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everzdp1988 foreverzdp1988
关注数: 5 粉丝数: 8 发帖数: 1,510 关注贴吧数: 7
科学家用游戏控制器入侵大脑获取私密信息   研究人员利用游戏控制器Emotive准确猜测出受测者的个人识别号码和住处。Emotive的售价只有190英镑(约合299美元) Emotive耳机式游戏控制器 Emotive耳机式游戏控制器。研究人员发现可以利用Emotive监视脑波,获取个人识别号码和银行交易信息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8月29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大学、英国牛津大学和日内瓦大学的科学家演示如何利用一种在市面上购买的游戏控制器“入侵”他人的大脑,获取他们的私密敏感信息,例如个人识别号码和银行交易信息。这个游戏控制器就是现货供应的Emotive 脑机界面,售价仅190英镑(约合299美元)。   Emotive允许用户利用思想与他们的电脑进行互动,通常用于控制游戏。演示中,科学家让参与者坐在电脑屏幕前,而后向他们展示人物、银行和个人识别号码的图像。在此之后,他们从参与者大脑中“窃取”这些信息,确切地说,就是被称之为“P300”的脑电信号。P300在一个人的大脑发现有意义的事物时产生,例如人物或者他们经常打交道的事物。在确认后大约300毫秒,大脑产生这种信号,因此得名P300。 研究人员利用美国总统奥巴马的照片进行测试。当展示给参与者时,他们发现参与者的大脑产生强烈的P300信号。在展示他们住房的图像中,大脑出现了类似的反应。牛津大学计算机学系的伊凡-马丁诺维克表示:“这种装置能够获取一个人的脑电数据,这些数据包含了由下意识活动引起的确定神经学现象的信息。现在的核心问题是,这种做法是否是对个人隐私的一种威胁?”   研究小组发现他们在10次机会中判断出一个人住处的成功率为60%,判断出个人识别号码的第一个号码的成功率为40%。在论文中,科学家表示P300可充当一个依据,用于分许受测者记忆中是否存储了相关信息。研究人员说:“P300在审讯嫌疑犯方面能够发挥积极作用,用于获取隐藏在嫌疑人大脑中的潜在犯罪细节。”
高考班边输液边学习无人上重点 校方称仍在反思 楚天都市报讯 本报记者吕锐 特约记者杜青 通讯员陈醒 5月4日晚,湖北孝感一中高三(3)班学生集体在教室挂吊瓶,一张边打氨基酸补充能量边复习的照片,被传上微博后引起网友及媒体的强烈关注,一度被调侃为“史上最牛‘吊瓶班’”。(本报曾作相关报道) 眼下,高考早已结束,各大高校也即将开学,曾经的“吊瓶班”学生考得如何?近日,记者再次来到孝感一中进行探访,而该校领导也在风波之后,首次正面对此事进行了回应。  考试成绩  “吊瓶班”无一人考上重点大学  前日下午,记者再次来到孝感一中时,教职员工们正在开会安排开学等新学期相关事宜。 “就在刚刚开会时,我们还反思了‘吊瓶班’事件。”该校副校长张胜华苦笑着:“我们在会上用了一句当红的网络语言来评价此事,那就是‘躺着也中枪’。”   那么,如此刻苦备考的“吊瓶班”,其学生今年高考成绩如何呢?面对这个问题,张胜华略显尴尬,并以“一般”二字概括。 据介绍,该校今年有近1300名学生参加高考,其中达到一本线者222人,达到二本线及以上者659人。遗憾的是,“吊瓶班”全班50多名学生中,无一人达到一本线。 “这并不能说明他们‘考得很差’。”对于这个成绩,张胜华解释说,该校近20个高三班级中,1至5班是文科班,而其中5班是快班,1至4班是平行班。该校222名达到一本线的学生中,文科生只有十几人,且均出自5班。“平行班学生的基础相对要差一些,所以没有一人能考上重点大学。” 许多人认为孝感一中是当地“最牛”高中,事实并非如此。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孝感市最好的高中是同在孝感城区的孝感高中,而孝感一中其实只是孝感市孝南区直属高中。 校方反思  今后不会再集中组织学生打吊瓶 “吊瓶班”事发时临近高考,该校当时下达了“封口令”,禁止老师、学生议论此事,也拒绝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 “不仅在国内引起强烈关注,就连国外媒体也报道了这件事。”张胜华回忆说,5月上旬,该校一名领导跟随教育部门组织的团队到美国考察学习,就在国内媒体首次报道“吊瓶班”次日,这名领导就从美国打回电话,称“孝感一中上了美国的报纸”。 此次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是该校首次正面回应“吊瓶班”事件,张胜华仍称打氨基酸是学生自发行为。5月4日晚,高三(3)班老师因考虑学生去医务室打针比较麻烦,干脆让大家把吊瓶提到教室里,未想引起轩然大波。“吊瓶班”被发到网上后,学校立即叫停打氨基酸的做法,当时近1300名高三学生中,打了氨基酸的约有400人。 张胜华说,事发后学校吸取了这次教训,并进行了总结与反思,今后将不会集中组织学生在考前打氨基酸。 学生纳闷 “一件小事”为何闹这么大动静  “吊瓶班”引起外界强烈关注,给该校带来莫大压力。