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原户哲夫 奥格拉多
八字缺爻,六腑缺心
关注数: 140 粉丝数: 992 发帖数: 15,336 关注贴吧数: 41
【73年度】官方定位版排名 泰罗TV敌役强度分档·泰罗感想 刊登自1974年3月号《小学三年生》73年奥特年鉴 保存版泰罗大百科,监修者円谷制作企划室长满田穧,协力安井尚志 昭和二期每年的3月号是全TV年度总结,一般发售于2月底,完稿日期则会更靠前,4月号则已经开始新作(雷欧)的连载。即成书时还有1-2个月的内容没有放映。因此排名截至42话鹦鹉怪兽艾雷吉亚。 43话贪吃怪兽摩托克莱伦到最终回萨梅库吉拉/巴尔基星人没有参与排名。(笔者吐槽:因为这个制作和出版周期原因,《归曼》《艾斯》最后一季度的敌役同样存在文字描述严重匮乏的问题) 之前已经零散发布了部分能找到的怪兽分档,现在终于有幸拿到了全内容。 73年是小学馆学年杂志渗透率的巅峰期,也是圆谷公司与小学馆合作的巅峰期。一方面,借助奥特系列的力量,学年杂志渗透率突破50%,达到了每二位适龄受众就有一本的程度。另一方面,为了顶住三年连续制作人气下降的压力,需要在杂志上展开更大规模的故事和设定来吸引人气,借助渗透率达到众所周知的程度再在TV上放映。在円谷制作公司、小学馆出版社、TBS电视台三方共同努力下,尽管收视率仍不及前作《艾斯》,但因为杂志的空前人气,《泰罗》被认为是高人气的作品,没有因为收视率发生明显的路线变更,并得以再延续制作一年《雷欧》。 希望通过原始资料能还原当时的时代氛围,反映制作者们的态度,让大家感受首播时作品的魅力。
两句话讲清为什么改贝没资格作为暴君的素材 1.改贝的迫力比贝鸟弱 2.改贝的腹部是新弱点 ———————— 《小学三年生》 1974年3月号 73年奥特年鉴 保存版泰罗大百科 图1-2 上半部分 泰罗十大新闻 5.泰兰特出现了 被杀死的怪兽们的怨念融为一体,诞生了泰兰特,因此决定从今往后要加强对怪兽墓场的看守。 泰罗:因为哥哥们全都被打倒了,所以在轮到我上场之前,我真的非常害怕啊。 7.改造怪兽,袭击地球 由怨念凝结而成的亚波人,操控着美菲拉斯星人和贝蒙斯坦来到了地球。但是,却意外地弱,不成体统。 泰罗:能够和哥哥们曾经战斗过的怪兽交手,我觉得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哦。 -------- 图3-4 下半部分 泰罗全怪兽感想 泰兰特 强度5∶泰兰特是我在地球上战斗过的怪兽中最厉害的家伙。它接连打倒了五兄弟,在只差一点的时候,连我也很危险。毕竟它的身体是由强大怪兽们的强大部位组成的,所以厉害。 改造贝蒙斯坦 强度4∶和新曼战斗时相比,贝蒙斯坦的迫力弱了很多。肯定是被操纵的缘故。(迫力:气势、压迫感、力量感、冲击力、感染力等) (其他已知部分参考: 天培拉星人 强度5∶ 天培拉是个让我回忆深刻的怪兽。每当出现强大的怪兽时,我总是依赖哥哥们,他们担心我这样,故意不来帮我。没办法啊,我拼了命地努力,最后才终于战胜了它。 莫鲁罗亚 强度5∶莫鲁罗亚是个非常可怕的家伙,它强度拔群,加上我还流着血,当时我甚至觉得这次肯定不行了。但是拜莫鲁罗亚所赐,我才得以短暂地回了一趟奥特之国。 阿斯特罗蒙斯 强度5∶腹部的口能够吞下任何东西的厉害家伙,是初次在地球战斗过的怪兽,所以相当强大,让我很紧张。虽然很辛苦。如果使用斯特利姆光线的话。就能轻松地打败它。 莱布王 强度5∶ 是一只什么都吃的大胃王怪兽。我也被它吞了下去,在它身体里感觉要被消化掉了,不过靠胡椒粉得救了。) ———————— 图5 《小学三年生》 1973年12月号 奥特秘密大作战 归来的最强怪兽 贝蒙斯坦非常强大,泰罗也感到危险。以前贝蒙斯坦的脖子被手镯切断,因此泰罗按照新曼的教导,再次攻击脖子,但对改造后的贝蒙斯坦完全无效。 亚波人很胆怯,所以总是在飞碟里下命令。 贝蒙斯坦,快点给泰罗致命一击。 危险,泰罗。但是,就在这个时候,ZAT的能量炸弹,打中了贝蒙斯坦的腹部。 真可惜,居然攻击我弱点的腹部,太卑鄙了! 贝蒙斯坦的腹部终于爆炸,彻底死掉了。作为援军的超兽们和残存的亚波人,也都被斯特利姆光线连同圆盘一起干掉了。 怪兽军团的反省:亚波人的作战计划很糟糕。说到底,派出超兽之类的老掉牙的家伙就是个错误。就这样,四大怪兽作战计划,便全部以失败告终了.
