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汤里的黄豆
鱼汤里的黄豆
关注数: 0
粉丝数: 27
发帖数: 7,327
关注贴吧数: 3
【TEDx】网络色情毁灭男人,毁灭过程可逆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OTIxNzM5MTMy.html&urlrefer=994523c5e23c23d1010ad787420fd010
你们认为一个合格的磁铁应该是什么样的? 哪些特点是必要的,哪些是选择性的?有没有人发过类似的帖子?
与Xbooru站,P站,dlsite同一级别的网站还有哪些? 探索了很多年之后才发现这几个站,发现这几个站之后基本上就没有欲望继续找其他的了,不知道有没有漏掉其他神战。
【建议】有兴趣的自己开个贴,把自己的感觉不错的贴子放进去 @juwp @梦羽灵泉 @丝粉的刘大 然后吧务开个贴,那些收集自己贴子的把那些收集自己贴子的贴子的链接放到吧务开的贴里。这话怎么这么绕?加点空格。我又把空格删了,加上空格太没有挑战性了。 然后你们就不用感叹世风日下了,并且不干扰你们继续水。
【火星】相似网站搜索similarsites.com 也有中文的。我知道肯定有很多人都知道,你们给我闭嘴。不知道的给我点经验。 之前好像就知道有这种网站,但是一直没在意,今天才发现这个东西原来这么强大。对我来说Google基本可以半死了。
黄豆第二定律:一个系统的子系统在另外一个系统中有效的概率更低 【说明】以下内容解释了为什么下面的【警告】是有必要的。 【警告】以下内容包含对于某些人来说可能很难接受,可能会对这些人的精神造成某种伤害。下面是判断你是否属于这种人的一个不太精确的方法:你是否怀疑过那些你不加思索就接受的概念?比如应该尊敬老人,宗教是迷信,人是自由的等。如果你从来没有怀疑过这些东西,那么请不要继续往下看了,下面的东西很可能会让你很不舒服。其实我是不想听这种人骂我。 先说一些没什么大用的东西,可以跳过。 这个概念其实已经以各种形式被表达过了,至少我感觉是一个概念,比如禁止高级文明干涉低级文明。顺便问一下为什么不能干涉?百度没搜到,这个好像是星际迷航里的。我之前好像还想到了很多类似的东西,想不起来了。我这是表述只是更抽象一些。 吧里有没有熟悉控制论和系统论的?我感觉这两个论里有这个概念的概率相当大。我对这连个论一直都很感兴趣,但是没找到教材。能不能推荐一下这两个论的导论性质的教材?我之前好像搜过,没搜到满意的。 和上一个定律一样,写作定律是一种类似自慰的行为。还有这只是一种感觉,或者说脑洞,如果你能理解,请不要让我定义这定义那的,我自己根本就没搞明白。当然我没有不许反驳我的意思。 标题有字数限制,我写得再详细一些。 随机选取一个系统A,在其中随机选择一个子系统a,那么a能够在另外一个随机的系统B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的概率小于其在A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的概率。 注意是随机的,拥有设计良好的接口的子系统可以完美地进行组合,这在软件工程中是常识。 然后就是我自己喜闻乐见的解释环节。 先用这个定律解释为什么我的某些想法会对某些人造成伤害。首先我是一个系统,我的想法是我的一个子系统,而某些人则是另外一个系统。我将我的想法告诉另外一个人这种行为的随机性我认为是很大的,我没听说过某个想法是带有接口的。我的想法在我这个系统内工作得很好,但是在另外一个人的系统内有效的概率很低。更可怕的地方是,我的想法甚至会破坏另外一个人的系统,类似将一把扳手扔进运转中的机械中。 下一个就是之前看到的一个帖子: 人是否有权冒犯他人的信仰?http://tieba.baidu.com/p/3541431890 @GGB13666 这个问题可以稍微矫正一下,人是否有权破坏其他人的系统的正常运行?再极端一些,人是否有权伤害其他人的身体?心理状态是完全有可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的,这在中医中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就算是西医好像也认同这个观点。你感觉你的系统运转得正常么?你是否有过矛盾的状态?如果有过矛盾的状态就证明你的系统的运转是有问题的。你自己的系统都没有正常运转,你期望你的系统中的子系统在另外一个运转正常的系统中发挥什么良好的作用么?更何况就算你的系统运转正常,你也不能期望你的系统中的子系统能在另外一个系统正常发挥作用。当然,如果你对其他人的系统非常了解,以至于你可以熟练地完善这些系统而不出现任何BUG,那么你的干预是积极的。问题是你有没有这种能力? 由于这是今天刚出来的脑洞,还没有深挖,所以内容不是特别多。好像还有一些很混乱的地方。
