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lu_de lilu_de
关注数: 2 粉丝数: 24 发帖数: 2,530 关注贴吧数: 9
和身高一米七三谈谈 和身高一米七三谈谈 2012-07-15 18:13:43 朋友约韩寒采访,我临时凑了一脚,于公于私皆有。具体不表。 早上下雨,北京又堵得像屎一样。韩寒迟到了。进摄影棚第一眼——就是一个大男孩儿,清俊中带着一点不羁,就是你们在大多数杂志报纸广告里看到的模样。他……真就是这样。他向在场的男士大方地伸手握手,面对在场的女士,略微拘谨地摆手问好。他卸下双肩大黑皮背包,我才打量了他,从头到脚。 皱了吧唧的灰色短袖,黑色牛仔七分裤,nike球鞋。他摘了墨镜向大家致歉问候,一双眼都是红血丝。摄影师指着他身上的衣裳问,就准备了这一身儿么?他从包里拿出了一件黑色短袖,样式和褶皱都和身上的一模一样;然后是一件白色T恤,倒是毫无样式可言,但保持了一致的褶皱。唯一的惊喜是里面还卷了一双袜子。 老练的摄影师并没有在衣着上纠结,先让韩寒化妆。因为时间关系,在化妆的同时采访也开始了。没有什么劲爆的问题,即便敢问,敢答,也不敢登,毫无意义。当然这也并不重要。只要韩寒想,再枯燥的问题都能开出花。和他对话,远比看他的博客来的平和,大多时候他都不紧不慢说着自己的观点,从不跑题,会在结尾用自己一贯的辛辣讽刺升华一下过程。 原先并不想把话题扯向方舟子,但似乎避无可避。问了,也就答了。出乎我意料的是韩寒话中的惋惜。在说到公布他的手稿一书《光明-磊落》的出版时,他的声音明显低了,「那时为《三重门》付出了很多时间和心血,学业也荒废了。但这些人就在那里构陷,搞阴谋论。本来是我的珍藏,最后变成了呈堂证供。我的文字、手稿落在这些人手里,我觉得可惜。」 在说到和方舟子的一番舌战时,他的声调平淡,「当一个人指着一件你从没做过的事情让你自证清白时,他已经有坏心眼了。我后悔跟这个人浪费了这么多时间。」他还主动说了一个细节,「有人到**那里报案,说在我的旧书里发现了几个错别字。**到我家里来,也搞不清为什么要举报这个。我让他们出来对质,也没有人出来。躲在后面,有种出来!一群**中的怂逼。」 这场论战永不会有结果。支持的人一样支持,怀疑的人始终怀疑。朋友间接转达了另位友人的话,「我对韩寒是完全的信任和欣赏。」镜子里的他眼中发亮,「你们有眼光!」 采访间歇,韩寒一直在微信。一会儿跟友人说下礼拜才能约踢球,一会儿祝福友人结婚顺利。就像我们每一个普通人那样,说些琐事,嘻嘻笑笑。「我大部分的朋友都是高中同学,他们也不关心我的文章,只关心生活。」就像我们大多数人住在X城X区X村一样,他的属性只是个亭林镇普通男青年。 拍摄场地的道具很少,摄影师递给了韩寒一把折了一条腿的椅子。他摇摇晃晃坐在上面,感觉很新奇。我和朋友站在一旁说,这个画面出奇地和谐。他本就不是什么光鲜的偶像派,他的发声也从不华丽包装;一路走来,受到的质疑、责难、构陷、背叛、攻击,也让他摇摇晃晃。但他尝试着扭转身体,调整重心,伸出一只脚,稳稳支撑;然后看着镜头里的世界微笑。我忍不住拿出手机,捏了一张。 杂七杂八还聊了很多。最关心的莫过于他的新作什么时候出版,他说今年年底。「博客更新的都少了。因为这个国家每天发生的问题都在重复,我总不能说,请参见我的某年某月的某篇博客吧。但这个世界不明事理的傻瓜太多,所以今年,我要写得更多。」 「想做的事情太多了。」快收尾的时候,他也感叹。「做一件事情本身只需要花费10%的精力,但需要花90%的精力去对付让这件事进行下去的阻力。」但该做的还是要做。比如更多的写作和发声。「《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有这么一句台词,我和这个世界一样,这个世界是不会改变的。我不这么认为。