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了个咩的汪 喵了个咩的汪
关注数: 369 粉丝数: 470 发帖数: 20,987 关注贴吧数: 19
猫党还是狗党 = =以前同学问我是喜欢猫还是喜欢狗多,因为这两样我都没养过,而且浮现在脑子里都是一副可爱的样子就说都喜欢。 后来在大学遇到一个好机油,最讨厌猫,说看着猫的眼神就觉得恶心,有天邻居家的大花猫到她家捣乱,她抱起那只猫就丢到门外水沟了,扔进去的。所以完全不能跟她讨论保护小动物的问题。就算qq给她发个猫的图片她都会秋后算账。 今天我确定了……我是猫党!!!!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有些狗好吵啊!!!!!!! 猫在楼下叫春= =……唔的时候……顶多就一小会,而且活动范围广,一会就去扰别人了。这个狗特么能在一个地点叫一天啊!尤其是小狗,简直烦透了,这么小声音还那么大。 最近搬来的邻居养了三只吉娃娃,本来就对这种狗的可爱不上心,觉得吉娃娃丑死了,再加上这三只狗简直聒噪到极点了……早上吵得睡不着! 昨天看电视剧,一个杀人犯被控告,别人佐证他是个十足的坏人,把自己家的狗脑袋踢爆了只是因为自己家狗叫。我就在那儿郁闷,别人发坏是别人不好,你家狗天天吵的跟24小时开机的除草机一样别人不恶心可能么? 还有我上学路上经过的那两家,都养着大狗,有家养了俩斗牛犬。我特么从公交站走到家门口的这三家的狗叫几乎要持续整个过程。后来发现前面三只大狗都是友好的叫以后心里舒服点了,现在不爽的就剩下这天天嚎的吉娃娃了。特么选狗的时候不能选些又温柔可爱又安静的狗么!金毛哈士奇萨摩耶多好啊
= =为毛发征婚广告马甲的都是女的…… 表面上看是女的嫁不出去的好多 实际上是身为广告受众的男的娶不到老婆的多? 而且实际上长得特漂亮的姑娘寥寥无几,但多数人都会脑补这发征婚广告的姑娘长得不丑…… 于是蛮难想象用男id发这样的消息的,老天啊我想要个媳妇什么的……似乎男的疯狂发征婚广告就略丢人,女的发征婚广告就没那么丢人似的……当然这也不是啥丢人的事儿啦= = 不过考虑到这些征婚广告最终的目的地不过是指向某征婚交友网站而已 那么站在网站推广的角度上来想,果然很难用男性身份来吸引女生注册。如果用男id写一堆自己优秀的说法,别人就会质疑你那么牛逼为毛找不到媳妇什么的,虽然可能因为你要求高,但你要求高也会造成姑娘不愿找你。总之是两难的境地。 而女的发征婚广告则会吸引那些想占便宜,觉得是姑娘认识一下也无所谓的笨蛋。不过真的有笨蛋上钩么? 上次自己造了个男人的身份去加了那种找老公的广告id为好友,然后广告id指向一姑娘的征婚页面,姑娘的照片都是网上搜的,网站还会自动搜索你的ip号,比如你是佛山的她就是自己是佛山的只想找佛山的男性,但最终还是征婚交友网站,注册必须要手机号,然后可能就收费了。我绕了绕没给手机号就进去了(其实是去网站搜了公安统计的骗子手机号输了个进去哈哈哈,真想看看骗子收到“亲爱的xxx先生,您已成功注册xxx婚介网,验证码为xxx,回复短信xx订阅同城适龄女士征婚消息”之类短信时候的表情)。总之最终也没能联系上那虚假的妹子。嗯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那个寿司之神的电影 好多同学都说看了想吃寿司 我对寿司没什么感觉 但确实记住了里面一句话 说孩子出去闯荡吃了苦,父母说,如果觉得苦就回家来吧——那寿司之神认为就是因为有这种父母孩子才没立场 我大概是相当吹毛求疵的人,记得很久以前看一个打铁的漫画 大约讲的是贵族家孩子出生以后家族雇佣的铁匠就要去山上相一块好铁,一直锻造到孩子成年。一把刀千锤百炼,锤和炼都是量词,一锤是几千次击打(具体数值忘了),千锤百炼就是几百万次的锤炼。 我一直觉得我们干不过日本是因为我们缺乏强迫症的认真精神 什么事情都得过且过 觉得能活下去养家户口就够了,作品什么的能呼咙着观众就行了 在工业上,艺术上都经常如此 现在不仅中国,日本也开始这样了 放在动画上,也是我对最近日本动画看不顺眼的原因之一,觉得以前就是因为佩服你们那样的精神才喜欢的,如果没有了那样的精神……心里多少都会失落。有一种如果内心认定的竞争对手堕落了,自己也不舒服的感觉。 最后还是对作品啦。我是真看不惯对方做得不好就来一句预算不足嘛你应该体谅,有种你去做,有种你捐钱的观点。这种观点几乎就是泛滥的情况。 我一直觉得被人怜悯是一种很丢脸的事情。 对中国动漫也是。某拔出了以后,分明各方面欠缺严重的要死,却不让说。说一句就一群人上来围攻,我们才发展几年,能这样就不错了。我们没钱啊,能这样就不错了。 现在日本动漫也是。说一句不对,一群粉上来围攻,没看到我们预算不足吗。这样就不错了。 一句话,就是因为有你们这样的父母,孩子才没立场,才没进步。 难听点说,没钱买不起饭就该吃翔么。文艺批评就是应该下狠手。有错误,全部都指出来。这才是进步的途径。 我本来是走文艺批评路线的,之前也是美学专长。自己私下写东西狠的要死,交稿之前都得全都模糊掉,做成全篇的看似赞扬实际是骂的状态。东方人都比较喜欢给对方留面子,如果作者又是自己认识的人的话,写评论的时候就一味的赞扬。几乎就没什么批评。相比较而言,欧美那边的文评都是后妈。一骂就是狗血喷头。就算是赞扬,十有八九也是讽刺性赞扬。当然也有些不错的书籍文章因为有些著名人士或机构的烂文评永无翻身之日,但这种狠毒也促使人们形成挑剔的欣赏方式,刺激作者不断进步。 与口语表达不同,公开性质的文字表达首要要求的是合理,而不是和情。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