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电王子 杭电王子
关注数: 0 粉丝数: 18 发帖数: 1,916 关注贴吧数: 2
用人单位偏爱挑男生 工科女生就业更困难 用人单位偏爱挑男生 工科女生就业更困难   记者王华芬 通讯员门奎英报道:12月6日,在省劳动和就业保障厅与湖北工业大学联合举办的大学生专场招聘会上,不少用人单位的岗位要求明确标出“限男性”,让一些工科女生望而却步。  武汉某电力技术公司招聘客服工程师、硬件工程师、软件工程师等几个岗位,全部明确标出“限男性”,一位招聘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些岗位的工作人员经常出差,而且从事的是大型电力设备的研发、制造和销售,“怕女生吃不消”。  汉阳市政建设集团公司也以“从事地铁施工,地下工作环境恶劣,女生难以胜任”为由,只招男生;武汉某重工设备有限公司9个岗位招聘,8个岗位只招男生;武汉某科技公司招聘5个岗位,有3个岗位“限招男性”,其中“培训专员”、“会计”等女性完全可以胜任的岗位,也提出只招男生。该公司工作人员的解释是:这些岗位经常出差,女同志安排住宿不方便。  湖北工业大学商贸学院市场营销专业的几名女生前来赶场,却发现适合她们的岗位并不多。其中一位女生说:“以前销售岗位倾向于招男生,现在连人力资源、会计岗位也只要男生。市场营销专业的女生往往比学这个专业的男生更难找到销售岗位。”  “工作不好找!虽然适合我这个专业的岗位很多,但基本上只要男生。”湖北工业大学机电专业专科自考生吴妹说,“有些用人单位虽然没有明确提出限招男生,但女生投了简历后通知面试或录取的很少”。  为了寻找出路,不少工科女生选择考研,有的则需要和男友“打包”签一带一,有的甚至怀疑自己当初选错专业入错了行。  湖北工业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何艾兵证实,工科生由于工作条件艰苦,有些用人单位对招女生确实有顾虑,怕她们适应不了。特别在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用人单位用人的限制性条件增加,这给工科女生就业带来了更大难度。何艾兵认为,尽管如此,用人单位仍不会拒绝优秀的人才,希望工科女生积极应对挑战,主动参与竞争,用自己的优秀打动用人单位。
企业计划:IT企业成校园招聘主体 又是一年求职时。对2009届大学毕业生来说,而今这个时节,不但面临着全国高校预计总数将达611万的应届毕业同行者,也同时面临着一场全球金融风暴带进大学生就业领域的“蝴蝶效应”。  我们尽可能从招聘中介、各类企业、学生希望与专家建议四个方面,来提供一些为您服务的最新实用信息。  人才中介声音:招聘形势冷中有热  ● 国内的IT类企业,如中兴在大量招募技术和研发人员。  ● 目前交通运输、基础建设、机械制造和快速消费品行业均表现出良好的招聘势头。  ● 银行业虽然没有去年招聘数量多,但总体招聘量还是很大。  ● 教育行业特别是中小学师资这块,基本和去年持平,甚至稍热于去年。  ● 不少全球500强医药企业,如强生、辉瑞等今年招聘数比去年扩大5倍以上。  小赵每天必做一件事就是上中华英才网、应届生求职网等。那么在了解大量招聘信息的网站负责人眼中,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到底如何?  中华英才网人才研究中心高级人力资源咨询顾问张桢宁告诉记者,金融危机对金融行业影响最大,此外房地产、外贸进出口、石化和钢铁行业都受到较大的影响,招聘数量有不同程度的缩水。然而国内的IT类企业表现出意外的活力,阿里巴巴就在逆风上扬,今年进行大规模招聘;此外还有通讯业的中兴,随着公司3G业务在中国大陆的推广,也在大量招募技术和研发人员。张桢宁认为,目前交通运输、基础建设、机械制造和快速消费品行业均表现出良好的招聘势头,毕业生可以关注。  “其实,全球金融风暴后,明确取消校园招聘计划的企业不超过20家。”应届生求职网首席执行官曹洪涛说,“而目前全国专门去校园招聘的企业超过2万家。不少企业在谨慎观望,只是暂停或冻结了招聘计划,将招聘时间延后了。”  具体到行业,曹洪涛认为,一些立足于中国市场的咨询类企业,在今年相关外企缩减招聘规模后,抓住时机抢人才;快速消费品行业总体影响不大;银行业虽然没有去年招聘数量多,但总体招聘量还是很大,甚至比前年招聘规模大;教育行业,特别是中小学师资这块,基本和去年持平,甚至稍热于去年;制造行业目前相对谨慎,有些企业暂时冻结了招聘计划;房地产以及建筑行业相对影响较大;往年相对冷门的科研院所热度有所提升,而国家机关、国企在目前的形势下比往年更受青睐。  曹洪涛还提醒求职大学生,可以关注中国加入WTO后,市场逐步开放的进程,这对招聘有一定影响。随着国家对外资医疗、医药方面的政策放宽,不少全球500强医药企业,如强生、辉瑞等今年的招聘人数就比去年扩大了5倍以上。