我会变,这个世界也会变。有可能有个人因为读了某篇文章,受到某个人观点的影响,就真的改变了这个世界。」 在很多人说,「没办法,这个世界就是这样。」「我又能做什么呢?」「我对这个世界而言太渺小。」的时候,韩寒彼时彼刻的眼神就会在我脑中闪现——坚定的,无畏的,充满希冀的,无法被磨折的,令人动容的。他想成为那个「某个人」,用「某篇文章」,让你,你,你,很多个你,看到改变世界的希望。 *** 哦哦,到最后不得不切题一下下。韩寒当天穿着一双nike的运动鞋,鞋跟不会超过2cm;又,他光脚踩着鞋跟,也就不会有增高垫加持。以我和朋友168cm的身高来判断,韩寒的身高不可能低于百度百科给出的173cm。
最年轻"房东":美14岁女孩捡破烂捡了套房 来源: 广州日报(广州) 有维娜自己出一半的钱,另一半问母亲借,最后用1.2万美元的价格把房子买下来,成为美国媒体口中“最年轻的房东”。美14岁女孩捡破烂“捡”出一套房 出租当房东。广州日报报道 1.2万美元买下一套三卧室的房子 再以每月700美元价格出租。 最近,美国佛罗里达州一个14岁的女孩“一掷千金”,拿出自己平日靠捡破烂赚来的6000美元,再问母亲借6000美元,买下一套三卧室的房子,被媒体誉为美国最年轻的白手“买”家的房东。 最年轻的“房东” 据美国媒体报道,这名女孩名叫维娜·图法诺,家住佛罗里达州,今年14岁。维娜的母亲莎朗·摩尔是一名房地产经纪。平时维娜没事就跟着母亲带客户去看房子。维娜看到很多业主把旧家具和物品遗弃在房子里,便从中捡一些有价值的“破烂”回家转手出售。 日积月累下来,积攒了6000美元。最近,维娜把自己的积蓄拿出来,买下一套带三卧室的混凝土房子。这套房子在2005年房地产泡沫爆破之前,售价一度涨至10万美元。但如今,由于以前的业主无法偿还贷款,房子被银行没收后拿到市场拍卖,起价1万美元,不到顶峰时期的十分之一。维娜认为这是一个难得的好机会,便自己出一半的钱,另一半问母亲借,最后用1.2万美元的价格把房子买下来,成为美国媒体口中“最年轻的房东”。捡破烂“捡”出商机 据报道,一方面,维娜和其他同龄女孩无异,是美国歌星Lady Gaga的粉丝;另一方面,她又有点与众不同。维娜从7岁开始就跟着母亲去卖房,由此对房地产市场产生浓厚的兴趣。前几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大量房子被没收转售。维娜跟着母亲辗转于不同的房子之间,并从人们丢弃在房子里的“破烂”中看到商机。一次,维娜跟着母亲卖房,发现卖家把很多有价值的东西遗弃在房子里。她便问未来的买家,介不介意她帮忙把房子清理干净。“房子里丢满各种各样的东西。我在想,如果他(买家)答应的话,我可以把这些东西捡回家转卖。”维娜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说。不久以后,维娜便通过帮人家清理转售的房子获得每个月500美元的固定收入。楼市低迷成就佳话 有媒体称,虽然维娜的成就相当不简单,但是这与佛罗里达州一落千丈的楼市密切相关。有着“阳光之州”之称的佛罗里达州是美国楼市衰退最严重的州之一。单在今年一月,该州每363套房子中就有一套因为业主因失业等经济原因无力还贷,导致房子被银行没收。由于银行没收的房子太多,因此银行往往以低廉的价格将房子出售,但求赚得一点微薄的利润。 18岁前还清债务 维娜赚了钱后,并不像同龄人那样吃喝玩乐花掉。一天,维娜从母亲口中得知有一套三卧室的房子要拍卖出售,起价仅为1万美元。“我在想,如果我去把那房子买下来呢?太疯狂了!”由于佛罗里达州法律规定,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不能买房,最后,维娜依靠自己积攒的收入,加上母亲的贷款,年纪轻轻就当上了业主。