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一般遐想
飞一般遐想
关注数: 17
粉丝数: 52
发帖数: 3,806
关注贴吧数: 13
校长究竟哪一年出生 我以前看到的资料一直是1952年出生,但近几年大部分看到报导是1950年。有没有权威一点的依据?
一吐为快 4.1过去了。轰轰烈烈的纪念也总算暂停。有几句话忍不住要说: 一、这样的纪念已经越来越商业化,炒作过头了。在网络上已经看到越来越多表示反感的评论,以前这样的评论并不多。如果真的为张国荣好,那些炒作的应该停息了。再下去会引起副作用。 二、造神运动越来越离谱,溢美之词不绝于耳,事实真相呢? 关心娱乐新闻的老歌迷应该知道, 很多都是在去世后冒出来的。如果真的起正能量也好,可是有些东西,比如性取向,我们不歧视不干涉,但不能这样宣传,带来的是不是正能量?为我们的下一代带来什么? 三、以上两点本不适合在本吧说。第三条是和校长有关。有些宣传也好,评论也好,微博也好,越来越贬低校长以村托张的地位、人品。什么完败、被历史淹没、被遗忘等等等等。说实话本人不甘心,所以会在微博或者评论中表明自己的态度。希望伦迷朋友们有空闲应该团结起来发出我们的声音。我们不是计较,是还原真实。
关于中华情节目的看法 解说词不错,开始也不错。可是不爽的是中间插进来的翻唱,莫名其妙,特别是文章唱的假如你是真的,实在太差。要是放校长版的,能让大家欣赏一下校长的演绎多好。 至于放的演唱版本大部分是央视的演出录像,这个也很正常,本来就是央视的节目。 伦友们觉得这些现场版,校长的演绎不出彩,发挥不好,有损英名。我也是这样觉得。不过央视能放这样的节目也算对校长的肯定。 本来我这样的伦迷也应该象校长学习,不计较什么。但总是希望校长演出还是像巅峰时那么出彩。这样才能让那些质疑的人闭嘴。昨晚的微博上看到有人说谭咏麟唱功太一般,怎么会和张国荣并驾齐驱。也就是这种质疑声,我才会斤斤计较校长所有的演出。 要是我在媒体工作,一定会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完完整整做他一套专辑。
唱功评分 最近网上有一个帖子,对大部分歌星的唱功进行评分排名。不知道大家看到过没有。印象深刻的是第一名是邓丽君,第二名是陈奕迅,张学友大概85分在四五名左右。之后的我就不关心了。但里面没有谭咏麟张国荣李克勤。 就榜单里的人,我认可邓丽君的地位。但陈奕迅的唱功被抬高了 (一直觉得陈奕迅在如今香港歌坛高高在上,但比起前辈一代根本没有什么优势)。 至于这三个没有进入榜单的顶尖歌手,天知道他是如何考虑的。
广州哪里有买碟片多的地方? 今日去广州,想看看有没有买校长的CD。以前去过几次,在天河广场上买过几张。不知道还有哪里有卖。本人还缺几张校长的CD,最近的几张大碟内地好像没有引进。
这个百度百科实在扯 刚才随意在百度搜了一下梦仍是一样。结果显示:这首《梦仍是一样》第一次收录于其1990年专辑《梦幻舞台》中,这是Alan可以轻易发挥的歌,虽说大多为平常之作,但仍已渗出些不折不扣的“谭味”,《梦仍是一样》是粤语版,这是谭校长出道以来的第七张专辑,谭咏麟第一张专辑发表于1981年!命名为《你的凝望》 这个是谁不负责任搞出来的。
KTV里的伦曲 每次去K歌总是以伦曲为主。哪怕人家说怎么又是谭咏麟的歌。现在的KTV里谭咏麟的曲目不算少,但总是觉得还缺很多喜欢的。 最喜欢是演唱会现场版本的,能让自己感觉更投入。那些山寨版本的多半我不唱,没有感觉。 比较多唱的有一生中最爱,山下的人,还是你懂得爱我,火美人,冷傲的化妆,珍重,94演唱会的连唱(从小风波直到最后,太爽了,不过会被骂麦霸的),披着羊皮的狼,讲不出的告别,也曾相识,背后拍掌,飞一般遐想,把你藏在歌里面,......最知名的伦曲,我往往基本不唱,如爱在深秋,水中花。 还是有很多好歌,没有卡拉OK的版本。很遗憾。
一段评论 昨晚看见一段怀旧音乐评论,其中说到:有人说谭咏麟的歌世故、媚俗。但发帖者评论者都不认同。 不知道哪种人会这样评价一个精神乐观向上、曲风朴实真挚的歌手。如果这样的话,其他绝大部分歌手只能算颓废下流了。
推荐两首 滚轴力量专辑里的太匆匆,词曲俱佳。还有黄昏的你好吗,我也觉得很好听。
一号遗迹过了剧情之后就拿不到了吗? 我大部分都完成,现在在搜遗迹,就差一号。但那个一号遗迹山洞似乎进不去了。难道就没有办法收集全吗?
