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nsai tensai
关注数: 7 粉丝数: 44 发帖数: 2,298 关注贴吧数: 107
有人注意到咱们学校的名字是谁题的吗 启功先生是北京师范大学最优秀、最和善的教授之一,是北京师范大学师生最敬仰的有着崇高声望的教授之一。他的逝世是北京师大学的巨大损失,是中国文化界的巨大损失。启功先生醉心书画,一生勤勉,无论是学校还是博物馆几乎可以在中国的任何一个角落看到他的题字;启功先生又是热心教育、淡泊名利的,他将书画作品的拍卖所得设立了励耘奖学金,一方面是为了纪念他的恩师——陈垣先生,另一方面激励我们这些莘莘学子要励志耕耘,不求所获。启功先生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时刻铭记的,他自己做的墓志铭上说:“中学生,副教授。博不精,专不透。名虽扬,实不够。高不成,低不就。瘫趋左,派曾右。面微圆,皮欠厚。妻已亡,并无后。丧犹新,病照旧。 六十六,非不寿。八宝山,渐相凑。计平生,谥曰陋。身与名,一齐臭。”这就是启功先生的豁达。吴祖光之子吴欢回忆往事说:1998年,我登门拜访启老先生,虽然还能行动自如,但也看着非常憔悴,眼睛也不好,不过仍是一个笑嘻嘻充满幽默感的胖老头。我为他抱不平,说:“启先生,现在满大街都是你的字,但都是别人仿你的赝品。你不生气吗?”启功却说:“这没什么,要给人家留口饭吃,而且有的仿的比我写的还好。”这就是启功先生的淡泊。北京师范大学办公室主任侯刚回忆说:启功先生几乎给校办公室的每个人都写过字,包括司机,他似乎和每个人都没有距离。“几乎每次开会出去回来,先生都会主动跟司机打招呼说,‘我给你写个字吧?’”这就是启功先生的亲善。启功先生从小受苦,1岁时父亲就死了,10岁时爷爷又去世,启功失学。爷爷的门生要捐钱供他读中学、大学,他表示要自己找工作养活妈妈和姑姑,于是中学没读完就去找工作了。但是姑姑为了养育他,终生未嫁。 启功先生和夫人章宝琛没见过面就结了婚。但夫妻二人的感情一直很深。启功先生是满族人,章宝琛也是满族。启功被打成右派时,两人每月的生活费只有15元。章宝琛宁肯把首饰卖掉,也不愿让启功受苦。后来章宝琛染上了肝病,生活更加艰难。启功于是白天去中华书局上班,晚上到医院照顾老伴。1975年老伴因病去世,临终前向启功吐露了一个秘密,说自己藏了他的一幅画,用牛皮纸和塑料皮包着,埋在某个地方,这是文革期间启功保存下来的惟一的一幅画。启功曾经说过,他这一生有两个恩人,一个是北京师范大学的老校长陈垣,一个是他的夫人章宝琛。为帮启功找工作,陈垣曾经让他三进辅仁。先是到辅仁中学教语文,校长得知他中学没毕业,就辞了;再介绍他到辅仁大学美术系工作,但是辅仁中学的校长兼任了这个系的系主任,干了没多久又辞了;最后介绍他到辅仁大学教大一国文,陈垣亲自教了一个班,让他旁听,这才留了下来。“没有老校长和老伴,就没有我的今天。”启功曾经感慨地说:“恩人走后,名誉、地位、钱都有了。但是我却没办法回报他们。”启功先生常常说:“我从不温习烦恼。人的一生,分为过去、现在、将来。过去的已经过去了,现在很短暂,很快也会过去,只有将来是有希望的。”他的这番话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可谓是一股清流了。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