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吧用户_aRW63aW 曰朗星稀听笛声
关注数: 1 粉丝数: 173 发帖数: 5,965 关注贴吧数: 0
人口大幅流出的地方,真的有大量外地人进入吗? 我们经常看到来自人口大幅流出地方的人说,他们身边有多少多少外地人。河南人,四川人 ,非珠人 如此。安徽人也如此。 众所周知,安徽人口大幅流出,即使泗洪都吸引了近万安徽人。 可是 居家的安徽人会感觉身边不少外地人,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认知反差呢? 这可能叫“幸存者偏差”,他们就会得出“盲人摸象”的结论。 个人体会, 我每次回泗洪,温度适宜,空气良好的时候,就到小区前面沿河绿道走走逛逛。就是这么短暂的在泗洪停留,都接触不少外地人: 开出租车的SQ人,售楼处当保安的泗阳人,绿化带看护的沭阳人,给我家装防盗窗的江西人,买我山地车的东北人,在河边闲坐的山东人,卖沙发的睢宁人,开很多面馆的淮安人,做保洁的新沂人,卖包子的绍兴人,开小商品店的义乌人,办工厂的温州人,在洪中教过我数学的无锡人,河边钓鱼的常州人,湖南人(女,很惊讶),搬到我家隔壁的南京人,安徽人和盱眙人见到就更多了...... 起初也会有种“万国来朝”的幻想,而理性思考下 相对百万人口的本地人,这些外地人比例还是很小。 人口普查给出了数据,那就是外省 来洪的常驻人口也就15453人 ,没看到 县外 省内在洪的人口数量。 而这个数量和 外流的泗洪人20-30万相比是很小的数字,宏观数据证明泗洪依旧是大幅人口净流出地区。 假如 我一直呆在家不外出,目光短浅只看到周围这些外地人就盲目得出 泗洪周边 以及外省人都来泗洪打工 这样的结论是要被人贻笑大方的。 宏观和微观数据结合看,这样我们得出的结论才会更接近真相。 单纯 以 我看到,我觉得,我家,我朋友如何如何 等等小圈子里得到的东西 没有错误,但是不能作为结论。重要的还是要结合宏观数据来分析。
扬州见闻!(吧红,蹭热度) 去过扬州2次, 晚上住金陵饭店,去过京华城,博物馆周边(当时没开门),逛了关东街(好像是这个名字)。 下午到了扬州城,就直奔金陵饭店,想着美美的睡上一觉。当时是冲着酒店的名字去的,金陵饭店4个字招牌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说过。入住后感觉很失望,无论是店内设施,周边环境,还是服务都不好。酒店的4面大多是低矮的民居,非常炒杂。酒店的服务员,大多本地几十岁大妈,聚一起聊天很大声,NL 不分,拉亏拉亏的方言听着很烦。 早上起床后,想到酒店外面吃一顿扬州特色早餐。印象中酒店对面有个 大润发超市,顺着超市那条路向西走,老半天也没发现像样的早餐店,就在一家不大的地方吃了碗面,价格不低,但是难吃至极。吃完早餐后去京华城逛逛。 那个在苏州观前街太监弄的公厕保洁员,扬州“市区城里人”@属狗的猫一再吹嘘的 扬州“城性”(在TA眼里,只有南京像扬州一样有城性),让人大跌眼镜。貌似那条路叫维扬路? 城市现代化 我主要看2点,1) 规划好,优质的商务大楼 ,2)绿化,道路的清洁和细节。 这2点 扬州都没有,甚至不如沭阳。 沭阳的城建有点粗支大叶,但是高楼和绿化那是实打实的。到了京华城,大概是在上午10点多,里面门可罗雀 。无论是商品,布置,还是营业员的素质,穿着,都和我去过的县一级城市类似。十几分钟后我就出来了,实在没有值得停留的地方。 然后去了 博物馆,周边很开阔,博物馆上面有 扬州某知名人物的提名。当时闭馆,没进得去,然后再去 关东街 ,想尝尝 扬州人喊破嗓子吆喝的所谓“扬州美食”。逛了半天唯一能让我有点食欲的是 那个肉串(有点土耳其烤肉的感觉)。再去吃了 “大煮干丝”,当时只喊坑爹。这个干丝,就是我们小时候吃到吐的 千张丝。 用得啥白汤煮出来的,我们那里做猪食才会这么做。再说说走马观花看到的城建,道路窄,道路绿化差,快车道和慢车道中间的隔栏有压抑感,也很土。快车道很空闲,慢车道上挤满了电动车,完全没有扬州人吹嘘的 “慢生活,精致生活”。至于那个瘦西湖,压根就没计划去,几棵垂柳加一个大水塘,泗洪汴河 (隋运河 通济渠部分)至洪泽湖湿地公园 沿途30公里 比那个瘦西湖美十倍。 扬州之行,唯一亮点是扬州郊区和仪征结合部 (在苏州观前街的公厕保洁员@属狗的猫 看不起,歧视的所谓农2地地方---鹦鹉学舌部分南京乡下人),民房建得很不错,尤其是那个不锈钢院子,种植了鲜花和苗木,很有生活气息和品位。 希望 下一次扬州行 能让我不要太失望。
首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