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睡柿 吃睡柿
闲人
关注数: 155 粉丝数: 146 发帖数: 8,390 关注贴吧数: 14
狙击精英4 人枪合一进阶 注意细节 1.一个地方开枪后待上20秒 不然手榴弹就来了 2.要在两个地方来回跑动 不然敌人就发现了 3.只要距离近(50米以内) 即便消音子弹也一样会被发现 4.不能一直用瞄准镜和狙击镜 因为要时不时看看附近 5.没有去过的地方首先要开两枪 然后躲起来看看有没有人 6.先狙击火箭兵和发报员以及军官 7.在任何地方原地狙击都要挂雷 因为没有安全的地方 8.再不确定敌人是否死光之前不能捡东西 11.开枪之前要确认是否瞄准 12.能听到敌人说话 说明敌人距离你小于30米 13.尽量利用环境噪音开枪(一般只够开一枪) 14.先狙击距离近的 15.防止冲锋枪突然没子弹所以手枪要用个威力大 连续性好的 16.多用石头来吸引敌人 17.这是一部狙击类游戏 千万不要冲冲冲 那结果只有死 宁可慢一分钟 也不块那一秒 18.同一个地方开枪不能超过2次 否则会被发现 等来一堆人朝你开枪 19.要掌握好节奏 如果太紧张 就要找个地方休息 免得被群攻 20.尽量利用噪音射击(除非最近的敌人距离超过150米) 21.尽量利用远距离攻击(100-300米) 避免近距离接触(太危险) 如果前路没有远距离攻击的位置 绕道 22.务必消灭所有敌人后再去下一个地方 23.每到一个新的地方 都要用石头 手榴弹 或者引爆爆炸物来吸引敌人 找个躲藏处躲着 免得腹背受敌 以后再补充... ...
个人总结的人枪合一进阶的几点常识——给和我样的小白 人枪合一中没有雷达,没有任何提示,敌人移动路径不固定,所以要通过声音和常识来判断自己是不是有危险。 1.普通子弹超过150米敌人无法确定你的位置。 2.如果敌人低于50米尽量使用消音子弹(别在意,能捡到)。 3.对于复数敌人低于100米范围内在开两枪之后要移动到别的藏身处,因为敌人可能已经开始来找你了。 4.如果音乐出现类似十面埋伏的音调(沧浪~苍~)就是敌人警觉了,如果出现很激烈的音乐就是敌人开始朝着你的位置来了。要尽快不惜代价跑到别的藏身处(你的位置已经暴露了)。 5.如果听到敌人说话的声音那就代表你附近有敌人,而且在向你移动(未必是你瞄准的目标,可能是你没发现的附近的敌人)。 6.如果你不想做什么成就任务,那就尽量保证受伤后就用医药物品(免得被敌人一枪秒了)。 7.这个模式最忌讳乱开枪,在不确定瞄准敌人之前不要尝试开枪,因为那会暴露你的位置并且敌人会隐蔽起来。 8.确保一次只开两枪(第三枪会暴露位置),然后等一段时间之后在开两枪,以此类推(听见敌人的说话声就赶紧换个别的隐蔽处,并且观察自己原来的藏身处)。 9.100米以内瞄准头部、200米以内瞄准身体、300米以内别抱太大期望,开一枪看看偏差然后再修正吧(反正这个距离敌人也发现不了你,反而要注意的是附近的敌人)。 10.最好的隐蔽场所就是只有一条路径能够到达的地方(比如鹰巢也就是高处的堡垒、或者地图最边上),并且在必经之路放好拌雷或者地雷(自己放置的陷阱不会被自己引爆)。 11.每次捡东西之前要确认所有能够威胁到你的敌人(200米以内)都已经清干净了,并且要更换狙击位置的情况下在进行。 12.在玩这个模式之前要多玩玩带提示的模式,省的找不到任务的地点来回跑。 13.即便是你在掩体也要小心敌人的手榴弹。 14.在到达预定的狙击点位之后要先观察你能看到的所有敌人、爆炸物、路径、观察敌人的距离、风速,然后计划一下如何进行,按照先近后远、先威胁大后威胁小的方式进行狙击。 15.有时候计划所消耗的时间比开枪的时间更长(可能有人喜欢突突突)。 16.不管什么情况,都要平心静气。因为节奏乱了死得更快。 17.提醒一下,这只是个游戏!别为了游戏而忘了休息和吃饭。
