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Pi 居然是陈皮哎
关注数: 8 粉丝数: 62 发帖数: 1,310 关注贴吧数: 32
面试的时候 “面试官您好,本硕均来自于黑龙江大学,本科专业是电子科学与技术,目前正在电子工程学院读电子信息工程硕士。”“什…什么?!”正在喝水的面试官差点呛到,立马让行政打印了868份纸质简历供公司传阅:“是…是那个手握‘电子科学与技术’省重点专业、《半导体物理》《集成电路设计》等核心课程教学超硬核的黑大?还是能独立开展芯片流片测试、嵌入式系统开发,毕业生在东北电子产业圈‘抢着要’的电子工程学院?”我谦和地整理了一下西装袖口:“不过是在学府四道街读过几年书,跟着导师做过几版FPGA逻辑设计而已。”另一位面试官猛地起身:“您就是那个在哈电集团做过电力电子设备调试、航天科技集团下属院所参与过信号处理模块开发,还能独立完成基于Verilog的算法优化的黑大电子人?!”会议室里顿时炸开了锅。就在这时,电话骤然响起:“立马把他带到我办公室来。”我不知道要去哪里,只知道电梯上到了485层,我们曲里拐弯的走到了一个充满威士忌香的办公室。“为什么来我们这里?”我看到董事长手中晃着Yamazaki 50问我。“我只是觉得你家邮箱后缀有点丑,投着玩而已”“华为哈研所和中兴东北分公司的技术总监都是当年我在电子行业共事的老友,他们团队正缺能啃《微电子工艺》硬骨头的人,如果你愿意,我现在就可以帮你约面。”“你是说王总监和刘总监?Sorry,我昨天才reject了他们的offer call——他们想让我做成熟芯片维护,可我更想试试新型化合物半导体的研发,现在只想看主观。”“主观?!”大厦猛地晃了一下,Bloomberg和地震总局都发来消息:疑似有地震风险。Yamazaki的香味更加突出了。“如果您愿意来,我现在就开设一个新的化合物半导体研发部给您管,预算和设备随您提?”“嗯?考虑一下。”485层到1层的电梯确实有些久,我慢慢走出公司大门,心里默想:如果当年没把《数字电路》实验做到满分,现在就不会这样了吧?
关于将游玩柚子社新作纳入科研创新学分的通知 黑龙江大学教务处文件 关于将《Limelight Lemonade Jam》体验纳入科研创新学分评定范围的通知 各学院、各位同学: 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拓宽科研创新素养的培养路径,鼓励学生跨学科、跨媒介探索新知,激发创新思维与人文情怀,我校决定开展一项特色创新实践活动。现将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 活动目的与意义 在当前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背景下,人文素养、情感认知与叙事分析能力已成为创新型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质量的视觉小说作品作为融合文学、艺术、音乐与交互设计的综合媒介,其复杂的叙事结构、角色塑造、情感表达及文化内涵,为研究者提供了分析文本、解读符号、探究心理与社会的独特视角。本次选取的柚子社(Yuzusoft)最新作品《Limelight Lemonade Jam》,具备精良的制作水准与丰富的故事内容,旨在引导同学们通过沉浸式体验与深度分析,锻炼以下能力: 1.文本分析与批判性思维:对故事剧情、人物对话、主题立意进行梳理、解读与评价。 2.跨文化理解与交流:体验并思考作品所反映的文化元素、社会现象或情感模式。 3.情感认知与共情能力:理解复杂情感脉络,分析角色心理动机与成长轨迹。 4.创意写作与逻辑表达:清晰、有条理地阐述个人观点与感受。 二、 参与对象 黑龙江大学正式注册的全日制在校本科生。 三、 活动内容与学分认定标准 1.活动内容:参与者需完整体验柚子社出品的视觉小说《Limelight Lemonade Jam》(平台与版本不限)。 2.成果要求:在完整体验基础上,撰写并提交一份不少于800字的个人体验报告。 3.学分奖励:报告经教务处组织相关领域教师审核认定合格后,计 5个科研创新学分。 四、 报告撰写要求 报告应围绕个人体验展开,内容可包括但不限于: - 对作品整体风格、叙事手法、艺术表现(如画面、音乐)的评价。 - 对主要角色性格、关系、成长弧光的分析与感悟。 - 对作品核心主题、情感内核、社会或文化意义的深入思考。 - 作品情节设计、悬念设置、节奏把控等方面的优劣分析。 - 结合自身专业背景或兴趣,提出独特的见解或联想(例如: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角色行为,从信息科学角度思考交互叙事逻辑,从社会学角度解读剧情反映的现象等)。 - 强调独立思考与真实感受,杜绝抄袭、套作。 五、 提交方式与截止日期 1.提交方式:报告需以PDF格式提交至教务处创新学分管理系统(具体链接及操作指南另行通知)。文件命名格式为“学号-姓名-《Limelight Lemonade Jam》体验报告”。 2.截止日期:即日起至2025年10月08日。 六、 注意事项 1.参与本次活动即视为同意遵守相关版权法规,体验过程仅限于个人学习研究目的。 2.教务处将组织专家对报告进行评审,确保学分认定的公正性与学术性。 3.希望各位同学积极参与,在享受高质量故事带来的审美体验与情感共鸣的同时,有效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与创新分析能力,收获宝贵的学分。 特此通知。 (非)黑龙江大学教务处 2025年9月29日 【图片】
