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onius
zionius
关注数: 2
粉丝数: 184
发帖数: 1,901
关注贴吧数: 3
《魔戒》附录五未刊草稿 由于出版时的篇幅限制,《魔戒》附录数易其稿,经过了大幅删减,许多问题讲得都不如草稿清晰明了,甚至在删改排印时引入了错误。HoMe12里收录的一些草稿让我们得以一窥原貌,但大部分草稿依然躺在马凯特大学图书馆里有待发掘和出版。这里举附录E的几个例子。本文须与发行版对读,尤其是安盖尔沙斯字母及音值表。 S 一律发清音,如英语so,geese 中的s音。当时的昆雅语和辛达语中都不出现z音。 是不是觉得这里提到“当时”和“z音”十分突兀?在草稿里,此处有一大段注释:古昆雅语中,s在元音之间变成z,但仍写作s。而在流亡埃尔达的语言中(以及杜内丹人的发音中),这个z发音为r,在本书中也转写为r。辛达语中s不变为z,而是变为h或消失…… 表示“续w”的符号……是表示u的弧,或其变体~。 这是一处延续70年的排印错误。在托尔金的滕格瓦书写中,表示“续w”的符号通常写作ᖦ状。事实上草稿里也是这么写的。显然排印工不想为这个符号专门造字,便随手选了~。 类似地,在奇尔斯音值表中,55和56号字母没有音值。其实草稿里写了音值是ə和ʌ,同样因排版技术问题而被删除。 安盖尔沙斯的重新编排,体现出如下原则(显然是受了费艾诺系统的启发):(1)为一个“枝”添加一笔,意味着添加“浊音”;(2)反写奇尔斯表示开放为“摩擦音”;(3)将枝置于竖的两侧,意味着同时添加浊音和鼻音。 这段话在草稿中写得非常清晰:他取用1、8、18号作为基本字母,分别赋予音值p、t、k,可能是因为它们的形状类似费艾诺字母2、1、3号。为一个“枝”添加一笔或是把它复制一次,意味着添加“浊音”:因此2、9、19号变成b、d、g。因为“竖”无法变化,将“枝”从右侧换到左侧反写现在有意义了,它被用来代表开放为“摩擦音”:因此3、10、20,4、11、21号变成f、th、kh,v、dh、gh。将枝置于竖的两侧,意味着鼻音:因此5、12、22号变成m、n、ŋ。 在(古体)辛达语中,需要一个符号来表示带摩擦音的m(或带鼻音的v),由于这最好能以反写表示m的符号来实现,可以反写的6号便被赋予m的音值,而5号被赋予hw的音值。 这句不好懂的话其实是这个意思:按照前文所述体系,5号本来应该表示m;而mh可通过反写它来表示。但由于5号是镜像对称,无法反写,因此要换个能反写的字母。 草稿讲得详尽许多:为了表示带摩擦音的m,根据体系,需要一个能反写的m符号;但表示m的旧符号(5号)不能反写。因此6号被赋予音值m,7号则是mh;而不再需要用于表示鼻音的5号变成了hw,这是因为它在形状上类似42号。(某些安盖尔沙斯布置中它被放在44号后面,而不是4号后面。对鼻音系统表示的这种违背在后期发展中依然保留。)从5号的新音值hw发展出44号,及其音值w;但i依然用于表示y——尽管后来发展出了表示y的新符号,这种表示法依然是所有时期辛达语的特征。对于ui和oi,设计了由u+i和o+i构造的合成字母(45和52号),它们主要用于元音 ü和ö。最后,在表示h时引入了一点区分(它适合辛达语语法和词源):对与kh相关的h,使用13号。但实际用法并不固定,这是由于34、35号此前被不加区分地用于s,因此,13、34、45号都可以用于s或h。 公认是戴隆增补并重组了古老的奇尔斯。但是,首要的增补,也就是引入的两个新系列13—17 号、23—28 号,实际上最有可能是埃瑞吉安的诺多精灵发明的,因为这两个系列用来表示的音,辛达语中并不存在。 草稿:没有用于颚化音或唇化音系列的奇尔斯。增补这些字母的功劳也被归到戴隆名下。也许确实是他发明了他们,作为奇尔斯的纯理论扩展,用以对抗乃至超越费艾诺系统的丰富性;但这一过程更像是诺多精灵的手笔,而非出于辛达精灵,尤其不可能出于戴隆这个如此不友善的人——根据古代史记载,他无论对流亡精灵还是矮人都充满敌意。他不大可能在自己的字母表中引入只有诺多语需要的字母:事实上,辛葛王禁止多瑞亚斯使用诺多语。因此,安盖尔沙斯后来发展出五个系列的基本辅音,最有可能是埃瑞吉安的诺多精灵发明的。 13号被用作颚化音系列的基本奇尔斯,因为它的形状介于8号和18号之间。由此根据前述系统发展出13-17号这一系列,其理论音值分别是ch、j、sh、zh、ny。23号被用作唇化音系列(qu系列)的基本奇尔斯,因为它的形状介于1号和18号之间。由此发展出23-28号这一系列,其理论音值分别是kw、gw、khw、ghw、ŋw、nw。其中26号很少需要或是使用,有时赋予它音值w。此外这些相关语言中都不包含ŋw,因此27号仅用于表示ngw(音如anguish的ngu)。28号(非系统性地)仅用于nw,这一组合在辛达语和昆雅语中很常见。
同人电影《精灵宝钻:费艾诺之誓》 叶夫根尼·科苏哈(Евгений Косуха)同人电影《精灵宝钻:费艾诺之誓》(Сильмариллион: Клятва Феанора,2024),一人演绎从创世大乐章到贝伦与露西恩的故事。本片九成台词来自《精灵宝钻》和《中洲历史》,把《费艾诺誓词》《缇努维尔的传说》《蕾希安之歌》《芬罗德与安德瑞丝之辩》插到了宝钻文本中,一些镜头也颇有巧思。 本片为非商业电影,欢迎自由传播。 中文字幕由本人制作。我不懂俄语,所以谬误在所难免。不过导演提供了剧本,而且台词多是书中原话,想来不至于有太多问题。
托尔金公版首年新书调查 托尔金公版第一年,一共出了23个新版本(不计入刷边特装版),其中《魔戒》8版,《霍比特人》11版,短篇集4版。目前预告的大约还有15版 这么多新版里你读过哪些,推荐哪些呢?作了个问卷,有空麻烦填下吧: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wjx.cn%2Fvm%2Fhr0YZ34.aspx&urlrefer=b66e814a9f86c1fa2dd908ad963d90ff
PE23笔记 本书给出了1948~51年间写的三版《费艾诺字母》,描述与《魔戒》附录E.2基本相符(不过辛达语仍是“诺多语”),但要详尽得多。其中最重要的是给出了西部语模式的详细背景,它的两种变体及其各自如何用于诺多语、通用语和英语。那些西部语模式的DTS,以及小托那句神秘的“晚期习惯或西部语习惯的北方体”至此终于可以完全厘清。这里摘编背景介绍部分: 在第二纪元期间出现了一种新的模式,根据变体不同,名称也各异。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Parmaquesta和贝烈瑞安德模式的混合体,最初是为由诺多族传授书写艺术的人类(尤其是三大家族的人类)设计的。它最初被努门诺尔人或杜内丹人采用,因此最常被称为努门模式或西方模式;但事实上它也被精灵广泛使用,并在通行中取代了更古的贝烈瑞安德模式。在这段历史时期,以及第三纪元的大部分时间里,所有人都以西方模式的某种变体使用费艾诺字母。在不同的时代和地域,努门模式或西方模式在细节上有很大差异。但它有两个主要变体。较短变体的元音用变音符号表示,较长变体的元音有单独字母。后者称作南方用法、人类体或刚铎体,主要在刚铎使用;前者称作北方用法、精灵体或阿尔诺体,主要用于阿尔诺和北王国的杜内丹人,以及灰港和幽谷的精灵。不过在第三纪元末这些名字已经不再适用,因为整个西方大地的精灵、矮人、人类(和霍比特人)都同样熟悉两种变体,按需取用。南方或刚铎用法在通用语中应用最广,只有精灵、布理和夏尔居民(以及教他们这种文字的阿尔诺的杜内丹遗民)也经常使用较短的北方形式。 在这段历史涉及的时间,即第三纪元末,所有习惯使用西部语或通用语的人都已知道并使用费艾诺字母。夏尔和布理使用较短的北方形式。许多矮人也知道费艾诺字母,但他们主要使用一种如尼文(戴隆字母)或它的衍生。整个北方大荒野——包括河谷邦和埃斯加洛斯的人类,瑟兰杜伊国度和罗瑞恩的森林精灵——也同样如此。洛汗人为自己的语言(他们很少书写)使用一种衍生和简化戴隆字母,但会使用西部语的人用刚铎的方式来书写它。 在对《红皮书》记录的这部翻译和改编中,偶尔保留的昆雅语短语或片段已被转写为现代字母,因此不需要描述书写它所用的Parmaquesta模式。尽管贝烈瑞安德模式只出现在墨瑞亚西门的简短铭文中,但这里给出了它的标准形式的描述,省略了各种细节,以供对此类事物感兴趣的人参考…… 这一版中托尔金在到底南方还是北方体是全写体之间犹豫不决,最终决定南方体是全写体。这与小托说马扎布尔之书是北方体相反。另外小托给Quettar提供的那份滕格瓦数字现在也终于有来源了。小托的转述遗漏了一个地方,十进制数可以在上方面画个圆圈作为标记。里面还提到:埃尔达使用十进制,矮人用十二进制。刚铎用十进制,但北方和西北人类用法各异,有些地方(如洛汗)用混合进制。
《天国大魔境》细节考察·1-9卷 本文综合晴耕雨マンガ的《天国大魔境小ネタ》系列、官方公式书,以及5ch、贴吧、S1等处的讨论,列举漫画中的伏笔和小细节(只列已证实或大概率为真的)。四月发过第一版,这次增加了动画播出以来新发现的数十处细节,以及地理相关考据,应该是全网最全的细节汇总了 文很长很长,图很多很多,请移步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eibo.com%2Fttarticle%2Fp%2Fshow%3Fid%3D2309404916805595693247&urlrefer=aff5f4ce47ba763430d5e2c88b5d0fd0 阅读全文。这里只贴几个新增的亮点内容。主角行动路线图 美美姬说“他们已经来到附近了”表明时雄怀的是真流,大和是克隆 露敏要春希打架时盯着衣领,后来他打真流时盯着衣领 川岛兰的脸像小镇的福泽晶,而后者男友就是川岛 9、33、53话出现同一个拟声词パーン,证明是罗宾开的枪 瑚那的第七张画是真流与大和对视 斩子来月经是因为接吻的冲击(公式书) 米娜头两侧的六个capsule、胸内嵌的东西和身体两侧的四个bed包含有机物。35话关机时发出的べちゃ声(即动画里的水声)来自有机物(公式书) 据卷八加笔,十五的冷气攻击无法自行控制,无意识时遇到外敌则自动发动。这个外敌应该就是真流。54话桃凧说,真流和大和都是他们的敌人 梦里时雄找不到裤子。石黑说这个情节没有特殊意义,只是自己觉得梦里经常会找不到重要的东西 45话美千花手腕上的伤痕,是被鹰砍的 今永美咲的汽车公司叫Nauron,以后会出场,它正在关注机器人技术。因此学园的机器人很先进(公式书) 罗摩广播的罗摩,来自《古事记》中少名毘古那神(瑚那得名由来)乘的船 50话寄存翔鸟的地方的小孩,就是后来旅馆大亨的老大,自警团的岩田 50话美千花的手自动接上了
汉化组版、东立版、B漫版内容与翻译比较 对比了五版《天国大魔境》(日语单行本、Seaside汉化版、东立版、B漫版、英化版)后发现,目前三个中译版中的最佳译本是B漫版:单行本图源(几乎每话都有补画背景或网点,有几十格完全重画),高画质,拟态词和背景字做得较全(汉化版只作了半数拟态词,有些还译错了),翻译通常比另两版准确顺畅,主要缺点是32话有删页、缺少单行本未收录的杂志彩图和年表。推荐吧友重读时选择B漫版,译名也差不多。 完整比较见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eibo.com%2Fttarticle%2Fp%2Fshow%3Fid%3D2309404887451931115877&urlrefer=330a2787496ca7b9453f94122550bf1d,详细罗列了单行本与杂志版的差异,B漫版和汉化版各自的疑似翻译问题。本来想发吧里的,不知为何没法发图,只好请大家移步了。欢迎搬运和指正。