黄豆第一定律:一个系统无法完全模拟一个复杂度更高的系统 【警告】以下内容包含对于某些人来说可能很难接受,可能会对这些人的精神造成某种伤害。下面是判断你是否属于这种人的一个不太精确的方法:你是否怀疑过那些你不加思索就接受的概念?比如应该尊敬老人,宗教是迷信,人是自由的等。如果你从来没有怀疑过这些东西,那么请不要继续往下看了,下面的东西很可能会让你很不舒服。其实我是不想听这种人骂我。 标题中的“第一定律”只是一种类似自慰的行为,外加标题党。 首先这句话看起来完全是废话,我喜欢它是因为这句话可以与非常多的东西相联系。另外我不能证明这句话是真的,我只是找不出反例。可能有人会让我定义复杂度,这难不倒我,如果一个系统无法完全模拟另外一个系统,那么这个系统的复杂度不会高于另外那个系统。循环定义大法好。说正经的,我感觉可以用图论中的概念定义,比如图中的顶点和边的数量的乘积。抱歉图论中的顶点和边的学名叫什么我忘了。说简单一点就是相互作用的对象的数量和相互作用的数量。举两个例子,空间中3个质点有3个对象和3个作用,复杂度是9;4个质点有4个对象和6个作用,复杂度是24。 第一,根据这个命题,黑客帝国那种东西是有点扯的。黑客帝国那种社会也需要科研吧?除非科研不是由人来完成的,否者可能出现这种情况:人的脑子发出行动的命令,然后母体根据人脑中的信号在现实中实施这些动作,然后再将结果返回到人的脑子里。我相当质疑这个系统的可靠性。 第二,人脑可以看成一个模拟现实的系统,科学可以看成一个模拟现实的系统。所以是否应该质疑科学中的崇尚简洁的传统?我其实是喜欢简洁的,因为复杂的东西理解起来很麻烦很累,也许这种想法已经暴露了我的脑子的复杂度不够这样一个事实。我在开玩笑,我不认为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脑子的复杂度(按照上面的定义)会比一个典型农民的脑子复杂几个数量级。不过如果只关注脑子中的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的话,那么前者的脑子的某些部分可能会完爆后者。之所以说某些部分是因为后者的小脑很可能会完爆前者。有理由相信这种关注是合理的,比如毕竟磷脂膜不会轻易破碎并与其他东西相作用。 第三,刘慈欣的镜子很二,事实上我感觉我思考这个东西的动力可能就是我一直抵制镜子中的观点。 第四,终产者很二,如果终产者的思维辅助设备的复杂程度已经超过终产者本身,那么他是如何接受这种寄生虫一样的设定的?如果思维辅助设备的复杂度没有超过人脑,他二到什么程度才能想要消灭所有其他人?需要注意的是简单的叠加是无法获得更高的复杂度的,因为虽然增加了对象,但是作用没有增加很多。单个神经元的放电频率可以达到1K Hz,你一秒能说60个字(1kbps/8/2)?我承认这不是一类东西,但是考虑到人脑神经元的数量和连接的数量就可以得出完爆的结论了。事实上计算机科学中也有类似(事实上没有多少类似的地方,只是为了行文流畅)的问题,比如双核CPU并不能获得加倍的运算能力,特别是当核心变得更多时。 第五,宿命论战五渣。 第六,如果这个命题是正确的,可以安心地相信没有某个东西可以完全理解宇宙,除了宇宙本身。你牛逼?你牛逼你能理解整个宇宙? 最后,如果有哪个人详细讨论过这个问题,甚至写过一本书的话,请一定要告诉我,我对这个非常感兴趣。 最最后,写这种东西真累,光是写就花了几个小时,这还不算之前构思的几个月甚至几年。可能从我怀疑刘慈欣我的脑子就已经开始在后台构思了,但是直到最近才开始有意识地思考。但人脑本身不就是为了这种东西而存在的么?所以,我的脑子同时也让我很有成就感。
关于善有善报和祈祷的有效性的思考 先说善有善报。首先提出几个不加证明的前提。第一个是人的大部分行为只有经过训练才能变得熟练。第二个是善于合作的人更容易成功。我相信不会有人反对这两个命题的。然后就是行善事是否可以提高合作的能力。我认为是可以的,因为在行善事的时候很明显能提高人考虑其他人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对合作来说应该是很必要的。并且比较重要的是在行善事的过程中是可以获得被帮助的人的反馈的,而这种反馈对于学习,或者说熟练这种行为来说是很重要的。当然这只是我的猜测,但是我感觉有理由相信行善事的人相比那种冷血的人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再说祈祷。这个不是我思考出来的的,是我直接在其他地方看到的,我只不过将两个相似的概念联系到了一起。这是个类比推理,但是我感觉可信度是比较高的。我在一本书(哪本我忘了)上看到人只要定下一个目标,人脑的潜意识就会在后台自动过滤出和这个目标相关的信息,当出现这种信息的时候,就会将人的注意力指向这个信息。所以说祈祷可以看成是一个强化目标的过程。根据这个理论,祈祷自己能够不借助外力飞起来看来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另外祈祷之后就什么都不做只是坐在那里等着也很可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为什么月食的时候圆缺变化那么快,平时一晚上却基本没变化? 还有有没有可能月亮完全被地球挡住,没法反射太阳的光,然后挡住后面的星光,最后看起来像是一个洞在运动?
