卯月翠华 卯月翠华
嗨各位~
关注数: 15 粉丝数: 176 发帖数: 8,915 关注贴吧数: 15
奉劝一下淄博宋立强 今天下午在动车上看看贴吧,看到你还在宣扬磁力线。本来不想多说什么,看到那句“我读博时你在搞这个,这么多年一年长进都没有”有点辛酸。 认识你时我在读研究生,现在都是副研了,你还在宣扬这个。我就最后劝你一次吧。 很多人跟你辩论没有理解你想法的精髓是什么,我算是看明白了你的理论的由来。 你思维上是很相信经验与判断的人,与雷绍武基本一类人。所谓眼见为实。对你印象比较深的是你以前在说明电子的正负极时说,自己在养鸡场发现无论怎么选小公鸡,选出来的小公鸡中总有些小母鸡。由此你得出了世界有阴有阳的结论。这个推论的逻辑对错姑且不论,但是可以看出你在思维时非常依赖日常生活中的见闻与经验。 那么你思维最大的问题就是你理解不了超距作用。 你写的这些的精华,就是你认为导线里的自由电子如同乒乓球是被所谓的磁力线里面的磁子转转转碰撞而在导线里流动最后形成电流。 别的不说,我就给你个数据,原子的直径是10的-10次方,电子是10的-15次方吧?我没记错的话。隔了一十万倍。 用你肉眼能看到的来比较,就是原子是一个足球场,半径100米,那电子半径就是1毫米。你说的那种磁子如果存在,肯定比电子更小,不然就检测到了,就是一粒灰的大小。 一颗沙子在一个足球场上乱飞,被一颗灰击中并且击飞了出去,你用常识想想可能吗? 你做的那模型,电子足足有乒乓球大,那就是半径一厘米,那原子的半径就是一公里,相当于一个村庄。 一个乒乓球在一个村庄大的空间里乱飞,被一颗沙子击中飞了出去,你用常识想想可能吗? 你写着这些我能看懂是因为我以前花费了足足十几个小时来陪你,权威最多给你五分钟,根本懒得搞明白你写了啥,就算对方真明白了你写的就是灰击飞在足球场里乱飞的沙子的理论,人家用脚趾头想想也不会觉得靠谱。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你想说实验里就是被产生了电流,就是被沙子把乒乓球击飞了出去,这是客观现实。 那我就告诉,更可能的是乒乓球根本就不是被撞飞的呢?感应电动势产生电流,电压是因,电流是果,根本就没有那么多撞撞撞。你理解不了超距作用,但是你总见过自由落体吧?地球没有直接作用到物体,是什么力驱动物体下落?你用常识能够理解?当然了,我帮你把反驳的台词都想好了:“我只研究电磁学,别跟我东拉西扯” 至于电压是怎么让电子在自由导体里移动的,这个我也不了解。别想了,你的沙子撞乒乓球模型不可能能解释。 你写的所有东西,做的所有模型,前提跟创新点都是这个 磁感线沙子撞电子乒乓球的结论。你也稍微去查查电子的空间大小,原子占的空间大小好不好?看看你那个模型到底要怎么弄才能做成这个足球场与沙子的比例? 你说你三十年的功力,又说你研究了十年才知道电子带负电,效率低下让人瞠目结舌。殊不知物理学的本科生一个下午就能弄懂并掌握你三十年的信息。你三十年积累的信息量与思考量不过是人家一个下午的量。 你说你接受不了失败,我就跟你说: 你并没有失败。你身边那些玩象棋的,逗鸟的老头儿最后又得到了啥?人生无非就是这样,找个爱好凑合着把青春给消耗了,开开心心过完一生就算成功了,谁又不是一样呢?你以为做科研的人就那么光鲜,又不是一脸无奈与辛酸? 你非要得到那个出人头地的梦想,算了吧,要说出人头地,你天赋跟努力都太不够太不够了。让你看本电磁学的书,稍微难点你能找各种理由说看不懂,说没用。 学术工作说到底不过是360行的一种,你把字写好了写到田英章的水平,那些牛逼的教授还不见得比你有名气,做科研的老百姓基本也不关心。科研的苦,你还真的吃不下,你为何不把精力放在擅长的传统文化上。 再说,会觉得看书看不懂,年纪大了看不进的人是没资格搞科研的。就好像练字的说自己不认得字,年纪大了读不进去,你觉得他有资格练字吗? 不用反驳我,我很忙。课题的事婚姻的事忙秃头了。也是坐车有空最后劝你一次。听不下去就请便把。 @淄博宋立强
民科常用辩论技巧 俗话说得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民科虽然不是一个老师教出来的,但都无师自通地学会了一些辩论技巧。早点理解民科在干啥对与民科辩论有一些帮助(虽然很小) 当然,辩论技巧只是形,在科研中几乎没作用。 1.转移话题 民科辩论的基本方式就是将话题往他熟悉的领域引,一方面民科知识储备真的非常可怜,另一方面民科在自己熟悉的领域有一套看似没有缺陷的逻辑。 2.复读 民科一时没有很好的手段反驳(的确智商也跟不上来)就会反复复读他的几个论点。 民科可能会认为,虽然你东拉西扯了一大堆,但我那套在脑海里排练了几千次的逻辑总是没错的。 就好像民科定义了1+1 = 3 ,你无法从任何其他的外部逻辑推翻1+1 = 3。当你质疑他定义的意义时,民科就会跳到第7种 3.人身攻击 对人身品德的攻击可以激怒对方。 “人云亦云,复读书本,没有脑子,没有创新精神”是民科常用的引战词汇。激怒对方可能可以让对方语言逻辑不再缜密,民科也能挑出其中一个漏洞然后辩论胜利。 年轻气盛容易被激怒。 4.语言漏洞 反民科说了一大堆难免有些语言漏洞,被民科抓住了一个,民科就抓住这个痛点达到辩论胜利。 5.反诘 反诘就是不停地提问你带来的新名词(当然民科确实自己也理解不了),然后试图从中找出漏洞达到辩论胜利。 6.滑坡谬误与反滑坡谬误 合格的民科两种谬误都用得很好。 滑坡谬误就是夸大从你的逻辑并获取荒谬的结论,然后以你的理论不合常识为由达到辩论胜利。 7.情怀壮胆 所有的民科都是玩了一套自己的逻辑。一套自己排练了几千遍的逻辑,也因此很难从这套逻辑以外的方式来击溃民科。 当你质疑这套逻辑有什么意义的时候,这时候民科也有一套情怀或者人生攻击的方式来自圆其说。 注入“名人名言,和尚只会复读,创新理论,诺贝尔奖等等”这些也在民科脑海里排练了几千编。 8.走为上计 当你费劲心思四处找资料,写一段干货去反驳民科的时候,民科如果一时找不到很好的手段,就会以私人理由离场。 等到他再次出现时往往选择性遗忘你的长篇大论,你再次看到他可能失去了当时辩论的鸡血,也失去了耐心,就懒得管他了。 综上所述,没有任何办法真正意义辩论过一个民科。民科有一套自己的逻辑,在那个世界里他就是主宰与神。经历了文革的人,习惯从意识形态下的旗帜下撕下一角把自己的私欲包装的所向披靡。 辩论本身就一定程度与科学背道而驰。同行或者说权威的意见或者说心证可以决定一个新观点是否有意义。没有那么多油嘴滑舌的空间。 以前觉得学术圈人际关系简单,实际上学术圈的人脉入场券就是好好去阅读前人的观点,表示对以往前人工作的尊重。这种方式不是最理想的,但是是现行切实有效的。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