一至八卷细节总结 本文综合晴耕雨マンガ的《天国大魔境小ネタ》系列(1-3卷、4-6卷、7-8卷)和官方公式书,以及网上其他讨论,列举石黑正数《天国大魔境》中的伏笔和小细节。文内包含至漫画53话的剧透。 因为贴吧发图麻烦而且容易夹,这里只列出摘录。带图全文请移步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eibo.com%2Fttarticle%2Fp%2Fshow%3Fid%3D2309404886539967791161&urlrefer=4ad6824ebe8cbd4e88778f5b924f23b9 阅读 人名梗 コナ/Kona/瑚那/小奈,得名于スナビコナ/少名毘古那神,日本建国神。另外公式书说瑚那变的这个食人怪很像吃掉春希的那个 トキオ/Tokio/时雄/时男,得名于トキハカシノカミ/时量师神,从黄泉国逃出的伊邪那岐扔掉的囊袋变成的神。 ミミヒメ/Mimihime/美美姬/弥美姬,得名于アメノオシホミミ/天忍穗耳尊,天照大神之子。 シロ/Shiro/白/士男,得名于コトシロヌシ/事代主神,大国主神之子,答应把国家交给建御雷 タカ/Taka/鹰,得名于タケミナカタ/建御名方神,大国主神之子,不同意把国家交给建御雷,被后者击败。 アンズ/Anzu/杏,得名于アメノウズメ/天宇受卖命,曾跳舞引出天照大神 クク/Kuku/九九,得名于タニグク/多迩具久,一只青蛙,把少名毘古那神的身份提示给大国主神。 ミチカ/Michika/美千花/未千佳/美智香,得名于タケミカヅチ/建御雷,军神,曾击败建御名方。 タラオ/Tarao/多罗尾/多罗雄,得名于アメノタヂカラオ/天手力男神,力量之神,与天宇受卖命合作,拖出了天照大神。 サクヤ/Sakuya/咲耶/朔夜,得名于コノハナサクヤヒメ/木花咲耶姫,美神。 竹早(タケハヤ)桐子・春希,得名于タケハヤスサノオノミコト/建速须佐之男命。 稻崎(イナザギ)露敏,得名于イザナギ/伊邪那岐。 第一卷 1话 九九(其实只能算半个)、美美姬、杏都使用男性自称"仆/boku"(动画里可以听到,不过把杏的那句删了),说明学校不教性别差异。 斩子/贵留子也用boku自称 2话 p7日历停在8月,地震是在2033年11月,说明这户人坚持了9个月。 p11任侠苗代组,出自《我家的街猫》的建筑公司。 p25,斩子说“boku也是男的”。 3话 p11,电池已经取出了 p23,九九(Kuku)的笑声是kuku,拿到了自己的画 p30,公式书公布了前5张画的含义:米娜系统的四个人、轰炸、小行星、怪物被火烧、战士 4话 p5,八巣对应《睡觉的笨蛋》中餐厅的名字ハチノス p8,登记簿说明现在可能是10月中旬(动画里前两页的日期没做好,每页间有几个月空挡) p18吃的不知是什么的肉,对应25话的人肉火锅旅馆怪谈 6话 p21,第2话捡到的牙刷 末页,两人脱鞋和叠衣服的风格不同。44话也能看到斩子脱的鞋乱扔 7话 草壁和桃子亦见于作者的短篇《种》,主人公同样是在末世找到了西红柿种子,脸也差不多 枪上的符号是八咫乌 第二卷 12话 升殿室大门是神社鸟居,两侧有纸垂 米娜本体的电梯设计,来自神社屋顶的千木和鲣木。六根鲣木对应女性神。 p10,米娜的型号i373可以读作izanami/伊耶那美。两侧的四个休眠舱对应瑚那的画,以及47话说的i373解析的四个人。其中一人是今永美咲,47话提到她时用了过去时,说明她可能就在4个休眠舱之一中。她女儿青岛裕子在27话试图打开休眠舱,发现有个打不开,这应该就是她潜入高原学园的目的。 米娜头两侧的六个容器被公式书称作capsule,53话医生的机器人身后安有同样的capsule,里面可能是娜塔的大脑。 p18的标签分别是plus ion dryer(正离子吹风机)、ant+ヤル(杀蚂蚁)、ムカデ+death(杀蜈蚣)。アントヤル亦见于《我家的街猫》第七卷p85 p20,早濑羊羹,出自《堇画报》 p21,吃东西的反应类似步鸟(小镇39话),日语台词也完全相同。 p22,还能再吃一次的羊羹,39话和地狱梦分享了 p27,电影neta分别是《深海魔龙卡拉》《星球大战》《痴人之爱》《凶****》。前三个恶搞名见于小镇61话和73话 卡车里是《阿基拉》的金田和铁雄 13话 勇者斗鳄鱼,见于小镇宇宙50、101话。Star Tomboy,见于小镇43话 第三卷 14话 p25 《Yellow Horn》是小镇17话真田收藏的小黄书 15话 好像在船上打过照面的大叔,在船上的几话至少出镜六次 16话 旅馆大亨身上有对讲机,她确认有旅人要去找100%安全水后,就会提醒他们把贵重物品带在身边,然后通知老大来抢劫 17话 一周白头的人在第8话出场过 18话 p6,河里鱼是畸形的,石黑说是辐射影响。31话的鱼也是 19话 扉页可以提前看到美美姬纽扣上的标志 斩子说了和五年前(第9话)一样的台词 万万没想到完全不起作用 第四卷 21话 拿鼓棒当武器的人在19话敲过鼓 23话 扉页暗示时雄怀孕 黄泉国中美美姬衣服上缺的那颗扣子被巧妙挡住了。下一页回到十五年前,扣子完好,再下页转到现在的扣子 p26,高原学园的两名职员,到31话在复兴省再就业了 24话 扉页剧透 男女双泳衣都一样 A-mk3是Ame no Murakumo no Tsurugi/天丛云剑的缩写 第五卷 29话 扉页窗框构成了片假名ナナキ,即Nanaki/七希/七贵,点明了十五的母亲以及这个食人怪的身份。 十一用的凶器就是25话的电锯 30话 欺负美美姬的小鬼在35话欺负奥玛 会议室里的画是伊邪那岐和伊邪那美。这幅画在14、25话都出镜过(当时就有人猜到了),这一话终于现出全貌 p24真流看的书是内维尔·舒特的《世界就是这样结束的》,写核战后的末日生活。下一话也提到了他在看小说 31话 p18 二楼在缝制服。据公式书,复兴省的上装是统一的,但因为材料有限没有下装制服。 p20 斩子填表时写的是春希的年龄。 第六卷 33话 石黑请读者注意,手铐已经取了,衣服就在床下,桌上有一起吃饭的痕迹,之后自己解开了绳子 35话 开头的三名职员可以在25话会议上找到。其中两人参加了37话青岛与猿渡的密谋(参加密谋的另外两人是给时雄接生的),在44话抱着孩子流浪。另一个人(技术部长)在42话被自卫队逮捕 7月20日,青岛趁园长去国外主持迎接日(41话,7月17日。园长在7月26日、36话返回)时发动计划 38话 扉页剧透,园长衣服上画了娜塔 p16 “危险”的路牌,字体模仿《阿基拉》 39话 注意地狱梦全话没用过左手 真流拉的是左手,如果她不跟来,真流就要被炸死了 40话 p19,怜梦是孤儿,衣服不合身 p31,石黑说自己有点在意地狱梦和救出来的小女孩今后如何相处,“考虑到一只手不方便给斩子丸画涂装,可能她拿着调色盘在帮忙,这或许能让我们窥见她俩的未来。” 41话 p4的三座发射塔,就是用于46话说的小行星轨道修正计划,被战士摧毁了。 11话的婴儿,一年后就成长完成了。战士身上有绳文陶器的花纹,类似44话的古代蛭子 独自飞回学园的那个战士被人目击后,成为25话的都市传说 p12 娜塔被关在黄泉国,暗示她的大脑仍在(公式书说了几次这事)。52话扉页她坐在机器人背后,53话医生的机器人背后有个米娜同款capsule,娜塔的大脑可能就在里面。 42话 p8,园长被火化的尸骨,呼应48话。火化是为了掩饰无脑 43话 p12,三仓的自称从“仆”变成了“私” p20,地震当天是罗宾生日(13岁) p34,三仓说出了园长起的名字Super Beam。40话提到她后来也一直用这个怪名字 第八卷 44话 p8逃跑的男子一脚拖鞋一脚皮鞋 p16有罗宾的妹妹。公式书说她可能死于次生灾难 46话 p4,证实学园在岛上。前几话出现过离岛的船和自卫队的军舰 47话 p17,真子的开门方式与41话相同 48话 p10,广播站的莱玛与哈尼,即53话扉页人物,学园三期生 p27,复兴省标志是三神器 p30,五期生和青岛出场,之后见于52话的部队。青岛已经用回本名 49话 p10,美美姬的帽子有兔耳朵 p25,奥玛弹了31话奏过的琴
滕格瓦的汉语拼音模式提案 网上可以查到以前“Hísilómë” Dave、j. 'mach' wust、水支等人制作的三种汉语滕格瓦方案。不过在jqxzcs等的赋值上都不够自洽,破坏了滕格瓦优美的一致性。因此我做了这版方案。不过方案肯定还不够完美,欢迎指正。我有点犹豫mnŋ的赋值是用单倍弓还是双倍弓。另外滕格瓦字体里似乎没有合适的u-curl可以加在lambe下方,还没想好怎么改。 电子版:searcherr.work/TengwarPinyin.pdf
昆雅语、辛达语与阿督耐克语发音要点 发现网上不少资料有出入或错误,文景版宝钻附录的音标也错了上百处,所以研究了一下《魔戒》、Parma Eldalamberon、中洲历史、Eldamo等资料,总结了一份比较符合原典的精灵语发音要点。很可能依然有疏漏或谬误,敬请不吝指正。 🔴昆雅语: ⭕元音 单元音 a /a/, e /ɛ/, i /i/, o /ɔ/, u /u/。词尾的e正常发音,常写成ë以避免按英语习惯去读。(例如Ecénië /ɛkeːniɛ/) 长元音 á /aː/, é /eː/, í /iː/, ó /ɔː/, ú /uː/ 双元音 ai /aj/, oi /oj/, ui /uj/, au或aw /aʊ/, eu /ɛu/, iu /ju/ 词尾的au按英语习惯写成aw 其它元音组合均不是双元音。为避免按英语习惯误读,常写成ëa、ëo、oë、ië等,表明是两个独立元音。 ⭕辅音(大致按托尔金的分类排列) 清塞音 p /p/, t /t/, ty /tj/, c /k/, qu /kʷ/ 浊塞音 b /b/, d /d/, dy /dj/, g /g/, gw /gʷ/ 清擦音 f或ph /f/, s或th /s/, h或ch /h/ 词尾的f读作/v/。th原本读作/θ/, ch原本读作/x/,后来变成了/s/和/h/,写法也一般相应改成了s和h。但极少数词还保留了古体写法。(对th读音的不同意见是费艾诺与其他精灵发生争端的一大原因,11号滕格瓦的异名harma和aha就源自ch的音转) 浊擦音 v /v/ 鼻音 m /m/, n /n/, ñ或ng /ŋg/, ny /nj/, nw /ŋʷ/ 词尾的ng读作/ŋ/。 延续音 w /w/, l /l/, r /r/, y /j/, 送气音 hr /r̥/, hl /ɬ或l̥/, hy /ç或j̊/, hw /ʍ或w̥/ 其它 ht /xt/, pt /ɸt/, kt /xt/ 双写的辅音发音为长辅音。 🔴辛达语 ⭕元音 单元音 a /a/, e /ɛ/, i /i/, o /ɔ/, u /u/,y /y/ 长元音 á /aː/, é /eː/, í /iː/, ó /ɔː/, ú /uː/, ý /yː/ 超长元音 â, ê, î, ô, û, ŷ 比长元音更长 双元音 ai /aj/, ae /ɑɛ/, au或aw /aʊ/, ei/ej/, oe /ɔɛ/, ui /uj/ 词尾的au按英语习惯写成aw 其它元音组合均不是双元音。 注意y在辛达语不是辅音,而是单元音。双元音的种类也和昆雅语不尽相同。这会影响音节拆分,进而影响重音位置。 ⭕辅音 清塞音 p /p/, t /t/, c /k/ 浊塞音 b /b/, d /d/, g /g/ 清擦音 f或ph /f/, th /θ/, s /s/, h /h/, ch /x/ 词尾的f读作/v/。 浊擦音 v /v/, dh /ð/, gh /ɣ/ 鼻音 m /m/, n /n/, ñ或ng /ŋg/, 词尾的ng读作/ŋ/。 延续音 w /w/, l /l/, r /r/, i /j/, i在词首且后接元音时,发音为/j/(例如Iant Iaur /jant-jaʊr/) 送气音 rh /r̥/, lh /ɬ或l̥/,, hw /ʍ或w̥/ 注意拼写跟昆雅语相反 与昆雅语相比,辛达语中少了ty系列和kw系列的音,多了ð、θ、x等音。 🔴阿督耐克语 ⭕元音 单元音 a /a/, i /i/, u /u/ 注意e和o永远是长元音 长元音 â /aː/, ê /eː/, î /iː/, ô /ɔː/, û /uː/ 阿督耐克语和矮人语的长元音用◌̂而不是◌́表示,以便区分 ⭕辅音 与辛达语基本相同。精灵语的c、ch在阿督耐克语和矮人语中写作k、kh 🔴重音 双音节词在第一个音节,多音节词在倒数第三个音节。若倒数第二个音节包含长元音、双元音,或元音后还有辅音,则重音在该音节。 例如:i-'sil-dur,'o-ro-me,'a-ri-en,e-'res-së-a,pe-ri-'an-nath,ec-'the-li-on,pe-'lar-gir,e-len-‘tá-ri,'cui-vi-ë,en-'qui-ë
