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虑甚远 思虑甚远
关注数: 107 粉丝数: 312 发帖数: 20,588 关注贴吧数: 58
那些不接一传的强力主攻 自从自由人诞生后,副攻基本上不怎么接一传,刘亚男小清新这些属于稀客; 自从双主攻接一传强力接应体系在欧美形成共识,不接一传的强力主攻也非常少见; 下面仔细捋一捋那些不接一传的强力主攻吧: 1、加莫娃:不接一传靠阿塔索科养,04年打出巅峰,以高点进攻为主,06,10两度让桑巴军团泪洒世锦赛,然而不接一传的主攻毕竟另类,故而在04后逐渐改成接应,08后彻底变身强力接应;最终结局:改接应,变身暴力接应。 2、卡尔德隆:外号小龙女,190的身高,摸高332,极度恐怖的弹跳和爆发力,08奥运会和鲁伊兹一起砸穿了中国女排的地板,且关键球防起了王一梅一记重扣,成为了北京奥运会的亮点,同时这个球也间接造成古巴女排的那场胜利;最终结局:古巴群体没落,小龙女远走他乡鲜有赛事; 3、科舍列娃:刚开始被老四驾马车压着,10年世锦赛作为溜边接一传的主攻,几乎没接几个,由于前辈加莫娃阿塔莫诺娃等人的光芒太过耀眼,直到15年世界杯,科舍列娃才真真正正跟冈察洛娃组成俄罗斯两门重炮,然而此时的世界排坛已经没了俄罗斯的地位;最终结局:目前可以说目前唯一活跃着的不接一传强力主攻; 4、江畑幸子:或许你觉得这个176的小女人没资格成为暴力,然而却忽视了矮小的身躯下隐藏着巨大的爆发力和强悍的腰腹力量,12和木村沙织两个人一起把中国女排挡在四强之外,然而12耗尽了她所有人品,最终结局:伤病退役; 5、中国特色梅系主攻:大梅王一梅,三梅刘晏含,梅系主攻,代表词语就是不讲道理的实力抄手炸手,不过当下的主攻,必须接一传似乎已经成为了一项必备技能,强大如阿塔芭芭拉,再到金软景朱婷,个个都是六轮一传的主儿,所以梅系主攻,除了王一梅和刘晏含其余都已经变身成为全面主攻,有的甚至还成了保障性主攻,然而在主攻,不接一传的主攻手,要不被改造成全面要不被拉到接应位置! 以上这就是那些不接一传的主攻的结局,目前除了科舍列娃还活跃在大家的视线里,其余的要不被改造要不变得全能,毕竟世界潮流 就是双主攻接一传,强力接应的基本框架,中国女排也必须紧跟世界潮流。慢慢进行改革
那些不接一传的强力主攻 自从自由人诞生后,副攻基本上不怎么接一传,刘亚男小清新这些属于稀客; 自从双主攻接一传强力接应体系在欧美形成共识,不接一传的强力主攻也非常少见; 下面仔细捋一捋那些不接一传的强力主攻吧: 1、加莫娃:01出道,不接一传靠阿塔索科养,04年打出巅峰,以高点进攻为主,06,10两度让桑巴军团泪洒世锦赛,然而不接一传的主攻毕竟另类,故而在04后逐渐改成接应,08后彻底变身强力接应;最终结局:改接应,变身暴力接应。 2、卡尔德隆:05出道,外号小龙女,190的身高,摸高332,极度恐怖的弹跳和爆发力,08奥运会和鲁伊兹一起砸穿了中国女排的地板,且关键球防起了王一梅一记重扣,成为了北京奥运会的亮点,同时这个球也间接造成古巴女排的那场胜利;最终结局:古巴群体没落,小龙女远走他乡鲜有赛事; 3、科舍列娃:06开始出道,刚开始被老四驾马车压着,10年世锦赛作为溜边接一传的主攻,几乎没接几个,由于前辈加莫娃阿塔莫诺娃等人的光芒太过耀眼,直到15年世界杯,科舍列娃才真真正正跟冈察洛娃组成俄罗斯两门重炮,然而此时的世界排坛已经没了俄罗斯的地位;最终结局:目前可以说唯一的不接一传强力主攻; 4、江畑幸子:或许你觉得这个176的小女人没资格成为暴力,然而却忽视了矮小的身躯下隐藏着巨大的爆发力和强悍的腰腹力量,12和木村沙织两个人一起把中国女排挡在四强之外,然而12耗尽了她所有人品,最终结局:伤病退役; 5、中国特色梅系主攻:大梅王一梅,三梅刘晏含,梅系主攻,代表词语就是不讲道理的实力抄手炸手,不过当下的主攻,必须接一传似乎已经成为了一项必备技能,强大如阿塔芭芭拉,再到金软景朱婷,个个都是六轮一传的主儿,所以梅系主攻,除了王一梅和刘晏含其余都已经变身成为全面主攻,有的甚至还成了保障性主攻,然而在主攻,不接一传的主攻手,要不被改造成全面要不被拉到接应位置! 以上这就是那些不接一传的主攻的结局,目前除了科舍列娃还活跃在大家的视线里,其余的要不被改造要不变得全能,毕竟世界潮流 就是双主攻接一传,强力接应的基本框架,中国女排也必须紧跟世界潮流。慢慢进行改革