企业计划:IT企业成校园招聘主体 ● 根据应届生求职网的统计数据,目前IT企业成为校园招聘的主体,占到总量的38%。  ● 神州数码控股有限公司今年拟在全国招聘应届毕业生约300人,目前营销、技术等职位尚有空缺。  ● 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本年度计划招聘应届毕业生约1000人左右,分技术、销售、网络运营三种岗位,后两者不限专业。  根据应届生求职网的统计数据,目前IT企业成为了校园招聘的主体,占到总量38%。  神州数码控股有限公司人力资源专员殷枫婷表示,今年的金融危机并未影响到公司的校园招聘,神州数码拟在全国招聘的应届毕业生人数约300人左右,比去年同期略有减少,目前营销、技术等职位尚有空缺。与此同时,神州数码暂停了社会招聘。“神州数码的业务主要集中在IT方面,所以比较注重员工的创新能力,这点应届毕业生有优势。当然,如果做营销,还需要良好的沟通能力和抗压性;如果是做技术,那么出色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学习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殷枫婷说。  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的校园招聘规模就更大了。“公司本年度计划招聘应届毕业生约1000人左右,分为销售、技术和网络运营三种岗位。”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主要是因为公司业务的需求,下一阶段公司将推出一些新产品,就需要大量的销售人才来跟进,另外公司的网站还有很大的完善空间,所以技术与运营人才也是颇为需要的。”  该负责人还表示,阿里巴巴更多关注学生综合素质,其中敬业和抗压能力尤为重要。除了技术岗位有专业限制外,销售和运营等岗位并不会限定申请人的专业,这无疑会给更多应届毕业生机会。  记者还注意到,在外界看来受影响较大的行业中,一些企业同样在进行校园招聘。如房地产行业中,万科集团称今年面向校园招聘约100名应届毕业生,包括财务金融管理类、市场营销管理类、设计工程管理类、流程优化及信息系统类等。服装纺织行业中,驰名欧洲的丹麦企业绫致时装也开始了2009年度培训生计划,包括零售管理人员、零售培训师、服装设计、服装跟单、服装工艺师等。医药行业同样形势不错,除了强生和辉瑞,全球排名前20的医药公司勃林格殷格翰集团,目前也在全国28个城市招聘医药代表、大区销售助理等职。
真实调查:名校光环在求职市场中逐渐减弱 真实调查:名校光环在求职市场中逐渐减弱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26日 11:31 中国青年报   如今的肖坪,终于过上了自己梦寐以求的生活——  白色衬衣、藏蓝色西服、条纹领带、锃亮的皮鞋、单肩背的电脑包……肖坪非常陶醉于自己的这副白领标准装扮,甚至,每天从国贸地铁站钻出来的那一刻,他都有种无法名状的畅快。  几个月之前,肖坪还是一身休闲打扮,游荡在大学校园里。说起自己的母校,他显得有些不情愿:“耻辱啊!跟别人说我上的是那个学校,还不如说自己没上过大学呢!”  从三类校的本科生,到500强企业的一年级雇员,别人羡慕的是肖坪拿到offer(录用通知)那一刻的光鲜,可只有他自己才知道,能得到这份工作,靠的决不仅仅是运气两个字。“不过,只要把力气用对地方,非名校生也有机会”。  近日,英才网联合数字一百市场咨询有限公司发布的一项针对1074名应届毕业生的调查显示,名校光环在求职市场中逐渐减弱。在谈到成功就业的原因时,只有8%的人认为是“学校好”,而认为“父母有些关系”和“朋友推荐”的比例,也仅为11.4%和5.7%。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48.9%的人把成功就业的因素归结为“经历了很多次面试”。研究人员指出,这些反映了企业对人才的定位,已经从单纯追求名气,或是注重关系、人际利益而逐渐转化到重视个人能力的务实层面。  如果我们把2002年复旦大学公布的《上海大学生发展报告》作为参照,这种转化或许更加显而易见:当年,在“大学生眼中求职重要条件”中,“学校名气”首次被大学生排在了第一位。就在同一年,“北京春季人才招聘会”上,某公司北京代表处打出了“北大、清华毕业生一概免谈”的启事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这种“反其道而行之”的做法甚至被一些媒体认定为“炒作”。  “对HR来说,把名校作为招聘条件,确实是一种比较省时省力的做法。”供职于某大型国企人力资源部门的郑先生,目前正在华北地区组织新一轮校园招聘。他说,近些年来的经验表明,不少非名校毕业生也同样优秀,“人才是不能用一张证书衡量的。学历背景可以帮助你,但成功的关键还是要靠你自己”。