资料翻译杂烩 本楼存放我翻译的一些资料 2楼 The History of The Hobbit 附录:滕格瓦的矮人和英语模式 3楼 精灵的时间观(编译自The Nature of Middle-earth 1.XXI ) 4楼 评论Pauline Baynes版中洲地图 (The Nature of Middle-earth 2.VI) 5楼 托尔金自述家谱 (1951/3/30 letter to Florence Tolkien) 6楼 1930年寄宿托尔金家的冰岛女孩自述
文景版《霍比特人》翻译刍议 本文列举我发现的文景版《霍比特人》中所有翻译值得商榷之处,以供读者参考 本文纰漏肯定不少,敬请不吝指正 --- ## 版本 霍比特人(精装插图本),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2018第九刷) Douglas A. Anderson, *The Annotated Hobbit,* 2nd. ed., Houghton Mifflin, 2002. J.R.R. Tolkien, *The Hobbit*, 5th ed., HarperCollins, 1995. John D. Rateliff, *The History of The Hobbit*, 2nd ed., 2-11 ## 地图 凹印的月亮文字里,表示w的ᚹ最后一笔刻得太浅,极易被误读为表示l的ᛚ。(共三处) ## 前言 小托在前言中列举了许多托尔金创作的插图,大概因为版权或成本原因,中译本把插图和评论都删了。不过有句话漏删了,提了一嘴插图,留下了纰漏。 --- > 我的哥哥迈克尔在很多年后记下了他对当年那些夜晚的回忆,那是在北牛津家中(诺斯穆尔路22 号)……由于我们家是在1930 年的年头上搬到那里的,再加上我哥哥把他自己模仿《霍比特人》而写下的故事都保存着,而那些故事所标的年份是“1929”,所以他确信《霍比特人》“开始”的时间绝不会晚于1929 年。 > Since my family moved from that house at the beginning of 1930, 不用看英文也知道,这里应该是“1930年搬离”,所以迈克尔会认定《霍比特人》创作早于1930年。事实上,托尔金一家在1930年1月14日从诺斯穆尔路22号搬到了20号。 --- > 无论这些回忆是否在每个细节都很精确,事实很有可能是“最初潦草写下的片段并没有超出后来的第一章的范围”,这其中只有三页纸保留了下来,可以明确是属于那个时期的。 > Whether these memories were accurate in every respect or not (in any case I presumably complained about the tassel of ‘Gandalf’s’ hood), it way well be that ‘the first scrawled copy which did not reach beyond the first chapter’, and of which one page survives, belonged to that time. 漏译“(事实上我抱怨的应该是甘道夫兜帽上的穗子)”。此外“one page”译成了“三页纸”,是因为小托说错了。据*The Annotated Hobbit*和*The History of The Hobbit*,这一阶段留下来的原稿一共有三页六面。 --- > 关于这件事的来龙去脉以及雷纳·昂温(Rayner Unwin,当时十岁)对该书成书过程所写的报告,请见汉弗莱·卡彭特(Humphrey Carpenter)的《托尔金传》(J. R. R. Tolkien: A Biography),第180—181 页。 > The story is told, together with the report on the book written by Rayner Unwin (then ten years old), in Humphrey Carpenter’s *Biography*, pp. 180-1. 雷纳·昂温写的不是成书过程报告,而是读后感,全文如下: Bilbo Baggins was a Hobbit who lived in his Hobbit hole and *never* went for adventures, at last Gandalf the wizard and his Dwarves persuaded him to go. He had a very exiting (sic) time fighting goblins and wargs. At last they get to the lonely mountain; Smaug, the dragon who guards it is killed and after a terrific battle with the goblins he returned home — rich! This book, with the help of maps, does not need any illustrations it is good and should appeal to all children between the ages of 5 and 9. 他父亲看了之后决定出版《霍比特人》。 --- > 而且一直也没有修复过,因为我父亲后来曾把原图给过他的一个中国学生,那绝不是现在这个样子的 > and never restored; since my father afterwards gave the original to a Chinese student of his it is never likely to be so 只是画的顶部图案被切掉了,内容是一样的。托尔金画的许多插图在《霍比特人》初版中都被切了边。当译作: 而且一直也没有修复过,以后也不可能了,因为我父亲后来把原图给了他的一个中国学生 ## 作者说明 > Orc 是霍比特人当时对这些东西的称呼,该词与我们现在用来指称与海豚一类的逆戟鲸等海洋动物所用的ore 和ork 等词无关。 > *Orc* is the hobbits’ form of the name given at that time to these creatures, and it is not connected at all with our *orc, ork*, applied to sea-animals of dolphin-kind. orc(亦作ork)泛指海豚科虎鲸属动物,该属在19世纪有四个种,现只有虎鲸(逆戟鲸)一种。宜译作: Orc 是霍比特人当时对这些东西的称呼,该词与我们现在用来指称虎鲸这种与海豚一类的海洋动物所用的orc和ork无关。 --- > 如尼文(Runes)指的是一种古老的神秘符号,最初是用于雕刻在木头、石头或金属上的,因此往往是单薄而又拙朴的。 > Runes were old letters originally used for cutting or scratching on wood, stone, or metal, and so were thin and angular. 如尼文(Rune)是一种古老的字母,最初刻划在木头、石头或金属上,因此往往纤细而棱角分明。 --- > I 和U 是用来代表J 和V 的。 > I and U are used for J and V. I和U除了表示本身外,兼用于J和V。当译作: J和V分别用I和U表示。 ## 第一章不速之客 > 霍比特人的家里是不用爬楼梯的:卧室、浴室、酒窖、食品储藏室(每家都有好多个)、衣橱(他们的衣服摆满了整间整间的房间)、厨房、餐厅,全都在同一层上,更确切地说是在同一条走廊的两侧。最好的房间都在左手边(朝里的),因为只有这些房间有窗子,从这些坚固的圆形窗户可以俯瞰到他们的花园,和花园外边那斜斜伸向河边的草地。 > No going upstairs for the hobbit: bedrooms, bathrooms, cellars, pantries (lots of these), wardrobes (he had whole rooms devoted to clothes), kitchens, dining-rooms, all were on the same floor, and indeed on the same passage. The best rooms were all on the left-hand side (going in), for these were the only ones to have windows, deep-set round windows looking over his garden, and meadows beyond, sloping down to the river. 这里多数时候是特指比尔博,不是泛指霍比特人。另外“朝里的”有歧义。当译作: 霍比特人的家里是不用爬楼梯的:卧室、浴室、酒窖、食品储藏室(有很多)、衣橱(他有好几间房专门用来放衣服)、厨房、餐厅,全都在同一层上,更确切地说是在同一条走廊的两侧。最好的房间都在进门的左手边,因为只有这些房间有窗子,从这些坚固的圆形窗户可以俯瞰到他的花园,和花园外边那斜斜伸向河边的草地。 --- > 一直到比尔博长大成人,到他年近五十 > until Bilbo Baggins was grown up, being about fifty years old or so, 根据后来《魔戒》的设定,比尔博此时五十岁半。 一直到比尔博长大成人,到他年过五十 --- > 让他们在两哩地之外就能听见 > which they can hear a mile off 让他们在一哩(三里)地之外就能听见 --- > 笑起来声音低沉而又洪亮 > and laugh deep fruity laughs 笑起来声音低沉而又圆润 --- > 你该不会就是那个给了老图克一对魔法钻石耳环的游方巫师吧?那对钻石耳环会自己贴到耳朵上夹紧,主人不下命令决不会松开。 > Not the wandering wizard that gave Old Took a pair of magic diamond studs that fastened themselves and never came undone till ordered? Stud可以指衣服的饰纽或耳钉(不是耳环)。