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ngxin75
huangxin75
关注数: 12
粉丝数: 7
发帖数: 2,270
关注贴吧数: 31
大佬们,vis反手白金dna m,如换成d09c,会增重吗? 如题
各位大佬,小白新手想试试学修盘,闲鱼看到这个日立5k1000,60包邮,可以整吗?
笔记本最好用的清洁工具 笔记本最好用的清洁工具
联想新品真多啊,ThinkBook15锐龙2020也来了 这玩意儿是不是更香?双typec,rj网口,内存可拓展,双m.2,还返100e卡?
转贴:新一代小钢炮,联想公布小新 Pro 14 笔记本联想小新 14 Pro ... 小新 Pro 14 要来了?等等党的胜利?... 新一代小钢炮,联想公布小新 Pro 14 笔记本联想小新 14 Pro 海报放出.笔记本接口与小新 Pro_笔记本吧_百度贴吧来自:http://tieba.baidu.com/p/6973450422?pid=135137901034&cid=0
小新15华为一碰传标签内置,治好了强迫症 先声明:此贴方法仅适用C面非金属壳的本子例如小新15,金属壳只能贴表面,没法内置。 华为一碰传真的好用,用过都知道, 一碰传的WiFi直连传文件速度相当快,文件不是太大的话,数据线都觉得费事。 自从小新15换了AX200网卡,把一碰传用起来后,我的mate20又可以再战两年了。 唯一遗憾的是标签贴在C面,影响外观,难免有强迫症
喜大普奔!AX200网卡最新驱动似乎解决了睡眠唤醒后掉线问题 release note在这: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downloadmirror.intel.com%2F29787%2Feng%2FReleaseNotes_WiFi_21.110.1_IT.pdf&urlrefer=08a5bf5bf78e94cd49ce77ee49f1dc2c 21.110.1驱动在这: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downloadcenter.intel.com%2Fproduct%2F189347%2Fintel-wi-fi-6-ax200&urlrefer=848c4ccb4bba088ba694a58294c3e43a 大家有时间试试看,我家的路由很旧,不一定能测出结果。
windows自动更新导致蓝屏、黑屏、变慢、系统不稳定 相信很多机友都碰到了这个问题,买来新电脑,开始用着挺顺,突然有一天蓝屏、黑屏、变慢、系统不稳定,这多半是windows后台自动更新导致的。 典型的现象:
各位老哥,新到小新15 R5 4600U,没敢联网,直接鲁大师,发现硬盘性能只有别人的一半,咋回事呢?
小型蓝牙音箱如何配音效,弥补高低音不足?请大家发表自己的经验 小型蓝牙音箱如何配音效,弥补高低音不足?请大家发表自己的经验,给后来的朋友参考。
佛门与道门之优劣,望以后其他教门的网友不要再争一家之长。 佛门与道门的法各有千秋,终极目标是一致的,即回到宇宙中心--如如不动之天心--元始至道也。佛门从核心入手,独修性,即道门所谓元神,直证根源;道门从末入手,先修身,积精累气,进而鍊精化气,鍊气化神,鍊神还虚,鍊虚还道。证得至道,是谓圆满。不可谓孰优孰劣也。 试想,如果没有"德"作为基础,如何证道?神赖精定,无德之人,其体必衰,神如何能定?修禅定岂非空中楼阁?故而历来佛门有成就者,称谓大德,福德广厚,足以开慧,其人多需累世苦修,以便积下开慧资粮,因为在佛教眼里,肉身犹如臭皮囊,一世一换,其看重的惟神惟性而已。按今天的话说,佛法是“高大上”的,起点高,成就高,难度亦高。 道门也认为肉身是道之末,老君说“身如大患”,故而教人从当下这个肉身修起,先解决燃眉之急,有了一定资粮,再往高处进步,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不可谓不高明也。 佛祖留下如此珍贵的文字,屡见当今之佛教徒,不好好珍惜,刻苦修行,以便早日成就,开度苦难大众,却有时间与其他教派争论高下,以显己之高明,不亦悲乎! 须知众生修何种法门,亦非偶然,皆累世因缘所致,随缘随缘,是谓自然,佛道亦不超此外也。 到道吧来谈他法,吾等以为不妥。修行之人当深思!