排超次年后发生了什么? 排超初年:李盈莹+陈丽怡+杨艺的组合一鸣惊人,决赛刘晓彤加盟后,力压金软景领衔的上海,问鼎排超初年; 排超次年:李盈莹+柯蓝+杨艺的组合再度披荆斩棘,杀入决赛,可惜杜青青和柯蓝两个人也无法达到刘晓彤的能力,故而饮恨次年; 这个时候,陈指导已经发现了问题所在,那就是李盈莹对角的下球能力不足,导致卡轮频频,所以,王艺竹被推上了一队,但是王艺竹的表现跟排超元年李盈莹的表现,简直是天壤之别,非但一点希望之星的样子没有,反而有点累赘的感觉,此时的李盈莹已经攻防全面,成为前面能砸后面能防的多面手,而此时陈指导需要的只是一个元年摧城拔寨的强攻手,王艺竹则是陈导所期待的那位攻手,只可惜,联赛之前的各种比赛,王艺竹都没能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那么接下来发生了什么呢? 1、王艺竹不争气,导致陈导阵容无法凑齐,此时朱婷官宣加盟,随机而来的便是利弊参半的消息; 朱婷来了,按照陈的思路。李盈莹(核心下球)+朱婷(攻防核心)+杨艺(保障核心),这套阵容估计是当下陈导的次终极阵容(终极阵容为杨艺换成龚翔宇),但是一旦这么做,就是要朱婷接六轮一传养李盈莹,同时要让朱婷给李盈莹当绿叶,试问这么做,上到国家队教练组和排协,中到朱婷自己,下到朱婷庞大的粉丝团,谁能点头答应?所以摆在二泉面前的,则是一盘烫手山芋,看似美味实则操作复杂; 2、紧接着,官宣朱婷后,胡克尔官宣加盟,如此一来,陈导元年的阵容官宣破产,很简单,放着胡克尔不用,你要用杨艺,不说别的,估计连天津球迷都不会赞同,本来杨艺就已经是风口浪尖的人物,是陈导凭借个人威望勉强使用,现在面对胡克尔的高薪酬加盟,你能放着不用吗?更现实的在于,此时的朱婷和李盈莹都已经具备六轮一传的能力,胡克尔又顶着强力接应的帽子,多么完美多么的顺理成章; 3、一切的一切,结果就是,排超三年,陈友泉推翻了自己元年的组队思路,改用朱婷李盈莹六轮一传,胡克尔强力接应的战术,如那年只是联赛,这套阵容拿下冠军,也是无可非议的,但是问题偏偏这年是世俱杯,世俱杯的重要性远远大于联赛,为了世俱杯,陈导也是随机请求刁琳宇张常宁龚翔宇王梦洁四个人加盟,然而这四位,却在赛前放鸽子,具体原因未可知,如此世俱杯上,陈导的终极阵容无法施展。 所以我们看到的世俱杯,看到了胡克尔不下球,看到了朱婷意外受伤,看到了李盈莹悲催的被拦死若干球,看到了陈导连换人都需要张静坤提醒,完全丢了魂儿。而这个时候,陈导顺势下课了,王指十万火急接班了; 接班后的王导,重用于鋆伟,回到联赛赛场后,胡克尔突然觉醒,打江苏的比赛,胡克尔在二号位下球频频,同时卡起了龚翔宇若干次进攻,拦网也把张常宁撑起了很多,突然变了,从之前不接一传也不下球的软蛋变成了李盈莹最佳帮手,于鋆伟也突然蜕变了,非但一传不飞,进攻也下了不少困难球,多么美好的画面,仿佛浴火重生般。 半决赛后,朱婷回归,联赛也没了悬念。 说了这么多,想必大家也看出个所以然来了,这件事儿从始到终,受害人是谁,受益人又是谁,大家心里肯定能清楚吧!我觉得我说的也够多了,不能再多说了,否则这个吧估计也要被人扣帽子了
从两届半的排超联赛分析陈友泉指导的战术思路 陈友泉执教天津女排,有两年半的时间,缔造了一冠一亚的辉煌战绩,还是不可多得的大帅 排超初年:姚迪(陈馨彤) 杨艺(李莹) 李盈莹 陈丽怡(刘晓彤) 王媛媛 王宁 孟子璇 排超次年:姚迪 杨艺 李盈莹 柯蓝(杜青青) 王媛媛 李亚楠(郑益昕) 孟子璇 刘丽雯 排超三年:姚迪 胡克尔 朱婷 李盈莹 王媛媛 李亚楠 孟子璇;世俱杯后引咎辞职,王宝泉接任; 论陈指导的阵容:一句话形容,周芷若九阴白骨爪,招式凌厉根基不稳。 1、副攻基本稳定,王媛媛占据一个主力名额,另一个位置选择了李亚楠,以背后球为主,弥补杨艺二号位进攻的缺陷; 2、三个边攻手,基本上遵循核心下球手+核心保障手+攻防核心的组合,这点在次年未能达成,三年也没完全达成; 3、组队思路:陈指导的思路,就是快速组建球队,把每个位置的能力发挥到最大,运用了新版木桶原理,舍弃老版木桶原理(即一个整体的上限取决于最差的那个),新版则选择将木桶倾斜,全力强化强项,尽量避免弱项; 反应到战术为: a、核心进攻手李盈莹尽可能强化进攻,尽可能少参与一传防守; b、核心保障手杨艺尽可能少进攻,尽可能多参与一传防守; c、攻防核心陈丽怡,根据自身的能力无缝切换,后排尽可能少参与后攻战术,全力辅助杨艺接好一传和防守,前排尽可能迅速渡轮,不让后排的李盈莹频繁起跳后攻渡轮; d、副攻以拦网为主,进攻为辅,陈丽怡前排轮次尽可能多打二号位跑动,利用网长拉开给陈丽怡制造渡轮机会,李盈莹前排尽可能做好防反,争取多抢分; 4、该阵容的优势劣势,一句话形容——周芷若的九阴白骨爪(可以速成但根基不稳) 优势:球队成型速度快,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最擅长的绝技,故而可以做到速成; 弱势:根基不稳定,导致攻防核心压力巨大,一旦被针对,极有可能崩溃,同时对进攻双核的两个球员要求甚高,故而该战术的实施者也是可遇不可求;
