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语绮 bhchugf
关注数: 251 粉丝数: 178 发帖数: 4,267 关注贴吧数: 68
给各位来点乐子看看 首先,由我自己进行一下合理的批驳,我真的巨讨厌这种(可能有不少错误,还请指正,我也不是专业的QAQ) 我还是第一次看见形容战斗机用“纺锤型”这个说法的,20的升力体边条翼鸭式布局给它黑成啥了 不管是22,23还是20,在设计之初就要考虑到跨音速面积率(也就是应尽可能降低战斗机在跨音速和超音速状态下的飞行阻力)22和23都遵循了面积率,通过机身边条、翼身融合、S型进气道之类的设计让横截面积分布非常平滑,20也一样,从机头/鸭翼/边条/主翼/后机身,同样实现了平滑过渡,看着不一样只是它们侧重的点不同(20更偏向于超音速方向的优势) 第二:鸭翼影响隐身,这个观点都快被骂烂了,隐身的本质就是减少雷达反射截面(RCS)鸭翼确实增加了额外的翼面和边缘,不过可以用各种手段削减影响,比如运用吸波/透波材料和更加优异的飞控系统,还有最重要的一点,现代隐身战斗机设计是权衡利弊之后的结果(也就是认为鸭翼的优势大于它的劣势)是在综合考量了隐身和超音速能力之后得出的最优解 第三:至少我自己把这种现象叫做“拿民用反推军用”,这种行为是完全错误的,就用这个来说,919是客机,它是要卖出去挣钱的,其首要目标是取得国际适航证进入国际市场,在这种前提下,采购全球成熟的、经过时间验证的优秀供应商(CFM、利勃海尔,霍尼韦尔)的产品是本身就是行业惯例,也是最快、最稳妥的选择(波音和空客就是这么干的,我怎么就没见过有人蛐蛐它俩)而20是国内顶级的军事项目,它的核心技术与材料必须是自主可控的。将民航的供应链模式套用在尖端军事装备上本身就是种错误。 然后是第二张图第一,机尾构型与发动机无关,只与气动布局有关,20的机尾看起来比22宽,并不是发动机不行,而是它用了“腹鳍+全动垂尾”的设计,全动垂尾需要一定的间距来保证气动效率,因此机尾就显得更宽一些,22用的就是常规的四尾翼布局,所以看着就窄一些 第二,和连珠炮一样撇了一大堆质疑WS-15的问题,虽然说大部分数据都没有公开,但是目前大多数都认为它和F119是同一级别(推重比10一级,同时用上单晶涡轮叶片、粉末冶金、整体叶盘之类的先进技术)更像是“我自己就这么说,拿出证据来(大部分都是不公开的保密参数),不然就是我对”就跟那个赢学一样 第三,就算一切都是国产的但生产它的加工设备,工业机器人之类的都是进口的,一断供就抓瞎在现在这个世纪,完全排斥使用国外高端工业设备是不切实际的,衡量工业能力的关键在于能不能整合/运用、最终自主研发替代这些工具(例如达索的CATIA,美国拿它设计出了F22和F35,中国拿它设计出了J20,而它自己就只能设计出被打成路边一条的阵风),而不是从每一个螺丝钉到每一台机器人都自己造,只要核心技术/设计/材料和大部分关键工艺都完全控制在自己手中,那就没有问题,而且国内的高端工业设备真的没大多数人想的那么差(至少满足军用的需求是没有问题的) 第四,中国没有成熟可用的三代半导体,而美西方所谓的“四代半导体”都成熟了。因此20的雷达不行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一代硅二极管,二代砷化镓,三代氮化镓,目前压根没有“四代半导体”这种东西吧(倒是有氧化镓的说法不过还没定论)20装备的大型AESA其收发单元数量和功率被普遍认为不亚于甚至强过F-35的AN/APG-81(你用眼睛看也应该发现20机头空间更大,且技术上存在后发优势)先进的雷达技术正是基于国内成熟的第三代半导体产业 最后总结一下,20和22只是在不同技术时代背景下,针对不同作战思想设计出来的顶级战斗机,自己设了一堆错误的前提证明20不如22,其实这只能证明它还活在2010年 在航吧被系统删麻了,在这里试试
这次行动会不会在某种意义上加速H20出来的速度 看来飞翼式隐形战略轰炸机的生态位还是有必要的 首先是我的理由: 1.现在的用处确实不是那么大,没法飞到蓝莓的本土去搞空袭,但是以后呢,我们总有一天也会有全球的火力投送需求,到时候再搞时间是个问题 2.加大打击范围,1万公里以上的航程在新疆地区和西藏起飞可以覆盖西欧/大鹅全境/中东地区以及迭戈加西亚基地,从东北/江苏地带起飞足以覆盖阿拉斯加/夏威夷/澳大利亚在内的整个第三岛链,几乎除了美洲和部分非洲地区都能打的到,范围相当惊人 3.技术上,J36和各种飞翼布局的隐身无人机已经证明国内已经具备了无尾翼飞控的技术,发动机方面估计使用的是WS-15的无加力燃烧室版本,这个确实需要点时间不过不是什么巨大的难题,这样最难的两个部分就解决了 4.别的什么亚轨道轰炸机现在的技术来看还是有些过于科幻了,最多也就是技术验证 5.还有一个隐藏的优点,就是起到激励的作用,就和核动力航母一样,国内大部分人应该是不怎么了解军事的,或者只是一知半解,只是知道隐轰很强,J20出来的场景各位是看得见的,我认为H20也能起到差不多的效果 感觉最大的问题就是H20最大的问题就是在于它只是“追平”了和蓝莓的差距,没办法做到像南北六代一样形成代差级别的优势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