一篇讲清莫鲁罗亚是奥特之钟/六重合体的垫子,还是对手 关于奥特之钟/奥特之塔: 图1:(《泰罗》第25话 田口成光 决定稿) 旁白:“佐菲向奥特兄弟们讲述了奥特之国的历史。大约三万年前,我们的奥特之国遭到了安培拉星人的侵略,所有的奥特一族都成为了安培拉星人的奴隶,受到了如同牛马一般的待遇。然而,在某一天,忍无可忍的奥特族全体起义,齐心协力将奥特之国从安培拉星人的统治中解放出来。 为了纪念这一解放,奥特之塔被建造起来。在被称为生命之炎的火焰中心,安放了创造宇宙一切和平的奥特之钟,也就是奥特钟(ウルトラベル)。” ———————— 图2:(2023 白石雅彦《泰罗奥特曼的青春》) 正如田口(成光)所言,这个前后篇故事是为了让奥特之国登场而构思出来的。在节目中,从7月20日播出(第16集《怪兽的笛声响起》)到8月24日播出(第21集《东京新城沉没》)的下集预告前,发布了征集并寄送奥特之国想象图的通知,吊足了观众的胃口(现在能看到的影像中没有收件地址的字幕,但很有可能在首播时,各电视台是以实时字幕的形式打出的)。于是,第24、25集(播出日分别为9月14日、21日)被判断为是为第三季度(10-12月)造势的最佳时机。奥特之国的全貌,终于将向观众揭晓。 ———————— 图3:(《小学六年生》1973年11月号 第二周节目预告) 安培拉星人的地球破坏作战: 企图征服全宇宙的安培拉星人,为了全灭身在地球的奥特兄弟,派出了宇宙飞船。安培拉星人来到东京上空后,从宇宙飞船下方喷出火焰,破坏着大楼和房屋。于是,ZAT队员开始出动。然而…… ———————— 图4:(《奥特曼太郎》34、33话 安培拉星人 设计稿 铃木仪雄) ———————— 图5-6:(《小学四年生》1973年12月号 奥特之国大解剖) -最重要的东西是? -那就是奥特之塔。塔位于远离都市的地方,这是我们奥特一族在打倒了安培拉星人率领的怪兽军团的时候的纪念。 -这是个和平的标志呢。 -是这样的。 ———————— 图7:((《小学三年生》1974年3月号 73年度总结 泰罗十大新闻) 曾经一度【占领】了奥特之国的天培拉星人终于被击败了。为此,整个奥特之国都沉浸在巨大的喜悦之中。
成田亨:超越奥特曼的终极宇宙生命体——杰顿 vol.1 宇宙恐龙杰顿 为了创造强烈的设计,我去除了传统怪兽设计中多余的元素,用黑色和银色进行了整体设计。(引用 成田亨 成田亨作品展PART2) 当时还是高中生的岩佐阳一老师据说直接从成田(亨)先生那里听到了以下内容: "它是由之前出现过的宇宙人的精华部分组合而成的"成田如是说。据说没有必须是怪兽的特别要求,更不用说宇宙恐龙这种要求了。不如说,听到"宇宙恐龙"这个称呼时,成田还感到很惊讶。 "我设计时考虑的是既不是怪兽也不是宇宙人,而是超越奥特曼的终极宇宙生命体"他这样说。 "能够打败奥特曼的不是像杰罗尼蒙那样的怪兽,而应该是像巴尔坦、扎拉布、达达、美菲拉斯、凯姆尔这些合体的终极宇宙生命体吧",似乎是这样的构想。 (引用 来自与岩佐阳一先生的私人对话) ———— 脸是从中世纪欧洲的武士的铠甲的形象变形而来的。 在脸的正中央,是人类有着鼻和嘴的场所,将发光的部分纵向地,长长地加上去的话,新的设计就做好了。 杰顿没有眼睛。和奥特曼同样,我认为宇宙人的话,像眼睛,鼻子,嘴这样的东西尽可能地隐藏。因为耳朵之类的东西,越是一个一个加上去的话就越是回到了人类。 『成田亨 特撮と怪獣わが造形美術増補改訂版』(2021年改订,1996年初版)
【新闻】号外!奥特曼死了!! 昭和儿童新闻 1967年(昭和42年) 奥特曼死了!! 【号外】 彩色计时器熄灭,无敌的英雄倒在大地上 宇宙恐龙杰顿的猛攻面前,奥特曼败北 最强的敌人的来袭,科特队基地也被摧毁,绝体绝命的危机降临! 奥特曼在地球上的活动时间只有3分钟,超过这个时间,“将永远无法再次站起来”,这一点已经被反复强调。这一天,终于…… ……第39话《再见了奥特曼》…… 被内隆嘎的闪电击中,但反而挺起胸膛的奥特曼; 用数量作战蜂拥而至的巴尔坦星人二代,将其一一击破的奥特曼; 让三面怪人达达不得不沮丧地说“不行,奥特曼太强了”的银色英雄。 然而,即使是奥特曼,也无法战胜的敌人出现了。 那就是杰顿星人操纵的宇宙恐龙杰顿。 巨大的圆盘群接近地球。炸毁了人造卫星,袭击了自卫队。看来敌人从40年前就开始盯上地球了。 “圆盘群在消灭日本支部和奥特曼后,将会袭击各国。祝日本支部取得胜利。”科学特搜队巴黎总部发来了指令。 圆盘群一个接一个地被击落。但那只是佯攻。杰顿星人潜入防守薄弱的科学特搜队基地,摧毁了司令室 杰顿星人的形象与《奥特Q》中出现的凯姆尔人非常相似,但不幸的是,两者之间的关系没有明确的说明。也许只是长得像而已。尽管它们不是“人”。