维娜形容房子刚买下来时是“一团糟”,但她很快就把房子清理干净,如今以每月700美元的价格出租给一对年轻夫妇,收入与母亲对半分。维娜向母亲承诺在18岁前一定会赚钱还清欠下母亲的债务,成为真正的业主。 莎朗和丈夫一起拥有几套已租出去的房子。她在评价女儿时说:“她总是想做一些与众不同的事情。”维娜目前没有上学,留在家里由父母教她读书。她表示最喜欢的科目是美国历史,但数学成绩却相当差。追梦“年龄不重要” 维娜表示,如果不是自己父母和祖父母的帮忙,她也不可能靠“捡破烂”赚到那么多钱。据透露,维娜的家人经常开车载着她到处去“捡破烂”。 “如果我想让人们知道一件事情,那就是年龄并不重要。如果我的故事能启发同龄人或者比我小的人,那就是最重要的意义。无论是买房子或买车子,只要你真正努力去做,并下定决心,最后一定能实现梦想。” 谈到未来,维娜表示她长大后不一定从事房地产业,但她对投资感兴趣。“我觉得投资业很酷。你看着一套房子从之前的一团糟变得漂漂亮亮。我想从事房地产更能与人打交道,但我更喜欢投资。”
【王华源】方舟子和郭美美(转载) 方舟子和郭美美 这些年,方舟子完成了三级跳:小众名人——准大众名人——大众名人。现如今的方舟子,凭着对韩寒的死缠烂打,已然是炙手可热了。 方舟子的出名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只要你是执着的,只要你是一以贯之的,只要你有足够的韧性,只要你有足够强大的心理素质,只要你从来不认错,只要你不怕死,你总能出人头地。 然而,盗亦有道。即便是无法无天的强盗,也要受到很多江湖规矩的约束,如若不然,他们都无法混得好混下去。无论是哪个行业,无论是哪个领域,都有恒定的准则法则,都有行事的上限和下限。当然,这些准则法则,这些上限下限不一定是白纸黑字的明文规定,有可能是约定俗成,有可能是大家心里的共识,有可能是潜规则。 这些准则和法则,这些上限和下限好像没有什么约束力,好像是那么的虚弱。可是当你真正的逾越它们的时候,调戏它们的时候,践踏它们的时候,它们可能不会像法律那样来的迅疾,但是来得一定是不知不觉而不可抗拒,就像岳不群的“紫霞神功”。 这些准则和法则,这些上限和下限,它们没有法律那么刚性,不过它们比法律强的地方是:如果你违反了它们,一定会受到制裁!躲无所躲!而法律呢,并不总是疏而不漏,满大街都是漏网之鱼,不是吗? 很多很多的迹象表明,方舟子并没有遵守他那个行业或者领域的准则和法则,也没有遵守一个社会名人行事的上限和下限。 他对韩寒的死缠烂打就是一例。 一,方舟子是个科普作家,打假也主要是这个领域。 二,文学和科普科学是截然不同的领域,研究的方法从事的方式也丝毫没有可比性,质疑打假的方法方式也是风马牛不相及。 三,除掉一些看热闹和报复的喧嚣,仔细沉潜下来,大家都明白:没有“人造韩寒”,韩寒也没有“代笔”。 所以,方舟子对韩寒的质疑打假是一个超越专业领域的行为,他没有遵守行业和领域的准则法则。众所周知,黑社会处理内部事务的时候有个禁忌:报警。因为这样做远远超过了他们的领域和行业。如果谁报警了,大家都会群起而攻之。而现在的方舟子,就是那个“报警”的黑社会。 所以,方舟子对韩寒的质疑打假是一个驴头不对马嘴的胡乱对接安装,是一个用绣花的方法来指导建筑的行为。方舟子的方式方法只适合他所在的行业和领域,现在可悲的是,他却拿来横扫全世界。 所以,方舟子对韩寒的质疑打假已经超越了一个社会名人的道德底线,甚至已经超越了一个人的道德底线。明明知道事实真相,却不管不顾,为了一己私利,一条道走到黑,不撞南墙不回头。 当方舟子对韩寒死缠烂打的一直进行质疑的时候,他当然得到了他想要的名气,可是同时,他也会得到这些: 一,方舟子质疑打假方式方法的拙劣。如果在他所在的行业或者领域,当然不拙劣,可是,他执意逾越行业或者领域的界限,胡乱质疑打假,大家时间长了就会觉得很拙劣,觉得可笑。 