关于春田和温彻斯特1895的实际风力修正、射速及伤害的游戏实地测 我一直在犹豫自从放弃了莫辛纳甘到底是用春田还是温彻斯特。很多解说大佬都是用春田,而也有很多人更喜欢温彻斯特1895。如果将它们对比一下到底哪个更适合呢?我带着这个疑问在上厕所的间隙做了一个很简单的实地(游戏)测试。结果是这样的(不保证绝对准确,我是抱着严谨的态度(和一泡尿)来测试的 每把枪我都连续开了十枪左右 距离100米和200米的测试 以及射速测试 我用一个秒表然后连开五枪 测试他们所以需的时间) 测试用枪——春田(斯普林菲尔德或者叫M1903)和温彻斯特1895 测试用瞄准镜——T型位-战术 测试场景——游戏第一关(圣瑟里尼岛)开始塔楼(100米、200米、300米目标 距离误差不超过10%) 测试用电脑——很烂 一、风力修正测试 1.春田风力修正测试——按照本群BlackDevil2W大佬说进行测试 1.1春田100米测试——风力一格下距离100米水平修正用纵向第二小格(小号格)准确击中目标头部(多次实验)(几乎一点不差)。 1.2春田200米测试——风力一格200米用纵向第一小格(中号格)准确击中目标头部(多次实验)(也没有偏差)。 1.3春田300米测试——风力一格300米用纵向第五格(大号格)(需要向外偏移大约一个小格或者缺口的量)准确击中目标头部(多次实验)(基本一致) 2.温彻斯特1895风力修正测试——这个和BlackDevil2W大佬无关,是个人的疑问(依然用T型位—战术瞄准镜) 2.1温彻斯特100米风力修正测试——风力一格下距离100米用第二小格(小号格)瞄准需要向外偏移半格(小号格和中号格之间位置)(多次实验) 2.2温彻斯特200米风力修正测试——风力一格下距离200米用第一小格(中号格)瞄准目标头部未命中,需要用大号格(纵向第五格瞄准)。 2.3温彻斯特300米风力修正测试——未测试 结论:春田抗风比温彻斯特要好一点。 二、春田和温彻斯特射速测试——测试方法每把枪连续射出5发子弹共用时间 1.春田——连续射出5发子弹共用时10秒多 2.温彻斯特——连续射出5发子弹共用时8秒多 结论:温彻斯特比春田射速快大约五分之一 三、春田和温彻斯特伤害测试——未进行全面测试,但是在使用中发现他们基本都是非要害部位两枪。 基本结论:两只抢的伤害差不多 最后结论:这个游戏狙击步枪的属性可能不是和参数一致的 某些枪可以实际属性和标注的参数不一致,这可能也是为什么好多大佬喜欢用一些不看好的枪的原因。当然这个测试不是证明那把枪更好,而是说明了它们的特点。因为不是综合测试。不同的场景和不同的玩法适合用不同的枪。
关于狙击精英4 狙击步枪下坠及风速修正的参数测试-第四修正 说是第四次修正其实就再次修正了莫辛纳甘 其他枪械参数仅供参考吧 下坠修正测试所用瞄准镜类型为-T型位 战术 该瞄准镜测量敌人距离为敌人头部占一小格则敌人距离为100米(如果头部占2小格那自然是50米) 以此类推 风力修正XXX米代表在这个距离该枪瞄准镜内与风力计的修正比例为修正量的一倍(比如风力修正100米那就是当敌人距离你100米距离的情况下风力水平修正正好和风力计保持垂直 如果距离200米那就是水平修正为风力计偏移2倍) 风力修正 修正值与开镜倍数成反比(比如8倍镜下修正为每格250米 那16倍镜下每格就是125米)(这一部游戏下坠修正会随着开镜倍数增大而增大 风力计不会随之增大) 枪械名称 瞄准镜倍数(含升级后) 装弹量 枪击类型 人枪合一下无视升级 所有参数均为初始值 下面是枪械参数: M1903(春田)(6-12倍)(5发)(栓式)威力(6) 下坠修正 普通子弹 每小格45米 消音子弹 每小格27米 风力修正 普通子弹 (4倍镜-人枪合一难度)450米 (6倍镜)300米 (12倍镜)150米 消音子弹 (4倍镜-人枪合一难度)300米 (6倍镜)200米 (12倍镜)100米 德利尔卡宾枪(4-8倍)(7发)(栓式)(自带消音)威力(3) 下坠修正每小格12.5米 风力修正(2.5倍镜-人枪合一难度)224米(4倍镜)140米 SVT38(6-12倍)(10发)(半自动)威力(4) 下坠修正 普通子弹每小格47.5米 消音子弹没小格26.6米 风力修正 普通子弹(4倍镜-人枪合一难度)400米(6倍镜)266米 消音子弹(4倍镜-人枪合一难度)240米(6倍镜)160米 M1卡宾枪(6-12倍)(20发)(半自动)威力(4) 下坠修正 普通子弹每小格23.25米 消音子弹没小格14米 风力修正 普通子弹(4倍镜-人枪合一难度)300米(6倍镜)风力修正200米 消音子弹(4倍镜-人枪合一难度)120米(6倍镜)风力修正80米 M1加兰德(6-12倍)(8发)(半自动)威力(6) 下坠修正(普通子弹) 初速未升级 下坠修正每小格30米 初速升级后 下坠修正每小格米 下坠修正(消音子弹) 初速未升级 下坠修正每小格17米 初速升级后 下坠修正每小格米 风力修正(初速未升级) 普通子弹(4倍镜-人枪合一难度)300米(6倍镜)风力修正200米 消音子弹(4倍镜-人枪合一难度)150米(6倍镜)风力修正100米 风力修正(初速升级后) 普通子弹(4倍镜-人枪合一难度)(6倍镜)风力修正米 消音子弹(4倍镜-人枪合一难度)(6倍镜)风力修正米 罗斯III型步枪(8-16倍)(5发)(栓式)威力(8) 下坠修正(普通子弹) 初速未升级下 坠修正每小格23米 初速升级后下 坠修正每小格米 下坠修正(消音子弹) 初速未升级下 坠修正每小格13.25米 初速升级后下 坠修正每小格米 风力修正(普通子弹) 初速未升级 (6倍镜-人枪合一难度)133米(8倍镜)风力修正100米 初速升级后 (6倍镜-人枪合一难度)(倍镜)风力修正米 风力修正(消音子弹) 初速未升级 (6倍镜-人枪合一难度)88米(8倍镜)风力修正66米 初速升级后 (6倍镜-人枪合一难度)(倍镜)风力修正米 温彻斯特1895(瞄准镜6-12)(5发)(栓式)威力(8) 下坠修正(普通子弹) 初速未升级下坠修正 每小格41.5米 初速升级后下坠修正 每小格米 下坠修正(消音子弹) 初速未升级下坠修正 每小格22米 初速升级后下坠修正 每小格米 风力修正(普通子弹) 初速未升级 (4倍镜-人枪合一难度)400米(6倍镜)风力修正266米 初速升级后 (4倍镜-人枪合一难度)(6倍镜)风力修正米 风力修正(消音子弹) 初速未升级 (4倍镜-人枪合一难度)199米(6倍镜)风力修正133米 初速升级后 (4倍镜-人枪合一难度)(6倍镜)风力修正米 瑞典毛瑟枪(8-16倍)(5发)(栓式)威力(6) 下坠修正(普通子弹) 每小格45米 下坠修正(消音子弹) 没小格23.3米 风力修正(普通子弹) (6倍镜-人枪合一难度)240米(8倍镜)风力修正180米 风力修正(消音子弹) (6倍镜-人枪合一难度)133米(8倍镜)风力修正100米 ZH-29(8-16倍)(20发)(半自动)威力(4) 下坠修正(普通子弹) 每小格45米 下坠修正(消音子弹) 每小格27米 (6倍镜-人枪合一难度)400米 (8倍镜)风力修正300米 (16倍镜)风力修正150米 风力修正(消音子弹) (6倍镜-人枪合一难度)266.6(8倍镜)200米(16倍镜)100米 卡尔卡诺(8-16倍)(6发)(栓式)威力(8) 下坠修正(普通子弹) 初速未升级下坠修正 每小格33.3米(8倍镜)风力修正米 初速升级后下坠修正 每小格米 下坠修正(消音子弹) 初速未升级下坠修正 每小格18米 初速升级后下坠修正 每小格米 风力修正(普通子弹) 初速未升级 (6倍镜-人枪合一难度)177米(4倍镜)266米(8倍镜)风力修正133米 