天培拉星人(旧版安培拉星人)问题全解答 书接上文∶ https://tieba.baidu.com/p/9060913219?share=9105&fr=sharewise&see_lz=0&share_from=post&sfc=copy&client_type=2&client_version=12.63.5.0&st=1720793818&is_video=false&unique=6D016E28AE3DD1CF6FEF0FD2E6BC6077 冷掉的热知识∶ 只要把剧看完整就能知道绝大部分信息了,资料只是添头。 但如果跳着看、只看节选、把剧中内容当放屁,甚至不看剧人云亦云,那就没办法看懂了。 学年志资料考证来自@究极破坏者杰顿 问题1∶《泰罗》33、34话故事中登场的天培拉星人,和25话提及的“安培拉星人”是什么关系? 答∶故事层面上,33、34话就是25话中佐菲提及的奥特大战争中“安培拉星人”的登场回,其中第34话登场的天培拉星人就是安培拉星人的真面目。 73年《小学六年生》11月号关于第二周(11月11-17日)的电视情报是这样写的∶ 《泰罗奥特曼》安培拉星人的地球破坏作战—— 安培拉星人为消灭奥特兄弟乘坐宇宙船飞来地球。安培拉星人,在东京上空,从宇宙船下来,放出火焰,破坏大楼和房屋。于是,ZAT队员出动开始。但是...... 此外,在脚本、设计稿、设定手稿中均标记其为安培拉星人。 后面天培拉星人“安培拉星人的兄弟”“手下的一把手”等说法是改名后的补充,安培拉星人的形象仍和天培拉星人一致,并没有排除二者是同一人的可能。 2006年《梦比优斯》中的安培拉星人是在25话奥特大战争背景基础上,被加以平行世界性质的再创作。
邪迪战力定位比复合低吗?——邪迪/基一定位谈 在迪迦对邪恶迪迦的战斗中,我看到了与我所想的有些不同的东西。 不,过于相信自己的力量,沉溺于迪迦的力量,精神崩溃的奥特曼,这样的舞台提示的描写到底会变成怎样的影像,“完全预想不到”才是正确的。 主要扮演迪迦的复合型和空中型的权藤俊辅氏,主要扮演强力型的中村浩二氏,虽然一直是分饰同一角色,但在这里二人展现各自的个性,成为不同的奥特曼战斗。 【这就是奥特曼对奥特曼,绝不是伪奥特曼。】 熊本市街的微缩模型布景,是作为与之前的东京附近的印象不同的风景制作的。 在那里作为武斗场的奥特曼之间的战斗,连写的我都狂热地看入迷了。 邪恶迪迦的演技很明显是模仿了职业摔跤的 Heel(反派角色)。可以说这是“在奥特曼身上尽量不表现人性”的原教旨主义不可能有的表现。 回想起来,「恶魔的预言」中权藤氏扮演的迪迦,在基里艾尔人的挑衅下平静地表达愤怒的迪迦的姿态,就是我与迪迦的邂逅。优美的体形,坚毅的姿势和架势。是超人,还是大梧呢——。在初期话数中,作为人的感情毫无疑问是被抑制的。随着进入终盘,变成了大梧本身。后来我想,作为以 1 年的漫长跨度展开的系列,这是正确的发展。 【以气魄和魄力演绎迪迦的中村氏,在这里扮演了完全不同的角色。煽动、嘲笑迪迦,在格斗中明显强于迪迦。】 当邪恶迪迦(虽然柾木不喜欢这个称呼)以自己的姿态出现的时候,先前录下的信息就会广播出来。这是依然遵守「奥特曼不说话」的规则的作剧,不过现在回想起来,邪恶迪迦一边战斗一边说话或许也未尝不可。 …… 仍旧出自2015年小中千昭著「光を継ぐために ウルトラマンティガ」(为了继承光 迪迦奥特曼) 译者@Takumiiiiii