悲剧——王艺竹改接应了 根据爆料,小将王艺竹在封闭训练里以接应的身份参加训练,强化防守和进攻线路; 首先,大泉需要知道竹子的定位,天女目前的边攻里,全能有李盈莹,保障有杨艺,唯独缺少一个强力攻手来撑起李盈莹对角,联赛因为有一个核弹朱婷在,自然不会出什么乱子,一旦朱婷离队,请问您老打算让谁来打李盈莹对角?韩月?于鋆伟?陈博雅? 其次,明眼人都能看出,李盈莹王艺竹陈博雅是未来天女的边攻框架,根据当下情况,李盈莹已经成熟且完全担任了攻防核心的任务,陈博雅由于决赛的高光表现以接应的身份进入了国家队集训,故而无法成为李盈莹对角,所以李盈莹对角当仁不让归属王艺竹才对,那么就应该要求王艺竹回归主攻位置。更何况王艺竹在二号位拐手线打的那么差,根本不适合接应位置,主攻才是王艺竹的归宿; 最后,这是我第一次说王宝泉的不是,原本我对王宝泉缔造了十年九冠的辉煌战绩很赞赏,但是王宝泉犯了跟蔡斌一样的问题,过分强调双主攻接一传强力接应战术,的确这是当下最为出色的战术体系,但是美味的披萨饼在中国就是不如白米饭来的普及,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中国要不就是三个全面边攻,要不就是强力主攻保障接应。你天津连龚翔宇都没有还指望培养本土的强力接应?请您醒醒吧,别再祸害这批天女了 如果你还想有所作为,请你立刻让王艺竹回归主攻,走李盈莹的老路,先强化进攻,进攻能做到一定的程度再去强化短板,撑起李盈莹的对角,才有希望再创辉煌。
悲剧——王艺竹彻底改接应 根据爆料,小将王艺竹在封闭训练里以接应的身份参加训练,强化防守和进攻线路; 首先,大泉需要知道竹子的定位,天女目前的边攻里,全能有李盈莹,保障有杨艺,唯独缺少一个强力攻手来撑起李盈莹对角,联赛因为有一个核弹朱婷在,自然不会出什么乱子,一旦朱婷离队,请问您老打算让谁来打李盈莹对角?韩月?于鋆伟?陈博雅? 其次,明眼人都能看出,李盈莹王艺竹陈博雅是未来天女的边攻框架,根据当下情况,李盈莹已经成熟且完全担任了攻防核心的任务,陈博雅由于决赛的高光表现以接应的身份进入了国家队集训,故而无法成为李盈莹对角,所以李盈莹对角当仁不让归属王艺竹才对,那么就应该要求王艺竹回归主攻位置。更何况王艺竹在二号位拐手线打的那么差,根本不适合接应位置,主攻才是王艺竹的归宿; 最后,这是我第一次在本吧说王宝泉的不是,原本我对王宝泉缔造了十年九冠的辉煌战绩很赞赏,但是王宝泉犯了跟蔡斌一样的问题,过分强调双主攻接一传强力接应战术,的确这是当下最为出色的战术体系,但是美味的披萨饼在中国就是不如白米饭来的普及,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中国要不就是三个全面边攻,要不就是强力主攻保障接应。你天津连龚翔宇都没有还指望处强力接应?请您醒醒吧,别再祸害这批天女了 如果你还想有所作为,请你立刻让王艺竹回归主攻,走李盈莹的老路,先强化进攻,进攻能做到一定的程度再去强化短板。
突然想清楚一件事儿 吧里很多人都在责备郎平和大泉,前者涉及国家队等诸方面利益,可能会有水很深的嫌疑,暂且不多说; 但是关于大泉,个人认为,王宝泉不是不愿意走二泉的战术,即核心攻手+核心攻防的双核战术,而是目前的阵容,无法做到这种战术体系: 原因在于: 元年的框架为:核心下球手李盈莹,核心保障手杨艺,攻防核心陈丽怡(刘晓彤); 当下的人员有:有朱婷:朱婷李盈莹(分别兼任攻防核心和保障核心,且随意调换角色)+王艺竹(下球手) 无朱婷:核心攻防李盈莹+核心下球王艺竹+核心保障陈博雅(杨艺),其中李盈莹承担保障任务最多,同时由于王艺竹不下球,李盈莹擦完地板还要摧城拔寨; 所以,问题的关键就在于,现在的李盈莹被迫从一个核心下球手变成了攻防核心,因为队伍里无人可以做到既能攻又能防,朱婷如果在,朱婷可以担任这个角色,然而朱婷不可能一直留在天津,大泉想的自然是今后,包括二泉也是如此思量,所以排超三年大力培育王艺竹的进攻,也是为了能在进攻端替李盈莹分担压力,不曾想,天才不是说说就有的,王艺竹全身心投入进攻的效率还不如六轮一传的李盈莹,因此才无法实现元年的战术体系。 放眼全运会,元年李盈莹的这个角色估计还是无法找到,那么就期待陈博雅能在攻防两端阔步成长,或者王艺竹的进攻突然开窍,那么就可以出现元年的冠军阵容。