原始人の仰望星空 这初看起来也许让人吃惊,尽管偕日升这个术语可能暗示着深奥的事理,但它其实是非常明显的现象。原始人几乎没有人造光。他们大半睡在露天处,比文明的当代人更熟悉夜晚的星空。少数易识别的星体或星团几乎都有各自的名字。这些明亮的星体从夜空中突然的隐没和重现,是容易观测到的。因此,把偕日升作为季节变化的标志丝毫不复杂。 《技术史》 第一卷 第一编 第五章 原始计时
成功拆吧,爽 看这个吧感觉就像羞耻Play一样。
我建了“加速播放”吧,求有这个爱好的一起分享经验 http://tieba.baidu.com/f?ie=utf-8&kw=%E5%8A%A0%E9%80%9F%E6%92%AD%E6%94%BE&fr=search 今天刚建的,我发了三贴: 加速播放器推荐:射手影音播放器 我看加速视频的练习方法 加速播放的利与弊 还有一贴被吞了,申请恢复中。
我妄想的加速播放的未来 用为常速播放而设计的播放器和为常速播放而制作的视频来实现加速播放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上面那句太长了,我试试能不能拆开。一般的播放器都是为原速播放设计的,视频文件也是,所以如果使用这些东西来实现加速播放的话,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Nice,拆分成功。 从播放器的角度入手我感觉很不光明,因为这玩意太复杂,光是将各种文件格式的视频都加速到理想的速度估计就够程序员受的了。而且现在开发软件还要考虑适配各种设备,PC、平板、手机可能都要考虑,还有各种操作系统和平台。说到优化,可能就要考虑各种特定的CPU和操作系统,有这种能力的人估计都被大公司包养了。所以我感觉基本是死路一条。不过如果做一些妥协的话还是可以和从视频的角度入手形成互补的,比如只支持MP4。 相比来说从视频的角度入手就光明多了,不过相比从播放器的角度入手,这不是个一劳永逸的方法,但是技术含量更低一些,属于劳动密集型。简单的视频编辑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可能都不会特别困难,特别是编辑仅限于调整视频特定位置的播放速度。还有从视频的角度入手也可以对字幕进行优化。我在加速的过程中经常感觉某些字幕停留的时间很短,甚至根本就不会显示。还有去掉OPED,直接把多集视频拼接成一个视频文件肯定会相当爽。甚至为这些操作开发一个专用的软件估计也比开发一个适配各种视频格式、设备、操作系统和平台的专门用于加速播放的播放器轻松多了。又是大长句,我不拆了。 当然对于冷门的视频可能还是需要播放器来解决,我目前遇到没有MP4格式的片子会把视频转换成MP4格式的之后再播放。不过感觉相当伤电脑啊,风扇狂转,硬盘也一直响。风扇我主要是感觉散热片会堵上更多的灰,笔记本清灰太麻烦。还有转换速度太慢,用显卡加速转换据说会花屏,而且某些转换软件根本就不支持显卡加速。
我看加速视频的练习方法 首先,我看的视频一般都是带字幕的,我对国产影视作品很没兴趣。我根本没试过在这么快的情况下到底能不能听清说的是什么。 其次,我这段时间一直都在练习速读,我认为很可能因为这个我看加速视频的水平才能一直提高。不过看加速视频的过程没准也提高了我速读的能力。也有可能这两个互相促进。反正我看加速视频的能力一直在稳步提高,速读的能力不好说。 最后,看视频的时候不要一下子加速到很快,否则根本看不懂。最好是提高到让自己感觉有点不舒服,但是又不太影响理解的速度。一般我都是加速到大部分地方都不用暂停,部分的地方需要暂停或者后退一下的程度。如果在某个速度下没有感觉不适的话,那么可能起不到训练的作用。 如果谁有更好的方法的话,跪求发出来共享一下。我现在的最快速度是四倍,但是看的一般都是日本动画片。日本动画片一般本来就都很慢。
加速播放器推荐:射手影音播放器 这软件好像一年多没更新了。 默认情况下加速效果好像很差,比迅雷看看还差。之前我没发现射手播放器有性能优先的模式,一直用迅雷看看。然后最近我看视频的速度达到迅雷看看的极限四倍速了,然后就又看了一眼射手播放器,结果才发现这个选项。在播放器中间右键单击,画面,性能优先模式。 默认情况下好像是画质优先模式的。 这样设置之后我的电脑7倍速基本无压力,再快的话声音和画面就不同步了。不过加速效果和视频的格式好像也是有关的,我这个7倍速是用MP4格式的视频测试的。一般来说MP4的加速效果好像是最好的,其他的格式可能三四倍就会出问题。可能是因为解码MP4需要的运算量比较小吧。
【脑洞大开】有可能不存在比人类智力高很多的外星人 这个想法非常大胆,我自己也感到震惊。如果不是看了《触摸未来》,我是不可能想出这么奇葩的东西的。《触摸未来》里提到大气层形成的电磁波的频率和人脑海马的频率是一样的,叫舒曼波。这个还和特斯拉能扯上关系。据说特斯拉自己就在论文里把远程无线输电的方案否决了。 预报一下,下面的玩意假设非常多,当笑话看是最好的态度。 最大的假设就是外星人在某些地方和地球人很像,如果不假设这个为真的话,后面的都是没有意义的。 首先,行星的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正比于半径的,准确地说是a=4/3πρr。假定行星的密度都差不多。 重力加度越大,加速到相同的速度就需要更大的功率,也就会消耗更多的能量。在这种行星上的动物就会倾向于减慢速度,否则走几步就饿死了,动能公式(mv^2)/2。而速度慢下来之后,更快的神经传导在进化上就没有优势。就会导致智力上不去。 如果星球比地球更小的话,很难形成稳定的生态系统,不太可能出现生命。