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已经逐步改变了对名牌大学毕业生来者不拒、对非名校毕业生置之不理的做法,而是更看重个体的实际能力。  郑先生认为,在整个招聘过程中,最关键的就是面试环节了。“我记得有一次小组面试,五六个人里面既有名校毕业生,也有普通学校的。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我发现,那几个名校学生表现出了一种优越感,甚至是咄咄逼人。相反,其他人可能在专业领域稍有逊色,但明显更适合团队工作。”郑先生说,那次面试的结果是,几个名校生被淘汰掉了。  他认为,积累面试经验确实可以帮助大学生提高求职成功率。“学生身份和职业身份差别很大,人与人的交往模式也有很大不同。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觉得自己在面试中表现得很出色,却最终被淘汰”。
[校园网新闻]我校校友李锋奋勇救人献出年轻生命 我校校友李锋奋勇救人献出年轻生命 --------------------------------------------------------------------------------作者:hangdian 来源:学生处 类别:杭电要闻 日期:2008-08-06 今日/总浏览: 219/335    日前,从我校校友李锋服役的部队和他的家乡永嘉等有关方面获悉,在海军某部任中尉的我校2005届校友李锋,因奋不顾身勇救落水者而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我校校友李锋来自浙江永嘉,2001年9月入我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习。李锋在校期间,刻苦学习,爱校敬师,充满热情,热心公益,经常帮助班上学习困难的同学,被同学们亲切地称为“锋哥”。李锋于2005年毕业后,积极投笔从戎,以优异的成绩光荣入伍。 今年“八一”建军节当天,入伍3年来第一次回家休假的李锋,见4名不慎落水青年被激流冲走后,义无反顾地跳入深潭救人。当李锋奋力救起两名落水者后,终因体力不支,沉下了深潭,他的年轻的脸庞在“八一”这个特殊的纪念日里,永远定格在他的战友、校友和乡亲们的记忆里。 李峰英勇献身后,他的事迹深深感动了家乡的干部群众,永嘉政府部门、李峰生前所在部队首长,以及他的战友、同学和乡亲们,纷纷送来花圈、花篮,表达沉痛哀思。温州日报、浙江卫视、浙江在线、新华网浙江频道、新浪网等多家媒体先后报道了李峰舍身救人的英勇事迹。追悼会当天,永嘉县近千名干部群众追思怀想,含泪相送。我校多名校友也专程赴永嘉参加追悼会,表达沉痛哀悼之情。 据悉,李锋校友英勇献身的消息传来后,电子信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分团委、学生会已向全校学生发出倡议,号召广大同学学习李峰校友奋不顾身、英勇救人的高尚品德。(学工部)
我省高校招生第二批投档分数线揭晓 我省高招第二批今天开始录取 浙江财经学院理科投档线超重点线财经、政法、外贸类院校最热    昨晚,浙江省高校招生第二批院校首轮投档分数线已揭晓,今天开始录取。据悉,本批在我省招生的省内外院校共431所,比去年增加10所,招生计划总数为4.16万名,其中文科计划为1.03万名,理科招生计划为3.13万名。本批次录取工作将于7月30日结束。 省内高校分数线继续攀高 浙江财经学院理科投档线超重点线 今年,本批次省内26所高校继续扮演主角,招生2.98万名,占本批次招生计划总数的71.5%,其中文科招收0.72万名,理科招收约2.25万名。 据悉,考生今年继续“钟情”省内院校,这也造成省内院校的分数线居高不下。根据考生志愿分数段分布,省内22所招收文科考生的院校,生源充足;26所招收理科考生的院校,只有1所院校的生源相对不足,其余均爆满。 另外,省内院校的投档分数继续攀升,如浙江财经学院理科投档线超过重点线,而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等院校的投档线均接近重点线。 北京上海高校全线爆满 上海大学等三所学校投档线比重点线还高 “二本”志愿区域分布不均衡,不同区域院校,生源特别集中或者特别匮乏的极端现象开始出现。 从总体来看,省内院校生源比省外院校丰富。与往年相似,不少考生热衷报考一些省会城市、经济发达城市或沿海开放地区院校,内陆或边远地区的院校生源相对不足。 北京、上海、南京、广东等省市院校的生源优势明显,其中北京、上海高校的生源再次全线爆满:上海大学、上海海关学院、上海金融学院等院校的文理科投档分均超重点线;上海海事大学、上海电力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南京邮电大学的理科投档分数线超重点线;而东北、西南、中南等地省会城市外的一些地区的高校,则出现生源不足的情况。 