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陷过往の愚者 沉陷过往の愚者
我腰疼~
关注数: 176 粉丝数: 151 发帖数: 10,545 关注贴吧数: 21
【转】一篇文章,万里征途话英雄。观本周青阳剧情有感 万里征途话英雄之青阳子 作者:未知 记的电影《东方不败》中有着这么一句台词:“我为天下人撒热血,天下又有几人记得我东方不败?”那一丝的怅然,那一丝的悲凉,总是在我心头回绕,如同醇酒久久不能让人忘怀。如今,看到了青阳子的复出,蓦地,这段话又回响在我耳边。的确,“你为天下人撒热血,天下又有几人记得你青阳子?” 霹雳世界是个英雄的世界,无论正派反派,总有那么一段时间是意气风发,不可一世。唯独青阳子,理念得不到传扬;思想得不到认可。提倡三教合修,却被打为道教叛徒,屡被追杀;刚脱身天地门,就被部下连累,被视为邪教首恶;好容易漂白成功,却就此失去了个性,沦为了“大哥阳”。可谓是从头到尾受压制,郁郁而不得志。如果评最倒运的英雄,恐怕非青阳子莫数了。 凭良心说,青阳子为了武林付出颇多。甚至于黑暗时期的大哥阳,我都是一种圣马丁似的退让。武林正义!一个虚无飘渺的目标,为了它,青阳子心甘情愿的割舍了道临天下的理想;放弃了三教合修的事业;牺牲了儒园伴“雪”的爱情。甚至,为了阻止逍湘子的野心,他,青阳子,一手摧毁了自己实现理想的最后一丝希望:无敌战龙。 硝烟散尽,一个神话般的人物消失了。时间的流逝,淡忘了人们的记忆。“龙脑”传说,带给人们的不再是肃然起敬的神话,而是一种荒诞不经笑话。在如今的武林新锐眼中,青阳子早已垂垂老矣。复出,带给青阳子的不再是敬畏,相反,是种嘲弄,是种怜悯。武林新锐眼中散发着嗜血的寒光:青阳子,一个只属于过去的落伍者,他的尸体将是实现自己龙图霸业的最好阶梯。于是,鬼隐视青阳子如败将,四无君更是从没有正眼相待。就连一个二流的无名鼠辈,都自不量力的狂犬吠日,叫嚣着要让青阳子从蹈湘平道覆辙。让人不禁心生“时无英雄”的感慨,又不禁产生了“尚能饭否”的疑问。 也许,青阳子比不上四无君聪慧,也比不上鬼隐的阴险,然而,在青阳子却总是散发着一种时间的积垫。在青阳子的厚重面前,四无君显得轻狂,鬼隐显得贪婪。较之四无君鬼隐之辈丰富多彩的奇袭,华丽奇巧的布局。青阳子在征途中的应对可谓平淡的多,朴实的多,一句话概括,当真是无趣之极。甚至让人一度怀疑,“龙脑”当真变成了“无脑”。然而,我们都错了,青阳子依然是当年那个“谁都无法猜到心中想些什么”的青阳子。只不过,处世更加的老辣,手段更加的圆滑,炉火纯青,当真是以入化境。 "巧智终归庸俗,雄谋只余虚话",其实四无君临死的感悟正好可以形容青阳子的风格。作为一个久经风雨的先觉,青阳子的拙朴的行事其实暗合于战争的本质:消灭对方!无论是主动出击,还是被动防御,青阳子都不无斩获,无论是争矛,送珠,守湖,还是取笙,每一战都大大消灭了敌方的有生力量。与命世风流一战,更一举摧毁了当时天岳的全部兵力。的确,至始至终,青阳子都给人一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之感,不及四无君的潇洒。然而,较之四无君视霸业的兴衰如棋局的胜负,视属下的生死如棋子的弃留的游戏态度,是不是更老道呢? “战,危事也,而曰戏,不敬其事矣,能无败乎?”结果依然。老狐狸斗到了小狐狸,老狮子赢得了尊严,小狮子丢掉了性命。 纵观征途,青阳子一直给人一种力有余而智不足的印象。其实仔细想想,这未尝不是青阳子的聪明之处。一如以往,上天依旧没有眷顾青阳子,此次复出,时机可谓糟糕已极。中原各派已被清理一空,两大龙头如同行尸走肉,正道群侠或远在南海,或归隐山林。他必须在天时,地理,人和三者皆无的情况下,把一向只向四无君献媚的胜利女神争取过来,可谓“不可能的任务”。作为率先点破秦假仙重要性的第一人,青阳子不可能不明白“虎卧似睡,鹰立似病”的道理。可是四无阵需要他来破,素素书书等着人去就,武林存亡完全取决于青阳子一人身上,武林形势不允许他示弱守拙。于是,青阳子不退反进。反其道而行之:“示强”!事实证明,此举英明之极。霹雳世界是一个尚智不尚力的世界,武力强大者并不一定具有威胁,相反,赳赳武夫反而更加容易对付。青阳子恰恰就利用了这一心里盲点,一味示强,处处以力伏人,在达到一个又一个目的的同时,反给人一种无脑莽夫的形象。让人产生一种轻视。 斗智得价值在于结果,而不是过程。单单作秀得不到成功。青阳子成功了,四无君直到死前,都坚信自己可以玩弄青阳子。四无君错了,青阳子的老道又其是吾等小辈可以轻易料到的?事实上,四无君固然没有把青阳子放在眼中,而青阳子有何尝重视过四无君。纵观征途,青阳子的第一要务始终是救治素还真,四无君的威胁恐怕就像遮眼的云烟。当大事以了,一句淡淡的“放手一搏”,结果挥挥手,自然云消雾散。 一直以来,我就在想,青阳子之于素还真究竟是什么。分身,盟友,又或是部下。较之分身,多了几分独立性;盟友,又多了几分亲情;部下,青阳子始终保有一丝尊严。青阳子的特色又是什么?不如一页书武勇,比不上素还真智慧,忠诚有叶小钗,狂情有狂刀,耿直有傲笑红尘,温柔有莫召奴(-__-│││)。青阳子的定位又是什么。很明显,示弱守拙并不适合青阳子,一味的以柔克刚只会使得青阳子在素还真的阴影中越陷越深。看完征途,青阳子的定位居然和我心目中的青阳子隐隐契合。如果说“刀锋”之中的卧江子是一个完美的“文臣”的形象,那么“征途”中的青阳子可谓理想中“将军”的典型。 所谓将者,当“将三军之众,使士卒闻鼓而忘死。望敌设阵,飞矢扬兵,贪进不退,为国立功。”很同意以前编剧对青阳子的评价:有魄力,有权谋,只是和素还真相比眼界不够开阔,可以为一时之雄,却不能像素还真一样八风吹不动。这个评价可谓相当的中肯。征途中的青阳子强毅不屈,霸气十足,团结智谋之士,以为羽翼,果然战必取攻必克,成就一番伟业。 回想青阳子,颇有沧桑之感。一部征途,可谓是这头老狮子复出的怒吼。然而,当老狮子吼声还在耳边回荡,他的身影却在黎明前消失了。一直期望一页书的武勇,素还真的巧智,青阳子的老成能够在一起大放异彩,看来是不能如愿了。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