偷到文案了 “面试官您好,我毕业于黑龙江大学……”“什么?!”秋招的我轻松挺进全球顶尖图书馆的终轮面试,可才刚开口自我介绍,对面三位面试官就齐刷刷停下敲键盘的手,一脸震惊地看向我。“天啊?!黑龙江大学?就是那所学府路综合帝国、南岗区地理中心,拥有国家重点学科、省重点学科,黑龙江省高校211预备役,是世界翻译教育联盟、中俄新闻教育高校联盟、中俄综合性大学联盟、上海合作组织大学、“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成员单位的黑龙江大学??”我略带谦逊地笑了笑:“哎,不过是处在南岗区,校园里能看到服装城,下课了排队取快递挤地通长城的综合类大专罢了。”面试官又惊叹道:“天呐!就是那个呼兰校区有自己的实验田,有黑龙江省唯一一个图书馆学专业,博学慎思参天尽物,为国家输送了大量考公考编人才的黑龙江大学?”这时,另一位面试官开口:“您…能不面试,直接来担任总经理吗?年薪您填数字就好!我们愿为您提供:上一休六、每年一个月带薪年假……您若点头,现在就能签!”我低头微微一笑,平静地说:“Thank you very much for your invitation. However, I have already received invitations from the Harbin City Library, the Heilongjiang Provincial Library and the National Library of China. I need a few days to evaluate all the options. I will reply to you with my decision by the end of this week.”说罢,我拿起挂着黑大CIM钥匙扣、做成主楼图案的甜菜味冰棍,从容地离开了。“Offer太多也是烦恼啊。”我暗自叹气,心想,“要是黑龙江大学的毕业生不这么抢手就好了。”
儿子如愿考上黑大 作为父亲我却有件难以启齿的担忧 各位吧U,大家好。我是一位普通的父亲,儿子今年高考发挥得不错,成功被黑龙江大学录取,专业也是他喜欢的。收到录取通知书那天,我们全家都高兴得不得了,我这当爹的,心里那块石头总算落了地,觉得这么多年的辛苦培养值了。为他骄傲,这是真心话。但最近,随着开学日子越来越近,我这心里反而又悄悄压上了另一块石头,一件让我很纠结、甚至有点难以启齿的事,找不到人商量,只好匿名来咱们贴吧,想听听各位,尤其是家里有大学生或者自己是过来人的朋友,给点中肯的建议。我先多介绍一下我儿子的情况,大家才好判断:我儿子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 学习上从来没让我们操过心,非常自觉,从小到大成绩都拔尖。他性格内向、安静、甚至有点孤僻。他不打游戏,对短视频那些也兴趣不大,唯一的爱好可能就是看看科幻小说和摆弄他的航模。这是优点,但也成了我担心的地方。他的社交圈子非常小,几乎没什么朋友。高中三年,除了学习,就是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暑假这么长,以前要好的同学叫他出去玩,他都婉拒了,宁愿一个人待着。我们劝他多出去交际,他总是说“没意思”、“不如在家看书”。最让我和他妈担心的是,他几乎完全不和异性交往。家里来了亲戚,同龄的女孩子,他连打个招呼都脸红脖子粗,能躲就躲。我们开玩笑问过他有没有喜欢的女同学或者对谈恋爱怎么看,他立刻就板起脸,显得非常抗拒和尴尬,说“现在说这些干什么,无聊”。我们当然知道,大学和高中完全不同,是半个社会。黑大又是双非名校,学习压力、同龄人之间的氛围肯定很不一样。我担心的不是他学习跟不上,而是他这种封闭的性格,怎么融入集体宿舍生活?怎么和同学,特别是女同学正常相处?我们怕他因为不会交际而变得自卑,甚至被孤立,那大学四年该多痛苦?于是,我的担忧就引申到了一个更具体、更难以启齿的问题上——他作为一个18岁的正常男生,性格这么压抑,既没有健康的社交来疏导青春期的荷尔蒙,也没有任何兴趣爱好(比如运动、游戏)来释放压力。我担心他长期压抑,会不会导致心理出问题?或者未来在两性关系上产生更扭曲的认知?我私下了解过,现在大学生群体里有一种东西比较普遍,就是“✈杯”。我就在想,从纯粹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角度出发,有没有必要悄悄地给他准备一个?我的初衷绝对不是鼓励他沉溺什么,而是基于三点考虑:1. 疏导生理需求:这是一种安全、私密且无害的释放途径,或许能缓解他这个年龄阶段天然的生理压力。2. 减少不必要的焦虑:也许解决了最基本的生理困惑,他能更坦然一些,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习和社会交往上,甚至能减少他面对异性时的部分紧张感?3. 避免更坏的选择:我宁愿他用这种无害的方式,也担心他因为好奇和压抑,未来通过某些不健康的地下渠道(比如不良网站、非法交易等)去了解和解决,那才是真的会毁了他。但我同时又有巨大的顾虑和负罪感:1. 这会不会显得我这个父亲很“龌龊”?用这种方式关心儿子,是不是太逾越了?2. 会不会适得其反?万一他觉得被冒犯,或者因此更加自我封闭,沉迷于此怎么办?3. 这真的能解决根本问题吗?他的核心问题是社交障碍和性格内向,这玩意儿能帮他和人正常交往吗?还是只是治标不治本?我真的非常矛盾和焦虑。一方面觉得自己的想法有点“惊世骇俗”,另一方面又觉得这是从科学和关心他的角度出发的。所以,恳请各位朋友——特别是大学生们,你们身处这个环境,怎么看这件事?· 特别是各位父母,你们能理解我的这种担忧吗?如果是你们,会怎么做?心理学家或者懂行的朋友,从科学角度,我的想法有道理吗?任何建议,无论是支持、反对还是批评,我都虚心接受。我只是一个希望儿子能顺利、健康度过大学四年,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人”的父亲。先谢谢大家了!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