推荐一本书:《我最想要的记忆魔法书》 如果你之前不知道这本书或者类似的书,看了这本书之后你肯定会想感谢我八辈子祖宗的。 刚才我试了一下,9分30秒按顺序背30个基本没什么联系的词语,用联想记忆法背的。感觉路径记忆法不适合长期记忆,好像会混,联想记忆法好像不容易混。 网上教记忆法的都是渣,书上的才权威。书上提到的一些非常重要的东西我从没在网上看到过。 通过这个事件我的信仰更坚定了:只要方法正确,目标一定会达成,特别是这个目标有人达成过。
那个啥,我想写个关于人的长文,有人想看么? 看了很多书,感觉下腹那里满满的,想释放一下。和以前一样,我写的东西必定会包含大量的主观的奇葩的观点。因为可能会相当长,我又不想太监,所以没人想看的话我就不写了。 下面是表达你有多想看的方法: 为了看我这个长文,你愿意玩多长时间的flappy bird?或者说,让你玩多长时间的flappy bird你会放弃看这个长文?前提条件是你不喜欢玩这个游戏。 如果你很喜欢玩flappy bird的话,说出你平时一般玩多长时间,以及为了看我这个长文愿意玩的时间。
【中国教材不难】问题是考试考教材上的题么?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tv.cntv.cn%2Fvideo%2FC10598%2F6132b8430dd2442f9919e5bccb883fac&urlrefer=5c19085448a10088bd501745c29a8105 我的成绩在小学一二三年级之后就一直很渣,所以我的感觉可能不是很客观。我怎么一直感觉考试考的题比书上的题难多了?我不知道我已经听了多少次“稍微拐点弯你们就不会了”,拐你妈了个逼的弯,你会拐弯你怎么拐不出诺贝尔奖?稍微有点心理学常识的人都不会让学生将精力放在处理这些人造的模式上,即各种类型的题。为什么?第一因为人造的模式很垃圾,这些模式混合了出题人的主观观念。第二因为人造的模式没有一致性,原因和上一个有关联,因为题是不同的人出的。相反,自然中的模式有非常大的一致性。这种不一致性会导致学生消耗大量的精力,因为每在人脑中建立一个模式都是需要消耗大量时间的,更可怕的是这些模式基本都是没有用的。
你们有没有回忆一个东西需要努力几秒才能想起来的情况? 我是最近才开始出现这个问题的。出现得比较频繁,但奇怪的是几乎每次都能想起来,而且努力的时间几乎都在三秒以内。但大部分东西还是立刻就能想起来的。我最近看的书比较多,还一直在背单词,我怀疑是不是数据太多导致检索信息的速度变慢了?从神经元的结构来看,我估计人脑使用的是时间复杂度为对数阶的检索算法。
有同时看过《圣经》和《自私的基因》的么? 我感觉《自私的基因》中的一章和《圣经》中的一部分非常相似,但不能确定是否是真的以及为什么。我就不具体说了,以免出现剧透。 这是我的一些假说: 《自私的基因》的作者故意的。 《圣经》对西方的影响过于强大,以至于影响了科学研究的路线。 我脑子有问题。
【转】微型光谱仪告诉你食物的营养成分以及任何物体的分子构成 带你看透事物的本质:微型光谱仪SCiO告诉你食物的营养成分,卡路里,以及任何物体的分子构成,众筹上线6天筹得54万美元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36kr.com%2Fp%2F211675.html&urlrefer=0eb610c139eba7592f36ea0d7a06ad34SCiO 的本质是一个微型的红外光谱仪,通过发射激光使物体的一些分子进入激发态,然后通过其过震时产生的光波,以及和周围分子所叠加的波长来判断其分子级别的构成。作为一项较为成熟的技术,红外光谱仪已经被广泛的用在工业级成分检测,医疗诊断,判断农作物的生长情况等方面,而 SCiO 则将红外光谱仪变得廉价和轻巧,成为了可以放在你口袋里的成分检测仪。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NzA3MDg2MDQw.html&urlrefer=379d2cdaa8ecd0e4502ee27eddfc65b0
你们的想象力或者创造力有没有被老师鼓励过? 之前看到吧里有个人说他的一个想法老师说不能实现,结果埃隆马斯克实现了,那个给电车换电池那个。我小学的时候也被老师打击过,是一篇作文,评语是不现实,分很低。现在想想我的那篇作文确实太他妈哆啦A梦了,简直是物理规律打击。但那篇作文的要求就是描绘未来,你他妈的指望小学生的物理思维能有多严谨? 因此我得出一个阴谋论: 是不是我国的教育制度有一项指导思想就是主动打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说学生的想法不现实就是手段之一? 如果你们很多人都有想法被指责不现实的经历的话,那么这个阴谋论就相当可信了。