财经、政法、外贸类院校最热 从今年的情况来看,财经、外贸等院校,依然广受追捧。首都经贸大学、天津财大、上海政法学院、天津外国语学院等院校的文理科投档分超重点线;西北政法大学、大连外国语学院、四川外语学院的理科投档分超重点线;而农、林、水、地、矿等院校,生源相对比较欠缺。 由于本批次院校招生规模大、区域分布广、院校类型多,以及考生填报志愿定位及取向等因素,我省本批次的首轮投档录取率相对第一批将有所下降。 专家分析,今年“二本”院校的志愿分布,与在我省招生院校的综合实力、知名度和地理位置等基本协调。省内多数院校的生源状况,体现本省地理位置和招生规模等方面的优势;第一批院校省外名校较多,许多考生抱着“冲一保二”的心态选择志愿,“二本”省内院校招生计划量大,大量考生特别是第一批上线但没有被预期的理想院校录取的高分考生,选择了省内院校作为保底。 专家同时预测,经数轮周转后,生源不平衡的现象仍将继续延续到征求志愿。 7月26日第二批征求志愿 省教育考试院负责人提醒考生,本批次录取结束前,未被录取的考生可在7月26日8:30-11:30、14:00-16:30到当地招办查询和填报征求志愿。 具体录取情况,考生可以直接到当地招办查询,也可以通过省教育厅门户网站(www.zjedu.gov.cn)、省教育考试院网站(www.zjzs.net)及声讯电话16885678免费查询录取信息。
我省高校招生第二批投档分数线揭晓 代码 院校名称 文科投档最低分 名次号 理科投档最低分 名次号 003 浙江工业大学   540 5-036830 004 浙江师范大学 524 1-014350 519 5-052089 005 宁波大学 537 1-010252 537 5-039312 006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544 1-008249 548 5-031614 007 浙江工商大学 546 1-007591 545 5-033562 008 浙江理工大学 544 1-008283 547 5-032528 009 温州医学院 523 1-014688 525 5-047389 010 浙江海洋学院 523 1-014849 513 5-056485 011 浙江林学院 531 1-012156 518 5-052341 012 浙江中医药大学 527 1-013341 528 5-045054 013 中国计量学院 543 1-008517 542 5-035270 014 浙江万里学院   504 5-063134 015 浙江科技学院 538 1-009896 535 5-040425 016 浙江财经学院 547 1-007373 551 5-029563 017 嘉兴学院 526 1-013892 519 5-052145 018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526 5-046654 019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525 5-047255 020 杭州师范大学 540 1-009328 537 5-038908 021 湖州师范学院 522 1-015303 508 5-059754 022 绍兴文理学院 529 1-012866 520 5-051132 023 台州学院 520 1-015915 510 5-058208 024 温州大学 532 1-011629 528 5-045393 027 浙江传媒学院 536 1-010619 526 5-046820 028 宁波工程学院 528 1-012931 519 5-052074 038 丽水学院 518 1-016785 505 5-062019 040 浙江师范大学浙江教育学院教 519 1-016228 504 5-063404 139 北方工业大学   539 5-037343 143 北京服装学院 523 1-015018 511 5-057609 144 北京工商大学 554 1-005725 549 5-030806 159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532 5-042701 161 北京物资学院 536 1-010393 543 5-035247 162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522 1-015164 530 5-044181 163 北京印刷学院 520 1-016089 507 5-060445 169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559 1-004785 565 5-021943 