如果全运会这么布阵 一楼不给百度了 首先,朱婷如果留队,那么朱婷李盈莹两个人必须要有一个成为全力进攻的人,也就是说类似日本的双核战术,由于朱婷和李盈莹都可以承担木村的攻防核心以及江畑的攻击核心的任务,因此,要不李盈莹接一传养朱婷,要不朱婷接一传养李盈莹(根据现在的情况,大概率李盈莹六轮一传养朱婷),然后接应位置上保障性质的杨艺或者陈博雅。 接着,如果朱婷离队,那么问题简单了,李盈莹王艺竹陈博雅的三叉戟是终极版本,前提王艺竹要有充分的下球能力,那么可以成为王艺竹(核心攻击)+李盈莹(攻防核心)+陈博雅(保障核心),如果陈博雅的下三路不是那么出色,杨艺顶上; 最后,切记不要再出现,为了交学费锻炼新人,仗着有王炸主攻肆意妄为的情况,虽然培养新人刻不容缓,但是也要瞄准方向,王艺竹方向是强力主攻,那么就不要为了那点经验,强行拉到接应位置,楚金玲的悲剧还在眼前,不要重蹈覆辙,同理,陈博雅的拐手线打得好,那么就往接应方向培养,毕竟现在比起排超初年,已经强太多了,得知足了。 元年的李盈莹只能进攻,现在的李盈莹攻防全能;元年的王媛媛还很稚嫩,现在的王媛媛独当一面; 元年只有李盈莹一个点,现在竹子博雅双双崛起;元年保障团队只有杨艺,王思敏及时解燃眉之急;
12年的日本女排——双核打法 12年伦敦奥运会,中国女排2:3惜败日本女排,赛后魏秋月的泪水成为了国人心中永远的痛,那场比赛也是我迄今为止最不想回忆的,然而时过境迁,必须要在这场比赛里找到问题症结所在,下面浅析一下日本女排伦敦周期的打法: 主力阵容: 二传:竹下佳江 接应:新锅里莎 主攻:木村纱织 江畑幸子 副攻:荒木绘里香 岩坂名奈 自由人:佐野优子 一传体系为:木村6,新锅6,佐野6,核心进攻手为木村纱织和江畑幸子,且这俩基本包办了所有的得分。 日本的战术体系,往往是在竹下佳江精准的传球下,四号位拉开和六号位立体进攻为主要得分手段,三号位和二号位均为偷袭战术。看似非常简单,操作难度异常巨大 首先,伦敦周期诸强发球攻击性明显增加,导致一传到位率已经逐渐下降,但是日本女排拥有世界最强自由人佐野优子和第一保姆接应新锅里莎,这俩协助木村纱织,把日本的后防彻底守护住;同时,荒木绘里香和岩坂名奈一改之前日本副攻手主打进攻的特色,而且撑起了诸多拦网,前排也有一道城墙; 其次,日本绝对核心——竹下佳江,虽然只有159,但是其传球无论隐蔽性,到位程度,以及拉开的速度之快,位置之准,让人不得不钦佩其天赋独到,同时竹下佳江的防守也异常出彩,其负责的二号位斜线区域,时常会出现精彩防守; 再次,若说日本女排的核心进攻手,不得不说是只有打中国才会打鸡血的江畑幸子,伦敦大战砍下33分,决胜局一人砍下8分,强悍的腰腹力量以及强悍的滞空能力,让这个只有176的女人砸穿了中国女排的地板,尽管这一战耗尽了江畑幸子所有的人品,导致12之后陷入伤病困扰不得不被弃用,然而就那一场的光辉足以让人铭记。 最后,日本的攻防核心木村纱织,第一局最后几分,木村纱织凭借一己之力拿下了比赛,不仅仅担任六轮一传还是日本最稳定的得分点,伦敦周期,木村和金哥并称亚洲女排双雄主攻,不得不说其出色的能力; 所谓双核。就是木村和江畑幸子的进攻双核,佐野和新锅的防守双核,其实木村和新锅兼顾攻防,对比咱们现在的中国女排,有的时候不得不说,的确有点过于要求全面了,当然能攻防全能固然好,但是日本女排那种先天劣势,无法做到前面能砸后面能防(比如江畑防守很烂新锅进攻只能偷),那么就利用阵容取长补短。
瓜队接应位置是最大的隐患 瓜队本次召入的接应共有:龚翔宇,刘晏含,栗垚,陈博雅四个人 首先龚翔宇铁打的主力,这个没问题,但是龚翔宇的问题确实也明显,那就是稳定有余爆发不足,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当然不排除有吃饺子的情况(譬如专怼老褶子) 但是近两年来,中国女排最大的硬仗当属19年香港站PK意大利,那场比赛双方打出了高水平,但是那场比赛,龚翔宇却打出了一份最差的答卷,一方面龚翔宇状态不佳,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欧洲球队防二号位定点进攻肯定有一手,毕竟面对的都是埃格努,波斯,椰丝,小乔,利普曼等这些比龚翔宇强很多的暴力接应; 而香港站的比赛,龚翔宇发挥不佳后,老将曾春蕾刘晓彤双双替补上场,都在二号位撕开了裂口,同时张常宁也在第三局登场客串; 之所以说现在接应是最大的隐患,就是随着曾春蕾的退役,目前龚翔宇身后已无正牌接应,刘刘晏含的二号位火力尚未可知,栗垚根本没有经历过大赛的考验,陈博雅毕竟太稚嫩,瓜队看来看去,似乎只有张常宁或刘晓彤客串才可以把接应位置给顶起来; 二传丁霞姚迪刁琳宇的组合完全够用,主攻更不用说,朱婷张常宁李盈莹三角形稳定带爆发,副攻小苹果和北长城也炉火纯青,后面还有王媛媛胡铭媛等,自由人更加是幸福的烦恼,林莉王梦洁倪非凡老中青三代都是翘楚,唯独接应位置,只有龚翔宇一个人苦苦支撑。不得不说是最大的隐患。 展望今年,或许希望真的得落到陈博雅身上,希望陈博雅复制16龚翔宇的辉煌,三级跳迈入国家队,参加奥运会
