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66981314 13466981314
关注数: 13 粉丝数: 30 发帖数: 4,455 关注贴吧数: 60
一个人的见面 分手那天,天空下着雨,我头痛欲裂,破天荒第一次逃了课,独自一人蜷缩在寝室的床上,给你发了最后一个短信“自此天涯,各自平安”,之后我泪雨滂沱。 一次次转身离开,又一次次忍不住回头,我承认,我会轻信你的谎言,我会愿意接受连我自己都不相信的你的承诺,皆是因为我对你还有留恋,还有不舍,但爱情的温度一点点褪去,我不想再自欺欺人地为你的忽冷忽热开脱,不想再掩耳盗铃般地明知爱的舞台你已离开而我相信你还在那里。 你犹如嵌在我手心里的一根刺,若不忍痛及时拔除,必定会发炎、会溃烂,甚至伤及原本完好的部分。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就像彼时,我一个人在昏暗的角落里舔舐自己的伤口,这是成长必须付出的代价。我删掉了电脑里与你有关的一切回忆,挥手跟过去告别,那一刻,我痛的刻骨铭心无以复加,而同时,我似乎又获得了重生,因为我又重新找回了自己的骄傲和尊严。 一别经年,该来的来,该走的走,结婚、生子,我也不可避免的过着俗世的生活,你的名字渐渐地褪变成了一个符号,即便提及也是再无波澜,我们在茫茫人海里各自安好…… 不是一次偶然的出差,我承认,我几乎忙的都忘了你的名字。出差行程单上“成都”两个字犹如阳光般刺眼。我清楚地记得跟你最后一次联系的时候你告诉我已经在成都定居了。为要不要告诉你我来成都的事纠结犹豫了很多天,终于还是在QQ上找到尘封许久的你的名字,给你留言,简单到不能再简单:来成都,请我吃饭不?许久不曾联系,在微信盛行,几乎都不再聊QQ的今天,都不知道你会不会看到这个留言。“请,想吃啥?”哈哈,你居然光速的回复了我的留言。没有问候,没有寒暄,就像不曾分开过,可是事实上,我们已经分开14年。时过境迁,容颜已变,不知再见面会是怎样的场景? 怀着一种异样的情愫抵达成都,飞机落地的时候天空飘着细雨,思绪随着细雨纷纷扬扬,竟然有种恍若隔世的感觉。10:00看到你的留言:“到哪里了?”彼时,我已到达成都相邻的城市,按照行程,先去那里逗留三天。你说,“回来请你吃火锅”,我发了个笑脸给你。14年未见,我要用3天的时间做为缓冲,想想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见你?热情的?客气的?亦或随意的?暧昧的?我竟然想不出哪种相见方式比较合适? 事情进展非常顺利,我们即将赶回成都,大家嘻嘻哈哈约好一起去吃火锅,我没拒绝。我不确定我是否真的要见你?即便我内心深处是想见你的,但是毕竟那么久没见了,见过又怎样呢,不是依然要回到没有交集的生活中吗?我已经习惯了没有你的日子,习惯了现在的生活,好吧,我承认,我很懒,懒的不想有改变。或者,更准确地说,我害怕相见之后的别离。QQ上你的头像不停的闪动,7:00“来了没有?”10:00“人呢?”11:00发了几个疑惑的表情,13:00发了几个不开心的表情。车子在平整宽阔的路面上疾驰,距离成都越来越近,我却还在为要不要见你纠结挣扎,怕自己平静的内心再起涟漪,怕承受不了离别的痛苦,我装作淡然的给你留言“哈哈,帅哥心意领了,不过已经跟同事约好火锅了”,你发了几个白眼给我。吃火锅的时候,我发了定位图给你,你回复说你离我其实很近,还买了我最爱吃的无花果,我突然鼻子一酸,眼泪差点掉下来。在成都的24个小时里的每一刻我都觉得很煎熬,见与不见都让我觉得痛苦,矛盾并且纠结,我希望时间过的快一些,快到我来不及思考。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终于到了我该出发去机场的时间,拖着行李离开酒店,默默地上车,途经有名的春熙路,那里人熙熙攘攘,想象着,或许,你就在这个城市的某个街头像这样在人海中穿行…… 抵达机场的时候,已是夜幕降临,候机大厅内,到处是步履匆匆或者是神情疲惫的人们,我被人潮裹挟着过安检、登机,飞机起飞的时候,我的眼角有泪水滑过……
