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城天狼轩主 双城天狼轩主
我是诗人,我骄傲
关注数: 137 粉丝数: 123 发帖数: 6,365 关注贴吧数: 60
五念门 五念门是《往生论》的又一重要内容。  第一礼拜门,“身业礼拜阿弥陀佛如来、应、正遍知,为生彼国意故”,不仅是指礼拜阿弥陀佛这一身业,而且含有归命阿弥陀佛的意思,归命在身业上的表现就是礼拜。  第二赞叹门,“口业赞叹,称彼如来名,如彼如来光明智相,如彼名义,欲如实相应故”,赞叹不仅是口业,因为如来光明智相是根本无分别智、后得无分别智即慈悲的作用,所以由此慈悲方便与如实修行相应的就是赞叹门。  第三作愿门,“心常作愿,一心专念,毕竟往生安乐国土,欲如实修行奢摩他故”,这一门虽然没有如前二门所记的那样是身业或是口业,但后面的解义分明确说是意业,一心专念作愿往生净土,修奢摩他行。奢摩他,就是心一境相,心专注于某一对象,心进入寂静的状态,所以奢摩他又称为心的寂静相。在这种状态观察世俗的世界,就是观察门的毗婆舍那。  第四观察门,“智慧观察,正念观彼,欲如实修行毗婆舍那故。彼观察有三种。何等三种。一者观察彼佛功德国土庄严,二者观察阿弥陀功德庄严,三者观察彼佛菩萨功德庄严”,观察门的内容占据了《净土论》的大半,解义分中称为智业。  五念门的主干是作愿、观察二门,中心是奢摩他、毗婆舍那。奢摩他和毗婆舍那的行业是大乘佛教的重要的行业,汉译分别作止和观,是瑜伽唯识论书中的重要用语。因此作愿和观察二门是瑜伽行的净土教式的论述。  第五回向门,“不舍一切苦恼众生,心常作愿回向为首成就大悲心故”,回向一切众生,往生净土。  五念门以止观为中心,前后配以礼拜、赞叹、回向。这种行业体系与《大乘庄严经论》、《中边分别论》、《摄大乘论》等瑜伽唯识系统的论书中所示的实践体系有关。例如,赞叹、作愿、观察三门中有“如实修行”一语,在《究竟一乘宝性论》中和“遍修行”并用,作“如实修行遍修行”,是唯识论书中与根本无分别智、无分别后得智相对应的重要用语。
为何要参禅?参禅的十种利益 这十种的利益,第一种叫“安住仪式”。你天天参禅打坐总有个样子,这个样子就是个仪式。你天天参,月月参,年年参,时时参,刻刻参,都有一定的仪式。你行跑香,在禅堂里要跑香的时候,就叫说:“行起来!”就是跑;在里边跑得甚至于身上都出汗了,跑得天昏地暗,上不知有天,下不知有地,中不知道有人,就是不知道有我了,根本就没有一个我了。一跑到这个无我无人的时候,就观自在了;没有我,也没有人。既然没有我,也没有我的妄想了;没有人,也不打人的妄想了,这个时候就是观自在了。“非空非色见如来”,那个佛也不落于空,也不落于有,既非空又非有,所以如来的法身是非空非有的,你就见到如来的法身了。这是安住仪式。   第二种利益叫“行慈境界”。这种行慈境界,不一定要说是对人好。遇着应该慈的,就用慈悲来教化他,这叫摄受门;遇着某一种的众生,你应该骂他一顿或者打他一顿,他才能觉悟,那么你就要用你这个慈悲心来打他、骂他,骂得他开悟了,或者打他几香板,把他打开悟了。在禅堂里头常常有打人的,这个打人和一般打人不同,是想开悟,想他好,想他守规矩,想他不打妄想,所以这叫行慈境界。   第三种利益叫“无悔热”。悔热就是烦恼。悔就是后悔,后悔就心里生出烦恼,这叫热。没有烦恼,这是第三。   第四种利益叫“守护诸根”。守护这六根。六根怎么要守护?你不守着它,它就跑了,眼睛,就跟着色尘跑;耳朵,就跟着声尘跑了;鼻子,就跟着香尘跑了;舌,跟着味尘跑了;身,就跟着触尘跑了;意,就跟着法尘跑了,所以就要守护六根,就是六根门头放光动地。怎么放光呢?放光就是都不打妄想,都生出本有的智慧来;智慧光普照三千大千世界,所以这叫六根门头放光动地。   第五,参禅的人就会得到禅悦为食,法喜充满,这叫“得无食喜”,不吃东西也欢喜。你谁要能参禅参得不吃东西也不觉得饿了,还生出一种欢喜心,这就得到第五种的利益。这叫“得无食喜”,没吃饭也欢喜,只要有参禅就可以了。   第六种利益是“离爱欲”。离开爱欲心,这就是清净心。爱欲就是染污,染污也就是生死。我们一般人为什么有生死?就因为爱欲不断。一般人为什么在这个六道轮回里转来转去,这个生死不了,也就因为有这个爱欲心,也就因为这种爱欲总也断不了。你断不了爱欲,生死就不能了;生死不能了,那就是在六道轮回里头转来转去的。你参禅的人能离开爱欲心,没有爱欲心了,这个地狱门就关了,不会堕地狱了。这第六种利益。   第七种利益是“修禅不空”。什么叫修禅不空?就是只怕你不修,你修就不会空过的。你坐禅坐一个钟头,你的慧命就增长一个钟头;你坐两个钟头,你的慧命就增长了两个钟头;你时时刻刻来参禅,日日月月来参禅,年年参禅,这你一定会开大智慧的。所以这个修禅不空,只要你修,它就不会空过的。   第八叫“解脱魔业”。这个魔的业力都可以得到一种解脱。魔的业障可以解脱,那个魔他没有法子来障碍你。   第九,是“安住佛境”。你能常常参,就是得到第九种的利益,就是安住在这个佛的境界上。   第十种“解脱成熟”,是人人都希望得到的一种好处。解脱成熟就是没有障碍了,没有障碍就是清净法身,这是第十种的参禅的利益。