论世军会和今年联赛 有没有发现,今年联赛和世军会都有个异曲同工的地方 世军会完全可以用李盈莹+刘晏含+杨艺的阵容,哪怕杨艺换成欧阳倩倩也可以,总归靠李盈莹和刘晏含两门重炮完全可以拿下冠军,不至于在家门口丢脸。赛后我还发了一篇帖子,说世军会之后估计都知道杨艺的重要性了吧,很多天女粉丝都认可,包括一直反对杨艺的一位元老,都认可我这个“除了龚翔宇和曾春蕾,没人比杨艺更适合天津”。 今年联赛异曲同工,完全可以用朱婷+李盈莹+杨艺的三边攻,但是前期先是主打于鋆伟,中期主打王艺竹,后期又培养陈博雅,总归就是仗着有大小王,索性用今年联赛交学费,死活要把王艺竹和陈博雅练出来,殊不知,王艺竹定位主攻,一会儿主攻一会儿接应的,楚金玲就是个例子,国家队主攻地方队接应,换来换去最后球都不会打了,白瞎了那么好的爆发力。 如果大泉是为了锻炼球员,那么我宁可你让朱婷李盈莹轮休,王艺竹于鋆伟主攻,陈博雅接应,就这么打,哪怕输了也无关紧要,但是你非要用朱婷李盈莹去养王艺竹和陈博雅,那就是本末倒置。 俞觉敏11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王一梅接一传养杨婕 武小江19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李盈莹接一传养六梅 王宝泉21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大小王接一传养竹子 而这些啼笑皆非的故事,往往都会在真正的高手对决中露出破绽 眼下的天津女排,如果朱婷离队,估计阵容不出所料就应该是: 二传:姚迪 接应:陈博雅 主攻:李盈莹,王艺竹 副攻:王媛媛,王宁 自由人:王思敏
随笔(主要我也不晓得叫啥标题好) 如果说08之后,中国女排短暂的为下三路担忧过 依稀记得动不动楚金玲被发下场,然后换殷娜上,到位马蕴雯不到位王一梅; 然后10年惠若琪受伤,场上除了李娟无人一传过关,11年张磊的一传突飞猛进,楚金玲也在12年人品大爆发; 然而很多人看不到实质性问题,其实一传不到位,完全可以用一锤子买卖解决问题,楚金玲最大的问题是,一传不到位后,调整攻也没用绝对能力打下去,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导致了恶性循环,而这个从里约周期便已经开始了 从15年世界杯开始,巴西美国逐渐没落,这俩一个主打全面突袭,一个主打光速拉开,唯独少一个硬砸的; 典型的就是半决赛中国女排PK巴西,巴西把中间加压两边拉开发挥的淋漓尽致,然而中国女排以不变应万变,刘晓彤一传接的是不到位,可是我就能调整攻砸死你,朱婷张常宁也是不讲道理的各种炸手;反观巴西,不到位球哪怕谢拉也有动不动被封死的时候。 18年开始,正式进入朱婷波斯埃格努的三足鼎立时代,同时也开始比拼两队的第二得分手,18年半决赛,咱们只有朱婷一个人稳定得分,张常宁尿血李盈莹稚嫩,袁心玥低迷龚翔宇忙于擦地板,只有颜妮偶尔能给予帮助,反观意大利,除了埃格努发挥出色,塞拉也时不时制造各种惊喜; 无独有偶,时间来到19年香港站,张常宁恢复健康,李盈莹愈发成熟,外带袁心玥觉醒,反观意大利,塞拉从第三局末端便被打压至攻防溃败,换上的皮亚特妮妮一传不稳进攻只会死勒; 故而可以得出结论,一传是很重要,但是下球才是硬道理,接好了一传也是为了更好地下球,前提是不能像09的楚金玲那样随意飞一传,因此,为何每个教练都是选择进攻出彩的球员拉进国家队培养,因为能下球,就表明有培养价值,龚翔宇是联赛打的风生水起拉进国家队,李盈莹是联赛得分王拉进国家队,等等等等。 今后的选材,还是要以进攻为主,当然一个球队也需要一个保姆型球员,江苏为何今年突飞猛进,就是拨乱反正重新启用许若亚,撑起了张常宁对角,让张常宁可以专心进攻,所以今年张常宁的下球率大幅度上涨。反观天津,为何朱婷和李盈莹的下球率不如往常,因为这俩分心接一传保护一个王艺竹,尽管后来换上了陈博雅,下了一些球,却也是杯水车薪。 扯远了,老褶子曾经说过,要想让中国女排输球,就不能让朱婷的下球率超过50%,而现在随着大数据的普及,朱婷下球率越来越低已经是不可不承认的事实,所以郎平就希望用快速拉开给朱婷制造更多的机会,对此我部于否认也不予支持,但是个人认为,这样其实在走美国的老路,美国什么下场大家都看到了,或许咱们有朱婷,张常宁,李盈莹,龚翔宇这些个人能力超过希尔罗宾逊拉尔森这些人的队员,可是今后呢?
