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新杰 武侠新杰
关注数: 109 粉丝数: 435 发帖数: 38,132 关注贴吧数: 363
杨过母亲从秦南琴变成穆念慈之后,很多问题都已经开始解释不通了 非常媚俗发骚很黄很暴力的射雕旧版和非常暧昧龌龊非常邪恶的神雕旧版: 1、穆念慈为什么不告诉杨过关于杨康问题的真相? 穆念慈深明大义,性情刚烈,当初在失身于杨康之后发现杨康投敌卖国的真相,毅然出走。穆念慈不告诉杨康真相,反而欲语还休反增杨过疑虑,不合常理。 旧版中就很容易理解。秦南琴纯粹是被裘千仞掳去,被杨康强奸,秦南琴悲愤之下差点毒死杨康。南琴之后怀孕生下了杨过。秦南琴对杨康只有憎恶,此事也难以启齿,不告诉杨过关于他爹的事,而且众人对有着悲惨经历的杨过身世讳莫如深也非常正常。 2、郭靖黄蓉为什么十多年不寻找穆念慈母子? 这一点常用来黑郭黄。这个确实很难解释的通,因为穆念慈是杨铁心的养女,杨铁心临终之前还托付郭靖照顾,穆念慈蒙洪七公指点武功,穆念慈也多次帮助郭黄,跟郭靖黄蓉远远甚深。郭黄十多年不理穆念慈母子,不符合郭黄的为人,不合情理。 其实在旧版中很好理解,秦南琴只是和郭靖黄蓉见过两三次面的人,谈不上有什么渊源。郭靖黄蓉在射雕末赠给南琴黄金百两,之前还传授全真上乘内功(之后杨过也得南琴传授),已经是仁至义尽了。 3、杨过为什么不怕毒蛇? 杨过在桃花岛上跟郭芙、大小武玩的时候,发现毒蛇,郭芙大小武很害怕,杨过却拿起石头一下打死毒蛇;后来杨过见到神雕和毒蟒相斗,对毒蟒也没有常人有的畏惧之心。当然,这些可以解释为杨过胆大。但是常人见到毒蛇毒蟒有畏惧之心,才更合常理。 旧版中就容易理解了:秦南琴是捕蛇女,杨过两岁就捏死毒蛇,所以对毒蛇并无畏惧之心,显然更加合理。
不知道大家对于这个“黄易新作《日月当空》初读感受”作何评价 《日月当空》是玄幻武侠大师黄易的最新作品。主要讲述了“邪帝”龙鹰与女帝武瞾之间纠缠与斗争的故事。某种意义上讲是《大唐双龙传》的续集。首先呢,在时间上,前者发生在后者之后;其次,故事情节以及江湖格局前者延续了后者。这部书呢,初读之下,感觉一般,不好也不算坏。 黄易先生首创的玄幻武侠,在大陆引起来一阵“玄幻”热,在武侠小说承上启下这方面的贡献呢,可说是居功至伟,也因为如此,每当提起网络小说都不得不提到黄易。但是呢,黄易先生的作品在保持了能吸引读者眼球的前提下,还是有一定的问题的。著名武侠小说评论家叶洪生先生在《台湾武侠小说发展史》一书中,说过一句话,那就是现今大红大紫的黄易在语言文笔方面是不太好的,以至于通篇细读,语病累累,不忍萃睹。《日月当空》呢,在语言文笔这方面的问题是存在的,稍不留神,稍微仔细读一下,就会感觉特别不舒服。当然了,通俗小说某种意义上讲是人们休闲时打发无聊时间的产品,精彩好看就行了,太吹毛求疵也不好。 整体结构方面,感觉这部书是在“散步”,情节的发展进展得很慢,估计作者是想走《大唐双龙传》那样的超长篇的路子。读下来,虽然不是很无味的那种,但是老感觉什么事都在拖,读得久了,会让人昏昏欲睡。 总体来说,这部书还算可以吧,比当下那些乱七八糟的小说好得多了,毕竟是大家手笔。整部书(暂时还没完结,但是它的素质还是可以看得出来的)的整体素质是相当可以的,喜欢黄易的朋友,在闲暇时不妨读一下。 http://tieba.baidu.com/p/2925771572?pid=47474646386&cid=0#47474646386逐梦前方 2014年3月16日夜 于北戴河