考虑到这里的语境,理解成前者更佳: 你该不会就是那个给了老图克一对魔法饰纽的游方巫师吧?那对纽扣会自己扣紧,主人不下命令决不会松开。 --- > 真没想到有朝一日,贝拉多娜的儿子竟然会用这种口气对我说话 > To think that I should have lived to be good-morninged by Belladonna Took’s son > 我可不想要任何冒险,多谢啦,至少今天不想。再见啦! > I don’t want any adventures, thank you. Not today. Good morning! 本章一直在开Good morning的玩笑,应予保留而非意译。 --- > 小茴香蛋糕 > seed-cake 这里指的应该是caraway seed cake,在英国有几百年传统。葛缕子类似小茴香,但不是一码事。 葛缕子蛋糕 --- > 我说比尔博啊,把朋友留在门口苦等,然后又猛地一下打开门,这可不像是你的做派啊! > It is not like you, Bilbo, to keep friends waiting on the mat, and then open the door like a pop-gun! 据《牛津英语词典》,pop-gun作为儿童玩具,至少可追溯到1622年。 我说比尔博啊,把朋友留在门口苦等,然后又像打气枪一样猛地开门,这可不像是你的做派啊! --- > 凶起来像被戳痛的恶龙一样。 > as fierce as a dragon in a pinch. > 如果你真的看到过被戳痛的恶龙, > If you have ever seen a dragon in a pinch, in a pinch: in a critical situation; if absolutely necessary. 被逼到墙角时可以像龙一样凶猛。 如果你真的看到过被逼到墙角的恶龙, ---- 本章出现了三个易混淆的词:hall、parlour、drawing-room。一般而言,英式大型老宅里,进门第一间是巨大的hall,之后是高档会客室parlour,drawing-room是会客或晚餐后休息的地方。故事中,矮人们把兜帽挂在hall,并在hall谈话,之后到parlour用餐和聊天,比尔博晕倒后则被搬到drawing-room。不妨分别译为门厅、客厅、休息室。(矮人提到的墨瑞亚的hall,则应译作“大厅”)中译本不少地方混用甚至自相矛盾,比如比尔博先被搬到了与矮人在同一间的“客厅”,之后却从“起居室”出来。现将中译本翻译不当的地方修正如下: > 门一打开,里面是圆管一样的门厅 > 如果有个矮人不请自来,把衣服往你门厅里一挂 > 可怜的小个子霍比特人就这么坐在门厅里,双手捧着脑袋 > 就当他在门厅里面发呆那么点工夫,便又有一名矮人与他们汇到了一处。 > 送到门厅里当球滚! > 邦伯从门厅里找来了一只鼓 > 大家伙儿于是抓住他,把他抱到休息室的沙发上 > 不过此时此刻,吼牛的那个温和柔弱得多的后代正躺在休息室中尚未完全苏醒。 > 他喜欢地图,门厅里面就挂着一幅大大的邻近地区详图 --- > 我一看到那个胖家伙气喘吁吁地跑来跑去,心里就觉得不对劲。 > As soon as I clapped eyes on the little fellow bobbing and puffing on the mat, I had my doubts. mat:门垫。后文引了这句话,同样要改。 我刚在门口看到那个小家伙气喘吁吁地点头哈腰,心里就觉得不对劲。 --- > 哪怕是叫我从这里徒步跋涉前往极东的沙漠,去和狂野的恶龙奋战也行。 > Tell me what you want done, and I will try it, if I have to walk from here to the East of East and fight the wild Were-worms in the Last Desert. were-意为“人”,跟werewolf一个词根。初稿中这句话写作“ if I have to walk from here to the Great Desert of Gobi and fight the Wild Wire worms of the Chinese”,因此原型可能是传说中戈壁的蒙古死亡蠕虫。宜译作: 哪怕是叫我从这里徒步跋涉前往极东的天涯沙漠,去和狂野的人形蠕虫奋战也行。 --- > 梭林边说边用一条挂在脖子上的细链子将钥匙拴好,藏进了外衣里面, > said Thorin, and he fastened it upon a fine chain that hung about his neck and under his jacket. 梭林边说边用一条挂在脖子上的精致链子将钥匙拴好,藏进了外衣里面, --- > 钥匙的出现让情况朝好的方面有了很大进展。 > This news alters them much for the better. 说的不是钥匙,是地图指出了秘门。 这条消息非常有价值。 --- > “麻烦来得要比那早得多,我对往东的路可是一无所知啊。”甘道夫打断道。 > “A long time before that, if I know anything about the roads East,” interrupted Gandalf. “麻烦来得要比那早得多,我好歹知道一点往东的路上有什么(危险)。”甘道夫打断道。 --- > 河流从正门流出,在大山南边的悬崖落下。 > The river runs right out of it through the great cliff at the South of the Mountain, 根据托尔金的画,正门开在悬崖底部,河流并没有多少落差。 河流穿过大山南边的悬崖,从正门流出。 --- > “我是说那些黄金啊,恶龙啊,诸如此类,怎么能到那边去?这些东西又是谁的?等等等等。” > “I mean about the gold and the dragon, and all that, and how it got there, and who it belongs to, and so on and further.” “我是说那些黄金啊,恶龙啊,诸如此类,它们怎么跑到那去的?这些东西又是谁的?等等等等。” --- > “听着,听着!”比尔博冷不丁地大声说道。 > “听什么?”大家都突然转向他说道,而他慌乱之下竟然回答,“听我要说的话!” > “Hear, hear!” said Bilbo, and accidentally said it aloud. > “Hear what?” they all said turning suddenly towards him, and he was so flustered that he answered “Hear what I have got to say!” Hear用于表示赞同,比尔博并不是真的要别人听他说话,所以他才会慌乱。 “说得好,说得好!”比尔博冷不丁地大声说道。 “听什么?”(译注:比尔博用的词hear既可以指“说得好”又可以指“听”。)大家都突然转向他说道,而他慌乱之下竟然回答,“听我要说的话!” --- ## 第二章 烤羊腿 > 如您不幸亡故,丧葬费用会由我们或我们的代表承担,若我们亡故,您无须承担我们的丧葬费用。 > funeral expenses to be defrayed by us or our representatives, if occasion arises and the matter is not otherwise arranged for. 如您不幸亡故,丧葬费用会由我们承担,或是我们的代表——如果我们发生意外无法负责的话。 --- > 傍水路 > Bywater 傍水镇 --- > 他们便一个接一个地悄悄朝火光摸了过来。 > they started off one by one to creep towards the light as quietly as they could. 前文说了矮人走路不安静。 他们便一个接一个地尽可能安静地朝火光摸了过来。 --- > 可就在此时,威廉从后面扑了过来,用袋子套住了梭林的头,把他撂倒, > But just at that moment William came up behind and popped a sack right over Thorin’s head and down to his toes. 可就在此时,威廉从后面扑了过来,用袋子把梭林从头到脚套住, ## 第三章 短暂的休息 > “在普通的如尼文旁边,还有月亮文字,说的是‘大门五呎高,三人并肩行’。” > “There are moon-letters here, beside the plain runes which say ‘five feet high the door and three may walk abreast.’” 原文容易理解错,不过结合地图上的两处如尼文内容,可知应为: “在普通的如尼文‘大门五呎高,三人并肩行’旁边,还有月亮文字。” --- > 大伙儿在告别的歌声中策马启程,心中早已经为更大的冒险作好了准备,对穿越迷雾山脉进入山后大地的路径已经谙熟于胸。 > Now they rode away amid songs of farewell and good speed, with their hearts ready for more adventure, and with a knowledge of the road they must follow over the Misty Mountains to the land beyond. 大伙儿在告别和祝福的歌声中策马启程,心中早已经为继续冒险作好了准备,明白穿越迷雾山脉后的路上将遇见什么。 ## 第四章 越过山岭钻进山内 > 如果你是想要找某样东西(梭林就是这么跟这两个年轻的矮人说的),学会怎么用眼睛看是最重要的。像平常那样随便看看当然也能找到东西,但其实找到的并不总是你真正要找的东西。 > There is nothing like looking, if you want to find something (or so Thorin said to the young dwarves). You certainly usually find something, if you look, but it is not always quite the something you were after. 如果你想要找某样东西,用眼睛看是最好的办法。(梭林就是这么跟两个年轻矮人说的)只要看了,总能找到某些东西,但不一定是你要找的那样东西。 > --- > 当然得先拿到手,不过在此时看来,可能性似乎相当的大 > when they got it, which at the moment did not seem so impossible 当然得先拿到手,不过在此时看来,可能性似乎没那么渺茫 --- >他们并不特别痛恨矮人,对矮人的仇视并不比对所有人和所有事物的仇视更多,他们尤其不讨厌那些听话的和有钱的矮人, >They did not hate dwarves especially, no more than they hated everybody and everything, and particularly the orderly and prosperous; 他们仇视所有人和事物,尤其是那些和平富饶的,倒没有特别痛恨矮人。 --- > 事实上,我想要了解关于你们的一切。并不是我有什么不知道的,梭林·橡木盾,我对你们这帮家伙已经了解得够多了,不过你们最好还是说实话,否则我可要准备一点特别不舒服的东西让你们尝尝了! > In fact I should like to know all about you. Not that it will do you much good, Thorin Oakenshield, I know too much about your folk already; but let’s have the truth, or I will prepare something particularly uncomfortable for you! 事实上,我想要了解关于你们的一切。尽管这对你不会有多少好处,梭林·橡木盾,我对你们这帮家伙已经了解得够多了,不过你们最好还是说实话,否则我可要准备一点特别不舒服的东西让你们尝尝了! --- > 突然间,一把宝剑自己发出了光芒来。比尔博看见,就在那个高大的半兽人依旧坐在那里,气得晕晕乎乎的时候,宝剑已经自己飞过去把他给刺穿了。 > Suddenly a sword flashed in its own light. Bilbo saw it go right through the Great Goblin as he stood dumbfounded in the middle of his rage. 剑不会自己飞,是因为烟雾遮住了执剑人。 突然间,一把宝剑自己发出了光芒来。比尔博看见,就在那个高大的半兽人依旧站在那里,气得呆若木鸡的时候,宝剑已经飞过去把他给刺穿了。 --- > 我告诉你们,矮人们在迫不得已的时候,可以用惊人的速度在地上滚着走 > for dwarves can roll along at a tremendous pace, I can tell you, when they have to 我告诉你们,矮人们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用惊人的速度奔跑
科幻外壳——《魔戒》在苏联 《魔戒》第一次译成俄语,是1966年的Зинаида Анатольевна Бобырь译本。为了过审,译者对原文作了大刀阔斧的改编。删去2/3内容(包括大部分世界观描写),主角变成赢回王冠的阿拉贡,护戒小队任务退居支线,故事的奇幻色彩因此减弱。接下来她给《魔戒》套了一层科幻外壳,在每卷首尾穿插一段故事:科学家在地质勘探取出的钻芯中发现了魔戒,它是个记忆装置,让每个发现人都看到了一点关于魔戒大战故事的信息。大家把信息总结起来汇总成了这本书。 即便如此,这个伪装成科幻小说的译本也未能过审,直到1990年才删去科幻外壳后出版。俄国读者看到这个删节版都感到莫名其妙。 1997年9月,Знание - сила杂志刊文透露Бобырь译本的原稿有层科幻外壳,并介绍了故事梗概。 2017年3月,MIRF杂志首次发布Бобырь原译稿的科幻外壳,这篇别出心裁的科幻小说终于在五十年后重见天日。它既继承了西境红皮书的风骨,用“故事的故事”圆满解释了这个译本为何是修改甚多的节译本,又有浓郁的六十年代苏联科幻(以及建国初科幻)味道。下面就让我们来欣赏这个故事。 =========== “看!”工程师说。 其他人围着桌子,看着他放在中间的东西,疑惑地面面相觑。 “它是什么?”控制学家问。 “它”是一枚光滑的巨型戒指——显然是金的,形状和做工都毫无瑕疵,在白桌子上闪亮,仿佛自己在发光。 “它是什么?”控制学家又问了一遍。 “你看到了:金戒指。我认为是金的。” “它有些奇怪……是从哪来的?我以前从未见过……” 工程师坐到桌子边,手放在戒指上。 “我也没有。”他慢慢说。“地上没有这样的东西。它是从五号井中取出来的——你知道,那是最深的钻井。准确地说,他们取出来的不是它,而是一根玄武岩芯。你们的任务是测试玄武岩的流动性……” “我们知道,”物理学家不耐烦地打断。“这戒指有什么用?” “我们熔化了岩芯,”工程师继续说,好像没有注意物理学家。“原本一切正常,突然熔化的岩石沸腾了,我们看到有东西浮出来,原来是这枚戒指。” 他移开了手,其他人更疑惑地看着那个金环。 “难以置信!”化学家小声说。“它不可能是黄金! 黄金无法承受那样的温度……” 工程师耸耸肩。“这就是为什么我叫你们来看。最奇怪的是,我用坩埚钳把它夹出来时,它几乎是冷的,可以用手捡起来。” 调配员伸手拿起戒指,然后慢慢放下。 “玄武岩……”他怀疑地嘀咕道。“这么古老,而这戒指……” “古老?”化学家抗议。“古老并不意味着野蛮。难道不是有古老文明比取代它的年轻文明更先进的例子么?别忘了亚特兰蒂斯。” “你是说这戒指是古代高级文明的遗物?”调配员嘲讽。 “我的意思是,我们对世界的过去知之甚少。”化学家平静地回答。“谁知道在没有留下任何痕迹的远古时代有哪些部落和文明?谁能说清他们有什么知识和技术呢?地球已经存在了几十亿年,很难想象它直到最后一百万年才有人类居住。” 调配员轻蔑地咧嘴笑了。“外行!你检查过这个……东西吗?”他转向工程师。 “当然,”他回答,“我们已经尝试了加热、冷却、加压,甚至真空,但没有任何东西能影响它。我们无法提取样本来作分析!我看到这里有台电蚀机,不知高电压的火花会不会有用?” 物理学家点点头。“我们试试吧。” 戒指放在仪器中,所有人挤在周围盯着。物理学家打开了开关,发出一种独特的嗡嗡声。声音逐渐变强,突然一道耀眼的闪光让大家惊叫着遮住眼睛。 调配员第一个放下手,他似乎吓呆了。“魔多……”他低声说。 “你听到这个词了?”物理学家惊奇地问。“这些……类似人类却如此卑鄙的生物是什么?” “奥克、兽人,还有食人妖,”调配员回答。 “这就是这个古老文明的全部吗?” “不,”化学家抗议。“那里还有很多人类。刚铎、洛汗、西方之地。而古代文明则有精灵族,或者矮人?” “还有霍比特人!”控制学家感叹。“多么光荣的民族!比尔博的这趟旅程……” “可怜的弗罗多,”工程师若有所思。“精灵们承认他是精灵之友,太好了!” “所以是他在魔多?”调配员问。 “我看到那里有两个人,穿着灰斗篷。” 他们面面相觑,几乎吓坏了。 “朋友们,”片刻之后调配员说,“我们在谈论什么?为什么我们在谈论同样的事情?我们知道了什么?我们看到了什么?” 工程师若有所思地看着那枚戒指,它仍然完好无损,闪闪发光。 “我不知道,”他慢慢说。“在闪光的那一刻,很难用别的话形容,我觉得自己的内心似乎被‘点亮’了。我突然一下子看到并明白了很多事情,而且都与戒指有关。” “真奇怪!”物理学家说。“我也一样。” “我也是,”控制学家补充。 “显然,”调配员沉默片刻后说,“它发生在所有人身上。但我想知道是否每个人都看到并明白了同样的东西。我可以说出很多关于魔多和兽人的事情。” “我可以告诉你霍比特人的事,”工程师迅速说。“我非常喜欢他们。” “我则是矮人,”控制学家说,“还有霍比特人。” “而我则知道人类……”化学家补充。“还有一点精灵的东西。” 调配员说:“好吧,让我们尽量回忆自己看到的东西,并全部写下来。这样也许可以得到连贯的画面。” “也许我们谈论这枚戒指还为时过早。”物理学家说。 大家都同意。他们把戒指从仪器上取下来,锁进了保险箱。经过简短的会议,大家决定只有所有人在场的重要的场合才能拿出来。 “它似乎不是简单的戒指,而是某种装置。”化学家说。 “是的,”控制学家同意。“它是个信息库,在火花影响下发出信息。而我们直接、即时、完整地感知到了这些信息。创造这种记忆媒介的文明多么伟大啊!” “这东西来自哪个年代?”物理学家回应。“我注意到,陆地和海洋的分布完全不同,不过有点类似我们大陆西海岸的轮廓。” “种族不同,语言不同,”控制学家补充,“就好像一个完全不同的星球。然而不知为何,似乎是同一个地球。” “难以置信!”化学家说。“但我们和他们必然有共同之处,否则就无法理解他们的信息。它是以我们的语言——我们思维的语言,按语义传播的。” “谁先发言?”调配员问,打开了记录仪。 “我,”工程师回答,“因为我知道故事如何开始。” 他舒适地坐下来,闭上眼睛,开口说话。 在他之后,其他人依次发言,相互纠正和补充。渐渐地,独立的细节串联起来,每个情节都找到了恰当的位置,整个画面也越来越清晰。但人的记忆有限,人用语言表达自己印象的能力也有限,所以他们不得不多次重复实验。每过一次,他们内心的“光亮”都会弱一些,尽管他们都没有承认。 调配员努力工作,把笔记整理成正确的顺序。这本书中的事件发生在太久以前,正如其中一个人物说的那样,“连山丘都忘记了。” ========== (接《魔戒同盟》) ========== “故事越来越离谱。”调配员说,“护身符、灵魂、咒语……谁会当真?” “护身符?”控制学家反对,“除了魔戒,我没看到别的护身符。而且魔戒也并非万能。有关它功能的某些说法可能是隐喻,剩下的都可以理解——只要你把魔戒当作一个信息库。” “此外,”化学家补充,“我们所知的大多数奇迹都可以用现代科学解释。” “我也同意。”物理学家赞同。 调配员嘲弄地看着他俩。“行吧,继续你的解释。” “好的,”化学家说。“首先,矮人、奥克和霍比特人没有什么神奇之处。他们只是不同的种族——就像现在生活在地球上的不同种族。任何一个种族都可能是我们的祖先。” “比如奥克?” “对,甚至包括奥克。说到底,他们不过是岩洞和森林的原始居民。” “精灵呢?”调配员问,“他们难道不是超自然存在么?想想罗瑞恩的奇迹吧。” “来自大洋彼岸的精灵和努门诺尔人,”控制学家者陷入沉思,“这是最有趣的问题。努门诺尔,又名西方之地,是某个高级文明死去的中心,然后被传送到我们的世界……与之相比,亚特兰蒂斯不过是昨夜。它要古老得多,甚至可能……” “甚至可能是完全不同的东西。”工程师说,他原本一直沉默不语。 “怎么个不同?”调配员问。 “很简单。努门诺尔,或者西方之地,可能是另一个星球。来自大洋彼岸的努门诺尔人其实是外星人。” “这样的确可以解释很多问题,”控制学家者思考着,“特别是努门诺尔人似乎与精灵相同。” “那么他们所有的非凡特性也不难理解了,”物理学家赞同。“还有罗瑞恩的那些奇迹,他们把这个地区尽可能地变得与故乡相似。请注意,在罗瑞恩,时间流逝速度与其他地方有所区别。每一刻都成为永恒,过去的东西不会消失……而加拉德瑞尔的水镜可以看到过去和可能的未来……真想知道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行吧,好吧,”调配员说,“姑且承认努门诺尔人是外星人——虽然我不知道是不是真有这种可能,但他们说的有形和无形世界的力量依然是个谜。还有那个巫师甘道夫的火棍,他的法术要怎么解释呢?” “我有答案,”控制学家温和地打断,“我们已经知道,魔戒是个信息库,包含所有知识领域的丰富信息,甚至包括我们尚不了解的领域。谁拥有足够的信息,谁就拥有力量。” “有形的世界里,可以这么说。但在无形的世界里呢?” “没人亲眼见过电子,”物理学家说,“也没人见过磁力线或者电磁波。但我们可以运用它们为人类服务。” 控制学家补充:“法术也可以理解。我们也有声控设备。墨瑞亚之门是由某种继电器控制的。记得吗?‘矮人的门,有些只在特定的时间,或为特定的人才打开’,这是个时间继电器,或者是按生物电流调谐的继电器。它与巫术的相似性,并不会超过我们的自动装置。” “而甘道夫的火棍则是个放电器,”物理学家补充,“火花型或电晕型。这也可以用科学解释。” “甘道夫其实就是我们说的电气工程师,”工程师说。“他不是童话中的巫师,可以变出或施咒任意东西。他无法在卡拉兹拉斯的雪地中驱赶雪云,也无法让小队穿越山脉。