5月上旬,随着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中国青年报等中央媒体纷纷跟进,网上的议论声也来了个180度的转变——最初大多数人对学生们还是持理解和同情的态度,后来则变成大面积的批评及嘲讽,不少网友认为“吊瓶班”背后是应试教育在作怪,于是“教育有病、学生打针”、“当代范进、可悲可叹”等评价频频见诸报端。 与网上一边倒的批评声音不同,“吊瓶班”的学生及家长们大多认为“打吊瓶”可以理解,甚至为“吊瓶班”叫屈。比如高考前一天记者曾在该校探访,一名“吊瓶班”的女生就认为“外界对我们的关注太过了”,她认为备考紧张身体吃不消,打氨基酸补充能量和吃鱼肉补身体一样,没必要大惊小怪。 这一观点目前仍未改变。该校高三(4)班女生杜婧今年考过二本线,并非“吊瓶班”的她一直在为“吊瓶班”同学鸣不平,觉得“那真是一件小事情”。前日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考前打氨基酸跟吃营养品一样很普遍,为什么会招来这么多批评?作为学生我们想考好一点难道有错吗?”   孝感一中对面“华昆副食店”经营者也说,高考前打氨基酸在当地很正常,“一件无所谓的事情怎么就让孝感一中出了名?” 专家说法 打瓶氨基酸还不如吃个鸡蛋 中南医院中医科张莹雯教授认为,氨基酸主要来源于蛋白质,打一瓶氨基酸跟吃一两个鸡蛋作用差不多,但是类似补充氨基酸和吸氧等项目就不能经常做,如果超量会产生副作用甚至中毒。  该院心理咨询室副教授肖劲松认为,高考前部分学生容易出现紧张、焦虑甚至失眠等症状,家长及老师应引导他们在心理上放松,从容应考。集中打吊瓶等做法无疑会让部分同学更加紧张,心理负担加重,反而不利于高考的发挥。
百度大规模反制360:双方趁夜上演攻防战 用户在360浏览器中使用360综合搜索时,点击来自百度相关服务,会被直接带至“网页快照”页面。  新浪科技讯 8月28日晚间消息,百度今晚悄然对360搜索业务展开反制,用户通过360综合搜索访问百度知道、百科、贴吧等服务时,将会强行跳转至百度首页。这也是360本月中旬发力搜索服务以来,百度首次展开相应的反制行动。  已经承平太久的互联网搜索行业,今晚悄然展开攻防暗战。交锋的双方则是行业老大百度,以及近日在搜索业务上风头正劲的360。  这场意料之中的较量,开始于今晚9时左右,百度选择这个时刻开始在小范围进行测试:用户通过360综合搜索访问百度知道、百科、贴吧等服务时,将会强行跳转至百度首页。不过在一段时间内,不同的浏览器下使用这一服务,百度处理的方式略有差异。  根据新浪科技得到的反馈,在Firefox、360浏览器以及IE中,百度均采取上述强行跳转的策略。而谷歌(微博)Chrome浏览器似乎并未受到影响。更进一步,是在360综合搜索中默认为百度的新闻、图片、MP3、地图等服务中,进行任何搜索都会跳转至百度首页。  360随后展开对攻,用户在360浏览器中使用360综合搜索时,点击来自百度相关服务的搜索结果,会被直接带至“网页快照”页面。根据新浪科技测试的一个关键词,相应的“网页快照”上清晰的提示,这个页面是360存储于傍晚六时。  双方的攻防的涉及面积越来越大,百度知道、百科、贴吧等分别占据百度整体流量超过10%以上的重要服务,都对来自360综合搜索的请求采取限制措施。  一个小时之后,360浏览器逐渐改变了提供百度网页快照的对策。  本月中旬,360悄然推出综合搜索业务。来自Hitwise(微博)的数据显示,在360浏览器、网址导航等产品的推动下,360综合搜索的流量份额快速攀升至10%左右;与此同时,360还在搜索结果中有意降低百度相关服务的权重,而此前百度仅有轻微回应。
儿子20年后为父报仇砍死81岁老人 郭某某的父亲在20年前就已经去世,但是他认为自己的父亲是被人害死的,20多年来一直耿耿于怀,于是在一天晚上找到当年与自己父亲发生纠纷的当事人家里,将其家中一名81岁的老人砍死。记者从和林县**局了解到,犯罪嫌疑人被警方抓获。  7月15日 12时 30分许,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县**局指挥中心接盛乐镇某村民王某某报警,称其父被人杀死在家中。经过警方现场调查死者王某某,81岁,一人居住,被人用菜刀砍死在家中。  经过现场勘查和调查走访,锁定的犯罪嫌疑人系本村一名叫郭某某的男子。警方调查,郭某某案发当日不在家中,因郭某某身有残疾、行动不便,很少离开村子,而郭家是唯一与王家有纠纷的人,平日里两家人关系很不好,案发当日郭某某一天都不在家。据邻居反映,郭某某很少出门,即使出门也一定会在晚上回来。于是**机关将犯罪嫌疑人锁定为郭某某,认为其已畏罪潜逃。随后**局组织追捕组,以呼和浩特市周边地区为重点,深入村庄、公共繁华场所调查走访,张贴协查通报,宣传发动群众,开展追捕工作。7月 22日 19时,警方在玉泉区小黑河镇沙梁村附近的玉米地内将犯罪嫌疑人郭某某抓获归案。  经审讯,犯罪嫌疑人郭某某供述称,20年前其父因邻里纠纷被王某某的大儿子殴打,不到一年就去逝了。从那天起,郭某某就怀疑父亲的死与被王某某的大儿子殴打有关,因此一直怀恨在心。  7月 14日晚 10时许,郭某某在饭馆喝完酒被朋友开车送回家。睡了一觉,因酒喝得多难受,于是起来出去溜达,看见王某某家亮着灯,郭某某仗着酒劲去了王某某家。此时,王某某正在做早饭,郭某某便问王某某:“我父亲被你儿子害死的事咋办。”之后两人发生争执撕打,期间郭某某随手从锅台上拿起菜刀向王某某的头部砍了数十刀,王某某当场死亡。郭某某丢弃菜刀后回家换了衣服当日潜逃。  目前,犯罪嫌疑人郭某某已被**局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