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141748
59141748
关注数: 143
粉丝数: 139
发帖数: 6,259
关注贴吧数: 11
为啥都叫太阳神? 绿仙女跟大猪的合体,又是金色的,再加上其体积,难道不应该称为 金母猪?
怎么总被删帖 想说的大概如图。。。这吧里你都不知道哪个回复你的大佬就是装的。。。
不是很理解大佬们好几个砖头 收集若干个塞子/头戴还可以理解,像塞子出门每次换一个带出去就行,但是大佬们买好几个播放器我感觉有些不能理解实用性。 现在比较火的几个贵的砖头除了SPK之外,金砖墨菊N8啥的都不支持流媒体,如果手持不止一个,那每次拷歌还要分别拷到几个播放器里去。而且每个播放器也要分别充电,如果手持好几个的,每次出门前是不是还不一定记得哪个里面电多。。。这些都还不算砖头出门体积大的事情
作为一个8级萌新,我也来赶潮流给小白提一些建议(混经验) 开门见山,我直接开始写(水): 1. 如果已经知道了预算,有了一个大概的清单,就不要每天不停的找文看评测了,选一个看起来靠谱的直接下手,听几周不满意就去咸鱼出了再二手蹲个同价位的,不满意再出。几个月下来,亏不了多少钱,都可以把同价位的听一个遍了,不比整天看毒文强。那些在大佬贴下面问 “XXX价位买哪个的”,很多自己都读了不知道几十篇比较评测了,对每个塞什么特性自己背的比谁都清楚,找大佬求教无非增加一点安全感和认同感。人家“大佬”也未必就对这个价位的塞子熟悉(熟悉的都是更贵的),没准只是在展会上好奇听过几耳朵,或者自己便宜收来当备塞半个月拿出来听一次的,随便用几个高级词汇 “声音完成度高” “调音高明” “声底好” “有几分___(填入某些高级耳机或箱子)的味道” 就把你给吓死了,实际上这些“大佬”未必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如果是个学生预算不足,那就尽量在体验店或者展厅里过过瘾,能听多久听多久吧,我也是从学生走过来,深有感触,除了蹭听和看毒文好像也没什么别的办法,反正你也不买。
听了一圈入耳,还是觉得舒尔的KSE最好听。。。 不知道有没有听感类似的。。。 pp8s,u18和vx也不错都挺喜欢,不过相比的话还是觉得kse的声音不仅素质最高,而且最柔顺自然。 tia fourte和太阳神这种感觉也太重口了,相比之下flamenco和legend x还比较喜欢些,不过长时间听的话还是会觉得累。 新出的静电混动里只听过了Trinity和Canary两个,素质虽然高但是我听起来都有点中频凹陷低频过多的问题 U12t这种有口皆碑的产品我不知道为什么会这么不喜欢,低频过肥中频也过甜,我听起来就兑对了水的雪碧,很不能接受。 没听过VE家的产品不知道口碑爆炸的VE8和大魔王是什么水平。。。 以上随便写两句骗骗经验。。。
有啥安卓的砖可以推荐? 很久不关注播放器了,问个愚蠢的问题。。。 作为一个贫穷且懒惰的海外党,实在是没有耐心定期的找无损资源,下载,再传到sd卡/机器里去,想找一个能支持Spotify/Tidal的砖头。前阵子找这里本地的烧油入了一个海贝的R6,除了声音之外,操作续航啥的都非常满意,就想问问要升级的话有啥选择? 大致看了一下,感觉安卓播放器目前是非主流,除了AK的机器之外,金砖墨菊N8啥的都是自己的系统(不然的话真想买墨菊啊)。所以现在除了SPK之外还有啥值得升级的砖头吗?
请教一下频段的衔接问题是什么意思。。。 这些年来多单元动铁,圈铁都听过一些,但是始终不能理解大佬们口中的衔接问题。这玩意从字面理解应该是频段之间的过度不顺滑,具体脑补为某些“过度”频段比周围的声音明显凸或者凹,造成声音的不和谐。但是从我听过的耳机中,从几个单元的圈铁到十几个单元的动铁,从来没真正听出来过这个衔接的问题?而且如何区分一个耳机的问题是由于多单元分频而导致的衔接还是本身调音(刻意突出某一频段之类)的问题呢? 到目前为止也没见过通过曲线图来详解某个耳机在某个频率由于分频而导致的可读的失误,所以一直比较好奇这个说法的具体定义。 不知道有没有哪位大佬可以举例说明一下,比如哪个耳机在哪首歌的哪个细节里,哪些频段出现了衔接问题之类
你们觉得king pro和铜雀哪个好看? 忽然被这两个塞子的外形毒到了
不得不说,吧里的土豪确实是比以前多多了啊 几年前入的坑,记得当年最贵的耳机还是3210/11和EM,三单元的动铁还只有几个的时候,在贴吧/绿坛见到一个一个定制的听感都很难得,大多数人手里的旗舰都还是530/tf10/w3,最高级的播放器还是D50,有定制的“高级烧友“凤毛麟角。 当时上大学之前心满意足的呆着530跟ipc就退烧了。 最近工作了一阵子之后重新想烧起来,发现吧里的大佬们各种SPK金砖,2W+的塞子同时持有好几条,换条线都要万元,跟我记忆里的那一年可真是大大的不同啊。虽然说烧耳机这个事该注重的是找到自己喜欢的声音,但是来吧里交流看帖,实事求是的说也不能讲一点虚荣心的成分也没有。看到吧里这么多大佬,以及目前收入想要买任何一个这个档次设备的遥遥无期,深深感叹自己的贫穷。不知道是因为近年来国内的发展,整体的收入都变高了,还是说价钱上的水涨船高使得随身hifi终于进入了更多土豪的法眼? 不过最后不得不提的有一位大佬,几年前就是吧里的明星级人物,现在还是吧里的长期活跃人士,果真是一个对耳机有长期热情的壕啊!