【辟谣】小中千昭真的觉得杰顿不够强吗? 最终的怪兽,最后的敌人。关于如何设定这一点,我觉得是在系列折回之时就开始无意识地进行考虑了。 与像《艾斯奥特曼》那样设定贯穿整个系列的敌人的系列不同,是与最大级强大的怪兽——杰顿一样的存在的战斗。 然而,对于人形怪兽来说,通常很难与常规回合产生差异。 从这个意义上说,杰顿的设计和造型非常出色,而且要沿袭这种方法是困难的。 即使突然出现最强怪兽,也很难炒热剧情的氛围。 我意识到因为自己试图以奥特式的怪兽为模板,所以才会产生闭塞感。 剧本的基本视角中,奥特曼是真实存在的,而其战斗正在电视上报道——我之所以不断地想在剧中带入这样的感觉,也是因为不想单纯地变成在「奥特曼的新作」这一个节目内封闭的虚构。 因此,我认为可以通过参考其他领域的模板来打破这种闭塞感。 (中略) 最强的怪兽,不单单是力量强大的巨大型怪兽。 但是,描写“怪兽具有高度的智慧”是很难的。 如果让他说台词就简单了,那就会与“与人类没有太大区别的知性,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存在”的印象联系起来。 来路不明,拥有足以终结世界的力量的邪神,不就是克苏鲁本身吗? 出自2015年小中千昭著「光を継ぐために ウルトラマンティガ」(为了继承光 迪迦奥特曼)
冷知识:麦克斯版杰顿为什么“只会”拳头、屏障和火球? 答案: 元祖创作者基于对初代杰顿的印象,作为初代杰顿的延续而创作的必然结果。肉搏、火球和屏障一开始就是最强怪兽打败奥特曼的决定性能力。 对初代杰顿而言,“吸收+波状光线”也是“屏障+火球”的等价表现形式。 前因后果: 根据制片人八木毅和元祖脚本家上原正三的证言,麦克斯的杰顿是对初代杰顿的延续。具体内容见下图。 《再见了!奥特曼》脚本中,是杰顿用拳击碎奥特曼计时器的方案。这个残酷的画面在拍摄后没有使用。同样的,战斗之初奥特曼和杰顿肉搏的场面也被替换。 在特技监督高野宏一的镜头编排脚本笔记中,变更成了杰顿“口中吐出的怪光”即火球,击破了科特队大楼和奥特曼的计时器。 也就是说,截止到原始镜头拍摄完毕,新镜头的补拍内容也已经确定的时候,仍然是火球击败了奥特曼。这一版的杰顿就是部分staff印象中的最终版杰顿。包括金城哲夫的同乡和副手上原正三先生。 在上原所作《奥特5大誓言》的脚本中,杰顿用屏障挡住了初代奥特曼的光线,随后口中吐出高热线破坏了计时器的情节,可以证实这一点。 大伴昌司先生的解剖图也是基于这一版杰顿而设计,这个图鉴被作为后面大多数关于杰顿设定的母本。此时的屏障就是围绕全身的设计。 直到这部分新镜头的光学作画合成阶段,才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从眼部发出的“红色火球”,和击败奥特曼的吸收——波状光线。 由于杰顿的形象已经事实上“定稿”了,所以在剧中,虽然这三项补拍镜头中的能力都是决定一击,但对其的描述却都模糊不清,难以统一。红色火球也是黑户状态。 究竟是特摄现场方面的临时变更,还是光学作画的错误导致了“新能力”的诞生,我们不得而知。 但是,就故事本身、杰顿的整体形象和能力而言,“屏障+火球”的组合和“吸收+反射”是等价的。麦克斯杰顿沿用前者是基于元祖创作者们对初代杰顿的印象。
《超越奥特兄弟》,超越的是五兄弟,还是六兄弟? 《泰罗》中有不少人类与奥特曼的剧情平行展开的故事,如第24~25话、第40话。平行描写了奥特曼一方的兄弟之爱、亲子之爱,与登场的人类孩子们一方的现实。 “不是故事主义,而是主题主义的写法。故事上是不同的内容平行,但是主题相同,奥特曼作为兄弟互相支持的话,人类也会互相支持。或者说是(奥特曼与人类的)亲子故事,总而言之就是双重结构吧。” 这样的第二期奥特系列的剧构成,受到了完全跟随故事中的事件的,看第一期系列长大的观众的批判。朝日ソノラマ的Fantastic Collection《奥特曼PART2》(78年出版)中,记载了当时年长的奥特曼粉丝之间流行着“泰罗的剧本我上我也行”这样的玩笑,田口写的泰罗第40话《超越奥特兄弟》受到了这样的批判—— “怪兽和人的剧情分离以后形成一个作品,这是一个奇妙的现象。” 《超越奥特兄弟》只是其中的一个例子。《超越奥特兄弟》同时描写了奥特兄弟与泰兰特的战斗和不会骑自行车的少年努力学会骑自行车的过程。独自面对(泰兰特)的泰罗的挑战精神,与不会骑自行车的孩子(这种情况下的自行车是大人用的)到学会骑自行车为止的奋斗努力相媲美。对于孩子来说,想要超越现实中的自己的心情,应该和在地球上孤独战斗的奥特曼产生共鸣,田口毫不掩饰,堂堂正正地将其推了出来。 这也是能否接受第二期奥特系列的关键。 摘自切通理作著《怪兽少年的<复仇> 70年代怪兽热潮的光与影》 田口成光篇 “奥特兄弟的血缘纽带,以及被怪兽杀死父母的孩子的故事”