冷门歌推荐 暂借的美梦,爱的单车,情在雪天,独来独往,在2048,无边的沉醉,亮了红灯,用去最后半分温柔,情中情戏中戏,迷香,月下恋人,天地初开情已在,命运赌注,伤心带笑者,莫说爱情重,魔法爱情........
对国语专辑的想法 难舍难分应该是巅峰,像我这样的朋友其实也不差。但之后的不灭的爱感觉有点失策,把雨夜的浪漫,雾之恋这两首极品的歌改编得比粤语版差多了。后来的让爱继续倒是很不错,只是不像难舍难分那样火热。青春梦里感觉没有太出彩的歌,主打歌比较上口而已。 最爱笑的人原创性好,歌曲也好,只是已经不受关注。 本人认为,如果要把粤语歌填词改为国语,最好不要改那些已经成为最最经典的曲子,一不小心就破坏原曲的感觉,比如不灭的爱中的几首。最好是稍微冷门但又好听的粤语歌。
终于下载了高清的谭咏麟杜丽莎演唱会 先睹为快,等着买碟。不知道有没有正版的会引进。不是不支持正版,可是有些正版根本买不到
喜爱 刚刚回顾一下喜爱专辑,又勾起不少回忆。这张专辑我非常喜欢,除了最后一首基本法不好听外,其他几首都很出色。当年大学很多同学都喜欢这专辑(非伦迷),不过似乎关注的人不多。请各位谈谈感想,另外如果有当年的有关资料如排行榜请分享。
关于手机铃声,哪一段伦曲做铃声比较适合? 我用过披着羊皮的狼,朋友,雨夜的浪漫高潮部分。大家有什么推荐?
重口味混音版 昨天反复听了新的重口味混音版,也就是校长和陈奕迅合唱的那个版本。很不错。两个都是实力唱将。校长对不同类型歌曲的把握的确到位。
继续我的追麟史 上次难得发了贴,谢谢各位朋友的支持。这次回忆一下当年一些的追麟趣事,那是多么美好的记忆。 当时我收集的都是拷贝磁带。虽说有盗版之嫌,但那个年代,大陆引进的磁带质量差,而且专辑的曲目版本都和原版不同,根本没有收藏价值,而原版引进的没有几张,价钱又太贵。所以当时的来源有这几种: 一是买空白带向周围的伦迷同学拷贝,封套想办法复印(当时复印机还是很少的),所以有的磁带已经不知道是哪一辈的重孙曾孙了。 二是到当时延安东路中图公司边上专门有贩子(我们叫拷兄),拿个大箱子,里面都是港台音乐的拷贝磁带,质量尚可,关键是版本都是原版复制的。几个同学就买一盒,回来大家拷贝。 三是当时有一个意外惊喜,就是上面所说的贩子经常会被有关部门没收磁带,我学校边上有一家旧货商店,经常会处理卖这些被没收的拷贝带,价廉物美。为了抢到好磁带,一下课就拼命赶过去,气喘吁吁叫营业员把放磁带的大箱子拿出来,简直挑得眼花。运气好还会有正宗的原版带(是贩子用来做母带的)。我当时就抢到一盘原版的《爱念》。那个实在太珍贵太激动了。 后来零花钱多了,也难得买一盒进口的原版带,比如不灭的爱。 在后来,CD开始流行,我就慢慢收集。开始还是盗版为主,一是经济窘迫,二是买不到正版。工作以后,我就慢慢不再买盗版,并且想办法买正版的来逐渐替代。现在,校长的新专辑,即使我已经下载先听为快,但还是要去再买正版,这是对他的支持。 学校里,我带动了一大批伦迷,有的虽然不算伦迷,但也很喜欢他的歌。那是正是谭咏麟在这里最火热的时候。为了推广,我不遗余力的向同学推荐伦曲,只要同学有需要,我可以废寝忘食地帮他们拷贝歌曲,如果不要专辑,我就精心挑选最好听的组成精选集给他们。要知道当时可不是现在的电脑刻录,要用录音机拷贝是一件很麻烦的事。直到现在,如果有朋友需要,我也会这么做,只不过换成刻录CD。这些,只为了让大家分享。 上班了。有空再继续。
