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ZNXBUEIO MZNXBUEIO
关注数: 0 粉丝数: 7 发帖数: 886 关注贴吧数: 2
“老牌”赣州理发厅昨日“谢幕” “老牌”赣州理发厅昨日“谢幕”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州晚报 2011-04-27 07:51 我来说两句      打印   关闭      房租年年涨 生意日日难 “老牌”赣州理发厅昨日“谢幕” 已经走过半个世纪风雨历程的赣州老牌理发厅——赣州理发厅不再接待顾客了,在4月26日最后一天开门营业后,它正式退出历史舞台,不再经营。 4月26日,记者接到热心读者欧阳先生报料后,赶到位于赣州市东北路的赣州理发厅。记者看到,几名理发师正一丝不苟地为顾客理发,丝毫看不出最后一天经营的迹象。但随后,该理发厅的师傅证实了当日是赣州理发厅的“谢幕日”:赣州理发厅营业至26日晚7时30分,此后不再经营。这意味着赣州中心城区这家老牌理发厅将退出历史舞台。欧阳先生说,作为老顾客,他觉得非常可惜。几名得到消息的老顾客也都忍不住喊道:“不能关门!” 据该理发厅的肖师傅介绍,赣州理发厅是1957年开办的集体企业,起初在赣州市阳明路营业,上世纪六十年代搬到东北路并经营至今。2005年企业改制后,该理发厅由5名原单位职工继续合伙经营,其精湛的传统手艺颇受中老年人青睐。 肖师傅说,今年4月底,理发厅租赁的房屋合同到期,因房租要上涨至每月2000元,5名理发师觉得难以承受,因此做出不再经营的决定。该理发厅袁师傅告诉记者,他们租的房屋每续签一次合同就涨一次价,两年前,房租是每月1500元,去年涨至每月1700元,这次如果续签还要每月再涨300元。与此同时,水、电、煤气、洗发水等相关费用都在涨,但因为顾客以中老年人为主,理发价格难以同步上涨。目前,理发厅每月的营业额才1万多元,除去房租和其余开销, 收入相当微薄,理发厅选择关门也是无奈之举。 几名理发师傅说,他们的年纪逐渐增长,没有过多的精力去创新,而理发厅以前教出的学徒也不愿留下来接班,虽然大家对赣州理发厅的消失感到很惋惜,很遗憾,但也是无可奈何。 当日下午,记者在赣州理发厅看到,许多老顾客纷纷前来理发厅依依惜别,有人向理发师傅提前道别,有人则感慨不知以后去哪里理发。有人提议能否换个地方继续经营,袁师傅黯然神伤,喃喃地对记者表示:“这个可能性不大……”(记者刘航)
五年内把赣州印刷业打造成年产值超百亿元产业 赣州印刷产业基地内的赣州合信印刷有限公司建设工程正在加紧施工。 记者杨小林 摄      今年春节后,在广东工作的陈生返回家乡赣州就业,成为了一家彩印包装有限公司的技术主管。日前,陈生之前工作过的广州某大型印刷厂的人员来到赣州考察,意欲进驻正在开工建设的赣州印刷产业基地开设分厂。短短几年时间,赣州印刷业一跃成为了全省仅次于南昌印刷业的排头产业,一个印刷产业资金、技术聚集的洼地正在我市加速形成。      今非昔比,“返流潮”渐急      8年前,赣州的印刷企业数量少、规模小,仍在用平台加工低档的单色产品。如今仅赣州中心城区,就有先进的CTP制版设备4台、进口彩色胶印机30台,设计、制版、印刷、印后加工等全套工序日趋完备。据赣州市新闻出版局印刷产业科科长朱钦睿介绍,近年来,随着赣州印刷业的大发展,印刷人才、企业、业务均呈现出返流的特点。      赣州泰华包装有限公司是我市成立较早、实力颇强的一家印刷企业。数年前,由于赣州整体印刷水平过低,业务难以开展,该厂便将重心转移,在深圳设立了分厂。2007年,赣州市首次提出,要把印刷包装产业培育成为我市经济发展新的百亿元产业,印刷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赣州泰华包装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永安毅然决定回迁,在赣州开发区购地建厂,“美佳达”“力源”“信丰富运”等一大批工厂均由赣南籍人士开办,一些在广东、福建等地经营的印刷厂也陆续返流,加入到赣州印刷业的大军行列。      赣州无法印制高档印刷品也成为了历史。赣州华立印刷制版中心总经理胡胜华对此深有感触,2000年,赣州的彩印业务须派专人前往外地印刷厂出版看样,费财又费力。