昭和时代,儿童向作品转型的困难(一) 在昭和时代的儿童电视剧、电视漫画的世界里,实际上几乎看不到“改变路线成功的例子”。 从某种意义上说,只要是亲身体验过“那个时代”的人,都会感到理所当然。 打开“那个时代”电视的开关,任何电视台都会在黄金时间播放儿童向的电视剧、电视动漫。 不管是孩子还是大人,时间总是有限的,所以孩子也必须拿出某种尺度和价值判断标准,对碰到的节目是否能成为“今后每周继续看的乐趣”来作出取舍。 这里的判断,第一印象既是基础,也可以说是全部。 (现在也只限于儿童节目使用的编排概念)昭和时代的那个时候,新节目在4月和10月全部更换,播放跨度基本上是半年的2个季度,或者一年的4个季度(中止除外)。因此,迅速决定一周的星期几的几点播什么节目,即“之后半年在电视前的日程”,对于那个时代的儿童生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在这个重要课题中,如果开始的时候孩子判断“啊,这个不值得看”的话,这个节目之后就很难卷土重来了。 孩子比大人要实在得多,不会被“骗小孩的东西”所骗。 在这种情况下,本应是“儿童向内容之王”的“奥特系列”,在应该成为系列决定作的《艾斯奥特曼》的首播中,导致了不该导致的迷路,引发了不该引发的闭塞,其结果就像自体中毒症一样,陷入了反复改变路线的泥潭。 也许这就是原因。 这个时期,孩子们的兴趣迅速离开了奥特系列,男孩子的兴趣直接转移到了把「怪兽热潮」变成了「变身热潮」的东映的《假面骑士》(1971年),以及这一时期的《人造人奇凯达(电脑奇侠)》(1972年)《魔神Z》(1972年)、《盖塔机器人》(1974年)等超级机器人电视动漫上。 由于孩子们就像现金流一样,所以大人社会不能预读他们的动向,无法应对孩子们突然的需求,“尽管商品成为了社会现象热潮,但在热潮高峰时供给供不应求,到了产能追上的时候,热潮又已经过去了,结果因库存过剩而倒闭的玩具公司”数不胜数地在儿童文化史的一览表中陈列着。 同样,以孩子为对象的电视内容,如果不能满足孩子们像蝗虫一样聚在一起时所要求的,全部的需求要素的话,孩子们马上就会放弃并离开。 孩子们变化无常,能准确洞察到直击自己隐藏需求的商品,“快乐的焦点”一旦转移到其他地方,整个群体就会一齐移动到那里,不留一点踪迹。 从各种意义上来说,“在儿童节目中,奥特系列时代是孩子们最有话题热度的时代”,在《归来的奥特曼》播出中悄悄开始的,直到《假面骑士》获得爆炸性人气之前的这段时间,在昭和时代,这也许是最后一次了。 节选自市川大河《市川森一 光之国的离散者》
《爱迪奥特曼》是《3年B班的金八老师》的便乘作吗? 原作者市川大河 《3年B班的金八老师》第一季开始放映,是在《奥特曼80》开始放映仅半年前的1979年10月。 《3年B班的金八老师》这部作品并不是在播放前就引起了热议,反而从播放前到开始播放初期,都被视为“随处可见的校园剧”。 当时的星期五八点(所以称为“金八”)是从1972年开始持续播放的日本电视台的《向太阳怒吼!》作为铁壁之城君临于此,是其他电视台无论如何都要吃败仗的时间段,所以宁可舍弃。也正因为如此,为了以进攻的姿态制作出崭新的教师电视剧,TBS的柳井满制作人和编剧小山内美江子女士联手制作了《3年B班的金八老师》。 也就是说,《3年B班的金八老师》从企划到初动的时候,都被当作是弃档内容,人气开始上升是从作品中期(1979年末)的“15岁的母亲”篇开始,其冲击性的展开引起了话题,也引起了争议。成为了一种社会现象。 那个时候,《奥特曼80》已经完成了各种制作事务,拍摄准备和选角工作也都结束了,开拍在即,从那个时候开始,即使突然想到要引进金八热潮,把教师的设定和学校的外景拍摄编入电视剧的根基也显然已经太晚了。 像奥特曼这样的特摄作品,准备和企划的时间要比普通电视剧多,考虑到这一点,“奥特曼是老师”这个企划绝不是翻版金八老师而轻易引进的设定。我想大家应该明白了。 那么,为什么会产生奥特曼是老师的设定呢?如果从笔者的角度来分析并记录的话,另一方面,作为这个时期电视剧文化的潮流,就像《热中时代》(1978年)和《3年B班的金八老师》等作品的诞生一样,70年代的价值观崩溃,肤浅的个人主义开始出现。