【转一篇比较老的文】黄易:金庸像“黑洞” 亲手删露骨描写推精品 黄易 东方早报记者 高剑平 图  武侠小说家黄易,昨天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这位被认为将成为“金古梁”之后武侠小说界接班人的著名作家,一直苦于作品总被人拿去和他的前辈比较。为此,他做了局部的妥协。但他不考虑做完全的放弃,因为在他看来,只有变革,才是改变武侠“挣扎求全”困局的根本措施。   妥协   亲自动手删男女情事   此次在内地出版的《黄易精品》系列10部,是一个“干净”的集子。黄易昨天主动与本报记者说起这件事情。“几年前就做了修订,把那些描写都做了删节。 ”露骨的男女情事的描写,曾是黄易作品的一大特征,因此过去一些家长宁可允许孩子看金庸,也不让他们看黄易。   删节最厉害的主要集中在《覆雨翻云》和《寻秦记》两部。黄易说,他写这些作品的时候还年轻,当时他热衷于做一场用更写实的手法去表现男女情事的实验,结果引起轩然大波。“他们觉得我的这些描写,较之传统武侠过了头。”   自己也开出版公司的黄易,知道读者的反对意味着什么。所以这样的一场对抗以忍痛删节告终。“正如电影有删节版和未删节版,我只是给读者多提供了一种选择而已。”   变革   武侠中加入“玄幻”“穿越”   时至今日,仍有不少人认为黄易那些加入“玄幻”“异侠”“穿越”等元素的武侠小说,是对传统的背叛。在昨天的专访中,黄易表达了他对于此类比较的痛苦。   如果非要比较的话,那么“背叛”从一开始就注定了。1972年金庸写完《鹿鼎记》封笔之后,黄易觉得当时著名的《武侠世界》杂志越来越不好看,便写了《破碎虚空》寄过去,竟一炮打响。在这部处女作中,不安分的黄易首次用上了有关“黑洞”的描述。他在作品中创造了一个无限小又无限大的世界,今后那些备受争议的“玄幻”和“穿越”,在此已可见端倪。   “我注定不会写传统武侠。”阅读面很广的黄易说,“因为我生活在中西文化交汇的香港。”因此,“黄氏武侠”固然有传统,但更多的是西方的东西,甚至有加缪存在主义的影子。他表示,武侠不可能不改变,“金梁古”只属于那个时代,21世纪需要新的武侠。   推崇   金庸就是一个“黑洞”   黄易并不讳言金庸对他的影响。黄易读金庸可以上溯到他十一二岁,他的外公是一个武侠迷,他读了外公收藏的几乎所有的武侠作品,其中包括金庸。“我最早读的大概是《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但我最喜欢是韦小宝,我觉得他想的和我一模一样。”   黄易觉得金庸笔下的那些人物太生动了,读后决不会觉得这是假的。正是在《鹿鼎记》后,黄易开始对传统武侠的未来不抱希望。   金庸在黄易眼里,无疑是传统武侠的巅峰,“金庸就像一个"黑洞"。”黄易念念不忘他的“黑洞”理论:“把传统发挥得淋漓尽致,任何人靠近他,就会化为乌有,根本没法比。”昨天黄易说此语时充满崇拜,但他至今没见过金庸,尽管两人一直生活在同一座城市。   相比之下,梁羽生和古龙在黄易眼里则稍逊风骚。黄易直言,梁羽生的作品他没怎么看过,古龙的书倒是全读了,但似乎也就那样。   展望   武侠小说正在“挣扎求全”   1月末,梁羽生病逝,加之古龙的早逝和金庸的封笔,人们对于武侠小说的未来极度悲观。黄易昨天告诉本报记者,他考察了民国以降的武侠小说史,得出结论是,金庸是巅峰,而目前,武侠小说则处于“挣扎求全”的位置。“在金庸之后,武侠小说疲态毕露,必须有更多的人投入到这个领域的创作。”   黄易避谈他肩负着重振武侠的重任,但是他并不认为武侠会就此沦落消亡,时间将判定一切。“现在只是过渡期,其中潜伏着未来的力量。火山熔岩喷发需要出口,武侠小说爆发也需要这样的出口。”在黄易看来,武侠小说爆发的出口就是电影和电子游戏,“现在许多西方电影,都受到了港式武侠的影响,电子游戏也是如此。这就是武侠小说的生命力所在。可能在电影和电子游戏中,就孕育着武侠小说新的盛世。”   不管怎么样,黄易已经开始行动。他向本报透露,他准备创作一部回归历史的武侠,“这是一部有野心的小说。”他加重了“野心”二字的读音。“对于未来,永远不能失去希望。”他说:“当我看到九把刀、步非烟这些武侠新人的火爆,看到他们可能拿到不低的版税,我想这就是希望的所在。” (来源:青年报)
首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