别忘了,他只能生火。” “并放火烧树来驱赶狼群,”化学家补充。“对,他的能力太有限,不能被称为童话中的巫师。” “好吧,”调配员说,“那你怎么解释不用锁就能锁门的符咒?以及能解开它的咒语?还有炎魔这种怪兽?”他盯着控制学家,仿佛只对他发问。 对方沉默了一会儿,“也许这是我们尚不知晓的领域。这里有某些力量在起作用,甚至比罗瑞恩精灵控制时间的力量更神秘。” “是的,”物理学家补充。“它看起来是超自然的,因为我们还想不出解释。像幽灵一样的黑骑手也是如此……” 工程师插话:“它们的叫声太可怕了。” “超声波,”物理学家说,“它会使人沮丧、悲伤和恐惧,甚至引发心梗。这个我们倒是可以理解。黑骑手自身则很难理解。它们到底是什么?说是‘幽灵’等于没说,这个词无法接受。” “对术语的争论最没意义,”工程师反对。“我认为‘幽灵’这个词最适合。它们是真实存在的生物,本质只有持戒人才能看到。它们是什么?可以是来自不同维度或者平行世界的生物,这样一切都可以解释——至少接近我们习惯的科幻小说。” “是的,”化学家突然说,“我刚想到,对一篇科幻小说来说,无法解释的地方会比我们遇到的多得多。你发现了吗?我们已经为迄今遇到的几乎所有问题找到了解释!” 大家都笑了,连调配员都笑了。 “好吧,”他说,“我想我们已经找到了足够多的解释,剩下的也许之后能解决。但我仍然坚持我的观点:任何读过我们记录的人都会说这是奇幻,而不是科幻。一部神秘主义奇幻。” “不对!”物理学家反对。 “不对!”化学家和工程师异口同声说。 “我们走着瞧。”控制学家谨慎地补充。 =========== (接《双塔殊途》) =========== “帕蓝提尔……”物理学家刚开口,就被工程师打断了。 “帕蓝提尔可能类似视频电话或电视。别忘了,这个词的意思是‘远望之物’。它不是普通的电视机,像计算机一样有储存功能,所以能显示‘远方以及古时事物’。” 控制学家点点头。“有些相似,但这个设备比电视机复杂得多。它显然具备自动调谐和远程控制。按我的理解,欧尔桑克之石可以与邪黑塔双向交流,而且由巴拉督尔精确控制,因为它的通信频率保持不变。显然萨茹曼不曾更改设置,甚至石头离开伊森加德后,依然在通信。” “在精神层面交流……”物理学家陷入沉思,“没错,它能传输听觉和视觉以外的神经冲动。还记得那个可怜的小家伙盯着石头时的痛苦吗?” “所以那个文明已经知道传输神经脉冲的技术,”工程师回答,“而我们却只能梦想。” “但已经有些科学家在实验了,对吧?”调配员问道。 “他们已经研究了很久,”工程师回答,“目前还没有成功。如果我们能有这样一块石头就好了,这将开辟多么美好的前景啊!” “但它只服从控制者,”物理学家提醒,“应用会很困难,即使甘道夫这样杰出的人也不愿使用欧尔桑克之石。” “对,他不敢。”控制学家同意。“因为帕蓝提尔不只是接收器和发射器,它对收发双方的人格都有某种影响。否则他们就不会说要让石头摆脱别人的力量。我觉得它有某种极度微妙而复杂的反馈机制。但它的本质对我们来说依然未知。我们没有机器能调整人的个性。我们知道生物电流,但它们不是一回事。” 他们瞥了一眼调配员,但那张黝黑的脸仍然冷峻而充满怀疑。 “所以你们认为一切都有解释了?”他用询问的目光扫视。“照你们说的,帕蓝提尔只是某种非同寻常的收发装置……” “还能录像。”物理学家提醒。 “而且可以远程调谐。”工程师补充道。 “是的是的,还能传输神经脉冲,并影响通信双方的人格。”调配员不耐烦地打断,眨着黑眼睛,“无需重复,我已经记住了你们说的一切——毕竟这是我的专长。好吧,帕蓝提尔你们已经解释过了,没有什么不可思议之处。但我想听你们解释恩特的奇异特性!如果他们不是神奇的超自然存在,我宁愿相信任何事!” 他说得异常热情,其他人略感疑惑,默默盯着他。然后化学家转过身来,若有所思地看着设备中的戒指。他摇摇头,阳光在金发上闪动。 “恩特!真的很难解释。或许它也是某个种族,就像奥克、矮人和其他种族。也可能是某种完全不同的生物……” “甚至不死者。”工程师插话说。 “你认为是智能机器?”控制学家迅速问道。 “很难说,”工程师回答说。“一方面,他们似乎有生命和智慧。另一方面,他们与其他任何生物都有很大差异。身材庞大,手指数量不同,力大无比,能徒手挪动岩石……” “但他们也不像机器,”控制学家反对。“他们自主性很强,不仅能独立行动,而且能独立决断,甚至可以构成集体。” “一个机器文明!”调配员哼了一声。“荒唐!” “也许他们是某种共生体?”化学家提议。“真可惜,我们当中没有生物学家!” “共生体倒是有可能,”控制学家同意。“某种智慧生命与树木共生。我觉得这一点很重要:恩特是从精灵那里学会语言和行动的。而我们的理论认为精灵是外星人。” “共生体……”物理学家若有所思地重复,“诱人的想法!兴许他们是突变体,是外星人实验的结果……” “难以置信!”调配员忍不住喊道,“这比我们迄今为止听到的任何东西都神奇!” “并不比我们的仿生学更神奇,”控制学家反对,“你比我们任何人都清楚这一点。我们所有的假设都没有超出魔戒的可能性范围。如果我们能在帕蓝提尔和幽灵上达成一致,为什么不能在恩特上达成一致呢?” “好吧,就这样吧。”调配员沉默许久后说道,“但这是我愿意做的最后一个假设。你们要是认定恩特是共生体或变种人,就这样吧。但我不会再做任何让步。如果我们再遇到无法解释的事情,我会认定整个故事是童话和奇幻。” “不要这么武断,”控制学家警告,“否认无法理解的事物固然简单,但对研究者来说大错特错。遇到任何无法解释的现象,我只会认为我们还不了解它——暂时如此。” 调配员依次看看其他人,在每个人脸上读到了同样的想法。他耸耸肩,脸上重新现出嘲弄的笑容。“就这样吧。我不会承认自己被说服了,但我同意我们必须继续,看故事如何发展。” “继续前进!”控制学家代表所有人回答。 ============== (接《王者归来》) ============== “看来我们已经到了故事的终点,”化学家说,“了解了所有人的最终命运。而且我认为戒指里的信息已经提取完了。” “只提取了一条纹路,”物理学家反对,“甚至连它可能也没穷尽。我们还不知道许多人物的细节,以及他们的背景和社会结构。” “还有技术水平,”工程师补充。“在我看来,它似乎走上了与我们全然不同的发展方向。有戒指一样的记忆媒介,却没有枪支和运输工具。他们通过帕蓝提尔交流,掌握了某些我们不知道的力量。但他们却骑马,只使用弓箭矛……” “是的,”控制学家回答,“他们似乎在信息和通信领域最先进,甚至可以与动物作一定交流。比如甘道夫能与鹰交谈,听懂狼的语言。” “黑骑手驾驭的带翅膀的生物是什么?”化学家问。“看着像翼手龙。” “或者是龙,科学界已经讨论过龙的原型生物了。”物理学家补充。“照我看,这证明了这个故事既不是童话也不是奇幻。”他朝调配员瞥了一眼,对方却没注意到。 “我们在化石中见过有翅膀的怪物。”化学家思考着,“那么希洛布呢?当今的古生物学不知道这么大的蜘蛛。” “我们可没法确定当今的古生物学家已经了解古代地球的一切生物。”物理学家说。“很有可能,希洛布的身体太柔软,因此没在古老岩石上留下任何化石痕迹。或者留下过痕迹,但尚未被发现。无论如何,这没什么不可能的。” “对魔多的描述也没什么不可能的。”工程师补充,“各种迹象都表明这是个火山国家。” “的确,”物理学家同意。“而索隆王国的灭亡过程是对火山喷发的相当准确的描述。顺便说一句,这可以解释魔戒如何嵌入玄武岩。”他转头看向工程师。 “你认为几次提到的‘善’和‘恶’的戒指是什么意思?”化学家问。 “我有个解释,”控制学家慢慢说,眼睛一直盯着保险箱中的戒指。“估计是类似这枚戒指的其他装置,里面封存着生物电流的记忆痕迹。这些记忆痕迹非常复杂,不妨称之为行为程序。一旦戴上戒指,程序就启动了。这可以解释为什么至尊戒会摧残佩戴者的人格。而‘善’的戒指编程则不一样。你瞧,没什么超自然现象。”他也向调配员投去一瞥,但没得到任何答复。 他们继续回忆这个非凡故事的种种情节,经历如此生动,仿佛身临其境。化学家感叹:“后来到底发生了什么?他们和我们之间存在什么联系?联系必然存在,因为我们与他们有共同的思想……” “你确定?”从沉思中清醒过来的调配员发问。 “什么?”化学家不明白。 “我们和他们存在某种联系,或者说亲缘关系?” “我很确定!”化学家感叹,他声音中的信念感染了其他人。大家带着一种新的感觉打量彼此,就像第一次见面一样。化学家的金黄卷发和灰眼睛,控制学家的高大身材和黑灰色波浪头发,物理学家的细长手臂和短发卷……特别是调配员黝黑脸上的棱角,僵硬的黑发,大而有力、躁动不安的手。 “有某种联系,”控制学家平静而坚定地说,仿佛这是个无可否认的事实,其他人也点头表示同意。“但很难证明。” “考古学无法提供帮助,”化学家沉着脸说,“事件古老得超出了考古学的范畴。” “地质学也不行,”工程师补充,听起来同样阴沉,“似乎地壳在此之后重新构造过了。” “大灾变理论?”调配员咧嘴笑了。 “为什么不行?它不是已经被证实了吗?” “我们再回一次魔戒世界试试?”物理学家问。 “不太可能了,”控制学家反对,“我不知道你情况怎么样,但我每经历一次闪光,它似乎就变弱一分。我们已经做了多少次实验?” “这不重要,”物理学家回答,“想知道我们与他们的联系,就必须承担风险,我们必须向戒指问这个问题。天知道这可能意味着什么?老实说,我可不介意有精灵那样的祖先!” “或者奥克,”化学家咧嘴笑道。“但恐怕魔戒的力量已经耗尽了。” “那就用升压器!”物理学家喊道。“调高放电电压!这是我唯一想知道的问题。相信你们也一样,我有把握。”他环顾其他人。 没人反对,但也没人敢同意。所有人都盯着调配员:在争论中,他是最终裁判。他沉默了很久,斟酌着种种得失,终于缓缓开口。“很好。这是唯一的机会,如果不利用它,我们永远不会原谅自己。让我们再做一次体验——最后一次。为防电压不够,我们要把它提高到极限。” 化学家从保险箱中取出魔戒,把它放在手掌中,欣赏它的光芒。“我倒有些害怕。”他把它递给物理学家。“我想知道,真的很想知道,但我很害怕。” “这是最后一次。”物理学家一边调整仪器一边安慰他。 嗡嗡声再次响起,音调越来越高,空气似乎都在振动,所有东西,整个可见的世界都在振动。有人咬紧牙关发出呻吟,振动穿透骨骼、肌肉、神经,超过了人类的忍耐极限…… 然后一道无声的刺眼闪光,让所有人昏倒过去…… 工程师第一个醒来。他抓着椅子慢慢站起来看向烧焦的仪器,显然已经毁坏了。 “结果就这样了……”他只能用咬破的嘴唇勉强呢喃。 其他人也慢慢清醒过来。“戒指……”化学家喘着粗气指向仪器。 戒指不见了。最后的强力放电毁灭了它,没留下一丝痕迹,仿佛所有原子都变成了辐射,散布到空间中。 “这次我们看到了什么吗?”大家都恢复后,调配员问。 “可能吧,”物理学家回答,“但我们现在什么都记不得了。就像摄影时灯光太亮,所有照片都过度曝光了。也许以后……” 他们沉默不语,看着焦黑的仪器残骸。最后的问题没有答案,也再没机会得到答案。但内心深处,每个人——包括调配员——都知道,答案只能是肯定的。我们的世界以某种尚不为人知的方式,从一个消失了无数个世纪的世界接过了理性的接力棒。