和“冷漠世代”崛起的这个时期,把成人社会积累下来的价值观和经验,直接传达给这样的孩子世代,作为立场,“教师”“先生”这样的职业,作为电视剧的主角,也可以说是沐浴着目光的时代,在这一点上,《奥特曼80》并不是单纯的模仿金八先生,而是和《热中时代》、《Thank You 老师》(1980年)等一起,或许可以说与这个时期的教师电视剧群同根。 在此基础上,2000年代出版的圆谷英明的《奥特曼在哭泣》中有这样一节:“教师的设定,是TBS通过的企划条件。”出于对TBS曾经的指导者桥本洋二先生的了解,推测这恐怕是在奥特曼复活时桥本先生所拜命的设定(实际上,后来桥本承认他推荐了教师的设定)。 但是,圆谷方面没有资本制作特摄和学园这两种“需要经费的类型”相结合的电视剧。 因此,《教师篇》悄然消失了。
【特摄夜航船】“八分光轮”诞生密话 在《奥特曼》放映后,注册商标后的正版商品在市场上像燎原之火般被抢购,带着孩子的人争先恐后地挤进卖场,巴尔坦星人和奥特曼的软胶玩偶一齐被孩子们紧紧地握在手中,钳子般的双手颠覆了人们的对外星人的固有印象。 让人气怪兽再登场,在经费方面也达成了比改造怪兽更高的效率。在制作局的意向下,给巴尔坦星人加入了“宇宙忍者”的角色形象,促成了巴尔坦和奥特曼各自用新技能互相斗法,情节上逆转再逆转的大娱乐剧集诞生。 再次登场的巴尔坦星人的武器是斯派尔根反射镜,在中野稔的光学摄影下,曾经的必杀技斯派修姆光线在这时不起作用,反射洒向奥特曼。而有关奥特曼反击技能的点子,是导演兼编剧的饭岛敏宏在酒吧里想出来的,他对做特效的光学技师说:“这回斯派修姆光线不好使了,要投出带有锋利刀刃的斯派修姆手里剑。” 为此中野稔一开始有些为难,做了各种测试,研究用哪种姿势投出去会更帅气。光学作画师饭塚定雄先用签字笔画出了甜甜圈状的轮廓,在里面涂上颜色,再用喷笔绘制外部的尖齿。两人在技术实验的过程中涌现各种想法,甚至琢磨出了瞬间移动。中野表示跟着饭岛制作作品,自己也能乐在其中。 饭岛敏宏(1932—2021),巴尔坦星人之父,贝塔胶囊、斯派修姆光线、八分光轮、早田队员的命名及设定者,《奥特曼》制作顺序第一位导演。 出处:1997年中野稔访谈、2013年饭塚定雄访谈、2017年饭塚定雄著书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博@特摄夜航船
聊下新劳模邪迪 最近邪迪又成劳模了,观点碰撞也无非那些,一是认为邪迪的实力理应像剧情一样有高定位。二是根据复合的情况认为邪迪那小子完全不行。那我也来弹弹老调,希望能从老调中给大家提供点新的思路。 先分析两种观点: 当前的主流观点是邪迪不行。直观依据就是邪迪完全持平复合,而复合在TV中吃瘪几乎是必然。推导分析结果也很明显:迪TV强豪都是皮厚力量强为典型(金银龙、基二、亚那加基、加鲁拉、玛格尼亚、立加、奥古玛、强哥等),要么智商够使还带一手连到死的能力(金龙、基二、法神、吸血鬼、奇杰拉等),且复合碰到上述一群无一不吃瘪,必须依赖场外援护/形态转换,实战邪迪拿什么打?综合邪迪除了邪哉有啥能与上述优势相匹配的能力? 另一种观点,也是某一段时间的主流观点,邪迪要主角全力以赴才能一招险胜,作为复刻奥特曼能力的敌役,没有偏科,能力特别丰富,还赚一手秒杀大部分敌役的必杀技,并且是剧情之子,实战谁能顶一发邪哉?综合一群偏科生怎么和我全能战神相比? 这两种观点实际上基于两种不同的评价标准和分析模式,都有可取之处,也都有很大的局限性,至于各自什么逻辑内核我们有机会再说。 废话也不多说,抛出我的观点:邪迪上限很高,高到他确实就是个别描述上认为的最强,按贴吧版说法就是开场邪哉带走的神仙;下限当然也低,最低就是个吃了瘪还不改变操作,直到彻底暴毙的复合。如果取平均的话,我认为邪迪也要比复合碰到各路强敌时一般所认为的水准要高不少。 首先纠正几个误区,这几个误区是贴吧斗兽人本能地去简化分析过程而形成的,当然也存在立场利益驱使的运作,加上众口铄金成了现在的样子。 1.复合怎么输邪迪就怎么输? 这个论调一直挺流行,作为上述主流观点的一句话概括而长期存在。槽点也挺多,我把槽点一个个拆开看。 (1)复合输了没? 不光是复合,迪自己在TV一共也没输过几次吧?