浅谈今年国家队的接应 按照集训名单,国家队的接应一共有龚翔宇,刘晏含,栗垚三个人 龚翔宇毫无疑问,铁打的主力,六轮一传外带出色的进攻,是主力接应的不二人选,在此不累述,当然我也知道字母为首的龚翔宇黑粉立刻要来了; 那么重点说说刘晏含和栗垚 刘晏含:四号位进攻绝对全国前四,二号位进攻则有待考证,这是刘晏含最后一次亮相比赛时给大家留下的印象,但是经过了那么长时间的训练,是不是出现了涅槃,值得期待; 栗垚:说实话,栗垚的入选倒是有点出人意料,因为恒大女排基本上是三叉戟,铁打的栗垚流水的外援,从去年的拉巴科舍到今年的拉巴罗宾,栗垚也从去年的六轮一传接应变成了今年不接一传专门进攻的接应,虽然栗垚在联赛的表现可圈可点,但是丝毫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地步,能打成什么样拭目以待。 那么根据队员特点,个人预测,刘晏含的定位是改变节奏的假接应真主攻,类似15年世界杯PK塞尔维亚那场一样,朱婷轮到后排,利用张常宁二四均能打的优势,刘晏含上场主打四号位,张常宁打二号位,顺利渡轮,一旦朱婷轮到前排,刘晏含则回归接应本位加强端拦网; 栗垚的话,由于进攻再国内也没能打出龚翔宇的数据,国际上估计指望不上,估计是一个过客,作为一种尝试的,但是也期待栗垚能打出自己的一片天。
精细复盘香港站中意大战(缓慢更新) 因为非常详细,一个一个球的来说,所以暂时先说第一局,后面有时间继续,等全部说完后,好好总结一下 大菠菜发球,张常宁一传到位,龚翔宇一攻被拦回,张常宁防反调整攻被达内西拦死,0-1; 大菠菜发球,颜妮接一传,张常宁四号位平拉开下球,1-1; 颜妮发球,大菠菜接一传到位,达内西高点快球得分,1-2; 达内西发球,龚翔宇一传到位,张常宁四号位平拉开被拦,1-3; 达内西发球,龚翔宇一传到位,丁霞传龚翔宇失配,处理过网,埃格努反击命中,1-4; 达内西发球,龚翔宇林莉互让,发球得分,1-5,郎平暂停;(中国女排确实慢热) 达内西发球,龚翔宇一传到位,袁心玥背快得分,2-5; 龚翔宇发球,塞拉一传不到位,自己调整攻得分,2-6; 埃格努发球(时速99.7),发在林莉和龚翔宇之间,直接得分,2-7; 诶格努发球,张常宁一传冲网,朱婷保护起来垫给袁心玥处理过网,诶格努防起来,大菠菜后排进攻,龚翔宇垫飞,林莉飞身救球,处理过网,塞拉四号位扣球破坏性拦网得分,2-8;(技术暂停?) 埃格努发球,林莉一传垫过网,齐里切拉传给马利诺夫,二次进攻得分,2-9; 埃格努发球,龚翔宇一传过网,塞拉探头得分,2-10,此时姚迪曾春蕾二换三上场; 埃格努发球,朱婷一传半到位,张常宁二号位突破渡轮,3-10;(此时朱婷转到前排开启反攻号角) 张常宁发球,大菠菜一传略微冲网,马利诺夫单手调整,齐里切拉扣球得分,3-11; 塞拉发球,林莉一传到位,姚迪传曾春蕾,曾春蕾战术性快抹,自由人放起冲网,马利诺夫二次推后场,张常宁垫到位,姚迪传四号位朱婷下球,4-11; 袁心玥发球,德吉纳罗一传不到位,二传调整,埃格努后三破坏性拦网得分,4-12; 齐里切拉发球,曾春蕾一传半到位,姚迪传曾春蕾二号位,打手出界得分,5-12; 曾春蕾发球,大菠菜一传到位,四号位没配好,推攻过网,曾春蕾防起,朱婷打后场命中,6-12; 曾春蕾发球,大菠菜一传不到位,诶格努一号位后攻被朱婷拦死,7-12; 曾春蕾发球,大菠菜一传不到位,传塞拉后三,吊球命中,7-13; 马利诺夫发球,林莉一传垫过网,大菠菜探头命中,7-14;(林莉最好的状态在香港站前两场用完了) 马利诺夫发球,张常宁一传半到位,姚迪传曾春蕾后二,马利诺夫防过网,林莉完美垫球,姚迪传颜妮打手出界8-14; 朱婷发球,德吉一传到位,二号位大菠菜进攻,朱婷防过网,达内西探头比林莉防起,曾春蕾传四号位张常宁调整攻破坏性拦网,9-14; 朱婷发球,德吉一传到位,传四号位埃格努进攻,朱婷防起,姚迪传张常宁四号位拉开,打手出界,10-14;意大利暂停; 