元始天尊说太古经 天尊曰: 有动之动,在乎无动;有为之为,在乎无为。 气住则万物皆生,气泯则万物皆灭。 物物相资,固养其根;默而悟之,我自植之。 出乎无间,不死不生,与天地为一者哉! 天尊曰: 忘于目则光溢无极,泯于耳则心识常渊,两机俱忘,是谓太玄。 混混沌沌,合乎大方;溟溟涬涬,合乎无伦。 天地之大,我之无盈;万物之众,我之所持。 曷有穷终,以语其弊哉! 天尊曰: 养其真火,身乃长存;固其真水,体乃长在;真真相济,故曰长生。 天得其真,故长,地得其真,故久,人得其真,故寿。 世人所以不得长久者,养其外,坏其内也。 长生之道,不视不听,不华不荣,弃世离俗,积精全神,寂寞无为,乃得道矣。 兹为众生,即说 偈曰: 天尊宣秘密,方便示慈悲。 法雨滋羣品,玄谈释众疑。 观凡如梦幻,引接悟希夷。 水火归炉灶,云霞罩坎离。 冲虚通圣道,清静结灵芝。 物得能长久,人行绝祸危。 逍遥三界外,永永证无为。 元始天尊说太古经毕
太上灵宝智慧观身经 经名:太上灵宝智慧观身经。撰人不详,似出於南北朝隋唐之际。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玄部本文类。参校本:《金石萃编》卷九十六。 太上灵宝智慧观身经 静观真人於思微中,观身实相,深达智慧,了见四大、六种根识、及五聚荫、五印世法皆悉空寂,入无相门。所谓外想、内想,若生想,若灭想,了了照尽,无浄秽法,无生灭法;如是尽处,亦无所尽,究皆是空,空竟升玄。何以故?内想者名境观空,是空亦空,空空亦空,空无分别空故。是无分别空,亦复皆空,空无二致,故言其尽。若善男女,照法空性,无起灭心,无憍慢心,无恐怖心,无憎爱心,能於世间免种种苦。所谓生死别苦、鬼神害苦、官私口舌苦、水火刀兵饥寒苦,皆悉免离。如是尽利益,非於一人、二人,必於无量无边、无量数人;非一天、二天,无量无边、无量数天,其功德力,不可思议。是故此说,名为解脱,名利益义,名无量义,名第一义。如是诸义,若书若写,若读若诵,若解说,是为入智慧门,游智慧室,坐智慧牀,餐智慧食,得智慧真相之体。即於尔时说智慧颂曰: 智慧起本无,朗朗照十方。结空峙玄霄,诸天挹流芳。 其妙难思议,虚感真实通。有有有非有,无无无不无。 智慧常观身,学道之所先。渺渺入玄津,自然录我神。 天尊常拥护,魔王卫宝言。晃晃金刚躯,超超太上仙。 智慧生戒根,真道戒为主,三宝由是兴,高仙所崇受。 泛此不死舟,倏忽济大有。当此说戒时,诸天来稽首。 太上灵宝智慧观身经竟
太上老君说了心经 经名:太上老君说了心经。撰人不详,约出唐代。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 太上老君说了心经 若夫修道,先观其心。心为神主,动静从心。 心动无静,不动了真。心为祸本,心为道宗。 不动不静,无想无存。无心无动,有动从心。 了心真性,了性真心。心无所住,住无所心。 了无执住,无执转真。空无空处,空处了真。 老君曰:吾从无量劫来观心得道,乃至虚无,有何所得。为诸众生,强名得道。 老君曰:吾观众生不了其心,徒劳浩劫,虚役其神,於心无了,永劫沉沦。依吾圣教,逍遥抱真。 太上老君说了心经竟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妙经 经名:太上老君说常清静妙经。撰人不详,约出於隋唐。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参校本:杜光庭等诸家注解本。