除了对加坦是当场去世,对基二再起不能外,还有就是剧情钦定的对基加战败。再然后呢?让加鲁拉哥尔赞跑了算不算? 复合没输过,他只是阶段性吃瘪,这个概念必须明白。你说有援助/形态转换?阶段性吃瘪而选择更优策略,或者因场外因素扭转了局势,离输还远的十万八千里。在对其他作品的分析中,除非是奥特曼离死亡一步之遥的时候获得援助,或者奥特曼自身再无能解决战斗的手段这两种情况,否则是很难因为奥特曼借助了其他力量取胜就认为奥特曼战斗力不如该敌役的,即使是全程压制奥特曼的强豪,也很少会在综合战力层面直接踩在奥头上。 迪系是个例外,这我知道,所以我才说他基于不同的评价标准和分析模式。但一些原则总归要参考的。 复合阶段性吃瘪了不错,但是在吃瘪结束时离极限情况都还远。并且复合始终持有对上述大部分强豪的制胜手段。 这些强豪对迪迦or复合造成的危机程度还可以细分下去: 真正封锁了迪,特别是复合的取胜手段的,个人认为也就金龙,法伊巴斯。前者是罩子封锁了有效必杀技的应用可能,后者是分析并破解了了复合可能采取的一切手段。 让迪接近暴毙的如基二,这个自不多说。 以肉搏为中心,特别是力量和防御全方面压制复合的,比如立加、强哥、银龙、加鲁拉等。这几位中,强哥对复合的压制更全面,但没有达到对抗强迪的程度。立加、银龙突出体现在力量和防御上,在技巧上略被复合钻空子,但力量上达到了让强迪也吃瘪的程度,特别是银龙吃下了简哉,大大压缩了迪正面对抗的赢面。加鲁拉在力量上的压制略弱,但最让迪接近极限状态。此外猴子可以视作高速版的强哥(高敏捷还封锁了形态切换的适用性),玛格尼亚没和复合交手不敢擅自脑补,戴西玛尼亚可以广义上归为这类。 上面这种是迪系强豪的主要类型,也是复合吃瘪的主要对象。对于这一批,场面上是压制力最强的,相性上是圆醍醐式复合操作最难顶的,不过自身很难一套让迪直接暴毙,对迪的压制上也有点按下葫芦起来瓢的意思,实际上要看迪迦/复合能否找到时机或合理的战法/方式,个别防御上还封锁了大部分取胜可能,理论上讲复合却始终有以完整哉佩为首且不限于哉佩的暴力解法。短板/弱点的存在使得在剧情体现出来的阶段,离做出“复合输了”的判断也远得很。 能通过技能等手段实现压制,且该压制状态保持下去可能战胜迪迦的。比如休拉诺斯,亚那加基,奇杰拉。除了亚那加基逼出円谷英二理应另眼相待外,我并不大认可剩下几位,因为剧中要么没有真正控到死,充其量是控制一段时间慢慢耗的,要么是复合还有潜在破解控制的手段。而且复合依然存有充足的取胜方式。我可以认可其惊人的控制效果和战术智商,但直接脑补控到死实在过于勉强,参考其他作品的类似情况也很难归为奥特曼不行的局面。 总结一下,你就算把邪迪和其他强豪的比较当他们复刻对战复合的情况,那复合也未必就输了,甚至离输还远,而且剧情里最终结果也是迪迦赢了,我不知道你们这个复合/邪迪输了的结论有多大程度的脑补。 (2)邪迪=复合? 这个问题分为多个方面,一个是能力方面,一个是操作/战术方面。 字面来看,无论从哪个方面讲都是废话。根据描述,我们默认邪迪拥有大部分与复合对应且效果持平的能力。在剧中的正面交战上,邪迪和复合也是互相使用相似的操作。 所以我们的问题焦点不在于邪迪和复合哪里有差别,而是邪迪匹敌的是什么样的复合。 重新来看邪迪和复合,邪迪能力上就当参考复合的一般状态。就身体能力而言,力量和速度处在平均以上水平,碰上偏科强者一般也不至于还不了手,防御上被强者一顿操作也不至于输。技能上一手邪哉强无敌秒天秒地,已经展现的也有屏障和手里剑,姑且相信还有高热爆破、能量转换光线等额外能力或与之对应的其他能力。 这样的配置不够吗?抛开操作不谈,就一场战斗中已经体现的这些,在遇到单方面的顶尖水平时至少有抵抗和反打能力的基础上,有一手秒人能力,还有屏障等放在怪兽上就是神技乃至BUG的特殊能力,还有比起复合更充足的续航。对比其他系的情况,换成兽形敌役早就准最强安排上了。我认为和复合能挂上同等的钩是万幸,而不是导致其剧情地位高实力定位低的耻辱。 最关键的还是操作问题。我先强调一点,邪迪不是复合,他可以使出和复合截然不同的操作,至少作为斗兽人你也要考虑几种典型的可能性。你圈从来没有过因为能力挂钩或者场面互角了,就可以把不同角色的操作互相代入的情况,邪迪是独一个。如果不能意识到这点,那做出的论调将和无脑代代强无异,得到的一切结论自然也会失去意义。 