束书考——托尔金花押演化史 大家都很熟悉托尔金的“束”形JRRT花押,网上也有一些列举花押演化史的,但都不够全,且存在错误。本文将列举我见过的所有公开文档中托尔金的花押。 以下大部分花押均引自三本托尔金画集: A&I:Hammond, Wayne G., and Christina Scull. J.R.R. Tolkien: Artist & Illustrator.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1995. AH:Hammond, Wayne G., and Christina Scull. The Art of The Hobbit by J.R.R. Tolkien. London: HarperCollins, 2011. MoMe:McIlwaine, Catherine. Tolkien: Maker of Middle-Earth. Oxford: Bodleian Libraries, 2018. 不少画作同时收录于多本画集中,此时按AH>A&I>MoMe的原则标注出处。许多画作未标明年份,只能估计签名时间,可能会有五年左右误差。综上,4个点和束形最早出现于1912年,8个点最早出现于1913年,束形加4个点最早出现于1918年,现代版花押来自1920年代写在The Book of Ishness封底的花押,不过作了个镜像。
《魔戒》腾格瓦和奇尔斯文本详解(扉页/戒文/都林之门/墓铭) 《魔戒》中收录了扉页书名、戒文、墨瑞亚西门铭文、巴林墓铭这四份腾格瓦和奇尔斯文本。我搜了一圈发现网上似乎只有讲四份文本解读结果的,而几乎没有详细步骤(只有扉页有个人讲过,但存在若干错误),相当于只有答案而无解题过程。所以自己参考Amanye Tenceli等资料解读了一遍(同时还要感谢网友@Trahald 和@ralipretac 热心帮我解释了许多疑点)。个人体会是:由于附录五对文字的说明过于简略,有很多不易理解之处。完成托尔金的“读者挑战”,一边解读书中的四份铭文,一边体会腾格瓦和奇尔斯字母的使用方法与灵活变化,是很好的学习途径。下面说明我的解读过程与需要注意的问题。(本文按出现顺序排列,如果你觉得第一份太难,可以从最简单的第四份,巴林墓铭读起) (我的号发不了图了……请移步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eibo.com%2F5760963846%2FKiVkDwENZ&urlrefer=2bc5659d8d44f68e77aa648fd9b2c7af查看本文配图,或者麻烦哪位朋友在楼下贴一下吧orz) ◉书名页。第一行是安盖尔沙斯·埃瑞博书写的英语,后两行是通用模式腾格瓦书写的英语 对照奇尔斯字母表不难认出第一行。需要注意:ð、ŋ、ô在奇尔斯里都是一个字母;red中的e写成了46号字母,而the和translated中的e写成了55号字母ə;translated中的e被省略为一点;of词尾的f写成了v。最后变成标准英语就是:The Lord of the Rings translated from the Red Book 二三行单词都连在一起了,而且有很多手写变化。图中把它们分开并转写为标准体后作了辨识,再变成标准英语就是 of Westmarch by John Ronald Reuel Tolkien. Herein is set forth the history of-the War of-the Ring and the Return of the King as seen by the hobbits. 需要注意(标号见图): 1. of、the、of the写成了延长版的v、ð和vv。附录五业已指出:“the,of和of the以缩写来表示(延长的dh,延长的v,以及延长的v下加一横)。” of拼成ov,the拼成ð,在第一行奇尔斯字母中也有体现。 2. 元音不是单独字母,而是置于后续辅音字母上的tehta。 3、5. 当词尾为元音,或者连续出现多个元音时,因为没有辅音可以放tehta,所以要另加一个短竖作为放置载体。 4. John的元音没有放于h上而是放在了n上,是出于发音考虑。 5. Reuel连续出现了三个元音,前两个元音的tehta被连成了花体。 6. 用冒号表示句号,冒号加~表示完结。在托尔金写的某些文本的标点中,点的多少表示停顿大小,一个点是逗号,两个点是句号,三、四个点代表更长的停顿。 7.herein本来应该写成h-er-e-in,不过这里省略了第二个e,用er下面的一点代替。附录五指出:“字母下方的点用于here,表示结尾不发音的e。” 8. is和as按发音拼成了iz和az,而且两个z分别用了31和32号字母。附录五指出:“31号在那些需要z音的语言里表示z。32号是倒写形式,虽然可以作为单独的符号来使用,但主要的用法只是作为31号的变体,方便书写。例如,它们常常和上标的tehta一起使用。”我猜因为i是1个点而a是3个点,所以后者配合31号时空间不太够,与倒写的32号配合才容易辨识。托尔金这个s和z的两种写法也许是受到希腊语的启发。 9. forth里o的tehta延长到了th上方。 10. and写成了d,上面加一横表示鼻音。对应附录五:“其中,杠(或类似西班牙语中的波浪号)置于辅音字母上方,常常表示前一字母是出自同一系列的鼻音(如nt,mp或nk)。”下面加一点的用法也在附录中提及:“字母下方的点(其用途之一是表示模糊的弱元音)在此用来表示非重读的and。” 11. seen写成了s-e-e-n。托尔金在用通用式书写英语时,对长元音和双元音有多种写法。有像这里一样用两个独立的短竖载体的,有一个短竖载体加双重tehta的,有把双重tehta写到辅音上的,有用长竖载体的,有元音字母加一个tehta的。据附录五:“长元音通常用置于长竖(常见形状如同不加点的j)上的tehta来表示,但也可以用加倍的tehta来达到同样目的。但是,只有弧常常这样写,有时锐音符也这么写。”这里写成两个单独载体,可能是考虑到语言是英语,/i:/这个音对应ee、ea等多种拼写,为了避免混淆才这么写。图中可见,托尔金在另一份文本中写too时,就用了另一种写法。 12. hobbits里在b下面下面加一横表示双辅音,t后面的钩表示续s:“类似符号置于下方,则主要用于表示辅音是长辅音或双辅音。附于弓上的下钩(如书名页最后一个单词,hobbits)用于表示续s,特别是在ts,ps,ks(x)中”。 13. 跟z一样,r也有两种写法,分别用于元音后(搭载元音)和辅音后(或词首)。 ◉戒文。用通用模式腾格瓦书写黑语 需要注意的地方有: 0. 字体跟其它地方不一样。托尔金留下的腾格瓦文本中可以辨识出四种迥异的字体:书记体、戒文体、尖体、方体。 1. sh、gh写成了延长形式,th则没有。据附录五:“最初的费艾诺系统还包含一个在字母上下同时延长竖的等级。这些通常用来表示送气的辅音(例如t + h,p + h,k + h),但也可能表示其他必要的辅音变音。本书中使用这种字体的第三纪元语言不需要这样的音,但这些延长形式广泛用于等级3和等级4字母的变体(以更清楚地与等级1区别开来)。” 2. 跟书名页一样,z有两种写法,分别用于上面加tehta和不加tehta时。 3. r也有两种写法,分别用于元音后面(搭载元音)和辅音后面。 4. u的tehta和书名页上相反。附录五对此说明为“在魔戒铭文中,向右开放的弧表示u;但在书名页上,这个符号表示o,向左开放的弧则表示u。右开弧更常见,用法依相关语言而定:在黑语中,o十分少见。”(其实我觉得是托尔金为了好看才这么设定)双重tehta用于表示长元音 5. mb、mp是在上面加~来表示鼻音,而书名页表示鼻音是上面加横线。 6. 表示a的tehta写法和书名页有所差别。附录五已经说了这个tehta有多种写法。 ◉都林之门铭文。用贝烈瑞安德式腾格瓦书写辛达语 读完前面两份铭文后,这个简直是送分题,参照字母表即可辨识。需要注意的地方有: 1. 元音都用独立字母写出,附录五业已提到这是贝烈瑞安德式最重要的特征。 2. a和e上加两点后,变成双元音ai和ei,这就是附录五说的“双元音的表达方式是将表示续y的tehta置于元音字母上方”。 3. 比较奇怪的是附录五说“双元音常常如铭文中那样完整写出”,但铭文中只有ai和ei两个双元音,都没有完整写出。事实上,托尔金写过的所有贝烈瑞安德式文本中,ai、ei、ui、au都没有完整写出,只有ae完整写出,oe不详。 4. i上加锐音符变成长音。 5. t和b上加~后,变成鼻音nt和mb,写法与戒文相同。 6. 双辅音ll没有像书名页那样通过单个字母下面加一横实现,而是写成了两个单独的字母。nn则因为本身有对应的单独字母,直接写成一个字母了。 ◉巴林墓铭。前三行是安盖尔沙斯·墨瑞亚书写的矮人语,第四行是安盖尔沙斯·埃瑞博书写的英文 更简单的送分题,只需注意:nd是一个字母(33号);of拼成了ov;kh没有写成20号字母,而是在18号字母k下加了一个短竖。 安盖尔沙斯·墨瑞亚和安盖尔沙斯·埃瑞博的区别在于j、zh、g、gh、z、ks、ps、ts这几个音。墓铭第三行出现了z,据此可以判断文字为安盖尔沙斯·墨瑞亚。但第四行没出现这些音,单凭文字形态其实无法判断是安盖尔沙斯·墨瑞亚还是安盖尔沙斯·埃瑞博。说它是后者,是因为用它书写的语言是英语。
文景版魔戒翻译刍议 最近开始读魔戒,发现了不少值得商榷的翻译问题。这里记录一下 ◉楔子 ----------------- Before the crossing of the mountains the Hobbits had already become divided into three somewhat different breeds: Harfoots, Stoors, and Fallohides. 霍比特人在翻越山脉之前,已经分化成三个略有区别的族群:毛脚族、斯图尔族和白肤族。毛脚族肤色较深,体型更小也更矮,他们没有胡须,不穿鞋子,手脚整洁又敏捷,偏爱高地和山丘。斯图尔族体型更宽,身体更强壮,手脚也都更大,偏爱平地和河畔。白肤族肤色更加白皙,发色更浅,比另外两族更高,也苗条一些,热爱树木和林地。 《〈魔戒〉名称指南》要求Harfoots和Fallohides意译,Stoors音译,不过这样看起来体例不统一了。 Stoors. Name of a third kind of hobbit, of heavier build. This is early E. star, stoor 'large, strong', now obsolete. Since it is thus supposed to be a special hobbit-word not current in CS, it need not be translated, and may be represented by a more or less 'phonetic' spelling according to the LT use of letters. But an archaic or dialectal word of this sense in the LT would also be acceptable. 其实《名称指南》也没有坚持一定要音译,说了用古语或方言意译也可接受。不妨译成彊壮族、健躯族之类。这样三个族群的名称都能对应其特征。 ------------------ which they called pipe-weed or leaf, a variety probably of Nicotiana. 这种药草他们称作烟斗草或烟叶,很可能是尼古烟草的变种。 Nicotiana此处指植物分类学中的烟草属,包含烟草等六十余个物种。据 《读者指南》:Pipe-weed here substitutes for tobacco, though Tolkien's mention of Nicotiana indicates that they are one and the same; or rather, that pipe-weed refers to the same group of plants, tobacco being the name for any plant of the genus Nicotiana. 