控制棒吸收的中子去哪了? 和构成控制棒的物质结合了么?如果是这样的话会生成什么物质?搜了半天没搜到。 @星环号设计师
外国人加入中国籍:1448人 2010第六次人口普查各民族人口总数及排名: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enku.baidu.com%2Fview%2F26b6e374f242336c1eb95ea0.html&urlrefer=deb56f77999c1b353e9ef41a9d6aed7f 1448/1332810869=0.0000010864=1.0864e-6=一百万分之一 应该感觉奇怪么?
2男1女是什么意思?是我想歪了么?
人的手相好像是会变的 刚才搜了一下,说会变的都说得有理有据,说不会变的都是只说不会变,所以我感觉应该是会变的。 感觉这条信息好像减弱了手相算命的迷信程度,但是削弱了其准确性。
好强的即视感
你是否支持非文学书籍禁用成语和文言文?
那些被屏蔽的国外文件下载站可以用中转站下载 百度“uploaded 中转站”就能搜到了。今天在百度的上搜uploaded的时候下面的候选中有个中转站,点了之后感觉实在是太牛逼了。用了一个,速度不是很快,100K左右。不知道这种网站英文是什么,要是知道的会就能在google上搜了。谁知道? 顺便发个链接:这个是图片,点不了也复制不了,自己手动输入。在G站的某张图的出处里看到的。
女性向的图有tag么? 类似这种: 561274
真有人会将现实当成梦境么? 影视作品一再表现诸如“掐我一下,我是不是在做梦”的场景。但是我好像一次都没有经历过这种感觉。刘慈欣的《纤维》中也提到了这个问题。类似“庄生晓梦迷蝴蝶”那种哲♂学层次的思考不算。
这是什么玩意? 百度新版首页的一个背景图片。含义是什么?
你们有没有看过什么一直想看下去,看完却感觉很烂的东西么? 目前遇到两个: 《弹丸轮舞》 《铁杉树丛》 求预警。
关于宗教和信仰的一些仅代表个人观点的说明 刚才看到了这贴: http://tieba.baidu.com/p/2643183689 不知是作者无意还是我太有心了(但至少这贴的某个回复中可以证明我的猜想是有一点恰当的),我感觉这篇文章有诋毁宗教的意图。 可能不光是这篇文章的作者,可能大部分人一听到宗教的第一反应可能就是愚昧;一提到《圣经》,第一反应可能就是赤身裸体的亚当和夏娃。关于后者的原因可能是这部分位于圣经的最开头,一些人看了圣经之后感觉很不科学,就不看了,但是这部分却记下来了,同时也因为这部分很容易让人记住。但是《圣经》里其实有比这更劲爆的,那些没坚持下来的人可能会后悔的。我相信任何一个比较完整地看过《圣经》的理性的人都不会认为《圣经》是愚昧的,相反,他很可能会认为《圣经》在某些情况下,对于某些人来说是合理的。至于我,想相信《圣经》的形式,但是对于大部分细节我实在是没什么太大的兴趣,基本都是当故事看了。 下面就说一下《圣经》的形式。根据我对《圣经》的理解,我认为《圣经》的形式大体上是这样的: 有那么一个“东西”,这个“东西”很厉害,它是全能的。至于人类,只不过是这个“东西”创造出来的。然后这个“东西”选择了一个“好”人,并告诉他:“如果你遵守我为你定下的规矩,我就保佑你的家族繁荣昌盛。”这个人照办了,并且自己的家族果然繁荣起来了。之后便是这个家族时而信仰这个“东西”,便得到这个“东西”的祝福,变得繁荣;时而不信仰这个“东西”,并违背这个“东西”定下的规矩,便受到这个“东西”的惩罚的故事。最后,这个家族中出现了一个人,而这个人的出现就是这个“东西”的意思。之前只有这个家族的人才能受到这个“东西”的保佑,而这个人出现之后,所有信仰这个“东西”的人都能受到这个“东西”的保佑了,这个人还为这些规矩发布了一个补丁。顺便说一下,那个家族就是现在的犹太人。我说的只是一个形式,和具体的内容基本是没法吻合的,另外我的理解也可能是不全面的,我根本就没认真对待这个东西。 如果你将上面说的那个“东西”换成科学的话,你感觉会有违和感么?我认为《圣经》的重点不是那个全能的上帝,而是上帝定下的规矩以及对这些规矩的遵守。但事实是太多人都把注意力集中到这个牛逼哄哄的上帝身上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和人的注意力的特点可能是有关系的,特别是那些崇尚科学的人,他们信仰科学,上帝的全能对他们来说信息量很大,而信息量大的东西才能吸引人的更多的注意力。同时我也认为宗教其实可以看成一种技术,而技术是无所谓好坏的,只有对技术的的利用才是能区分出好坏的。