有谁知道《天地》这张专辑的销量? 这张虽然不是我最喜欢的,但在2004年火了一把,看到各大书店超市这张专辑都在销量榜前三。所以想知道一下总的销量。
谈谈REMIX版的伦曲 我最早收藏的专辑是最佳12,至于为什么专辑是这个名字我看过介绍,现在忘了。觉得REMIX版有一些改编得很出色,比原曲好,所以我后来基本就听这个版本,个人喜欢的REMIX版:你知我知,火美人,午夜皇后。特别是你知我知的REMIX版。至于飞一般遐想的专辑里又来一个你知我知的REMIX版,但这个专辑的版本都不太好。
趁睡不着,发发我的追伦历史 中学时,一位铁杆好友把我和另外两个铁杆带入了谭咏麟的歌声里。自此,谭咏麟陪伴我至今20多年了,并且还会继续下去。 那时,正是谭咏麟在上海最红的时候,也就是上录音乐万花筒排行榜创纪录的五首谭咏麟歌曲同时上榜,还有在评选全国十大歌星中谭是十佳之首,不过那时我刚刚开始涉足,也没感到兴奋激动。 于是我最早完整拷贝了(当时要听原版本的专辑只有拷贝)谭的三张专辑:像我这样的朋友;最佳十二;梦幻舞台。当时最喜欢的是梦仍是一样,魔法爱情,火美人。虽然不是我最早听到的谭曲,但这三首歌三张专辑真正让我迷上谭咏麟。接着,一发不可收拾,不停地收集谭的所有专辑,可以说,几乎每一张都不让我失望。但我同时也爱听其他的歌手,如张学友,童安格,赵传,黄凯芹,李克勤等等。不得不说到张国荣,当时同学中张的歌迷很少,而谭的歌迷几乎到处有,这种情况现在的年轻歌迷特别是后荣迷是不会感受甚至是不敢相信的。那时感觉张怎么会有能力和谭争霸?这种感觉就如我前几天在网上看到有人惊讶“谭咏麟当年怎么会有能力和张国荣争霸”如出一辙。不过现在我觉得,张的歌曲、演绎的确有独到之处,虽然还是认为唱歌不及谭和学友,但综合个人魅力,的确是顶尖人物。 93,94年之后,同窗好友各奔东西。之后,谭咏麟的歌曲传唱度下降,四大天王风头正劲。谭的影响力也下降很快。这段时期偏偏是港台流行音乐从沿海城市广泛延伸到全国各地,我感觉阿伦没有抓住这个时机,似乎处于低谷,几张专辑都反应不好,有几张象在打酱油。 直到爱自己专辑,我认为质量很高,记得在香港网站上回赠这首歌极受欢迎。不过也仅限于香港地区。而且我认为这个网站有点故意炒作之嫌。 左麟右李应该是谭事业的又一个高峰,不管是不是商业化浓。第二年披着羊皮的狼在全国火了一把,尽管有伦迷质疑这首歌,可我认为大家爱听就是好歌,并且这首歌证明了谭咏麟歌路的宽广以及出色的唱功。可以想象一下,换一个哪怕是天王级的歌手来唱,能不能唱好?要注意,音唱的上去不一定就唱的好。刀郎的演绎感觉就差了一点。其他的,我还没有听到有人翻唱。当时看见音像店的销售榜上《天地》专辑名列前茅,很开心。 本来希望偶像能趁热打铁再红火几年,不过接下去的几张专辑,又慢慢被大众冷落,差不多只有在伦迷中传唱。不过我认为2000年来的专辑,质量都很好,不会比其他任何当红歌星差。