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温馨的小屋 那温馨的小屋
关注数: 230 粉丝数: 137 发帖数: 2,018 关注贴吧数: 23
“老外”让座 9月24日上午,西安的天气雾蒙蒙的,给人一种透不过气来的感觉。大街上车水马龙,一辆辆满载乘客的公交车在大街上飞奔,大都市沉寝在一片繁忙之中。 慌乱中,我同妻子跨上一辆开往红十字会医院的203路公交车,上车前,我有意地打开И95诺基亚手机摄相头,因为妻子带病乘车,脖子上戴的颈托,我背的旅行袋,左手拎着皮包。拿手机的右手抓牢拦杆一取二得,我要看看古都西安人们是怎样对待弱者的。我目光在车厢巡视了一下,车上的座位被早先上车的人占有了,这也在情理之中。妻子看到眼前的一切。无奈的用双手抓住座位后背扶手,忍受着车辆的颠波尽量保持着身体的平衡,座位对一个颈椎病引起悬晕症的病人来说是多么重要。面对众人的麻木,我深感自责。座位上的人不是埋头玩弄早己厌倦了的手机,就是面向窗外,一个个刻意的躲避这不和谐的一幕。我望着车厢一张张莫生的面孔,看着妻子无助又无奈的样子,几次想开口大喊:请给老弱病残让个位置!但又欲言又止。难道给弱者让个位置还需我吆喝吗……。我望了一下手机一祯祯画面仍然有条不紊地记录着。现在只盼路上别堵车,早一点到达终点。突然,妻子身后一个老外站了起来,我敏感地把摄相头对准了他,只见“老外”拉了一下妻子,指着他让出的座位,示意让妻子座下,我们明白了“老外”的意思。妻子见壮感激地连连说:谢谢你,谢谢你。“老外”用生硬的中国话说:“不用谢,这个位置你应该座”。这时,我才看清这个“老外”有40多岁,和善的脸上露出淡淡的微笑,黄色的头发,蓝眼睛,身高足有一米八、九。当他直起腰来时车棚已到极限。按他的个头,这个座位应该是他的。转眼间汽车已到钟楼,“老外”下车了。我望着他远去的背影,目送他走得很远很远。这段视频,我也会很好、很好的珍藏它。
“老外”让座 9月24日上午,西安的天气雾蒙蒙的,给人一种透不过气来的感觉。大街上车水马龙,一辆辆满载乘客的公交车在大街上飞奔,大都市沉寝在一片繁忙之中,慌乱中,我同妻子跨上一辆开往红十字会医院的203路公交车,上车前,我有意地打开И95诺基亚手机摄象头,因为妻子带病乘车,脖子上戴的颈托,我背的旅行袋,左手拎着皮包。拿手机的右手抓牢揽杆一取二得,我要看看人们是怎样对待弱者的。我目光在车厢巡视了一下,车上的座位被早先上车的人占有了,这也在情理之中。妻子看到眼前的一切。无奈的用双手抓住座位后背扶手,忍受着车辆的颠波尽量保持着身体的平衡,座位对一个颈椎病引起悬晕症的病人来说是多么重要。面对众人的麻木,我深感自责。座位上的人不是埋头玩弄早己厌倦了的手机,就是面向窗外,一个个刻意的躲避这不和谐的一幕。我望着车厢一张张莫生的面孔,看着妻子无助又无奈的样子,几次想开口大喊:请给老弱病残让个位置!但又欲言又止。难道给弱者让个位置还需我吆喝吗……。我望了一下手机一祯祯画面仍然有条不紊地记录着。现在只盼路上别堵车,早一点到达终点。突然,妻子身后一个老外站了起来,我敏感地把摄相头对准了“老外”,只见“老外”拉了一下妻子,指着他让出的座位,示意让妻子座下,我们明白了“老外”的意思。妻子见壮感激地连连说:谢谢你,谢谢你。“老外”用生硬的中国话说:“不用谢,这个位置你应该座”。这时,我才看清这个“老外”有40多岁,和善的脸上露出淡淡的微笑,黄色的头发,蓝眼睛,身高足有一米八、九。当他直起腰来时头却顶住了车顶棚。按他的个头,这个座位应该是他的。转眼间汽车已到钟楼,“老外”下车了。我望着他远去的背影,目送他走得很远很远。这段视频,我也会很好珍藏它。
“老外”让座 9月24日上午,西安的天气雾蒙蒙的,给人一种透不过气来的感觉。大街上车水马龙,一辆辆满载乘客的公交车在大街上飞奔,大都市沉寝在一片繁忙之中,慌乱中,我同妻子跨上一辆开往红十字会医院的203路公交车,上车前,我有意地打开И95诺基亚手机摄象头,因为妻子带病乘车,脖子上戴的颈托,我背的旅行袋,左手拎着皮包。拿手机的右手抓牢揽杆一取二得,我要看看人们是怎样对待弱者的。我目光在车厢巡视了一下,车上的座位被早先上车的人占有了,这也在情理之中。妻子看到眼前的一切。无奈的用双手抓住座位后背扶手,忍受着车辆的颠波尽量保持着身体的平衡,座位对一个颈椎病引起悬晕症的病人来说是多么重要。面对众人的麻木,我深感自责。座位上的人不是埋头玩弄早己厌倦了的手机,就是面向窗外,一个个刻意的躲避这不和谐的一幕。我望着车厢一张张莫生的面孔,看着妻子无助又无奈的样子,几次想开口大喊:请给老弱病残让个位置!但又欲言又止。难道给弱者让个位置还需我吆喝吗……。我望了一下手机一祯祯画面仍然有条不紊地记录着。现在只盼路上别堵车,早一点到达终点。突然,妻子身后一个老外站了起来,我敏感地把摄相头对准了“老外”,只见“老外”拉了一下妻子,指着他让出的座位,示意让妻子座下,我们明白了“老外”的意思。妻子见壮感激地连连说:谢谢你,谢谢你。“老外”用生硬的中国话说:“不用谢,这个位置你应该座”。这时,我才看清这个“老外”有40多岁,和善的脸上露出淡淡的微笑,黄色的头发,蓝眼睛,身高足有一米八、九。当他直起腰来时头却顶住了车顶棚。按他的个头,这个座位应该是他的。转眼间汽车已到钟楼,“老外”下车了。我望着他远去的背影,目送他走得很远很远。这段视频,我也会很好珍藏它。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