决于岩浆温度。想提高效率的话可以在高温钻石砖里做轨道循环。 这种方案的优点是原理简单易行,相当于利用地热发电。缺点是对岩浆损耗比较大。 第二种方案是用逆流换热,铁锈和铁的热容一致,理论上无需蒸汽机吸收多余热量,完全可以换出低温铁,但是铁锈导热比铁差远了,想要追求极致换热可能需要更长的换热区或者限制流量。图中为10kg满速炼铁(实际上装载器打熔融铁要时间,达不到满速)换热区域也比较短,铁锈给了两层换热。最后得到的铁温度大约在三百左右。因为实际存档中铁和铁锈的输入有时候不连续,所以倒一点水作热容来稳定温度加长换热长度后确实可以得到低温铁,省去了蒸汽机,优点是极大的节省了岩浆热量,铁锈能预热到很接近熔点的温度,缺点是占空间(其实已经很小了,)且没有电力产出。修改了一下滑槽位置,因为有的时候清扫器会鬼畜把半空中的铁锈捡回来 长期挂机发现最终得到铁的温度还是会缓慢增加,不过每周期6吨铁的产出,炼个几周期就完全够用了,而且在热容室里多到一点低温水就能完美解决,所以问题不大 个人还是很满意的,各位大佬有什么优化建议都可以说告诉我捏
缺氧/单蒸汽机/无液冷/火山蒸馏/模块 本模块以蒸馏冷盐(一个)为主要目的,附带开发大火山和发一点电,蒸馏冷污也是同样的。用冷盐水自冷蒸汽机。省去液冷后发电功率为: 满速蒸汽机850-两个15%工作的液泵240×2×0.15-四个1%工作的清扫设备4×120×0.01-47%工作的截断阀10×0.47=768.5瓦,极其省电。 常规三蒸汽机开发火山大约2kw的发电量,不调谐的话当主力发电还是差一点。调节阀控制流量与冷盐均喷一致(图中1526g/s),还是用了我一贯喜欢的逆流换热。换热塔也可以用瀑布换热,能省一点金属,不过我懒得改了,反正效率已经够了盐水温度较高,换热效果这样看可能不太明显看相对温度就很明显了,且盐水升温后换热也完全不存在爆管的风险(之前几版启动的时候易爆管)-10℃浓盐水冷却蒸汽机后大约在35℃左右,还有余量,完全可以先冷却一点别的模块再通过来。与蒸馏水逆流换热后能升温到78℃以上,蒸馏水约40℃。因为一个冷盐均喷小于2kg,需要截断阀控制蒸馏水回流。冷量很充足,甚至可以输出30℃火成岩,(直播挂机几十周期,很稳定)反正要给盐水升温的,火成岩不冷却也是浪费热量,盐的话懒得没必要切片了,反正就调谐用,一百度也无所谓。自动化和轨道我尽可能精简到极致,计量阀切片火成岩,设置跟火山均喷一致就行了,完全可以吃下火山。蒸汽机温度可以稳定在二百度,基本上波动在10℃以内。 蒸汽室内六块钻石砖是富余的,火成岩切片后跟蒸汽换热就能压在200℃,主要是为了填空间美观(上面是一个同理自冷的热泵蒸馏 ,我就不多赘述了)模块总体建造不难,高压岩浆倒一点汞,硫啥的就行,也不难搞。盐水池我也不搞高压了,控制流量就行了。材料也很便宜,钢用的不多,铝稍微用多一些,钻石也用的不多,变温板花岗岩就ok了。 最后粗略算一下逆流换热的效率提升: 设火山均喷1.2kg/s,可处理冷盐的量设为a kg/s,输出火成岩为200℃,模块中盐没有切片,产出温度约一百度,即蒸馏后基本不参与换热,热量计算中可忽略。 单蒸汽机+液冷+无换热: [lbk](105.8+10)×3.4a+(200−105.8)×4.179×0.7a[rbk]+877.59=(1726-200)×1.2,解出a=1.428 单蒸汽机+无液冷+充分换热: [lbk](105.8-78)×3.4a+(200−105.8)×4.179×0.7a[rbk]+785.83=(1726-200)×1.2,解出a=2.843 可以看到热量利用效率翻倍,对于产量较大的冷盐或者较贫瘠的火山,如果不预热,可能会出现火山热量不足的情况。 总之我个人还是挺满意的,我自己的模块一般不追求超大产量,也不想搞得太复杂,就喜欢这种平衡感,把资源利用率尽量拉高,享受稳定简单的幸福
基于 逆流换热 的两种 冷盐蒸馏 方案对比 叠个甲先,本帖只讨论蒸馏的方案,补药再问我为什么不先拉去降温想降温哪里就盘哪里就行了,升温之后再蒸馏效果只会更好,长期档的话蒸馏还是比脱盐器好用的多输出低温水的温度取决于输入盐水的温度,盐水越冷,蒸馏水就越冷。 调谐版本后蒸馏地位一落千丈,唯一还算有点蒸馏价值的就只有冷盐了,但没用≠我不造这几天搓了两个蒸馏模块,加入逆流换热提高效能,分别以地热热泵和火山(地热同理)为热源,自动化方面略有差异,主要是控温难度不同。这里展示一下区别,仅供思路参考:(小破站有同步视频,作者同名)1.实用性:冷盐在大多数图并非必刷,但在谷神星往往很多(我自己玩的谷神星档都是3个左右,经典大图和dlc小图都一样),且冷盐在谷神星环境甚至是热源,破坏低温种植区,恰好地热热泵蒸馏非常方便,所以蒸馏性价比就很不错。其他地图蒸馏价值不高,不过如果有很高水泉调谐需求的话,产盐量非常可观,调谐后也可蒸馏,模块无需改动。(高于三次的调谐就没必要换热了) 2.适用性:火山或者地热对于大多数存档而言,至少有其一,而热泵仅限于谷神星 3.模块具体解析:由于图文较长,这里放不全,只展示一部分视图,另附详细文档介绍: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pan.quark.cn%2Fs%2F984449f6fad5&urlrefer=0446ee74edc19910f861339f22c4c0f8总结一下:两种方案换热效果相近,浓盐水最高能预热到50°C左右,(很难超过60)再高蒸馏水就容易过冷爆管了,调节阀控制流量是维持长期稳定运行的关键。热泵的优点是开发简单,控温容易,蒸气室可以长期稳定200°C;火山需要更精细的设计来稳定温度,防止过热。总之谷神星推荐开发,其他星球不建议,或者不在乎那点热量,省去预热部分也行。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