二,质疑打假的拙劣可笑,慢慢就会影响人们对方舟子智商的判断。人们会觉得,这个人怎么这个样啊,这么顽固,这么刻板,一根筋啊根本就是! 三,当方舟子执意对韩寒质疑打假的时候,人们也会慢慢质疑方舟子的人品。随着“韩方之争”的逐渐冷却,大家就会逐渐认识到:韩寒是无辜的,虽然有点嚣张稚嫩。然后,大家反过头来就会质疑方舟子:你这么刻意执意的打泥巴战抹黑战到底是何居心? 方舟子不遵守行业和领域的准则法则,不遵守行事的上限和下限,以上三条就会注定的落在他的头上。他当然可以不道歉,甚至还能赖账,可是他必然会受到以上三条的惩罚,躲无可躲。 方舟子通过质疑打假的方式搭上韩寒,名噪天下,他以为自己达到了目的,其实不然。 我们来分析一下一个人:郭美美。郭美美的名气小吗?恐怕要比方舟子大些吧?然而,郭美美从巨大的名气之中得到了什么?你会不会请郭美美做广告代言?你会不会请郭美美出演电影连续剧?甚至你会不会娶郭美美当老婆?不会!即便是道德如此沦丧的当代社会,郭美美还是没有接到一个风光体面的活。 为什么呢?因为郭美美的巨大的名气不是正面的,是反面的,是阴暗面的,是恶心级的。事实上,巨大的名气除了给郭美美带来巨大的困扰之外,什么都不会给她。 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是不是所有巨大的名气都能带来巨大的好处?答案是否定的。只有正面的好的积极健康的名气才能带来巨大的好处,否则就只能带来巨大的麻烦和困扰,让自己一生都还不完生发巨大名气的孽债。郭美美就是个鲜活的例子。 现在再来说说方舟子。方舟子刻意执意对韩寒质疑打假已经得到巨大的名气,还将继续扩大自己的名气,那么,方舟子得到是什么的巨大名气?愚蠢的顽固的没有道德的! 我可以预测这样的名气会对方舟子带来什么。当一个人名满天下的时候,却活的人神都敬而远之,活的像个过街老鼠般畏缩、怕光、战战兢兢,郭美美算一个,方舟子正向郭美美看齐。
转载】人造孔子(方尺规) 韩寒转载了我的“质疑鲁迅”,到现在还不和我联系,真不够哥们意思,虽然我很荣幸被他转载,也很乐意让他转载。可是我没说明允许转载,一般应该理解为不许可被转载,呵呵。 韩寒当然是被冤枉,虽然有点自找。“天下本无事,韩寒自扰之”,呵呵,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总在河边走,一定会湿鞋。一个人太张扬,总会被天上的乌鸦粪便砸中,“躺在地窖”里也会被地老鼠啃脚趾甲。 然而,韩寒的张扬并不是方舟子脱罪的理由。张扬不是罪过,张扬或许应该给他一点挫折,可是诬陷污蔑判刑判死刑就太过了,株连就太过了,靠制造冤假错案使自己大红而紫就太恶心了,靠踩着别人的头顶实现自己出人头地的野心就太残酷了。 所以,我写了“质疑鲁迅”,鲁迅是方舟子的偶像,我就是要他看看,用他逻辑思维,鲁迅也是人造的,也是代笔。可是,方舟子为什么不回应我呢?或者不质疑大家鲁迅呢?看来他的质疑打假是有特定对象的,要服务于一个特定目的的,用千挑万选的资料来质疑千挑万选的对象。如果能质疑打假鲁迅,我想方舟子一定不会放过他。用偶像给自己垫脚,方舟子做不出来吗?你说呢? 方舟子的无耻就像台湾的民@@@@@jin党,最显著的特点是自说自话。他不管你说什么,也不管大家都说什么,更不管事实真相如何,他只自说自话,有条不紊的,淡定而平稳。所以这样的人是无敌的,你能拿他怎么办? 方舟子需要方舟子这样的人来对付,所以,我的一个朋友说,你方尺规对付他正好,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我对方舟子治疗方舟子是赞同的,可是把我说成方舟子,不由让我勃然大怒,我也许并不缺乏方舟子的伎俩,可是我堂堂正正,怎么能比拟方舟子的宵小鬼蜮?