176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531 1-012027 520 5-050828 182 中华女子学院 530 1-012325 529 5-044886 193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 554 1-005880 545 5-033797 1A0 山西大同大学 523 1-014710   1A1 运城学院   504 5-062969 1A2 牡丹江师范学院     1A5 福建中医学院   520 5-050751 1A8 滨州学院   504 5-063164 1A9 桂林医学院   507 5-060756 202 上海大学 550 1-006675 552 5-029247 203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533 1-011396 531 5-043172 205 上海电机学院 528 1-013067 526 5-046582 206 上海电力学院 529 1-012800 553 5-028691 211 上海海关学院 男551 1-006590 男581 5-014244     女571 1-002795 女562 5-023394 213 上海海事大学 549 1-006879 552 5-029154 217 上海金融学院 553 1-005963 553 5-028830 223 上海师范大学 545 1-007920 537 5-039169 224 上海海洋大学 532 1-011892 536 5-040050 225 上海体育学院 534 1-011043 520 5-051168 229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杭电招办主任的最新咨询史:一二本生爱问专业,三本生爱问分数 一二本生爱问专业,三本生爱问分数   咨询样本: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从提前批到第四批都有招生计划。共有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和教育学七大门类。其中经济管理和电子信息是优势专业群体。2007年,该校文科一、二、三本最低录取线分别为560、544、509,理科一、二、三本最低录取线分别为576、567、505。     咨询情况: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招办主任吕金海说,从这几天高密度的咨询情况看,考生及家长对学校情况有一定的了解。“比如问得最多的是电子信息工程,而这恰恰是我们最强的专业之一。”  会计学是咨询的第二大热门。吕金海分析说:“一方面,杭电会计学是浙江省高校中第一个设立硕士点的专业;另一方面,这两年金融类专业很热,在此大背景下,会计学专业不热也难。”  再次是计算机、自动化、通信等专业。“这是传统的热门专业,加上我们的计算机和电子信息设有国家级实验中心,自动化专业是教育部教学改革实验区,通信专业有国防科技类重点实验室。因此咨询的人相对较多。”  从咨询人群看,吕金海说上一本、二本线的学生往往首先问的是哪些专业好,而三本分数线上的学生最关心的是分数够不够,能否被顺利录取。“我个人估计,杭电的录取分数线一直都较为稳定,考生不用太紧张。”  此外,家长与学生咨询的问题也会有所差异。家长除了关心专业情况以外,还会问学校的校风、教学条件、就业等。根据杭电的统计数据,毕业生主要在杭就业,每年比例达70%左右,其余在上海、北京、及省内经济发达地区。从行业看主要分布在IT领域,升学和考公务员的学生比例为20%左右。
教育信息报:凸现信息化特色 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提 凸现信息化特色 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提升办学实力纪实□本报通讯员 吴小英 叶 ?Z  在不久前召开的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获得了一项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项技术发明奖,这是继2006年该校一举拿下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之后的又一次大丰收。  