有感于最近见到的一些正确听音观论 很难想象一个人在分享自己喜欢的耳机/调音风格的时候,会被人教育听音观念有问题。。。一些吧友的一些言论,在我看来可以类比为: 1.我喜欢吃甜的,最喜欢的菜是松鼠鳜鱼,一个人跳出来跟我说我味觉有问题 2.我喜欢吃甜的,最喜欢的菜是松鼠鳜鱼,一个人拿出一份科学清单告诉我一份菜的甜度,咸度,辣度要在多少才算是一道味道正确的菜 3.一个人声称松鼠鳜鱼这道菜因为过甜,永远算不上一道好菜 4.我喜欢吃松鼠鳜鱼,别人跟我说吃太甜伤害身体(这条可能还算有可取之处) 5.我说我喜欢吃松鼠鳜鱼,一个人鄙视的说了一句“什么品位”, 然后开始长篇大论上次在XXX吃的XXX完爆 我不知道一些吧友们是不是跟别人出去吃饭的时候也会说别人“口味太重,味觉需要调整”,反正我这么跟别人讲话是会被人当成神经病 (究竟还要水多久的经验才能到8级。。。)
这个舒尔的小耳塞没想到这么厉害 别人家里看到的,其貌不扬的一个小耳塞,感觉腔体小小的扁扁的最多塞得下两个单元,好奇听了一下,一开始感觉平平淡淡,过了一会儿感觉细节还挺不错啊。我拿出随身带的ie800对比了一会儿,好像也没比这个好到哪儿去。。。之前有个烧友同事,他的舒尔旗舰846我都听过,感觉解析力还不如我的800,没想到这个看起来平平淡淡的小塞子还能这么厉害。。。 付图两张,有大佬知道这是啥吗,看了一下se215啥的几个,好像都不太像。。。 说实话这个腔体真的很扁,以前都没见过这样的。。。
【纯探讨向】关于哈曼曲线 不懂就问,关于哈曼曲线,刚刚与一位曲线神教人员进行交流之后,我自己随机查询了一些资料,希望说一下我自己的总结和理解,希望在这方面知识丰富的吧友多指教!本帖纯为交流,不想引战。 资料来源: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seanolive.blogspot.com%2F2015%2F11%2Ffactors-that-influence-listeners.html+&urlrefer=ac2b21ed9d569cb7ff822becd622152d 其中YouTube视频,对于看不了的朋友,我大致总结一下: 这个展示是有关于最新(2015年)对于耳机的哈曼曲线,测试方式: 1.取全频段平直曲线(flat on-axis,smooth off-axis)的音响,置于标准监听环境中 2.在监听环境中选取9处录音,通过调整音响EQ,使9处收音的平均曲线趋于平直 3.使用EQ过后的音箱,取屋内最佳试听位置,用人头录音记录一个正常人骨膜收到的频响曲线 (平直参照线) 4.将耳机用EQ调整,使同一人头用耳机后在骨膜处收到同样的频响曲线(“flat” Harman Target Response),文中用的耳机是HD518 5.请总共249人,播放三首歌曲(American Boy,Cousin Dupree,Bird on a Wire),让测试者通过调整高低音旋钮改变频响曲线,记录下每个人所倾向的频率调整 6.取记录下倾向的平均值,最后得出低频大约6.4db的上调,高频大约1.4db的下调,具体数值如下7.将这一倾向值叠加于之前收录的平直曲线之上,得到参考的“哈曼曲线”(如下图,平直的曲线并没有被标注为"Target Curve", 正版的曲线是叠加了倾向线之后)综上所述,哈曼曲线并不是一条只有科学,没有主观倾向的标准,从他们对样本的选择标准上(89%男性,9%中国人,以及三首曲目的曲风限制),可以看出这并不是完全兼容并包,也不是完全适合国人的参考标准。曲线神教的一些言论我是不能苟同的。 我知道这个吧里资深玩家很多,我无意引战,只是想带来更多有建设性的探讨。我对曲线的理解如果有什么错误的地方还请大家指正!
大家都觉得WH1000比QC35声音好吗? 最近在考虑买一个出街或者上飞机,看到各个评测都坚称WH1000声音比QC35有明显提升。我借了两个同事的比了一下,觉得明显是bose的好啊,大法的低频一股说不出的胸闷,也没听出细节更多。 是我耳朵坏了吗。。。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