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行好事不问前程 hnhui01
关注数: 73 粉丝数: 15 发帖数: 252 关注贴吧数: 16
黄精,古方里的“健康神器”!下“三尸虫”调和阴阳! 在中医药理论中,有一味被称为“仙人余粮”的珍贵草药——黄精,是滋养身体的佳品。 《本草纲目》中对黄精的记载尤为详尽:“补诸虚,止寒热,填精髓,下三尸虫”其中,“下三尸虫”这一说法,恰恰反映了古人对其价值的独特理解。黄精,在《本草纲目》中被称为“补黄宫之胜品”。李时珍对其推崇备至,他认为黄精能够滋润人体的五脏六腑,使人延年益寿。而黄精之所以有如此神奇的功效,源于其受戊己之淳气,即吸收了天地间的精华。 李时珍认为被天地精华所滋养的黄精,不仅可以滋养人的肉体,更能调和人的阴阳,使水火既济(指心与肾的和谐关系,维系机体生命根基“精血”),木金交合(指肝与肺的和谐互动,确保机体精血的充足和流畅),从而使人达到百病不生的境地。小知识:什么是“精血”? “在中医理论中,精血被视为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两大基本物质。精,主要指的是生命的精华,它来源于先天遗传与后天摄取的营养;血,则是体内循环的液体,为身体各部位提供养分。精血相互转化、相互滋养,共同维持着人体的健康与活力。当精血充足时,脏腑功能旺盛,人体充满生机;反之,精血不足则可能导致脏腑功能衰退,引发各种疾病。” 然而,在人的生命中,除了需要物质的滋养外,还需要精神的调和。《本草纲目》中所说的“三尸虫”也并非指寄生虫。 “三尸虫”是道教对人表现出来的三种“恶欲”的称谓,分为上尸虫、中尸虫、下尸虫三种,上尸虫名为彭琚,贪婪财宝,盘踞人脑,居于人脑,使人愚痴;中尸虫名为彭瓒,贪图口腹之欲,占据腹胃,使人贪食;下尸虫名为彭矫,迷恋声色,潜伏肝肾,使人淫邪。“三尸虫”的存在,使人的欲望难以抑制,从而引发各种疾病。 为了消除三尸虫的恶劣影响,古人寻觅出各种方法,服食黄精就是其一。黄精能够下三尸虫,实则意味着它能够调和人的阴阳,平衡人的欲望。当人的欲望得到平衡时,三尸虫便无容身之地。 当然,黄精下三尸虫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持续服用一段时间,才能显现出其独特的效果。此外,要想达到最佳效果,还可根据个人的体质和病情来选择恰当的服用方法和剂量。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下三尸虫”,使人的生命得到全方位的滋养与调和。 在现在看来,三尸虫的存在更多是以一种象征和隐喻的形式出现。它代表着人体内的一种失衡状态,需要通过恰当的方法来调和与平衡。古时人们便借助黄精这类中草药独特的药理作用来调和阴阳、气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延年益寿的目的。 “上药养命,中药养性。”黄精作为一味“药食同源”的中草药,可帮助我们下“三尸虫”,恢复身心的健康。但最重要的是,需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良好的心态和生活习惯,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养性”,实现身心的和谐与健康。
多花黄精栽培管理技术 多花黄精栽培管理技术 黄精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黄精、多花黄精或滇黄精的干燥根茎。按药材形状不同,习称“大黄精”“鸡头黄精”“姜形黄精”。黄精性平,味甘。具补脾润肺、益肾养阴之功效。主治脾胃虚弱,体倦乏力,口干食少,肺虚燥咳,精血不足,内热消渴。 黄精主产于河北、内蒙古、陕西省等省区。姜形黄精主产于湖南、贵州等省。滇黄精主产于云南等省区。 从品质上来讲,“姜形黄精以湖南、贵州产量大而质优,销全国并出口”(摘自世界著名药用植物与中药资源学专家肖培根院士主编2002年1月出版的《新编中药志》第904页)。   一、形态特征 多花黄精主要特征:根状茎肥厚,通常连珠状或结节成块,少有近圆柱形,直径1~2厘米。茎高40-100厘米,叶互生,椭圆形、卵状披针形至长圆状披针形,叶背灰绿,腹面绿色,平行叶脉3-5条。花梗着花2-7朵,在总花梗上排列成伞形;花被黄绿色,浆果黑色,直径约1厘米,具3~9颗种子。花期5~6月,果期6~10月。 滇黄精主要特征为:根状茎呈姜块状或近连珠状,结节有时作不规则菱状,肥厚,茎高l-3米,顶端常作缠绕状,叶轮生,每轮4-8枚,叶线形至线状技针形,长6-20厘米,宽0.3-3厘米,先端渐尖并攀卷。花梗着生花2-3朵,不成伞形;花被粉红色,长1.8-2.5厘米,浆果成熟时红色。 