2003年,赣州虽上了激光照排机,由于印刷设备未跟上,不少印刷厂在当地出了菲林后,不得不发往广州、深圳等地印刷,成本大增。而今,无论是单页、画册、手提袋,还是烟盒、茶叶筒等印刷品,在赣州已完全能够保质保量生产。据赣州市印刷协会秘书长邓以森介绍,由于综合成本相比发达城市低,我市近年来承接了周边不少省市的印刷业务,且业务数量、档次不断提高,影响正在扩大。      天时地利,产业优势显      数年前,赣州有一家从事水果销售的企业,由于销量大,所用的水果包装箱时常供应不上,经营者一咬牙,自己开起了印刷包装厂,结果获得了巨大成功,这家印刷包装厂就是第一批入驻赣州印刷产业基地的大型印刷包装企业——赣州绿野包装公司。      近年来,赣州食品、果业、烟酒、**等产业的迅速发展给彩印包装产业提供了大量丰富的印刷资源,仅脐橙产业就产生了四五亿元的印刷包装业务,据有关部门测算,赣州市现有的包装印刷资源50亿元以上,而且每年资源增长20%以上,潜力巨大。充足的内需使得我市印刷业务在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中不降反升,大批印刷企业还及时抓住机遇,实现了设备技术的更新升级,低价购进了日本“小森”、德国“海德堡”等一大批先进四色以上彩印机,基本达到了与广州、深圳相近的硬件水平。赣州中心城区现有印刷企业200多家,已引进客家彩印、优利玛、华利等10多家大型印刷包装企业,全市印刷产业总体水平和印刷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而赣州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更是值得一提。赣州地处赣、闽、粤、湘四省通衢的中心位置,正好符合印刷产业辐射半径350公里的行业特点。2008年,全市印刷总产值突破20亿元,2009年突破30亿元,年增长突破30%,预计今年全市的印刷业总产值可达45亿元。      今年初,我市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加快印刷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包括降低货物运输成本、降低工业用水用电价格、降低企业用工成本、鼓励企业创建品牌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为赣州的印刷产业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和投资环境,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来投资者。
影像赣州老照片 影像赣州·魅力城市之回望篇 中国赣州网  时间:2008年6月19日9:54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州晚报 回望赣州的城市发展史,你会发现这是个不断发展、日趋进步的城市。 汉高祖六年,汉大将灌婴一路横扫,在赣州西南蟠龙一带设置赣县县治,赣州从此有了自己最早的领地。晋永和五年,南康郡守高琰,在章贡二江间筑土城,赣州开始有了城市的概念,有了建设的起步。土城内构设了阳街、横街两条主要街道,赣州城初显端倪——面积约1平方公里的土城在龟角尾以南的三角地带耸立。唐开元四年,南方水上丝绸之路开辟,赣州作为这条水路的重要节点,借助商业浪潮,经济腾飞,城市街巷日益繁荣,人口迅速发展。唐末及五代,宁都人卢光稠武装割据“称王”虔州33年,卢光稠将城市面积由1平方公里扩展到3平方公里,街巷发展为六街,即增加了斜街、阴街、剑街、长街。宋朝是中原南迁过来的汉民在赣粤闽边际地区大量聚居,客家民系形成的最重要时期,人口的剧烈膨胀,带来了城市的日益繁华,大量的居民房屋林立于街衢两侧并向内部延伸,与此同时,孔宗翰筑砖城墙,刘彝开福寿沟,刘谨、洪迈、周必正等先后建西河、东河、南河浮桥,赣州城市体系基本完善。明清时期,城市除了在形态上维持卢光稠构造的六街基础,建筑了更多的房屋,细化了更多的街巷,有了徽式、宅第式、骑楼式等更多泊来的建筑形式出现。至民国时期,赣州老城区的面积有了一定的外延。东大街外向南延伸至马坡岭,镇南门向南延伸到了南门浮桥。 1949年8月14日,赣州解放。1958年以后,赣州城开始了较大规模的城市改造与向南扩建。可惜的是,当时的人们保护古建筑的意识不够,赣州城的旧式建筑风貌较大程度地被改变掉了,护城河被填埋造屋修路,大多的庙宇被夷为平地,不少旧街老房屋被改造成了水泥建筑。所幸的是,改革开放后至今,赣州的城市建设从内质到形式,从理念到行为,均有了巨大进步,古典建筑得到保护,新城区建设大展宏图。今天的城市不断由北向南延伸,逐渐有了红旗大道、文明大道、滨江大道,有了以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核心的黄金新区、以市政中心为核心的水南新区、以时间集团为核心的水东新区,宛如大鹏展翅,赣州城市建设雄姿初现。(文瑞)