凤凰网何东---谈采访韩寒经过 晚上7点多了,《非常道》对韩寒采访才结束。身边的人都忙着收拾现场设备,这时,韩寒摘下小麦克风,顺手就关了开关,然后递给编导,笑笑说:“省一点电。”之后,凤凰新媒体的CEO到到演播室来跟韩寒打招呼;这时其他编导正忙着拆墙上的背景布,一个用力过猛,铁夹子被拉掉了好几个,韩寒当时一愣,顺手就捡起来递给了正拆背景的编导。 整个采访过程,客观条件很不顺利。快到一半,演播室外的楼上,冲击钻巨响。韩寒笑咪咪就坐在沙发上等,还不停地说笑话;再聊到一半,视频又出问题了,再停下来等,韩寒还是笑咪咪地等;既然答应的事情,他一定帮人办好。不躁、不闹、不耍;这是真的大牌。 我一直都很留心韩寒的细节。人的自然而然是装不出的。当然还是会有人装,可只要是装的,就一定能被看出来。 当记者之后,见过太多明星、名人。除极个别例外之外,都是不端则装不拿则捏——甚至有人已经不自觉就成了习惯。如果就按眼前的人气而论,韩寒该算是很大的名人了。但他对此毫不意识。约好三点钟开始采访,他差五分钟准时而到,没助理、没经纪人,就自己蔫蔫地来,最随意的衣着,最便宜的皮凉鞋,一头长发不发胶不造型就飘在眼前,神情温和腼腆内向,谈话时并无一丝嚣张霸道——但这并不影响他观点的鲜明与锐利。 象这样的交谈,并不一定能逼出多出彩多漂亮或是多PK的什么话出来。但只有身在其中,才能感觉那真正舒服的聊天气氛。这样的感觉,之前只在采访周迅时感受过一次。与韩寒,这是第二次。 之前都说好了,采访完了要请韩寒去吃顿便饭。可他赶着飞回上海还有其它事情。留不住,就送他下楼。有一群女粉丝已经等在楼下。我接着旁观他如何对待粉丝。 以前经常见啊!这影星那歌星的,四五个人前边呼后边拥,脑袋都挺得象波霸,再戴一副跟乳罩那么大的墨镜。个个都是小母牛倒拉车——牛逼在先!再甩脑袋往周围那么一横扫,伸出一根中指,周围就是一片尖叫!那又叫小母牛生孩子——牛逼大啦! 可韩寒见粉丝,太让人沮丧了也。还是腼腆一笑,劝她们赶紧回家吃饭。一点都不威风、一点都不脑波霸加乳罩墨镜。认真打完招呼就赶飞机去了。照他这样,估计以后粉丝人数也会递减——因为他既不牛逼在先也不牛逼很大。都弄不出粉丝的几声尖叫来,这还算个星吗? 我身边也有韩迷。文聿笑笑托我要韩寒的签名;而灵猫直接就是要韩寒的签名照片了。冲击钻巨响时,我掏出两本书让韩寒给笑笑和灵猫签。韩寒问:“就是哈哈大笑的笑?”然后想一想,写了“给笑笑——韩寒”;再签灵猫时,我说出她的大名“方芳”;韩寒当场就写成了“万芳”,我乐了:“那是曹禺先生的女儿!”他也笑,又在万字上面加了个点。字他妈真帅!据说是上学时被老师罚抄30遍《学生守则》时练出来的。我之前也曾分别要求跟人家笑笑、灵猫合影,可把人家吓得脸色巨变当街就跑,弄得**直盯我!唉,人老珠黄呀!下回吧,韩寒再来北京,统统拉出来跟他吃饭去,那时候笑笑、灵猫肯定都不跑了。人呀!世态炎凉今方信。 我这人太罗嗦,插着中间的事故,整整聊了四个小时。刚才给韩寒发短信:已经到家了吧?结果他回信说:“没赶上飞机,正好开车回上海。” 我回短信:“操!累死你了。” 他再回:“没事。我是死扛之王!” 后悔采访时应当简单点,就不会耽误他坐飞机了。 也见了面,也深谈了。心里真是服。 更奇怪了:那些把韩寒当“80后”代表人物骂得狗血喷头的,你们真仔细看过韩寒的书了吗?你们真很了解他是怎样一个人吗?再想一想:人民们尤其是文化人,觉悟也太可疑了。
转:原创]难得有人问了韩寒26个问题,我回一下 猫眼看人 作者不详 1、为什麽韩寒和韩仁均对参加新概念作文比赛的细节描述不一样?回答:人的记忆总有许多不准确的,回忆有差错的,或者有意想美化一些东西,未必就是全假。 2、为什麽中学语文学习经常不及格的韩寒在《三重门》中能引经据典,熟练引用、解读几十部大学本科生都感到陌生的学术论著? 回答:1.韩寒并不是经常语文不及格,相反,他语言能力非常出色。 2.他将其他人学习数理化文史政治英语的时间用于广泛阅读。 3.引经据典并不是你想的那么难,三重门里的引用有些很生硬,是为引而引,抄抄书或字典即可。 3、为什麽韩寒十多岁的时候作品极端成人化而成年后反而少年化? 回答:三重门里未必是成人化,其中许多地方显出幼稚的描写。而他后期的文章未必就是少年化。这两种说法只是你们为了证明他代笔而作的暗示性描述。再者说了,风格变了,不可以吗? 4、为什麽韩寒根据自己亲身经历写出的作品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呈现出他出生前的种种场景? 回答:不懂你指什么。是指描写历史? 5、为什麽韩寒不知道“三重门”是什麽意思? 回答:他当然知道,只是有时懒得回答。反过来,如果是其父代笔,他必定会将这个最重要的问题背得滚瓜烂熟以备人问--几乎不用想就知道,会有许多人会对这个隐晦的题目有兴趣询问。