因此当译为“很可能是烟草属的某个变种。” ---------------- ◉I.1 盼望已久的宴会 But there was also a generous distribution of squibs, crackers, backarappers, sparklers, torches, dwarf-candles, elf-fountains, goblin-barkers and thunderclaps. 不过,还有一大批爆竹、鞭炮、筒炮、烟花、火炬、矮人蜡烛、精灵喷泉、兽人吼炮、霹雳响炮,分给了大家施放。 据《读者指南》:A squib is a small firework which burns with a hissing sound. A cracker explodes with a sharp noise. A backarapper is a firecracker with several folds, which results in a rapid series of explosions. A sparkler is a sparkling (not explosive) firework held in the hand. Torch in fireworks parlance is a slowburning wax candle used to illuminate the area in which fireworks are prepared. 宜译作:冲天炮、大爆竹、双响炮、烟花棒、照明烛 ----------------- Hundreds of musical crackers had been pulled. Most of them bore the mark DALE on them; which did not convey much to most of the hobbits, but they all agreed they were marvellous crackers. They contained instruments, small, but of perfect make and enchanting tones. 数百个音乐响炮被拉爆,炮上大多印着大写的“河谷城”—这个名称对绝大多数霍比特人来说都没意义,但有一点他们都是赞同的:这些里头包着制作精巧、音调迷人的小乐器的响炮真是棒极了。 我本以为是爆竹里面有乐器,百思不得其解。其实这里指的是英国的Christmas cracker,译作“拉炮”似乎好些。后文收拾垃圾时的"cracker-paper/爆竹的碎纸"也应当译作拉炮包装纸 ----------------- ◉I.3 三人为伴 杉木当译作冷杉 ---------------------- Not far from the road-meeting they came on the huge hulk of a tree: it was still alive and had leaves on the small branches that it had put out round the broken stumps of its long-fallen limbs; but it was hollow, and could be entered by a great crack on the side away from the road. The hobbits crept inside, and sat there upon a floor of old leaves and decayed wood. 离岔路口不远,他们碰上了一棵巨树的残躯。它还活着,那些早已折断的树枝,断处四周冒出的小枝仍长着树叶。不过它是中空的,可从朝着路那面的一道大裂口进去。三个霍比特人爬了进去,在铺着朽木和枯叶的地面坐下。 当译作“可从背着路那面的一道大裂口进去。三个霍比特人爬了进去,就着朽木和枯叶席地而坐。”正因为路上看不到,才会躲到树洞里吃东西。 -------------------------- ◉I.4 蘑菇捷径 Puddifoots译作了圆足家。《命名指南》曰: Puddifoot. Surname in the muddy Marish. Meant to suggest puddle + foot. Translate. 可知puddle指的应该是泽地中的泥水坑,宜译作“泥足”。 ---------------------------- ◉I.6 老林子 stalky and faded hemlocks and wood-parsley, fire-weed seeding into fluffy ashes, 长茎的野芹,浅色的西芹,种子播撒进松软灰烬里的火后杂草 《读者指南》认为这里提到的wood-parsley和fire-weed是cow parsley (Anthriscus sylvestris)和Epilobium angustifolium。《中洲植物志》则认为是cow parsley和Chamerion angustifolium。故当译作“长茎褪色的毒芹和峨参”。 -------------------------- ◉I.7 汤姆·邦巴迪尔之家 He opened the door, and they followed him down a short passage and round a sharp turn. They came to a low room with a sloping roof (a penthouse, it seemed, built on to the north end of the house). 他打开门,他们跟着他穿过短短的走廊,便来到一个屋顶倾斜又低矮的房间(看起来像阁楼,建在这屋的北边)。 penthouse有两个意思,架在屋顶的阁楼和倚墙而建的披屋,这里显然是后者。当译作“看起来像披屋,建在这屋的北边”。 ---------------------------- They heard of the Great Barrows, and the green mounds, and the stone-rings upon the hills and in the hollows among the hills...Stone rings grinned out of the ground like broken teeth in the moonlight. 他们听他讲起了大古冢和座座青坟丘,还有山岗上和山间洼地里的岩石环……一圈圈墓石裸露出地面,月光下犹如缺损的烂牙在狞笑。 两个stone-ring译法不一致。这里的灵感来源显然是英国的巨石阵,仪式用,未必是墓石,可译作“岩石圆阵”。 ---------------------- ◉I.9 跃马客栈 It had a front on the Road, and two wings running back on land partly cut out of the lower slopes of the hill, so that at the rear the second-floor windows were level with the ground. 它面对大道,两翼的厢房向后延伸,由于地基有一部分是取自后方更低些的山坡,因此后边厢房的二楼窗户正好与地面平齐。 英国的second-floor是三楼,后文还出现了ground floor可证(译作了“楼的底层”,其实直接译作一楼就行)。前文说了“布理镇上约有百来栋大种人的石砌屋,大多数坐落在俯瞰大道的山坡上……在大道向右拐,绕过山脚处的路边上,有一座很大的客栈”,可知客栈在山脚而非山顶。所谓“窗户与地面平齐”,指的应该是山坡处的地面抬高到跟三楼一样高了。当译作“由于地基有一部分是建在山坡上,因此后边厢房的三楼窗户正好与坡面平齐。” ----------------------- ‘Here is a nice little parlour!’ “这是间舒适的小客厅!” 误译。parlor有好几个意思,这里指的是酒店里的包厢雅座。 ---------------------- In a twinkling the table was laid. There was hot soup, cold meats, a blackberry tart, new loaves, slabs of butter, and half a ripe cheese 饭菜眨眼间摆好,有热汤、冷肉、黑莓果馅饼、新出炉的面包、厚厚的一块块奶油、半块熟奶酪, 误译。应为黄油。 ------------------------ The men of Bree seemed all to have rather botanical (and to the Shire-folk rather odd) names, like Rushlight, Goatleaf, Heathertoes, Appledore, Thistlewool and Ferny (not to mention Butterbur). 布理的人类,姓氏似乎全都跟植物有关(这在夏尔人看来相当古怪),比如灯芯草、金银花、石楠趾、苹果树、蓟羊毛和蕨尼(不用说,还有黄油菊)。 “金银花”不妥,因为英国不产金银花(Japanese honeysuckle, golden-and-silver honeysuckle)。据《中洲植物志》,这里说的goatleaf,是东亚金银花的欧洲亲戚goatleaf honeysuckle,开红花。可直译为“山羊叶”或意译为“羊叶忍冬”。 ----------------------- Some of the hobbits had similar names. The Mugworts, for instance, seemed numerous. But most of them had natural names, such as Banks, Brockhouse, Longholes, Sandheaver, and Tunnelly, 有些霍比特人也有类似的名字,比如有不少人姓艾蒿;不过大多数人都是一般姓氏,比如河岸、獾屋、长洞、挑沙和隧道 这里的霍比特人姓氏都与穴居习俗有关,唯一问题是Bank不该是河岸,因为他们不可能在河岸挖洞住。其实bank还有个意思是斜坡。据《命名指南》:“Banks. Clearly a topographical name containing bank in the sense 'steep slope or hill-side'. It should be represented by something similar.” 故应译作“山坡”。 -------------------- Will Whitfoot, the Mayor, and the fattest hobbit in the Westfarthing, had been buried in chalk, and came out like a floured dumpling. 当时市长威尔·白足,也就是西区最胖的霍比特人,被埋在白硅粉里,出来时活像个滚满面粉的汤团。 误译。应为白垩粉。 -------------------- I.11 暗夜白刃 长脚佬应为长腿佬。大陆流行的译名也是长腿爱德华 ------------------- 读完卷二再更……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