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妙经 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静者动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内观於心,心无其心;外观於形,形无其形;远观於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无,唯见於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真静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能悟之者,可传圣道。 老君曰: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著之者,不名道德。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著万物。既著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 仙人葛仙翁曰:吾得真道,曾诵此经万遍。此经是天人所习,不传下士。吾昔受之於东华帝君,束华帝君受之於金关帝君,金阙帝君受之於西王母,西王母皆口口相传,不记文字。吾今於世,书而录之。上士悟之,升为天官;中士得之,南官列仙;下士修之,在世长年。游行三界,升入金门。 左玄真人曰:学道之士,持诵此经者,即得十天善神拥护其人,然后玉符保神,金液鍊形,o形神俱妙,与道合真。 正一真人曰:人家有此经,悟解之者,灾障不干,众圣护门,神升上界,朝拜高。功满德就,相感帝君。诵持不退,身腾紫云。
太上洞玄灵宝天尊说大通经 经名:太上洞玄灵宝天尊说大通经。撰人不详,疑系唐宋道流所作。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玄部本文类。 太上洞玄灵宝天尊说大通经 真空章 先天而生,生而无形;后天而存,存而无体。 然而无体,未尝存也。故曰不可思议。 玄理章 静为之性,心在其中矣;动为之心;性在其中矣。 心生性灭,心灭性现,如空无相,湛然圆满。 玄妙章 大道无象,故内摄於有; 真性无为,故外不生其心。如如自然,广无边际。 对境忘境,不沉六贼之魔;居尘出尘,不落万缘之化。 致静不动,致和不迁。慧照十方,虚变无为。 偈曰: 有法悟无法,无修解有修。包含万象体,不罣一丝头。 太上洞玄灵宝天尊说大通经竟
太上老君著赤文洞古经 操真章(上) 有动之动,出于不动。有为之为,出于无为。无为则神归,神归则万物寂。不动则气冺,气冺则万物生。神神相守,物物相资。厥本归根,默而悟之我自识之,入乎无间,不死不生,与天地为一。 入圣章(中) 忘于目则光溢无极,冺于耳则心识常渊。两机俱忘众妙之门,纯纯全全,合乎大方。溟溟泽泽,合乎无伦。天地之大,我之所维。万物之众,我之所持。曷有穷终,以语其弊哉。 住世章(下) 养其无象,象故常存。守其无体,体故全真。全真相济,可以长久。天得其真故长,地得其真故久,人得其真故寿。世人所以不能长久者,为丧其无象,散其无体,不能使百骇九窍与真体重存,故死矣。
上方钧天演范真经 经名:上方钧天演范真经。撰人不详。二经同卷。底本出处:《天统道藏》太平部。 上方钧天演范真经 集德符天履道章上 我之上者,忠孝而敬之。我之下者,慈爱而逊之。用舍柔和之,行藏仁义之。先人而谅之,外身而照之。其于万汇也,方便而善之。其於内外也,中正而德之。还能犹是者,适道而顺矣。 体道颐神至德章中 有象之相,即非真相。元神之神,乃日真神。神之圣也,则在昭清觉静慧之乡。神之昏也,则居恐怒喜思忧之境。若能破此有象,而成元神之神者,则长生久视之道几哉。 二相昭清理法章下 无神非真,而名其鬼。真辅元神,抱阳曰仙。真为元一之晶,善佣於神也。神为元始之宗,藉晶而全也。渊哉,释有为之梦,归元相之身,即得灵光匪测,而日圣人之躬也。紫清真人而作偈云: 道宗无为主,悟觉由心行。廓落清汉光,厄障悉抛去。真辅元始魂,秀凝霞空同。神居有间根,即得无间功。 上方钧天演范真经竟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