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多多 使多多
关注数: 1 粉丝数: 12 发帖数: 1,078 关注贴吧数: 0
余则成为什么爱翠平 余则成和翠平,无论从任何角度来看都是不可能走到一起的两个人。甚至余则成的扮演者孙红雷自己也说,最初的时候余则成无法接受翠平,他自己也无法接受。于是,余则成到底爱不爱翠平,如果爱那又是为什么,就成了被议论最多的话题。 我觉得,毫无疑义,余则成是爱翠平的。是爱,不是搪塞敷衍,不是假戏真做,更不是顺水推舟,也不是代替左蓝。翠平没有代替左蓝。余则成把自己的心留出了一块小小的空间,把左蓝放在那里了,没有人可以触碰。但是,这并不妨碍他爱翠平,对他来说,翠平和左蓝同样重要,她们各自在他的生命中占据了不可替代的位置,虽然她们是那么的不同。 是的,翠平是一个农村姑娘,她粗鲁,土气,没有文化,一根筋,但是,她不狭隘,她不庸俗,她不卑怯。在认识余则成之前,她已经是一个百炼成钢的战士了。在她的语言里,也许没有信仰、理想、主义这些抽象的词汇,就算她曾经在复述别人的话语时使用过这些词,她的头脑中也不会有这些形而上的概念。但是,严酷的战场,亲手赶走侵略者的伟大经历,使她充分地知道自己是在为什么战斗,知道战斗必须要付出什么代价。因此,她有着不亚于任何人的忠诚,她坚强、机敏、勇敢、锲而不舍,还有,她义无反顾。正是这种义无反顾,使她充满了力量。 而余则成是一个有大爱的人。这种大爱,使他能为了一个信仰,一个理想舍出身去,也使他突破了知识分子的局限,穿透粗鲁的外表,不合时宜的举止,土气的装扮,毫无可行性的建议,感受到了翠平身上的这种力量,并且被这种力量鼓舞着,最后完成了自己作为一个自觉的革命者的成长。在听说延安失守的时候,正如对罗掌柜承认的那样,他想到了失败,他害怕失败,他感到迷惘,他有过一瞬间的消沉;而翠平,在听到延安失守的瞬间,马上想到的是应该拿起枪去战斗。余则成用罗掌柜的话给翠平解释了战略性撤退的必要,但是,他没有同时感受到翠平身上那种战士的激情吗?他没有欣赏这种激情的力量吗?我认为,他有。 正如剧中旁白所说的那样,是左蓝给了余则成一种信念,是左蓝给余则成指出了一个光明的未来。但是,在到达那个光明的未来之前,包围着他的只有阴冷和黑暗,而在那个阴冷黑暗的世界里,翠平是他唯一的温暖和光明。营救秋掌柜成功以后,回到翠平面前,他无须抑制自己的兴奋之情,他像个考了满分的学生一样骄傲,他毫无防备地说“喝口酒吧”,他放松身体小步跑向酒柜,他被翠平的老白干辣得面红耳赤而不须任何掩饰。要知道,此时他和左蓝已经重遇而左蓝还没有牺牲。但是,囿于身份和纪律,他不可能和和左蓝尽情地分享他的兴奋,也不可能在其他任何战友面前像一个孩子一样毫无节制地庆祝。能够和他分享快乐的只有翠平,因为翠平的纯粹,同时也因为他已经在不知不觉间接受了翠平这个生活上的伴侣。这个时候,对他来说,和翠平同住的这座小小洋楼,已经不再是一座遮风挡雨的建筑物,而是一个家了。只有回到这里,关上门,他才能摘下面具,为自己真正高兴的事情高兴,为自己真正担忧的事情担忧。在这个世界上,这是唯一安全的地方,他可以喜怒形于色,可以安然入睡,甚至可以喝醉。没有人能拒绝,也没有人会拒绝这种安全,这种温暖和光明,哪怕内心强大如余则成也不例外。 左蓝的牺牲,可以说一瞬间抽空了余则成的所有希望,支撑他的,只有左蓝的信仰,和她留下的那本《为人民服务》所传递的信念。从这个时候开始,他成为一个殉道者,燃烧自己,缓慢地,谨慎地,尽可能安全地,去实现左蓝曾经给他指出的那个光明的未来。对他来说,没有幸福可言,所有的,只有责任。这个时候,是翠平用她的爱使余则成重新发现,这个世界还有幸福存在。而翠平的爱,正如她的信念一样,义无反顾,毫无保留,充满力量。这种力量,感染了他,鼓舞着他。翠平在他的教育和影响下逐渐成熟起来的同时,余则成也被翠平的力量鼓舞着,从还多少有些懵懂的,左蓝的追随者,成长为一个坚定的,可以去鼓舞别人和感染别人的革命者。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