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蛋堕天使 包蛋堕天使
懒懒散散的一辈子···
关注数: 94 粉丝数: 328 发帖数: 3,440 关注贴吧数: 30
【我和重师的故事】学校     关于这篇,桃花已经催了好久了,差不多每天都能收到她的电话催促……囧……     言归正传,既然名为“学校”,自然要说说关于重师的那些事情。先定个调子吧,要不话到不投机的地方,各位看官可能会说我忘本。总体来看,重师还是个不错的学校。 不知道各位同学刚得知考取了重庆师范大学的时候是什么感觉呢?起码我身边的很多同学都会说:“不甘心。”,的确,作为一所二本的师范类大学,重师的影响力非常非常小。而当我得知的时候却和大多数同学不一样,我的感觉是“欣喜”,同时,我实际上是怀着“感激”的心情来到这所学校的。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因为我是一名在高三复读了的学生,在我第一年参加高考(2006年)之后,由于填报志愿的失误,即便分数达到了一本线,却最终没有被任何一所学校录取,包括二本。到了07年,这次高考发挥还算不错,超过重本线将近50分,却依然出现了填报失误(填报的是厦门大学,其实当初新不那么高,填报很多名校都可以走,比如中山、中传媒等),无缘一本,也许是由于第一年落榜的阴影(和我同复读的只有我是一份通知书都没有收到的),我当时心中对于获得一份录取通知书是充满渴望的,所以应该能够理解,在当我收到重师的大红信封EMS时的喜悦与激动,我感激这所学校,心里一直觉得是她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收留了我。     关于重师到底是所如何的学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但是作为一名即将离开的母校学子,我觉得我应该在临走前说说自己的看法以及对母校的期望。 每一个接受过我入学指导的学弟学妹应该都听过我说过这么一句话——“重师不是一所非常好的大学,但她最起码是所像样的大学”。我个人觉得重师是比较符合我在入校前所设想的大学的规格和样貌的。     首先,重师会给学生足够自由的空间,正规大学的排课时间和教学空间(有很多学校还是高中式的每天8节课以及每个班固定座位和教室),给你提供你能想到的几乎所有的展现和锻炼的平台(各类比赛、演出、创业等等),如果说的再宽泛一些,甚至不断电断网也能算进去吧(虽然曾经规定过0:00断网,但只有一个学期)。     其次,关于重师的硬件条件应该也在国内高校来说属于中上的,比如图书馆、实验室、微格教室等等,这些应该有目共睹。校园环境也在近几年的规划中越来越美。     最后,关于重师的软件条件,不得不说,重师的教师梯队目前来看还是比较有实力,几项指标如教授职称的比例、博士比例、优教比例等等。     虽说有以上这些优点,但是重师却有非常多的硬伤。     1、缺乏博士点。关于重师申博的传言,从我入校就传得沸沸扬扬了,但是事到如今,却依旧在博士点上挂零蛋。我入学的时候,邻居四川师范大学拥有两个二级学科博士点,那个时候重师的实力其实和这所同为本科二批次的学校不相上下,可以一比。然而,就在今年全国第十一次学位点评审结果公布之后,这个格局已经被打破,川师一举拿下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博士点数量跃升到19个。同时被打破的格局还有重庆本地的文科格局,今年以前,重庆的中国语言文学这一一级学科最好的是西南大学(原西师),而第二则非重师莫属,然而本次学位授权点之后,重庆大学居然直接拿到中国语言文学以及博士点,这所以理工科为主的大学的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居然都比我们重师走的快,这不禁需要我们重师的领导们反思。重师的支柱学科就是语数外,如果自己混饭吃的学科都被人家拉下一大节,那么整个学校何以发展?此次学位点评审之后,可以不能看出学位点已经是大批发的时代,苏州大学一口气拿下13个一级博,在学位点方面直接超过中国人民大学,而重师却依旧挂着零蛋。同时,拥有研究生院的学校可以自批学位点,而二级学科已经不能直接转化一级学科,重师今后再申请博士点将更加困难重重。     2、学校定位的缺失。我们都应该知道,重师的定位是成为一所“研究型的综合大学”。我觉得这是极度的定位缺失,一所连博士点都没有,没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没有国家级科研平台和重点学科的学校,如何成为研究型大学?同时,作为一所师范大学,主打文理科,而综合类大学还需要工、农、林、法、经、管、商、医等其他科类,我们并非985,也不是211,我们没有那么多资金去办那么多的学科,那么为什么不能把有闲的资金去搞好我们本分的学科,把本来优势的学科做强,做精?否则本来优势的学科也要被人家超越。     3、学校领导的不作为。这是我这四年最深恶痛绝的事情,师范类学校本就不如别的学校财大气粗,我校领导却不停地将钱砸到各种没名堂的事情上,如唱红歌、经典朗诵、拍电影等等……这些事情大多老命伤财,很多同学为了这些个面子工程,被关在校友会堂一两个月。还有那些个电影,社会的浮躁(想一夜成名的风气)在重师被体现的淋漓尽致,而且还都质量不怎么样,比如那个说事情了尚雯婕拍的那个电影,看第一眼就可以看出使用很劣质的底片拍的,完全没有电影的感觉。我想问校领导,花这么多钱去做面子工程,你还不如去把钱用在聘请知名的教授、学者、科研团队以及运用到科研上或者提高学生生活质量上,比如空调……囧……如果能请来知名的教授和成果,那么博士点是很容易申请上的,充实缺德就是这些硬指标。     所以不得不说,重师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的圈子里,而这些的恶性循环,追根究底就是领导们目光狭隘,只知道把外表打扮光鲜,而忘记了学校的硬实力在内里。 作为将要离校的重师人,我衷心希望母校能越来越好,希望某些领导能目光长远,希望所有重师的后来人能努力拼搏,也许母校的烙印一旦烙上就将伴你一生,但是你的努力却会让这块儿烙印更加光亮动人。
重师第一大院,王牌专业汉教所在的学院【文学院】简介 文学院是我校于1954年最早设立的院系,现为重庆师范大学最富教学和科研实力的学院之一。学院拥有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75人,其中,教授22人,副教授21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32人,获得博士学位和正在攻读博士学位者近30人。      学院现为学校申博规划的三个立项建设单位之一,拥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授予权,下设中国古代文学、文艺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八个硕士点及课程与教学论(语文)硕士专业方向。设有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秘书学)、对外汉语三个全日制本科专业。在校研究生300余人,全日制本科生1700多人,成教学生近2000人,学院已形成了多专业、多学历、多层次的办学体系,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合格师资和相关专业人才,在社会各界产生重要影响,享有良好声誉。      学院现有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和中国现当代文学三个市级重点学科,有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文学概论、对外汉语教学论三个市级精品课程,有重庆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庆抗战文史研究基地”,有研究生优质课程“中国当代文学专题研究”、另有八个研究所室。近五年来,我院教师主持及已完成的科研项目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中国文艺政策的文化阐释》、《日本文学批评史》、《中国现代诗坛的日本因素》、《“革命”时期的文学遗产——中国当代激进主义文学思潮研究》等6项,另有日本国际交流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科研项目、重庆市级重点项目等各级各类项目共60余项。已出版学术专著70多部,教材15部,在国内权威刊物及其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500余篇,获省部级各类等级奖近40项。      学院拥有丰富的图书资料,设有图书资料室和研究生阅览室,藏书 5万余册;设有 1 个多功能实验室,配置各类教学科研仪器设备 300 多台件。      目前,全院师生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投入到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中,正在努力创建立足西部、面向全国、开拓海外的高水平二级学院。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