近年来,杭电以建设特色明显、国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为目标,大力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科技兴校战略和产学研结合、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科研方针,以学科建设为平台,以科研创新团队建设为抓手,以高层次的大项目、大奖为突破口,科研实力得到了显著提升,整个学校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学科建设特色明显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是我省唯一一所以电子信息类学科为主导的多科性高校。去年底,浙江省人民政府和国防科工委在北京签约共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校由此成为我省第一所与国防科工委共建的高校,也是国防科工委与地方共建高校中第一所电子信息类高校。  办学50年来,学校致力于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类专业,注重电子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渗透融合,已成为国家和我省现代信息科技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从建院以来,学校承担了多个国家、省部的科技攻关项目,拥有大批科研成果。凭借电子信息技术的专长,杭电在国防军工科研方面成绩显著。学校每年都要承担军“973”、军“863”、武器装备预研、国防军工、国防预研基金项目等几十个,成果应用于海军、陆军武器装备的多个方面,为我军武器装备现代化做出了突出贡献。“十一五”期间学校又承担了一批高层次、高密级的重大科研项目。  通过这些科研项目,学校培育了一批又一批在信息技术领域具有开拓性的技术人才,成为引领和支撑浙江信息产业发展的独特力量。学校在为地方经济服务方面已形成“课题研究——成果及人才——创办企业——技术及企业聚集”的发展方式。目前,在我省集成电路设计、计算机软件、电子商务、电子政务、企业信息化等领域,都活跃着杭电的毕业生。如“中国黄页”(后来的“阿里巴巴”)、“恩普软件”、“企业博客”等企业,其主创人员都是从杭电走出去的。这些企业还带动形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信息技术企业群,在被称为杭州市“蓝色信息一条街”的文三路上,多数网络公司的负责人是杭电的校友。  此外,杭电还从2004年开始承担了我省20个重中之重学科中的两个:电路与系统、控制科学与工程。在省政府的支持下,这两个学科得到了快速发展,2006年学校获得的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就来自这两个学科。另外,学校还有7个省重点学科、7个部重点学科,这些学科均注重电子信息特色和其他专业的交叉、融合。  重大科研成果捷报频传  科技创新,关键在人才。学校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每年投入2000万元用于师资队伍建设,建立起了一支层次高、能力强、梯队合理的人才队伍。学校现有共享院士5人,国务院学位评定委员会成员、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工程人员2人,省首批特级专家1人,省“151”第一层次人员9人,省级特聘教授2人,博士生导师23人,教师中博士学位获得者比例近30%。  在杭电的努力下,一批高学历、高素质人才纷纷到来,给学校带来了崭新气象。其中既有像孔宪正这样年近七旬的“浙江省首批特级专家”,也有像王健这样年仅36岁的最年轻的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还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厉力华、特聘教授文成林等一批海归人物。据统计,在杭电2007年获得的2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76%的项目负责人是近5年引进的人才。  有了人才的加盟,学校还致力于为人才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十五”以来,杭电通过承担各类科研项目,年均科研经费投入超过亿元。2004年以来,学校连续3年派教师参加了国家大洋科考项目。一些引进人才感叹,在杭电找到了一个真正适合自己发展的平台。  杭电的辛苦没有白费,近来年,学校的重大科研成果捷报频传。过去两年,杭电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20项、浙江省科学技术奖7项、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去年,杭电还在国家基金资助项目上取得突破性进展,首次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3项。