“五一”出游 绿色生态游 第一站:龙南 景点攻略:粤赣边际第一胜境的龙南小武当山,雄伟多姿,九十九峰突兀而起,群峰涌秀,形如利剑、直指天穹。后往客家特色建筑关西新围,该围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呈方形,百户人家聚居一起,共享天伦。 第二站:上犹 景点攻略:上犹陡水湖素有“小千岛湖”之称,荡舟其中,水上人家,湖间小岛,奇花珍木,让人深深陶醉。 第三站:崇义、大余 景点攻略:游览国家4A级旅游区崇义阳岭风景区,健步登上阳岭之巅,此处森林覆盖,遮天蔽日,竹影婆娑,堪称一绝。随后前往大余梅岭,景点地处赣粤两省边界,为古代广东直通中原的唯一要道。 东江探源游 第一站:定南 景点攻略:定南九曲河景区内,山清水秀,竹海片片,古朴深幽,是集休闲、度假、旅游于一体的生态景区。 第二站:安远 景点攻略:到三百山国家森林公园游览知音泉、东江第一瀑、福鳌塘等。随后可前往赣南最大的围屋——东升围参观。 第三站:寻乌 景点攻略:寻乌青龙岩由山水、岩洞、寺庙组成,风光秀丽,100余个岩洞或鉴孔连接,或天桥相通,别有情趣。 红色经典游 第一站:龙岩 景点攻略:参观古田会议旧址、长汀古城墙、客家母亲河、瞿秋白纪念馆等。 第二站:瑞金 景点攻略:参观叶坪和沙洲坝革命旧址群,如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所在地、“一苏大”会址、中央九大部门原址及红军广场、红军烈士纪念碑、红井等。 第三站:会昌 景点攻略:会昌汉仙岩山势奇伟,美不胜收。相传很久以前,汉钟离在此得道成仙。 风水文化游 第一站:于都 景点攻略:到于都杨公坝寻访杨公墓。 第二站:兴国 景点攻略:中国风水地理第一村——兴国梅窖镇三僚村,拜谒杨公、廖公、曾公祠。 第三站:宁都 景点攻略:拜谒孙中山先祖孙■墓,参观当地名胜——翠微峰金精洞。 赣州城区游 景点攻略:可从以下路线游览,国家4A级旅游区、江南第一石窟通天岩风景区→国家4A级旅游区宝葫芦农庄→赣州古城八景文化发祥地八境台→辛弃疾千古绝唱郁孤台→蒋经国旧居→古浮桥→古城墙等。 周边县市游 丹霞山 第一站:丹霞山 景点攻略:丹霞山为广东四大名山之首,山石由红色砂砾构成,因“色如渥丹,灿若明霞”,故名,是世界“丹霞地貌”命名地,被誉为中国的红石公园。可参观“天下第一奇石”阳元石,石柱高28米,直径7米,起意为“阳气旺盛,元气生发”。阳元石景区亦被称为天下至刚至阳之地。 第二站:韶关风采楼 景点攻略:为纪念宋代郡守余靖而建,被誉为韶关市旅游标志性建筑物。 第三站:南华寺 景点攻略:南华寺是佛教禅宗六祖慧能弘扬“南宗禅法”的发祥地。六祖慧能在此地传授佛法37年。 万绿湖 第一站:新丰江国家森林公园 景点攻略:领略山涧林海氧吧的原始森林气息及原始森林浴、水上迪士高等,以山水闲情游为主题。 第二站:镜花缘风景区 景点攻略:再现我国十大古典小说之一《镜花缘》的镜花水月梦境,内设百花仙子广场、大型客家风情表演场、女儿国、凝翠谷、百鸟园、森林攀爬、水上单车等。 第三站:万绿湖风景区 景点攻略:乘船饱览万绿湖的浩淼碧水、绿岛蓝天自然风光,体验纯真静谥,感受“船在镜中行、人在画里游”的意境。 庐山 第一站:三叠泉 景点攻略:庐山最美丽最壮观的瀑布,落差181米,分三级而下,王安石称“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后可游览全国四大书院之首的白鹿洞书院,院内文物众多,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二站:庐山一线 景点攻略:游览白居易草堂、花径、如琴湖、锦秀谷、天桥、险峰、仙人洞、御碑亭、乌龙潭、黄龙潭、三宝树等。 第三站:庐山二线 景点攻略:游览庐山代表性景点,如含鄱口,可以看到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遥看五老峰等。(记者宋石长)