用在图站上的工具 全都是用JavaScript伪协议做的。 使用方法可以参考一下这个: http://tieba.baidu.com/tb/picture/shenqi.html 随便新建一个书签,然后把地址改成我下面发的东西,书签的名字随便。 一般在使用的时候都有一些要求,不同的工具会不一样。 这种东西是有一定风险的,如果发布这种东西的人是有恶意的话,使用这些东西会对你的账号之类的东西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对浏览器之外好像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据百度说某些使用自动签到器的人被盗号了。我保证我发的这些东西没有企图破坏什么东西,信不信就是你的事了。另外一个问题是我写的这些东西可能有BUG,这些BUG可能会造成一些比较不好的后果,但这个我会尽力避免的,而且出现这个问题的概率应该非常小。如果有BUG的话更多的时候可能会是工具无法工作。 如果你们有什么其他的需求的话可以直接在本贴回复,如果实现你的需求不需要很多的时间的话我会尽力做的。不限G站,其他的图站也行。甚至不是图站也行。扒图类的功能我不做。
美国国家点火装置实现输出接近输入的两倍 That output was nearly twice the 5 kJ of energy that produced the plasma in the peppercorn-sized sphere of fusion fuel, says Ed Moses, the lab's principal associate director for NIF.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geek.csdn.net%2F%2Fnews%2Fdetail%2F2954&urlrefer=e9f0163201f8964a7349cb3e852a5e9a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bbc.co.uk%2Fnews%2Fscience-environment-24429621&urlrefer=05d26fa2bcf79a03c891173cecd4bf78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physicstoday.org%2Fdaily_edition%2Fpolitics_and_policy%2Flab_reports_big_advance_in_laser_fusion_quest&urlrefer=e9153d55f8043664eb7f600f4b617889 不明觉厉。那个是输出是输入的两倍的意思吧?我英文很渣。
既然上帝是全能的,为什么他摔♂跤摔不过一个人? 只剩下雅各一人。有一个人来和他摔跤,直到黎明。 那人见自己胜不过他,就将他的大腿窝摸了一把,雅各的大腿窝正在摔跤的时候就扭了。 那人说:“天黎明了,容我去吧!”雅各说:“你不给我祝福,我就不容你去。” 那人说:“你名叫什么?”他说:“我名叫雅各。” 那人说:“你的名不要再叫雅各,要叫以色列,因为你与神与人较力,都得了胜。” 基督教里应该只有一个神,就是上帝。
请问这是第几集?多少分钟?
【哲学家都是性变态】继笛卡尔之后又发现萝莉控哲学家一枚 法语称皮埃尔·阿伯拉尔(Pierre Abelard, 1079~1142),我国从英语翻译为彼得·阿伯拉尔 法国哲学家,神学家。 法国哲学家、神学家。他是中世纪最富有才华的经院哲学家之一。他坚持理性和试验,为后来的科学方法和理性主义铺平了道路。但是让阿伯拉尔广为人知的不是他的学术成就,而是他与爱洛依丝的爱情悲剧。 他于1115年在巴黎圣母院的注脚学校任神学教师,受到学生热烈拥戴。巴黎圣母院主教菲尔贝尔安排阿伯拉尔担任他才貌双全的侄女爱洛依丝(1101?-1164年)的导师。阿伯拉尔与爱洛依丝相爱,而且后来一起私奔。爱洛依丝生下儿子阿斯特莱伯斯之后,与阿伯拉尔结婚。然而,他们的关系惹怒了菲尔贝尔,他雇用了一帮恶棍袭击并阉割了阿伯拉尔。1118年,海洛伊斯被送进圣阿尔让特伊的女修道院做了修女,阿伯拉尔成为巴黎郊区圣丹尼斯修道院的修士。阿伯拉尔和爱洛依丝之间的情书幸存了下来,并且已经成为了文学上的经典。 而且比笛卡尔还变态,搞怀孕了。好像比笛卡尔搞的那个小。 为什么这些人类历史上最理性的人却无法克制自己的情感呢?我不禁陷入了沉思。
网盘大战开始了 快盘100G免费,360 360G免费,华为无限免费。不过除了百度我都不想用。 百度网盘限时1元1T永久。 淘宝上有帮领百度网盘1t的,当然不是免费的。
谁知道这是什么虫子? 从前几天开始眼前开始有黑点飞过,刚开始我以为是飞蚊症,直到我有一次真的打下来一个。因为很长时间了,所以记不清是什么样子了,另外打死之后也看不出什么样子了,大概就是身体比较大,很肥的感觉,翅膀比较小,有点像蚜虫。另外不知道怎么回事,当你反应过来想看它飞到什么地方的时候基本就看不到了,但是在人眼前飞的时候感觉速度并不快。另外用电脑的时候基本不会在眼前飞,但是看书的时候经常会出现在眼前,感觉这虫子好像是故意的。
煤只能通过燃烧的形式转化成电能么? 没有通过电池之类的形式转化成电能的方法么?刚才搜了一下,发电厂的效率也太TM低了吧?有的甚至不到50%。理论上通过缓慢的化学反应将煤转化成电能效率能达到多少?