朱婷发球,德吉一传到位,达内西三号位快球打手出界,10-15 大菠菜发球,林莉一传到位,朱婷后二被防起,诶格努二号位进攻有效拦网,处理过网,达内西三号位快球得分,10-16,(技术暂停) 大菠菜发球,曾春蕾一传到位,四号位张常宁平拉开被防起,大菠菜后三被拦,反弹到塞拉身上落到中国女排区域内,姚迪单臂救球,曾春蕾一捞捞到四号位,张常宁眼疾手快下球(第一局精彩的一球)11-16; 颜妮发球,大菠菜一传到位,传给诶格努,斜线命中,11-17 达内西发球,张常宁一传冲网,姚迪捅后排,大菠菜防起,塞拉四号位进攻被拦,齐里切拉顺手一捞,中国队失误无人去接,11-18; 达内西发球,张常宁一传不到位,调整攻意大利接了探头,张常宁探头被埃格努拦回,袁心玥保护起来,张常宁四号位再度被拦,林莉保护起来,袁心玥顺势二次,大菠菜防起,马利诺夫传给塞拉,打手出界,11-19,张常宁被盯死了; 达内西发球,张常宁一传到位,袁心玥二号位背飞被撑起,意大利迅速拉开至四号位塞拉下球,11-20;值得一提的是,林莉防守的腰线已经被塞拉打穿,一次都没防起来,估计这也是为何第二局后半段王梦洁上场的原因之一; 达内西发球,张常宁一传半到位,姚迪组织朱婷后二,直线命中渡轮,12-20; 姚迪发球,塞拉一传到位,马利诺夫调整,齐里切拉快攻失误,13-20; 姚迪发球,塞拉一传到位,埃格努二号位进攻被袁心玥拦死,14-20; 姚迪发球,塞拉一传半到位,诶格努二号位直线突破成功,14-21; 埃格努发球,朱婷一传不到位,曾春蕾四号位调整攻,被防起,塞拉四号位拉开被拦回,弹至中国队一方,姚迪转移到二号位,张常宁直线出界,14-22; 埃格努发球,曾春蕾一传到位,袁心玥三号位快球打手出界,15-22; 张常宁发球,塞拉一传不到位,诶格努后二出界,16-22; 张常宁发球,塞拉一传不到位,诶格努后二出界,17-22;意大利暂停 张常宁发球,大菠菜一传到位,塞拉快速拉开,打手出界,17-23 塞拉发球,林莉一传到位,朱婷四号位拉开进攻,塞拉防守出界,18-23 袁心玥发球,德吉纳罗一传不到位,强行背飞给齐里切拉,背飞命中,18-24 齐里切拉发球,曾春蕾接一传不到位导致无攻过网,达内西快攻打手出界,18-25 第一局结束,忙了一天,断断续续的写下来的,明天继续~
随笔(陆倩篇) 陆倩,和陆艳一样,在江苏女排最困难的那几年,这两人后赵云撑起了江苏女排的半边天,如果说陆艳是后排中坚,陆倩则是进攻的核心,陆倩虽然身高只有182,但是摸高达到了惊人的321,要知道197的赵蕊蕊摸高也只不过326,号称弹簧腿的张越红也是324,而且陆倩腰腹力量出众,滞空出色,往往可以做到空中看手打球,在江苏女排主攻孱弱的那几年,陆倩成了江苏女排唯一的边攻输出点。 雅典过后,陆倩作为国内屈指可数的强力接应,也曾一度有过进入国家队的呼声,无奈陈导在一次访谈中,明确指出,陆倩的特点是高但是慢,跟国家队快速多变的打法格格不入,故而陆倩注定无缘陈家军; 09年,陆倩迎来了自己人生最辉煌的时刻,随着梅楚革新的失败,蔡斌重归二号位接应打法,陆倩被召唤进入国家队,那时候的陆倩已经成为一员老将,也从0一传变成了至少三轮一传,也从只打二号位变成二四通吃,09东亚运动会,陆倩在打中国香港的那场比赛,和王一梅李娟一同担任三边攻,让我们终于在国际赛场上看到了陆倩的身影。随后陆倩虽然落选,但是在江苏女排陆倩依旧是无可替代的猛将,随着陆艳退役,陆倩不仅仅要摧城拔寨还要承担一定的下三路。陆倩同样也是默默耕耘。 13年,陆倩正式退役,江苏女排一代强力接应就此谢幕,陆倩在江苏女排接应历史上完美的承上启下,前有女排第一位强力接应——邱爱华,后有年轻翘楚龚翔宇,陆倩虽然没有拿到任何冠军,也没用耀眼夺目的佳绩,却在江苏女排这片舞台上,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笔!