微信营销傻了吧,商家你们的钱溅水漂了吧,免费午... 新浪微博高级产品运营经理刘新正发长文"为什么要禁止推广微信公众账号",以下为文章全文:   上周,我们启动了一系列策略,禁止用户在微博上推广微信公众账号,引起了大量的讨论,我留意到了其中的一些比较集中的批评信息,比如此举阻挡信息流动、有悖互联网精神、干涉用户自留地等等。   我想解释一下。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基本价值观与护城河,微博的基本价值观和护城河是什么?   以一个微博老员工的理解,微博的基本价值观是鼓励每个个体就任何事情站在个人立场参与发言或者参与传播,激励促进信息公开传播,增加社会透明度,而微博的护城河就是基于此理念打造出的中文网络首屈一指的内容生产平台与内容传播平台。   而微信公众账号(请注意,不是微信这个产品),既违背了微博的基本价值观,同时又有可能伤害到微博的护城河。   微博一直在联合互联网的所有环节,打造一个公开的内容体系,微博支持一切分享,无论是站外优秀内容输入到微博,还把微博的优质内容输出到站外,我们为此准备了各种工具,也做了大量的运营工作,同时因为微博是完全公开的产品,因此没有人能够拒绝批评,即便是站方也不例外,从建站伊始到现在,微博站方一直在自己的平台上遭受用户的各种批评指责,也许有同事觉得憋屈,我倒觉得这正是微博伟大的地方。   而微信公众账号的价值观则完全相反,对外表现出的,完全是一个黑盒子,微信公众平台有哪些作者,每个账号在写什么,他们的读者是谁,外界无从知晓,而且就产品设计而言,无论从站方到作者,都有完全的免于被批评的权力,而他批评的人,则完全没有反驳的能力,对作者的批评只有作者一个人可见,对平台的批评则根本无从表达,即使表达出来,也可以轻松地被站方处理,一个能够反映此特点的有趣例子是:当微信公众账号被封禁的时候,他们只能来微博来抱怨。   这种价值观带来的危害,相信任何对互联网精神有所信仰的人都能感知,同样基于这种封闭的价值观,它把作者、读者都置在了微信的产品之内,它只支持分享到微信站内,同时很大程度上禁止了搜索引擎抓取,有理由怀疑,下一步,会只针对腾讯登陆用户可阅读,甚至,只有腾讯系的产品才能访问,越多的内容被吸引进来,公开的、可以讨论批评的内容就越少。   我不知道这种前景有什么值得期待。   如我在其他文章中提到过的,微信公众账号就媒体传播形态而言是逆潮流的,它在本质上,是一个移动端的RSS阅读器,它的传播形态是缺乏社交基因的,单向度的。   它目前的成功完全得益于寄生在一个极其成功而强大的移动私密社交产品上,或者简单地说,是在一个私密社交平台上建立了一个缺乏社交基因的阅读产品,因为微信公众账号是缺乏社交基因的,也就是说它是一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产品,甚至这个“酒香”这个属性都若有若无,所以它的用户获取成本相当高昂,它只能通过大量的营销活动,比如在各个渠道张贴公众二维码的形式,比如各种账号结成联盟互推的方式,来获取用户。   在各种渠道中,而获取用户成本最低的,当然是社交媒体产品,因此我们看到了公众账号发的文章里,极其耐心地用各种稀奇古怪的方式引导用户关注,引导用户分享大朋友圈,而这让微信的整个运营团队不胜其扰,因为这种推荐办法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干扰了微信产品的主要枝干——朋友圈——的正常生态,朋友圈本来是一个私密社交产品,强调私人生活的分享,在掺杂了各种公众账号信息后,看起来却像是微博信息流,更倾向于媒体的传播形态。   因此微信推出了各种新规来整顿微信公众账号,包括禁止互推,禁止故意引导关注等,这对微信的健康发展来说,是完全必要的,而对微信公众账号们,则是一场悲剧,所以我们又在微博上看到了他们的抗议……   微信公众账号的另外一个主要推广渠道,就是微博,如果微信公众账号各种推广动作,让微信这个主站产品本身都很烦,微博有什么理由待见呢?   