转基因工程更像软件工程还是建筑工程? 如果像前者的话,软件工程从来就没有完全解决BUG的问题。那么转基因工程是否也存在?“BUG”的问题呢? 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转基因工程绝对是更像软件工程的,下面是理由: 1.转基因工程和软件工程都涉及到“执行”的概念,DNA的“执行”和软件的执行。 [评注]建筑可能也有执行的概念,但即使有可能也有牵强附会的嫌疑。 2.转基因工程和软件工程的成品(生物和可用的计算机)都与环境进行大量的交互,在交互的过程中同时显著地改变自身。 [评注]不同的是生物改变的是“硬件”,而可用的计算机改变的是软件。从这点来看,具有“BUG”的DNA对生物的危害可能比具有BUG的软件对可用的计算机的危害更大。相反人们可能很少会期待一座建筑本身会发生非常大的变化。 3.转基因工程和软件工程的成品都具有明确的对“死亡”和“病”的定义。 [评注]特别是对死亡的时刻可以做到十分精确。但对于一个建筑的“死亡”的时刻可能无法进行准确的定义。 综上所述,如果假定转基因工程更像软件工程,那么软件工程中的一些问题很可能也存在于转基因工程中,比如说BUG。所以我的问题是如果转基因工程中确实存在软件工程中会出现的一些问题,他是如何解决的?
第二集那个“你推得太用力了”是怎么回事? 这里:
预测Hyperloop的原理 据说不是真空的,那么我猜很可能是这样的: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green.sina.com.cn%2Fnews%2Froll%2F2011-12-08%2F135623598733.shtml&urlrefer=33925bf430e0f7e0f8bcb9f20a390731 (点击上面的链接或者百度搜索“德国将建全长60公里的自行车高速公路”) 就是让管道中的空气与座舱的速度保持同步。由于管道是全封闭的,又可能是循环的,所以加速空气可能不会消耗很多能量。但是我对流体力学一窍不通,所以这样很可能是不会降低摩擦的。
关于巴拿马运河的三个问题 1.这个东西是什么?2.这个东西是什么?3.这个东西是什么?这个东西在第二个问题中的图中的那个东西的边缘。 前两个东西在苏伊士运河上也能看到。看波浪的形状第二个难道是防浪的?第三个难道是灯塔? 另外这是巴拿马运河的剖面图,当时我就震惊了:
那个讨论智商情商的帖子为什么被删了? 前几天用吧内搜索还能搜到,现在彻底搜不到了。 之前就发现了,感觉可能是百度删的,就没在意,今天看到这贴之后又想起来了: http://tieba.baidu.com/p/2445306730
你会对了解你的机器人产生感情么? 假如一个机器人在与你生活的过程中逐渐地了解了你的习惯和爱好等特征,然后因为某种原因,这种机器人的数据是无法完美地进行复制的,如果这个机器人突然离开你了或者被替代了,你会伤心么?