此外,学校还获得“全国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5项,其中电子信息学科类获准资助项目达17项,在省属高校中排名第一。学校被评为“全国信息科技产业创新先进集体”,综合科研水平进入了国内高校先进行列。  积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除了自身发展,杭电同样致力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学校以“高新技术产业化”为指导思想,依托学科平台,与地方经济建设紧密结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为地方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  近年来,杭电承担我省及其它地区科技计划项目、企业委托项目600余项,直接经济效益超过 5 亿元,在节能、环保、减排、重大装备研制等领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2004年通过鉴定的“冷却塔效能分析与控制系统”成为我省重点科研和杭州市节能推广项目,而与杭州市排水总公司合作的“城市排水运行管理综合自动化系统”则解决了城市污水处理系统中的难题。  去年,杭电进一步服务我省经济建设主战场,有效开展了科技开发与服务。学校在温州建立了产学研转化基地,进驻了国家大院名校温州联合研究院,与湖州市共同成立了“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湖州技术转移中心”,与嵊州市筹建了“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嵊州技术转移中心”。全年,学校与各地政府、企业签订科技合作合同经费2440万元。
光明日报:浙大给贫困新生送手机的振荡 光明日报:浙大给贫困新生送手机的振荡 ●93%城市人口以及1/8农村人口拥有手机 ●学生社团工作及学习生活经常使用的手机,渐渐成为生活必需 9月2日,记者在浙江大学新生报到现场了解到,自浙江大学2007级新生陆续报到以来,通过学校专为家庭经济困难生开辟的“绿色通道”领取到“爱心生活包”的学生已经有两百多位。“爱心包”内包括一部存有两年基本通话费的手机,200元生活费,还有毛巾、牙膏、洗发水、香皂等生活日用品。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也是引起较大争议的,无疑是那部被许多人称为“奢侈品”的手机。 送手机是出于实际需要 此前部分媒体报道称,手机是由当地联通公司赞助,浙大只是“借花献佛”,这个说法并不确切。记者特意向浙大学生工作部部长费英勤求证,得知送学生的这款手机是“预存话费换手机”活动中的赠品,浙江大学与某社会赞助商各出一半,向联通公司预缴了两年720元的话费,才获赠了这样一款手机。所以此举“并非出于外界认为的商业目的,而是完全从学生实际需要的角度出发的”。 浙江大学有自己的一套“校讯通系统”,平均每天给学生发送两条短信,内容包括讲座、通知、考试、勤工俭学等信息。“有些信息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通过邮件或者人工传达,速度和到达率都会成为问题,一旦错过重要信息,对于学生的损失是非常大的。这种情况下,通过短信进行点对点的直接传递,无疑是效率最高的。”浙大给贫困生赠送手机的工作其实早在上学期就已经开始了。04到06级的学生中,只要是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都可以申领到一部手机。如果算上这学期已经申领到的两百多位新生,已经有不下500名学生得到了资助。而根据贫困生约占学生总数10%的比例计算,大部分贫困生并没有向学校申领手机。“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手机并非是奢侈品。”费英勤说。 观念应随社会发展共同进步 事实上,贫困生是否能有拥有手机的权利,这些年来已经被人广泛讨论。在河南、上海等地的许多高校贫困生认定标准中,都有“持有手机者不能认定为贫困生”的条款。 据一份2005年中国扶贫基金会出台的特困生调查报告称,逾90%的特困生希望得到的是直接的经济援助。对于浙大此举,外界普遍质疑的正是贫困生究竟是否最需要手机。更有评论称,别让学生饿着肚子打手机。 对此,费英勤解释:“其实外界对高校的情况并不是很了解。首先,一部只能发短信、打电话的手机现在来说已经不是奢侈品。