三、有关三的法数:   三宝:佛、法、僧。  三藏:经、律、论。  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  三毒:贪、瞋、痴。  三学:戒、定、慧。  三慧:闻、思、修。  三身:佛的三身,法身、报身、应身。  三业:身、口、意的造作行为。  三昧:又作三摩地,意译为等持、正定。  三心: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  三途: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  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  三十二相:转轮圣王及佛陀应化身所具足的三十二种殊胜容貌与微妙的形相。  三十三天:六欲天中的忉利天。  三十七道品: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  三世因果:绵亘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而立因果业感之理。  三转*轮:佛陀三转四谛的*轮:示转、劝转、证转。  三聚净戒:大乘菩萨的戒法,即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饶益有情戒)。  三坛大戒:我国出家授戒仪式,分初坛正授、二坛正授、三坛正授三阶段,称三坛大戒。  三师七证:出家众受比丘戒时,须具三大师及尊证阿阇黎七人,总称三师七证。  三衣一钵:比丘随身之物。  三不净肉:《十诵律》所载三种不许食用之肉:见杀、闻杀、疑杀。  三千大千世界:古代印度人的宇宙观。指一佛所教化的区域。  三大阿僧只劫:为菩萨修行圆满至于佛果所须经历的时间。  三事人胜诸天:能勇猛、能忆念、能梵行。
邮政竟然这样干,天理啊 据龙视都市频道《新闻夜航》节目报道,6月13日,哈尔滨市民李红革到哈尔滨市学府路邮政储蓄存钱时,工作人员向她介绍了一个新业务。银行业务员说,银行恰逢110周年,2000块钱打底儿,存5000块钱也可以,一年存5000存三年,给六年的利息,还赠六年的保险。  李红革说,觉得条件挺诱人,就参加了这个活动。不过第二天,她却接到保险公司的人打来的电话。存款莫名变成了保险,李红革很生气。随后,她在保险公司工作人员的建议下,到邮政储蓄所办理退保。   七天之后,李红革并没有收到退回来的钱。之后几天她都到邮政储蓄,得到的答案都是一样的。 “你等信息吧,等明天吧或后天吧,保证能到了。”   无奈,李红革找到了邮政储蓄所的所长。所长说,我现在可以自己提5000块钱,我先给你。所长倒挺爽快,但李红革不想这么拿钱。她想知道,存款变保险究竟是怎么回事儿。  可是到最后这位所长也没说明白到底是谁的责任。那么李红革这个保险到底是怎么办出来的呢?记者拿四千块钱来到这个邮政储蓄所询问情况。  随后,记者在办理这个业务的时候,发现有一个保险合同。工作人员说,现在邮局不是建立110周年,赠送这个保险,保险是赠品。  这办的到底是存款还是保险呢?如果是存款的话,折子中应该有存进去的四千块钱。记者核实了一下。  哈尔滨市某邮政储蓄工作人员:它属于我们的保险公司办的。  记者:它属于保险,是不是?  工作人员:对,也是保险。  记者:折子里没有钱是不是?  工作人员:对,在你的单子上有钱,它只是通过咱们的折子转账。  最后,记者又拨打了中邮人寿保险公司的客服电话。  中邮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客服人员:您所购买的是一款保险产品,这款保险不是赠送的,是办理的。
一把工业盐,让一个男人倒下25天,让一个老板赔了6505元。 本报讯(记者 张智威)一家饭店的厨师粗心,误把工业盐当成食用盐用,一道菜造成他人中毒。7月3日,大庆市让胡路区人民法院对这起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纠纷案进行了公开宣判,判决被告人孙某一次性赔偿原告郑某各项损失6505元,驳回原告的其他诉讼请求。  去年7月30日,郑先生到大庆市让胡路一家饭店吃饭,点了一道菜“大豆腐炖土豆”。由于当时该饭店正在装修,有消毒、去污的工业用盐。在做菜的过程中,厨师错将工业用盐当成食盐放入菜中。在就餐过程中,郑先生就感觉身体不适,头晕眼花,郑先生被送进医院抢救。住院治疗27天,发生医药费3056.80元。后因双方就赔偿事宜无法达成协议,郑先生诉至法院,要求饭店老板对他进行赔偿。  经法院审理后认为, 侵害他人身体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原告在用餐过程中,该饭店厨师误将工业用盐当成食盐放入菜中,致使原告郑某亚硝酸盐中毒,饭店的厨师行为后果应由饭店业主孙某承担,故对原告郑某要求赔偿的医疗费3056.8元、伙食补助费1350元的诉讼请求予以支持。误工费因原告向法院出标的证据不足,无法证实其月收入,应按照2010年度全省行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中建筑业的年平均工资,即给予保护的1798元,因没有证据证实其住院期需要有人护理,故对原告主张的护理费也不予支持。对于原告主张500元交通费过高,根据具体情况给予酌情保护300元。关于精神慰问金,因伤害没有达到严重程度,故不予保护。鉴于上述情况,故法院作出上述判决。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