作为江苏人我想说几句 我只想说,命运不会亏待努力的人,江苏女排本届联赛已露冠军相,虽然刁琳宇意外受伤,导致江苏女排赛前折戟,但是不代表江苏女排就此陨落,反而明年的全运会,江苏女排大有希望,因此,希望部分球迷不要再拿刁琳宇和李盈莹的事件说事儿了。 首先,李盈莹不可能是故意的,这种事儿如果可以故意的,那么这绝对是天才中的天才,因为要求极高的反应速率,从科学角度上来讲,人落地的时间假设为1秒,那么李盈莹需要在这1秒内做出反应,把脚伸到相应的位置,位置还得不偏不倚,落到刁琳宇的落地的地方,能做到这么细致的岂不是特种兵都望其项背? 其次,江苏女排因祸得福,本次虽为亚军,但是无论舆论还是赛场,都一边倒的支持江苏,尽管有姜倩雯事件,但是也瑕不掩瑜,个人认为,咱们大江苏不怕等,明年全运会见真章; 最后,大家都是中国人,希望可以放下偏见,张常宁的对手不是李盈莹,李盈莹的对手也不是张常宁,而是张常宁李盈莹共同的对手是波斯埃格努之类的外国人,自古以来,老美就骂我们中国人是:一个中国人是一条龙,十个中国人是十条虫,就是因为我们喜欢内讧,但是当民族矛盾上升到第一矛盾的时候,各路阶级都是放下偏见走到一起对抗外敌。 眼下,波斯米哈领衔的塞尔维亚日益成熟,波斯凶悍,米哈稳定,布萨也越来越成熟; 意大利更不用说,埃格努继续变态,塞拉身后也多了一个皮亚特妮妮可以替补,大菠菜还是那么的能跳,再加上这两个球队的自由人实力远远超过王梦洁。 所以希望大家认清楚事实,东京过后,郎平退休,估计女排会呈现群龙无首的局面,届时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中国女排都垮了,列为毒唯,请问你们还有力气争论这些可笑的队内排名吗?
随笔(陆艳篇) 陆艳,在群星璀璨的江苏女排历史上,估计很少有人记住这位默默付出的英雄,作为副攻,00年以183的身高作为江苏主推的新人出道,在当时,183也算是不低的身高(国家队副攻李轶枝178,吴咏梅186),那个时候还没有全员190,然而短短的四年,雅典周期夺冠后,陈指导的选材就变成了唯身高论,陆艳183的身高就无情的被无视,事实上陆艳完全可以作为刘亚男的接班人来培养。 作为副攻,陆艳身前身后球样样出彩,三号位半高也打的有声有色,更加可贵的是,陆艳还有一手漂亮的后排技术,在主攻孱弱需要老将孙玥回归帮忙的那几年,陆艳成为了后排的保障核心和前排的拦网核心,江苏孱弱的主攻线,使得陆艳和陆倩的压力剧增。孙玥退役后,陆艳甚至还客串了一把主攻,然而隔行如隔山的排球赛场,不再年轻的陆艳如何能够在不熟悉的位置上得心应手,纵容有着出色的一传,但是四号位进攻成了瓶颈,无奈之下,陆艳也只能回归副攻。 陆艳,生错了年代,早几年出生,或许能赶上98白银一代,再玩几年出生,或许陆艳不会被打造成副攻,果然天意弄人,一代佳人就此与国家队无缘,昔日江苏三位核心赵云陆艳陆倩,赵云和陆倩在09年还曾经短暂的进入过国家队,陆倩还曾经成为了国家队的强力接应。然而陆艳——这位江苏女排最困难那几年的保障核心,却从未染指国家成年队,不得不为之一声叹息~
优秀的接应是江苏特色 1、20世纪:邱爱华,邱爱华是中国女排首位强力接应,以二号位定点进攻和后排进攻为特色,98-99赛季,孙玥低迷的情况下,邱爱华撑起了进攻的重任,在主场PK辽宁的比赛一人独斗对面的杨昊张越红,最后带领球队拿下胜利; 2、雅典-北京周期:陆倩 邱爱华退役后,原本打主攻的陆倩被拉到了接应,陆倩身高182,但是摸高达到了惊人的321,要知道弹簧腿张越红也只不过是324,陆倩的特点是腰腹力量出众,拥有一定的滞空,所以可以看点打球,在主攻孱弱的那些年,陆倩可以说是江苏唯一的一门重炮;然而00-08,由于周苏红太过耀眼,陆倩也只能默默的在江苏队耕耘。 3、短暂的客串:张常宁 惠若琪许若亚张常宁的阵容,酷似98白银一代的孙玥茅菊兰邱爱华,然而宝宝在二号位毕竟不是主位,从宝宝打不了拐手线就能看出来,所以张常宁只是短暂的客串接应,15年世界杯便临危受命变成了保姆主攻; 4、新生代核心接应:龚翔宇 在大家都认为曾春蕾杨方旭成为奥运会接应二人组的时候,龚翔宇异军突起,出色的打点打线,出色的包球技术,出色的下球率,不同张常宁的大力出奇迹,龚翔宇总是能砸出钉地板的球,同时拐手线和顺手线路都打的有声有色,天生打接应的料。 5、未来的希望:XXX 小宇宙如今是无可非议的女排第一接应,接下来还有谁来把江苏强力接应女排光荣传统延续下去,期待中 PS:江苏女排跟辽宁女排有点像,要不出好的边攻缺好的副攻,要不出好的二传缺好的边攻 比如孙玥时期三叉戟厉害,副攻默默无闻,双陆时期副攻接应二传都很牛,偏偏主攻软的要死需要周媛来帮忙; 无独有偶,辽宁曾经四门重炮打遍天下,但是二传就考一个刘婷婷苦苦支撑,如今丁霞全国第一,边攻却成了辽宁三软,不得不感叹,人才难得可遇不可求啊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