二、生物学特性 1、生长习性 多花黄精对生长环境选择性强,喜生于土壤肥沃,表层水分充足,上层透光性强的林缘、草丛或林下开阔地带, 在排水和保水性能良好的地带生长良好,土壤以肥沃砂质壤土或质地疏松的黄壤土为宜。在粘重,土薄、干旱、积水、低洼、石子多的地方不宜种植。土壤酸碱度要求适中,一般以中性和偏酸性为宜。在干燥地区生长不良,但黄精能耐寒冻,性耐寒,幼苗能露地越冬。 多花黄精种子呈圆珠形,种子坚硬,呈深褐色,寿命为2年。室温干燥贮藏的种子发芽率低,低温砂藏和冷冻砂藏的种子发芽率高,种子适宜发芽温度25—27摄氏度,在常温下干燥贮藏发芽率为60%-70%,拌湿沙在1—7摄氏度下贮藏发芽率高达96%。所以黄精种子必须经过处理后,才能用于播种。 2、生长发育特性 多花黄精全年生长过程分为营养生长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期、生殖生长期和过渡期。 (1)营养生长期:在本地区多花黄精从3月中下旬多花黄精顶芽开始萌动出土开始一直到4-5月第一朵花蕾出现以前,称为多花黄精的营养生长期。 (2)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期:从4月下旬第一朵花蕾出现到6月份顶部最后一片叶完全展开这个阶段成为多花黄精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期。这个时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旺盛,对养分需求量很大,故此时应适当增施N肥和K肥。 (3)生殖生长期:从6月顶部最后一片叶完全展开到11月下旬果实收获称为生殖生长期。盛花期处于并进期和生殖生长期过度时期,结果期和谢花期部分重叠进行。 (4)过渡期:从11月末多花黄精地上部分停止生长到翌年收获称为过渡期,这个时期,多花黄精地下根状茎需要完成有效成分的积累和转化,对于多花黄精药材的品质好坏具有重要作用。 三、多花黄精栽培技术 1、品种选择 在华中地区建议选择多花黄精中的掌叶多花黄精品种。在气候条件上来讲不建议选择其他品种。 2、选地、整地 选择湿润和有充分荫蔽的地块,土壤以质地疏松、保水力好的壤土或砂壤土为宜。播种前先深翻1遍,然后耙细整平,按畦宽1.2-1.5米、工作道宽0.4米的要求作畦。坡地、林下按实际情况布局。 3、栽种 (1)栽种季节。在华中地区一般秋冬季或春季都可栽种。秋季宜在寒露节后进行。春季栽种的要防止弄伤芽头,4月份以前可带苗移栽。 用根状茎繁殖。不建议用种子繁殖,种子繁殖的生产周期太长且前期不易打理。根茎繁殖的一般三至四年产量就可达到3000—8000斤。所实测,最高可达12000斤以上。 栽种密度。一般株行距以20x750px为宜。合理的密植有利于对杂草的抑制。 (4)栽种环境。一般以半阳的坡地或林下为宜,阳光过于充足的地方需要伴种遮阴作物。 (5)栽种方式。栽种方式有多种,常用的采取开沟埋种式,埋一行肥料再埋一行种茎。但需要注意的是肥料要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基肥数量每亩为200—500kg,以各种饼肥、牛羊粪等有机肥为宜。注意肥料不能与种茎接触。   栽种时应选择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秋季或早春挖取根状茎,选取先端幼嫩带芽头部分,直接裁取芽段2-3节。然后用草木灰浆处理伤口稍干后,立即进行栽种,按行距25-30厘米,株距15-20厘米,深8-10厘米,上面盖土5厘米左右栽种。 (6)覆盖桔杆等有机物。栽种后,需要覆盖250px左右厚的桔杆、树叶等物。可起到抑制杂草生长,保温保湿的作用。 在留种田选择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秋季或早春挖取根状茎,秋季挖取的需妥善保存,建议秋冬季或早春栽种。早春采挖的选取先端幼嫩部分,直接栽取5-175px 长小段,芽段2-3节。然后用草木灰浆处理伤口稍干后,立即进行栽种,春栽在3月上旬进行,按行距22-25厘米,株距10-12厘米,深6-7厘米栽种,若有秋末种植的,应选用大种,并在上冻后盖一些圈肥和草以保暖。 4、田间管理 (1) 杂草防治   除草只宜手拔,切勿用锄,已免碰伤根茎,导致腐烂,下雨后或土壤过湿不宜拔草,在5月下旬和7月,分别除草一次,如果是没有伴阴作物遮阴的空旷地带,7月份不能除草,以免晒伤。冬季多花黄精枯萎后,把杂草全部清理干净,晒土施肥后重新覆盖250px厚树叶。 二年后由于多花黄精密度逐渐增大基本不需要除草,若有高于多花黄精的杂草,人工拔除即可。 (2) 合理追肥 每年结合除草进行追肥,追肥以复合肥为主,每亩20-30公斤。 (3) 适时排灌。多花黄精怕涝耐旱,在每年雨季要防止积水及时排涝,以免导致烂根。 (4) 摘除花朵。多花黄精的花果期持续时间较长,并且每一茎枝节腋生多朵伞形花序和果实,致使消耗大量的的营养成分,影响根茎生长,为此,要在花蕾形成前及时将花芽摘去。以促进养分集中转移到根茎部,利于提高产量。 5、病虫害防治 多花黄精的病害主要为叶斑病、炭疽病、根腐病等,多在夏秋季发生。有效措施是采取晒土. 排水等栽培管理技术。在地上部分全枯萎后,选择晴朗天气,把覆盖的茅草清理干净,晒土两天左右,地表施少量生石灰能起到很好的杀菌作用,然后合理挖沟排水,不积水。通过采取这些预防措施,基本上杜绝叶斑病与根腐病等病害的发生。若叶斑病、灰霉病严重,可用1:1:100波尔多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喷洒,每隔5-7天一次,连续2-3次。根腐病主要是由于积水引起,可提前深挖排水沟预防。 6、注意事项 (1)多花黄精为忌氯作物,不能施用任何含氯肥料与药剂,否则会造成严重损失。   (2)不建议使用鸡粪猪粪作肥料。建议只使用草木灰、枯饼肥及农家肥等有机肥料。不得在矿区1公里范围内种植。 (3)不能使用任何除草剂。任何除草剂对多花黄精的生长均会产生不良影响,绝大多数除草剂会长期残留在作物里面,造成产出的多花黄精农残超标。 为避免农残超标,不能使用国家规定不得或限制使用的农药。具体目录见附表。 四、采收与加工 1、采收 一般春、秋两季采收,以秋季采收质量最好,栽培3-4年秋季地上部枯萎后采收,挖取根茎,除去地上部分及须根,去除泥土,即可作为鲜货出售。 2、加工 采收的鲜黄精,除去根须,洗净,置沸水中略烫,干燥。 本技术由 湖南九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免费分享
安化黄精为什么这么受追捧 安化黄精是“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产品。其产地湖南安化更被授予“中国多花之乡”的称号。近年来,随着黄精热度的增加,安化黄精凭借其多糖含量高、浸出物比例高、天然富含硒锌等微量元素的卓越品质,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追捧,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安化黄精如此优异呢?且让我们慢慢分析: 一、首先是安化黄精产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安化县位于资江中游,湘中偏北,雪峰山北段主干带,素来“湘中药库”之美誉。这里拥有占全球总储量85%的冰碛岩分布,冰碛岩由于其天然富含硒锌等各种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而驰名中外。二、人文底蕴厚重 除了优越的自然条件,其人文因素也是安化黄精能成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的关键之一。安化县有着悠久的黄精种植历史和丰富的黄精文化,现存四部古代《安化县志》(明嘉靖1543年至清同治1872年)均有安化出产黄精的历史记载。当地农民在长期的种植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传统的种植方法与现代农业科技的结合,使得安化黄精在品质和产量上都达到了新的高度。安化黄精的两个“国”字招牌是对其独特性和价值的最好证明。作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安化黄精在市场上享有盛誉。 三、政府重视 近年来,安化县通过品牌创建、技术服务、政策扶持等方式,重点发展安化黄精、安化玉竹等“安五味”品种。明确安化黄精为“安五味”核心品种,科学规划、整体布局,深挖产业特色,以一流标准品质打造“安化黄精”品牌。曾获得中国中医药与健康产业博览会“百姓喜爱中医药健康产品”、第22届中部农博会金奖、益阳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等荣誉。这些荣誉证明了安化黄精的卓越品质和市场价值,也预示着其未来广阔的发展前景。如今,安化黄精正以其卓越品质和独特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及投资者的关注。 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安化黄精将继续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为中国黄精产业和人类健康贡献更多的力量。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