复合的**操作固然有其客观必然性和剧情局限性,但显然不是作为拥有复合级别能力的角色所能使出的最优操作。当然,上帝视角不能乱开。我们关心的就是邪迪能开出几分视角。 如果按照描述,和邪迪对抗的是【全力】【浑身之力】的复合。就算将邪迪的消耗和圆醍醐的伤势相抵消,再无视愤怒加成,也不应该认为这是通常状态下惯于吃瘪的复合。剧情中已经明示,柾自身的身体素质和操作、对巨人能力的认知远在圆之上,复合如果仅用全身蛮力,如何匹敌能力相仿而认识和操作更优的邪迪?所以这个【全力】,更偏向于是【打满操作】【使出全部手段】的全力。即使全力,复合也是以一招之差险胜。如果我们把【使出全部能力】的复合代入到和其他敌役的战斗中呢?那将是和贴吧所言“怎么打复合就怎么打邪迪”截然不同的局面。 即使抛开描述,只看剧情,与邪迪对战的复合的状态和操作水准也显然比平时吃瘪状态下的复合要高若干档次。 所以我们至少应该认识到,邪迪不是复合怎么输他就怎么输的邪迪,而是有机会使出任何自身能力的复合/邪迪。即使不是开场邪哉,他也有比较充分的制胜手段,并且在像复合一样吃瘪时有及时止损改变战略的机会。 还有就是个别人比较喜欢的“最强”环节。这个我也不想参考,但吹出去的逼总不至于和实际情况相差太多。至少你在把邪迪开除前十五之前还是要掂量掂量的。
【正经】关于奥特火花和斯派修姆的最强之争 本来想借这个说法打压过火的“火花一闪”梗,顺便挽回A的地位。 在奥特必杀技大百科中,艾斯剑有至少胜过EYE SLUGGER的描述,这个说法与奥特火花“与EYE SLUGGER互角之上”的描述非常相近。如果艾斯剑能压住奥特火花,对稳固A地位会起到作用。 但是被大佬劝告了,觉得还是不要误导别人的好,特别是那些见了日文就当设定的神棍 1.斯派修姆最强和奥特火花互角以上EYE SLUGGER的说法,都出自《归曼大百科复刻版》。复刻版发行自03年,但原书是1990年的老书。近期的资料都表示奥特火花是“最强变形/武器”。所以引出了这个问题:斯派修姆和奥特火花是仅有的“最强”技,那么到底谁强? 2.斯派修姆最强的描述,只限定了前期。后面提到了恐怖的宇宙怪兽让归曼陷入苦战,由此引出奥特手镯。这段话虽然给斯派安了一个“最强”,不过意思不像是斯派压手镯,更像是手镯压斯派。 当然,斯派修姆也不是一点优势都没有的。《大百科》还提到归曼绝对比手镯强。本体技能有希望超过手镯技。此外,杰顿(二代目)有几乎无视归曼所有武器的描述,但偏偏被斯派给粉碎了,是不是说明了一些问题 这里还要提到另外一个老冤家——希奈拉玛射线。希奈拉玛射线倒是统一明确强于斯派修姆,不过它一被算作斯派修姆的变形技,二被当做幻之必杀技排除在外,所以没人管它是不是最强。 3.奥特火花与EYE SLUGGER互角的说法,还见于RENOTE网站,正如大佬所言,这是个百度贴吧性质的娱乐圈,其内容和我现在所发的是一个可信度。并且其参考资料很有可能就是《大百科》。所以这个说法,还是仅存于《大百科》中。 怎么看待这个说法呢? 我第一次发这个描述的时候就表明了:互角以上,意思就是下限EYE SLUGGER,艾斯剑同理。值得一提的是,《大百科》中技能命名划分还没统一,没有提到奥特火花是最强变形,倒是有“奥特手镯的能力无限大”,“全部能量可毁灭行星”的描述,换句话就是这本书的“奥特火花”,不完全是我们现在认为的奥特火花。奥特火花整合了行星破坏能力,并成为最强武器,是《超技全书》的内容,尽管这两本书是同一年的产物,但后来书籍大多照搬超技而非大百科。 《归来的归曼》把被黑王弹回的手镯飞镖也算进了奥特火花里,《大百科》对手镯飞镖没有具体概念。不过在《超技》里两者已经被区分,《必杀技大百科》也提到手镯飞镖是“手镯自身完全变形的切割武器”,和奥特火花做了完全区分,不过看这描述,单论切割力可能在奥特火花之上。 总结一下,奥特火花最强武器的称号没有动摇。斯派也可以借本体>手镯,以及泽迪“无视所有武器”的春风上位。 当然,奥特螺旋、SLICE HAND、奥特飓风等大技也不是没有一争高下的可能。 另一个与之极为相像的问题是奥特炸弹vs斯特利姆光线。因为都是本体技能,关系可能更错综复杂。请大家自由发挥看法。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