韩寒诉方舟子案神秘被告揭秘 系作家张一一真名 上海普陀区法院昨日正式对作家韩寒诉方是民(方舟子)、刘明泽立案。对“方韩大战”已很有些审美疲劳的网友,突然又对其中的“神秘被告”刘明泽的身份产生了极大兴趣。同为被告的方舟子也大呼,“刘明泽究竟是谁?”有不少网友猜测这位“神秘被告”是麦田的真名,方舟子对此予以否认,他透露“麦田”姓阮。 对于刘明泽这位“半路杀出的程咬金”的神秘身份,今日有媒体界资深人士揭秘称,“刘明泽”系是一直令韩寒颇为头疼的青年作家张一一的真名。 张一一曾在博客和微博连续撰文《丑陋的韩寒》、《杂种韩寒的七大本罪》以及《韩寒是个女人》等多次公开对韩寒进行侮骂和挑衅,并给“不敢应战”的韩寒邮寄口红、胸罩、裙子、丝袜以及卫生巾等女性用品进行羞辱,张一一一度还率领独孤意、贾飞等青年作家公开抵制由韩寒主编的杂志书《独唱团》并最终导致《独唱团》停刊,凡此种种,韩、张二人可谓是“仇深似海,不共戴天”。  而在最近韩寒被曝出“代笔门”事件后,张一一又在微博上炮轰公开悬赏2000万企图为自己“伸冤”的韩寒是“穷人装阔气”和“内心极度空虚不自信”,如今韩寒“新仇旧账一起算”,通过各种关系终于得到张一一身份证上的原名后,一不做二不休将其连同“冤家对头”方舟子一起告上法庭也就在情理之中。
转自韩博客留言:中国人的最大丑陋,就是习惯用阴暗心理揣度别人。 新浪网友2012-02-09 12:55:47 [举报] 中国人的最大丑陋,就是习惯用阴暗心理揣度别人。 截止目前为止,猫眼看人支持韩寒的老猫友占七十以上。这次网上选择,摒除了最近到猫眼登记者的选择资格(以一年登记为限)。说明了大家心中有杆秤! 最近到猫眼者大都是专门来倒韩的,其中一人发了黑韩的八个帖子,其它的一个没有。这批人互相顶贴互相捧场复制粘接骂声不断,以致首页几乎一半是黑韩帖子,貌似很强大! 但去掉1月16号后来此的家伙,就原形毕露了,原来跳来跳去的就那么几个鸟人,典型的一小撮。不管你信不信,事情在哪里摆着。或许,五毛啦水军啦是一个传说,但呼啸而来尖叫不止,形成团伙群体作战之势,则是事实很清晰。 这里也是这样,以“新浪网友”发表观点的,多以黑韩为目的,也有少数原本的看客,因实在看不下黑韩的龌龊手段,而来此注册表示愤慨之心。黑韩的最大特点,就是不断复制和粘贴,以致一个帖子,天涯、猫眼和这里到处都是。这和方韩之争的开始阶段不同,如此急风暴雨铺天盖地的造势,肯定不是网友的能力所致……这才是最需要质疑的地方! 不仅仅是韩寒,每个人都要思考:这是为神马呢?这样的言论权对谁有利呢
韩寒再诉方舟子 解密真正的赛车手韩寒 韩寒再诉方舟子 解密真正的赛车手韩寒 他是年青一代的偶像作家,他也是时尚的专业赛车手,很多在校学生对他迷得不行,他就是韩寒。近日,关于韩寒是否有人代笔一事闹得沸沸扬扬,韩寒与方舟子的口水战不断升级,韩寒再次将方舟子告上法庭。今天,告诉您真正的赛车手韩寒是什么样的。 过多年拉力赛和场地赛的磨练,韩寒已经成为双料冠军,并于2011年再度在CRC(中国汽车拉力锦标赛)称王,其驾驶技术有目共睹。  韩寒的拉力赛车生涯在加盟斯巴鲁(中国)赛车队后达到顶峰,两度夺得CRC年度总冠军。 谈到收入,韩寒说道,对于收入我没有觉得特别满意,人都是贪婪的。但是的确作为国内车手来说我收入是最多的了。而且我两项比赛都跑,场地赛和拉力赛,收入刚刚好够到七位数。应该来说很不错,在这个差距这么大的社会里,实际上我个人觉得挺满意的,而且有车开,又有好车开,万一撞了也不用赔人钱,每年有年薪,有奖金,不错了。 车队成员在韩寒夺得胜利后向其奉上胜利者独享的祝贺方式。  在比赛间隙,韩寒经常和自己的领航员孙强一起研究车载录像,为了更好地配合和提升竞技水平。其余的大多数时间,韩寒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坐着,如果你跟他并不相熟,你会觉得他很拽,但实际上,那是他不知道该和你说什么。   有人说把韩寒包装成赛车手是最简单的,因为国内赛车水平很低,随便跑跑就能拿冠军。对此,我只想说一句话——那位大哥,先把您的车开过200公里/小时再说是不是随便一个人都能当赛车手,更何况拉力赛车手们是在山间小路上跑到这个速度,即便是场地赛,估计您坐在旁边也早已经尿裤子了......