【标题党】从一个国家的交通网络看一个国家的思维模式 其实我只是在Google地图上看各个国家的公路的时候发现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东西。我发现某些国家的交通网络的模式非常相像。 举几个例子。首先是某些国家的公路基本上全都是从首都辐射出去的,比较典型的有俄罗斯、蒙古、西班牙、伊拉克、朝鲜、捷克共和国、埃及、智利,法国不是很典型,但是也基本上可以归到这类里。某些国家的公路是多中心型的,比较典型的有德国、英国、墨西哥,日本不是很典型,但是应该可以归到这类里。还有一种是渔网型的,典型的有美国、以色列、荷兰、印度、韩国。中国是渔网型+多中心型的杂交,另外澳大利亚的交通网络和中国有点像。
【革命】打造有理有据的贴吧文化 如果说我之前提的那个建议[1]很难实施的话,那么这个建议简直就是无法实施的了。建议就是想我上面那句话那样,所有论据都要给出出处,类似魔法少女小圆吧的非原创图片全都标明出处。具体的东西我就不说了,比如格式什么的,我感觉我现在用的这个格式有点不是很科学。因为成功实施的可能性太小了,我没有必要浪费这个精力。 参考资料: [1]http://tieba.baidu.com/p/2409458379
夏至真的是一年中白天最长的一天么? 首先我不知道地球的自转轴现对于太阳是不是始终保持固定的方向的,如果答案是是的话,那么夏至是一年中白天最长的一天可能就有问题了。因为如果这个角度是固定的,那么我感觉可能只有地球运行到自己的轨道的某个特定的点之后白天才会最长。而每年运动到这个位置的时候用公历计算应该是更准确的,因为公历的一年是365天,更接近标准的恒星年,而农历中的一年是355天,差得非常多。 难道是月球影响了地球的自转轴?感觉不大可能吧?
苹果的“创新”是不是就是将别人做过的东西做到最好? RT。
有想考三级数据库的么?我80多分过的 有想考的话我分享一下经验。
【技能】区分代码与乱码 百度搜了一下,好像是没有类似的东西,所以自己写一个。 由于我学过编程,也见过很多乱码,所以一段东西是代码还是乱码我基本上一眼就能看出来,甚至是我没接触过的语言的代码。我感觉这个技能还是有点用的,至少有了这个技能之后之前的那个点击之后会自动发帖的东西基本上就不会中招了。 虽然说我能比较准确地分辨代码和乱码,但是如果说出规律的话还是有点困难的,不知道这个现象有没有什么名字,知道的请告诉我一下。感觉这个还是和经常接触这些东西有关。 1.符号 某些符号在代码中出现的概率相当高,如果你看到一段东西里这些符号非常多,那么这段东西就很可能是代码。以下符号在很多语言的代码中出现的概率都相当高: =(),.[]"' 最后那两个一般总是成对出现的。很多语言中{}的出现概率也非常高。有时候符号会组合出现,比如==和.=等。 2.字母 某些单词在代码中出现的概率也很高,这些单词出现得越多是代码的概率就越大: if while for end else return 这个可能不全。 上面说的不是绝对的,比如HTML也算是一种代码,但是根本不符合上面说的。因为HTML本身和其他语言就非常不同。 有时候某些代码是非常像乱码的,因为由于一些原因,某些代码中会夹杂一些不常见的汉字或字符,以及一些看起来没有意义的单词,使得其看起来非常像乱码。另外我说的这个其实是代码的特征,所以根据这个特征可以做的不仅仅是区分代码和乱码。 其实代码还有其他的一些特征,不过我说不出来。这个可能有点像认人吧,你可以轻易地指明一个人你人不认识,但是你认识的人和你不认识的人在别人看来没有什么特别的特征。所以更可能是积累的问题,而不是说不出来的问题。
【旧钩新饵】中医救人无功+部分西医对自己的看法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blog.sina.com.cn%2Fs%2Fblog_4ae8f7af010008q3.html&urlrefer=7627978dcf9a495de91e5ec113e4cc34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ted.com%2Ftalks%2Fatul_gawande_how_do_we_heal_medicine.html&urlrefer=5d2ed32945452afce55bf65f59f2212d 第一个在黑鲁迅。第二个是带中文字幕的,而且可以下载。 看看就行了,别回复了。
谁知道各种运输方式每千克每公里消耗的能量是多少? 启动和减速的过程中消耗的能量不算。可能和速度也有关,那就只取能使运输工具能效最高的速度。 为什么我感觉使用三相电机当纤夫拖水道中的船能效会比较高呢?
《黑之契约者》很爽很中二 DARKER THAN BLACK系列是由动画公司BONES与冈村天斋制作的TV动画及衍生作品。华语圈观众常误以“黑之契约者”为该系列的统称,事实上它只是动画第一季的副标题。 按剧情先后的排序为:黑之契约者,漆黑之花,黑之契约者外传,流星之双子。 这个是一群人写的剧本,第一次遇到这种。也许之前也看过这种,但是一般比较喜欢的动画我都会去看wiki,之前没见过。
你们猜这是什么? 图片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xiangce.baidu.com%2Fpicture%2Falbum%2Flist%2F9787b03f56f26b14226c516cbf389945a014ebdb&urlrefer=1e588fdc39d4cf28104e53542dd7f3ae猜中没奖。
一个高速旋转的物体的质量会变大么? 很傻逼的一个设想,需要“高速旋转的物体的质量会变大”来支撑。 http://tieba.baidu.com/p/2375774720 还有高速运动的物体中的东西可以自由转动么?转动需要消耗很多的能量么?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