其次,在基本生存问题已经得到解决的情况下,作为学生社团工作及学习生活中经常要使用到的手机,就渐渐成为了生活所必需的。”费英勤认为,当下社会对贫困生的看法应该有所改变。“不要一提到贫困大学生,就联想到食不果腹、衣衫褴褛,这已经是很多年前的现象了。如今贫困生在生活方面,已经有很完善的保障制度,除了最基本的国家助学贷款,还有奖学金、助学金、学费减免、社会捐助等,已经完全可以解决基本的生活问题。”他说,现在需要做的是教会这些贫困生如何融入现代社会,享用现代文明的成果,“简单来说,要让他们感到自己跟其他学生并没有什么两样,身心健康地进入大学校园,适应今后的现代社会生活。”据中国信息产业部今年8月21日公布的一项统计显示,中国目前的手机用户数已经达到5.08亿户。另一项2005年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城市人口手机普及率已达93%。也就是说,几乎所有的城市人口以及1/8的农村人口拥有手机。这些数据似乎可以说明,并不能以一成不变的眼光来看待手机是不是奢侈品的问题。浙大在观念上的进步,显然走在了许多高校的前面。 打破扶贫帮困的观念禁锢 浙大的举动,表明将手机作为奢侈品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贫困生拥有的手机,是其能够身心健康地与人平等交流的平台,那么,浙大开先河的观念对兄弟院校及其他行业部门有没有什么启示意义呢? 有关人士认为:浙大将赠送手机作为教育实践项目的一部分,纳入扶贫帮困的范围,让贫困生能平等地分享学校的信息资源,关照到了贫困生精神层面的需求,承认了如今扶贫已不能只满足于衣食之需,真正做到了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需,体现了务实求真的作风。 其次,这一首创的举动也许不为很多人接受,但至少对很多人的观念是一次洗礼。制定了五年十年的旧条例,是不是该改改了?那些只因为持有手机而被认定为不够标准,从而失去资助机会的贫困生们,面对也许是七八年前制定的一成不变的条款,不知该作何感想?也许有了浙江大学的先例,其他学校废除这一“申贫门槛”的时候或许也指日可待了。 最后,其他行业部门也许也能从此举中得到点滴启示。如果说不仅不禁止贫困生拥有手机,反而还向他们赠送手机是一种社会观念进步的话,那么相同道理,民政局、劳动保障部门是不是也应该重新审视一下某些低保认定标准,不要再以拥有电视、冰箱等等来作为判断是否贫困的依据,以免让被帮者削足适履,让与时俱进成为一纸空谈。
一篇极力推荐的好文章 一篇极力推荐的好文章我不喜欢一个苦孩求学的故事。家庭十分困难,父亲逝去,弟妹嗷嗷待哺,可他大学毕业后,还要坚持读研究生,母亲只有去卖血……我以为那是一个自私的学子。求学的路很漫长,一生一世的事业,何必太在意几年蹉跎?况且这时间的分分秒秒都苦涩无比,需用母亲的鲜血灌溉!一个连母亲都无法挚爱的人,还能指望他会爱谁?把自己的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的人,怎能成为为人类献身的大师?    我也不喜欢父母重病在床,断然离去的游子,无论你有多少理由。地球离了谁都照样转动,不必将个人力量夸大到不可思议的程度。在一位老人行将就木的时候,将他对人世间最后的期冀斩断,以绝望之心在寂寞中远行,那是对生命的大不敬。    我相信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    可惜人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    父母走了,带着对我们深深的挂念。父母走了,遗留给我们永无偿还的心债。你就永远无以言孝。    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无弥补。    "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视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    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簿上的一个红五分。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也许是花团锦簇的盛世华衣,也许是一双洁净的旧鞋。也许是数以亿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    在"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    只是,天下的儿女们,一定要抓紧啊!趁你父母健在的光阴。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