书记镇长进城“卖菜” 书记镇长进城“卖菜” 昨日凌晨6时左右,天刚蒙蒙亮,天空依然飘着冰冷的细雨。在赣州中心城区东阳山市场门口,一辆满载新鲜蔬菜的卡车迎面而来,缓缓停下。“来,我们把大白菜和包菜抬到三轮车上,菜场里摊位早已经空好了。”人群马上忙碌起来。“卖菜了,本地新鲜的大白菜、包菜,每斤一块钱。”吆喝的人是章贡区湖边镇镇长刘普海。一听见吆喝声,一些买菜的市民很快围了过来,第一次卖菜的镇村干部熟练地抄起了秤。 “便宜,真便宜,同样的大白菜,超市昨天卖1.48元一斤,听说今天还会涨,我正发愁呢!没想到政府这么快就组织人送菜进城了。”市民刘大妈高兴地告诉记者,她一口气买了11斤大白菜。  便宜蔬菜市民争购  昨日上午7时许,记者在中心城区卫府里市场看到,车刚停稳,章贡区水东镇党委书记刘农就忙着打开车厢门,带领大家一起忙着搬菜。镇长李缨从车上跳下,二话没说卷起衣袖,带领几名镇干部把一筐筐蔬菜摆上了货架,不到10分钟,1000公斤新鲜蔬菜就摆得整整齐齐。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涌进菜场,很快众多市民被醒目的条幅吸引了过来,不时地询问各种菜价,动手挑选着自己所需要的蔬菜。面对聚涌过来的顾客,李缨和镇干部钟玉英、任家胤热情地张罗着顾客卖起了菜。 一直在市场菜摊比着差价的刘大妈边挑菜边喃喃自语:“走遍了整个卫府里菜场,就数这里的菜最便宜,我得多买些回去。”“大妈,这是区委、区政府为维护菜价稳定,供应市场蔬菜紧缺所需,特地从老表那收购过来的新鲜蔬菜,您老可以放心地吃,明天我们还来。”一边帮刘大妈装菜的镇干部孙霞不忘及时给大家介绍情况。“这芹菜每斤可足足比市场价便宜了6毛钱,我买两斤省了一块多钱。”家住白塔巷8号的薛大爷乐呵呵地说:“区委、区政府可真想得周到,在这天寒地冻的时候,不仅让我们吃上了新鲜的蔬菜,价格还如此经济实惠!”(许建平 胡晓燕 记者廖祥云 特约记者李善财)
姚衙前 (老街) 姚衙前 “风吹旧巷惟悠悠,日落余辉乃尚存”。古城虔州,古迹万千,美不胜收。八境台、郁孤台、通天岩久为游人称赞。古巷皂儿巷今又重修,面貌一新,古迹重视。可见虔州尚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可以开发。 姚衙前古巷,处于群巷之中,巷长虽只有271米,宽只3米左右。它和坛子巷、米汁巷、均井巷、桥儿口、攀高铺、曾家巷、纸巷、方杆巷、吕屋巷、天王寺、嵯峨寺、凤凰台等等巷巷相通,连成一体,面积之大,小巷之多,实属罕见。进入姚衙前,稍不留神,难辨去向,如同进入“祝家庄“的盘陀路。三、四百年前此处商贾云集,乃虔城繁华之地。姚衙前现存的宋、明、清各代古屋,虔城三大名井之一的东园古井和古街店铺都蕴藏着许多故事。如攀高铺乃是清代科举各地考生云集之处,其中存有诸多典故,却一时半刻不能尽述。 姚衙前,据《清同治赣州府志》记载,因位于明代赣州卫指挥姚玺私衙前,故名姚衙前。还是明朝末年,崇祯皇帝的绵衣护卫——姚玺因给皇帝押送上贡宝物被盗,贬回家乡任赣州卫指挥史,后称总兵。姚玺30岁,位就四品,春风得意,腰缠万贯,是个颇有名气的贪官。在上任途中,又发现被盗贡品,巧计抢夺,吞为已有。尤以价值连城的“钻石麒麟”、“夜明珠”等金银财宝。更使他成了赣州府首屈一指的大富豪,可谓有权有势,不可一世。当时的姚衙前是车水马龙,宾客如云,川流不息。百姓无不震恐。 “定业不可转 ,重业不可救”,在劫难逃。姚玺恶情败露,削官为民,天数已尽,一命归天。现世现报,唯一的独子也成了赣州首屈一指的败家子。其子叫姚福禄,孩童少青,每天要甩掉数十件瓷器杯碗,撕碎成匹凌罗绸缎,听其碎声嘶音,转哭为笑;每餐山珍海味,鱼苗果腹,转饥为饱;每晨撒金叶银片,水流东去,转悲为乐。他玩世不恭,抛金如土,万贯家产,挥霍一空。就连姚玺想保其儿终生而购置的365间店铺,也全部卖掉。成了日无三餐,身无半文的乞丐,最终冻死垃圾堆上。“日中有钱人所羡,日夕饿死人谁怜”。虔人都称“报应”。 姚衙前的故事,教悔后人“欲知过去事,今生受者是,欲知未来事,今生做者是”。让后人听来甚是有趣。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