只是影响力下降,也是无可奈何,能指望年轻人去追一个60岁的歌星吗。话说回来,60岁的人,能不停出新歌,不停开演唱会。难道不是奇迹吗? 在我的影响下,儿子也比较喜欢谭咏麟,在他的同龄人中绝对是稀奇事。我不会刻意影响他,只是证明了一点,好的歌曲不会过时。 除了歌曲,谭咏麟乐观豁达的处事态度,也影响了我的成长,这是比歌曲更重要的。这就是偶像的正面力量。至于他***的事,严重打击了他的公众形象,几乎毁了一世英名,也让歌迷失望。不过本人感觉,他勇于用一辈子积攒的形象,来接受婚外情的后果,这何尝不是一种勇于承担责任的品质?除此之外,还有什么绯闻?再说,也许还有一些不知情的内幕大家并不知道。比那些始乱终弃朝三暮四的总好些吧。 周围的人都知道我是谭咏麟迷,但我一直说,我是理智的歌迷,不是盲目的粉丝。以前从来不上网发帖,也曾经一度不太关心谭咏麟的新闻。只是偶尔在网上发现,很多事实被颠倒了,忿忿不平,于是冒出来透透气。
我们应该为阿伦做些什么 总感觉他现在的影响力不足,甚至现在网上都开始颠倒事实,搞得很多人不知道曾经的辉煌,误解谩骂嘲笑。是否我们应该尽力做些什么?以前我都是潜水的,这也是我们这个年龄的伦迷的普遍现象,可是这样下去总觉得不公平。所以是不是应该站出来多做些什么?发几个帖子也好。
有个问题请教 为什么《I LOVE THIS MENMORY》这首这么好的国语歌从来没有在演唱会、精选集、重新填词这样出现过呢?几乎被埋没了。是因为版权?或者其他原因?当年这首歌在专辑里的受欢迎程度不输难舍难分的
一大早看到这样的偏颇的新闻,生气不已 谭咏麟“连唱带跳”难挽票房颓势 发布者:渊渟 时间:2012-09-16 07:32:09 来源:解放牛网 新闻晨报 【评论0 查看】 【我要评论】 话题】 -->【发起话题】 晨报讯 这个夏天,歌唱类节目火了一批草根歌手,也让不少歌坛老将借机再战江湖。继孙楠之后,昨晚,同为一档歌唱节目评委的谭咏麟也选择在奔驰文化中心开唱,虽然演唱会取名“再度感动”,62岁的谭校长希望用自己的卖力表演掀起一代人的怀旧情结,却仍难挽票房的颓势。 距演出开始还有半小时,场地外围就聚集了一众黄牛,不停地向大家兜售自己囤积的大把内场票,随着演出时间越发临近,黄牛的要价愈低。据一名黄牛介绍,此次演出由于主办方与票务代理之间的矛盾,导致各大沪上票务系统都拒绝代理售票,最终本场演出的门票大部分都用在置换广告与宣传上,并最终流入黄牛手中。 连唱带跳近40首歌,对青年歌手来说都不是易事,更何况是年过60的谭咏麟。近三小时演出下来,谭咏麟早就大汗淋漓,像是经历了汗蒸一般。但是,对于“校长”的卖力演出,现场歌迷却有些“不买账”——昨晚,现场的观众多为中年人,除了熟悉的《朋友》、《讲不出再见》旋律响起时,全场与谭校长还有所互动,其余时间里,观众十分安静。而歌迷的微词主要集中在演唱会制作方面,去年刚刚在上海举办过演唱会的谭校长,时隔一年的这次演唱会更像是一次返场演出,无论演出舞台甚至服装,都与去年的相差无几,少了新意。
上海电视台配音的版本有没有买啊 如题。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