韩寒:“我的成长一直有很多挫折” “我的成长一直有很多挫折” 主持人:这大概和你成名经历很顺利有关,因为大家觉得你一直以来都是非常顺利的,就这样一下子突然之间,突然之间就变得这么有名气,一直都成长得很顺利,你自己怎么看这样一种声音? 韩寒:我觉得那是因为很多的朋友不了解我,其实我的道路一点都不顺利,从很早的时候,1999年开始出版第一本书,出来以后到学校,我相信很多同龄人都有回忆,就是我遭受了很大的质疑,质疑说韩寒你出了社会以后怎么办,你江郎才尽怎么办?而且我刚刚从学校离开了社会,当时我写得都是学校生活,到了社会以后我没法再写学校生活了,其实我也没有生活经验去写大量的大学生活,可能只能靠幻想去写一小段大学生活,但我不能去再写学校里的事,而社会对于我来说又不够深入了解,所以我有很长一段时间其实没有写书,那段时间很多人都会说这个人他江郎才尽了,这个人不怎么样了,然后我去参加赛车比赛,很多人又觉得我不务正业,其实那段时间我遭受着很大的压力,曾经有两年多不出版书,很简单,因为我所有的生活累积的东西都已经在以前的《三重门》、《像少年啦飞驰》已经写完了,你一个没有生活经历的人你不可能说连续不断地在那里写小说,直到过了好多年,我的比赛也很有挫折,第一年成绩不是特别好,因为我的车也很差,我自己花钱,用所有版税的钱买了赛车去比赛,但是由于没有钱去改装,所以几乎是一个民用车,成绩也很一般,而且老是坏掉,完不成比赛,很多人就会觉得你看你这个完全是在玩票,也不行,当时又没有新书出版,比赛的成绩又很差,这些其实都是挫折。 主持人:包括做独唱团被封掉? 韩寒:对,然后这些挫折很多人其实都没有看到,到后来可能开始写博客,写了博客以后开始出版一些小说,但小说有的时候有很大的争议,有些人觉得写得很好,有些人觉得写得没有进步,然后做独唱团,结果做了第一期还挺成功的,第二期又被封掉了,而且独唱团整个过程做了一两年,再加上封掉了以后整个团队都还在,就是为了整个独唱团,因为当时独唱团其实是想放很多自由主义作者的一些文学作品去扩大这个言论的自由度,在传统媒体上扩大言论的自由度,所以为了审稿,我飞了很多的地方去要求那些终审的人,看看能不能帮我把尺度搞大一点,陪他们喝酒吃饭干嘛的,整个过程,有的就为了保留一两句话,我都要不停地换出版社,我花了两年多其实是为了整个过程,拖延的过程损失就有300多万,而且都是我自己一个人掏的钱,有很大的挫折。包括这一次,但是这一次的挫折对我来说其实更像一个闹剧,它虽然对我会有一定的伤害,但是我相信真正喜欢我的朋友们不会觉得这是一件什么样的事情,而对于我来说,我心中更把它当成一个闹剧,它会让我更加的强大。因为我有很多的反省,包括对于我的很多读者,以前我写小说的态度其实不是特别认真的,写到10万字就不写了,因为我觉得足够了,收个尾就好了。而且我在写有的小说的时候我就烂尾了,写了第一部,写了上集居然没有没有下集了,因为我下集没想好写不出来了,而且我觉得上集写得也不够好。但是经过这一次,我觉得作品还是更重要的,以前很多时候是在… 主持人:所以你昨天晚上对你的读者说“作品见”? 韩寒:对,的确是这样,一个是作品更重要。第二个,我觉得对一个人的人生也是一个作品,包括我的人生也是这样,我的人生我觉得挺奇特的,我不能说传奇,因为传奇是在未来有人们来说的,我不能自己说自己我是传奇,但其实真的很独特,从17岁辍学开始写书,开始比赛,一开始拿不了成绩,到后来现在拿了很多年度的总冠军,然后做杂志又跨掉,成为全世界第一个受到没有证据的居然说以前的东西不是我自己写的,那种举证之前还包括说我的博客是由一个团队在写,当然这个已经被否决掉了,因为一个团队是不可能把文章写这么统一的,什么事都能团队做,光写文章不能团队做,团队闹哄哄的怎么写文章,风格都统一不起来,而且在这个世界上有团队就会被人知道,我说我不可能把一个团队藏十多年,到现在我连经纪人助手都没有,更何况团队了,而且从这次事情的处理上也见得我真的是没有团队,有一些猪一样的队友,这个是开玩笑,我觉得队友纯粹是因为他们替我着急,因为他们知道我一步步走过来,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们在替我着急,他们在替我辩解,辩解的过程中有的时候会急了,觉得你们怎么都不信啊,还在那里无理取闹,所以说出一些失态的话。 