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心你的温柔 手心你的温柔
关注数: 33 粉丝数: 76 发帖数: 903 关注贴吧数: 2
民歌如何打造人文大餐 揭刀郎现象与紫阳民歌"渊源" 以下内容来自人民网: 还记得一个叫刀郎的新疆歌手以质朴、清亮而又粗犷奔放的歌声让大众为之倾倒。特别是他改编翻唱的《西域情歌》、《大漠情歌》两张专辑,给民歌“洋化”浪潮迎头一击,让经典老民歌重放异彩。他的唱片也创造了销售奇迹。   刀郎现象从音乐、文化、传媒、流行、企划、商业、市场等各个角度带来的冲击和争鸣不得不让人惊异:大众性决定了音乐作品的本质。城市不能拒绝乡村,民歌还是俗点、原生态的好。刀郎的成功在于他适合大众的审美需求。 由刀郎现象,不由得联想到陕南紫阳民歌。紫阳民歌源远流长,《诗经》中“周南”、“名南”等20余首歌谣就流传于紫阳境内的汉水流域。先民在劳动、生活中以歌宣泄情感,创造出劳动号子、山歌小调、花鼓八岔、风俗歌曲等十几种歌曲。无论是曲调还是歌词,都质朴而优美,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没有半点虚情假意的作秀。紫阳民歌到底有多少,除了采风辑录的上万首以外,恐怕只有用那首紫阳民歌来说清了:“山歌多来山歌多,山歌就有牛毛多,唱了三天零三夜,还没唱完牛耳朵”。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一批文艺工作者汲取旧民歌的精华创作出了新民歌,并在此基础上首创了紫阳民歌剧,被列入《中国戏曲曲艺词典》,使紫阳民歌唱红了陕南。   近年来,随着文化创新的方兴未艾,紫阳打出民歌品牌,不但制作了《紫阳民歌光碟》,还把民歌打造成人文旅游的大餐。“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和“民歌之乡”之誉让紫阳民歌掀起盖头,得到专家的青睐。但紫阳民歌还是只在陕南流行,还是唱给紫阳人自己听的歌。细想想,紫阳民歌其实并不缺乏经典之作,而是缺乏与外界交流、扩散的契机。笔者敢于断言,像《太阳出来似火烧》、《挑水调》、《山歌长,山歌亲》等众多紫阳民歌,无论词、曲都不比刀郎唱响的新疆民歌逊色,只是紫阳民歌没有打造自己的“刀郎”罢了。紫阳民歌要想在全国乐坛震响,须有紫阳的“民歌王”横空出世。那时候,紫阳民歌或可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了。
深圳特区报给刀郎高度评价!  上周五,刀郎巡回演唱会深圳开唱。刀郎起于草根,匹马西来,一顾倾城,再顾倾国,唱片销量屡创纪录,其成功像一次冲动般迅不可挡,随之引发的争议又像是对他的一个巨大的惩罚。如今,当我们已经习惯于接受并喜欢旭日阳刚这样的草根歌手时,想起当年刀郎引起的巨大争议,还真有点不能理解。   刀郎的争议是多方面的,不仅专业音乐人对他褒贬不一,普通听众也因他分为两个截然对立的阵营;不仅在歌词内容、抒情方法以及编曲技巧等技术层面引起广泛质疑,也在商业模式上给传统思维以巨大冲击因为他的一炮走红是基本靠口碑而非市场推广的,这让某些所谓的专业人士惊诧莫名,不知道理何在。   在这场争议中,一个最常见的批评是,刀郎的作品粗制滥造,品位低下,听刀郎就是没品位的代名词。如今看这种说法,真是让人哑然失笑。首先,评判流行音乐成功与否的首要标准当然就是流行的程度,不流行的音乐就不成其为流行音乐了;其次,拿品位说事属于极度心虚而可笑的表现,因为都在这个圈子里,品位半斤八两,还能有多大差别呢?   但是,不得不承认这种说法有着极强的传染性,因为大众常常是盲从的,而且总害怕被人说成是品位低下的人。问题就在这里,我们为什么总那么在乎别人的看法?是别人确实有道理还是我们不够自信?其实,在流行音乐的接受和欣赏上,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跟着感觉走,喜欢就喜欢,不喜欢就不喜欢,完全没必要在品位和格调上纠结,人云亦云就更不可取。毕竟,流行音乐不同于古典音乐,后者可能经得起你的细细琢磨,也能让你每听一遍都有新感受,但流行音乐做不到,它的目的就是在某个瞬间引起你的内心共鸣,再好的流行歌曲也经不起几百遍的反复聆听与解读。听着流行音乐谈深刻,跟听着古典音乐谈普遍性一样,都是不知所云。   实际上,刀郎的成功绝非偶然,比起许多只靠一首歌打天下的歌手,他的实力不容置疑。他的不少作品都堪称精品,比如《艾里莆与赛乃姆》、《关于二道桥》等,可惜这些都被《冲动的惩罚》、《情人》等火辣直白的歌曲掩盖了,也影响了人们对他全面客观的评价。他的歌是流行歌坛中的“边塞派”,有着浓郁的西部风格,其地位就如边塞诗人在唐朝诗坛的地位,非主流但影响广泛;他高音、低音的均衡实力以及用苍凉粗犷的方式演绎细腻情歌的路线,都可圈可点,自成一派,给俊男美女歌手统治的歌坛吹来一股阳刚之风。另外,他对老歌的重新演绎也每每令人耳目一新,有着鲜明的个人印记。   当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嘲笑刀郎的肤浅和品位低下时,谁记得他曾经千里采风,创作了数以千计的作品?谁又记得他曾在底层摸爬滚打多年,始终不曾失去对音乐的信仰?他的成功是对当下唱片业创作理念和制作模式的一个嘲讽,更是对歌唱本质的一次回归。当某些音乐人们苦苦执着于市场研究、盲目迷信于技术神话的时候,他们大概是忘记了,来自内心的原始呼唤其实更能打动人,这一点从来没有改变过。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roll.sohu.com%2F20111026%2Fn323445948.shtml&urlrefer=6aa6c5d911da9453adb06a4d124b27d5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