在一个以公开内容生产与公开传播为己任的平台,其中部分用户把内容和读者向一个封闭体系转移,让自己可以免受批评,该部分用户与平台价值观上相悖。   在一个不断激励优秀作者,帮助提升传播能力的平台,其中部分用户利用站方的这种善意,不断伤害站方,把站方用户引导至一个封闭平台。   从生物学上,这叫寄生。   无论这些寄生行为是否能够对寄主造成致命伤害,寄主都应该提高警惕,并尽早采取措施。   也许我对微信公众账号的判断是错的,但我希望微信公众平台不通过寄生,独立走出一条内容生产与传播的道路出来,这才有福于中文互联网,有福于国家。   我们禁止在微博上推广微信公众账号,完全不意味着我们对这些用户抱有任何敌意,相反,我们会继续加强整个互联网内容平台优秀作者的挖掘与推荐,我们会继续把他们创造的优秀内容传播到整个中文互联网,我们会让作者们通过优质内容的生产与传播获取合理的收益,共同改善中文互联网的内容生产与传播生态。   还是那句话,对微信而言,媒体这个生意价值太低风险太高不值得一做,对微博而言,那是立命之本。没有人比我们会更重视作者/传播者/阅读者的感受,所以我们愿意继续倾听你们的批评——多么坦率直接严厉粗暴都行。   反正我们也挡不住。
走遍芮城户外摄影俱乐部第四站——万荣 活动标题:赏李家大院,玩万荣西滩 李家大院简介: "李家大院"坐落在运城市万荣县的阎景村,现有院落十几座以及祠堂、花园等。与山西其他巨商豪宅相比,在建筑风格与气质上的确有不同之处。由于李氏家族的先祖以经营土布起家,经过几代创业,由商入工,逐渐发展为巨商大贾,到清末民初达到鼎盛,商号遍及山西、陕西、甘肃、湖北、上海、北京等15个省市。他们的代表人物之一李道行曾留学英国,与一位英国女子结为连理,同时也带回了西方的文化,使李家大院溶入了西方建筑文化元素,中式的木雕、砖雕、门楼、匾额与西方"哥特式"风格相融合,形成并彰显了晋南民居与西方建筑文化的合璧之美。 西滩简介: 荣西滩景区位于万荣县黄河湿地,现有人工湖面3000余亩,沙滩1000亩,荷塘1000亩,芦苇荡2000亩,生态林4000亩、优质温泉2处。有画舫、快艇、帆船等各类船只130多艘,建长廊300米,配套了餐饮住宿等设施。芦绿花香,鱼跃鸟鸣,被称之为中国的“威尼斯”,北方的“沙家浜”,山西的“白洋淀”河东的“小江南”,万荣的“瘦西湖”。 活动日程: 2013年6月30日早上七点半在会展中心门口集合 活动安排: 活动参加人员于6月30日早上七点半在会展中心门口集合前往万荣,因路途遥远,队员期间要服从统一安排,应互相帮助,互相关心;期间,路途为三小时左右,预计十点左右到达万荣;到达万荣后,第一站将来到李家大院,游览李家大院时间为两小时左右,预计下午一点左右游完李家大院;之后会由大家统一决定到街上进行午餐;午餐结束后,稍适休息,前往万荣西滩,游览万荣西滩期间,大家应统一服从安排,要跟随团队,禁止个人主义,游玩时间为三小时,预计五点左右返回芮城,活动结束。 活动经费: 1:活动参加人员于拼车的形式到达万荣,每人应向司机付出40元钱的来往车费。 2:期间所有门票及景区第二道门票,以及午餐统一AA制。 3:万荣李家大院及西滩门票均为50元,本次活动平均每人支出150元左右。 主办团体: 走遍芮城户外摄影俱乐部 注意事项: 1:如遇天气影响活动将取消,活动将到下周末举行。 2:带领小孩的家属,请看管好自己的小孩,以免受到伤害。 3:活动期间统一行动,听从指挥。准时出发,准时组队返回。 4:活动期间禁止个人主义,应跟随团队进行游玩。 5:活动期间队友若遇到困难,大家应互相帮助,互相关心。 联系方式: 电话:15235681267(宋二龙) QQ:953543726 QQ群:232898629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