主持人:此后是否真的应该有个团队? 韩寒:也不一定,我其实不喜欢团队工作,在我的比赛当中会有一个团队,是一个技师的团队。但我觉得写作还是一个私人的事情,哪怕说你东西是自己写的,在宣传、发行的时候我觉得可能也未必说有个团队是多好的一件事情,因为我以前写文章,在写作出版了以后,我其实自己都不做任何的宣传,就在博客上写一句话,要不然人家会以为这是一本盗版书,然后我就不参加签售,新书出来也不参加各种各样的采访,是因为我觉得让作品去说话,让作品到市场上,让读者去了解,要不然总觉得一个写作者老是露面也不好,因为他的神秘感会降低,那还好,我长得不算特别的丑,也不能说长得丑,有些作家其实一直用第一人称写东西,我总是觉得看上去会带入这个作家我我我,我老会想那个作家自己的脸,而且一个写作者应该更加的低调,我这一次是没有办法,被迫出来做很多的回应和解释,因为我希望我的读者不受到伤害,但应该更加的低调,踏踏实实地写他的作品。
2009年有话大家说 韩寒 在去年全国有七所高校和上海的《萌芽》杂志社联合举办了一次全国中学生的新概念作文大赛,这在我们国内引起了一阵旋风因为这些中学生作品的水平非常高,而且才华也非常出众。令人惊喜的是同时有很多获奖的应届高中生已经被一些重点院校提前录取,比如说南开大学北大、华东师范大学,但是与此同时有一位这次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获得者,他的命运却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 。 今天我们来一起谈一下这样的一个话题:为大家介绍松江二中的学生----韩寒,也就是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同时我们请到了《萌芽》杂志社的主编----赵长天先生,在我身边就座的还有韩寒的语文老师----李厚德老师,我们请到了复旦附中的特级语文教师黄玉峰老师。其实韩寒这个名字呢我是在去年就听人说起过了,而且我发现报纸也写了很多,很多电视也采访了他,给他做了节目。怎么样,这么多媒体关注你,是不是上了好多次电视了? 韩寒:差不多吧。 和晶:上电视的感觉是不是比较好 ? 韩寒:凑合着,还可以。 和晶:一个18岁的男孩子被这么多人关注,并突然之间成为媒体明星,可能会让韩寒的生活发生或者说确实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那么我们先给韩寒泼点凉水,我们先倒回去回忆一下。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是你读几年级的时候? 韩寒:高一,是去年。 和晶:那么今年你在读几年级? 韩寒:高一。 和晶:为什么? 韩寒:留级。 和晶:留级的原因? 韩寒:成绩差。 和晶:差到什么地步? 韩寒:差到留级。 和晶:怎么个差法,比如说几门功课不好?或者是怎么样? 韩寒:原本是四门不及格,松江二中四门不及格是不会留级的,然后到后来是噩耗传来我劳技又不及格,劳纪就是劳动技能课,这是五门,数学一门得算两门,它比较大一点,语文吧还得算阅读,我没做阅读笔记,也算一门。 和晶:等于说你全军覆没啊。你的中考成绩怎么样?就是从初中考到高中。 韩寒:我是数学116分。 和晶:不错呀。 韩寒:是不错。 和晶:然后呢?其它的成绩如何? 和晶:语文我最强项,语文我考了才90分多一点,英语也是116或115这样子,化学、物理都是九十几分、一百分满分。 和晶:那为什么会在一年的时间里,让你对数学、化学、语文、劳动技能这些课下降得这么快,韩寒:对我而言这些我学起来已经没多大意义了,我没有必要再学了。 和晶:就是这些成绩不好不是说是你学不好,是你放弃了,是你主动放弃你的数学、物理、化学、劳动技能,是这几门吧。 韩寒:差不多了。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