初速升级后 (6倍镜-人枪合一难度)(倍镜)风力修正米 风力修正(消音子弹) 初速未升级 (6倍镜-人枪合一难度)106米(4倍镜)160米(8倍镜)风力修正80米 初速升级后 (6倍镜-人枪合一难度)(倍镜)风力修正米 格韦尔43(G43)(瞄准镜6-12)(10发)(半自动)威力(4) 下坠修正(普通子弹) 每小格41.5米 下坠修正(消音子弹) 每小格34米 风力修正(普通子弹) (4倍镜-人枪合一难度)300米(6倍镜)风力修正200米 风力修正(消音子弹) (4倍镜-人枪合一难度)(6倍镜)199.5米 风力修正133米 卡宾98K(6-12倍)(5发)(栓式)威力(6) 初速未升级下坠修正每小格40米 初速升级后下坠修正每小格米 风力修正(普通子弹) 初速未升级 (4倍镜-人枪合一难度)330米(6倍镜)风力修正220米 初速升级后 (4倍镜-人枪合一难度)(倍镜)风力修正米 风力修正(消音子弹) 初速未升级 (4倍镜-人枪合一难度)187.5(6倍镜)风力修正125米 初速升级后 (4倍镜-人枪合一难度)(倍镜)风力修正米 李恩菲尔德4号枪(6-12倍)(10发)(栓式)威力(6) 下坠修正每小格25米 风力修正 (普通子弹) (4倍镜-人枪合一难度)315米(6倍镜)风力修正210米 风力修正 (消音子弹) (4倍镜-人枪合一难度)165米(6倍镜)风力修正110米 曼利彻M1895(8-16倍)(5发)(栓式)威力(6) 下坠修正每小格35米(8倍镜)风力修正130米 风力修正 (普通子弹) (4倍镜-人枪合一难度)450(6倍镜)风力修正300米 (8倍镜)风力修正225米 风力修正 (消音子弹) (4倍镜-人枪合一难度)262 (6倍镜)风力修正175米 (8倍镜)风力修正131米 莫辛纳甘(8-16镜)(5发)(栓式)威力(8) 下坠修正 普通子弹 初速未升级下坠修正每小格40米 初速升级后下坠修正每小格55米 消音子弹 初速未升级下坠修正没小格23米 初速升级后下坠修正没小格33米 风力修正 普通子弹 初速未升级(6倍镜-人枪合一难度)400米(8倍镜)300米 (16倍镜)150米 初速升级后(6倍镜-人枪合一难度)354米(8倍镜)266米 (16倍镜)133米 消音子弹 初速未升级(6倍镜-人枪合一难度)120米(8倍镜)90米(16倍镜)45米 初速升级后(6倍镜-人枪合一难度)177米(8倍镜)132米(16倍镜)66米
对于狙击精英 我个人的一点建议 听到很多人说 玩人枪合一模式或者远距离就打不准了,其实这主要可能是还不会计算风力对子弹的影响。很多人可能更喜欢根据经验来判断子弹落点而不是通过计算,这种方法在近距离其实可能问题不太明显,但是到了远距离就开始无法把握了,尤其是换枪之后就要重新训练自己的感觉。 我建议不管是刚开始玩还是老玩家都应该通过公式来计算子弹的弹道,这样不管用什么枪,在什么距离都可以通过公式来计算弹道。就拿我喜欢用的瞄准镜是T型战术位+莫辛纳甘来说(6倍镜下风速修正400米),假设风速1格,50米距离瞄准敌人头部,因为敌人头部面积占瞄准镜小格的2格,在这个距离下就是400/50=8,就是说瞄准镜要水平修正八分之一,基本上是无修正 因为敌人头部占2个小格你只要用准心瞄准就行。但是如果是100米距离瞄准头部,修正就是四分之一而第二头部占1个小格 ,这样允许误差要求就高了,因为你要水平修正四分之一的距离,而这个距离正好和敌人头部占屏幕面积相等。但是即便这样靠经验还是可以的,如果是200米呢?敌人头部只占二分之一小格,水平修正二分之一 那就是说你修正的量相当于敌人头部面积相等,如果不通过计算是很难瞄准的,如果是300米或者400米那就更难了 因为三百米修正是四分之三,四百米修正1倍,这还只是风力1格,如果是两格呢?那就是瞎蒙了。 在200米狙击,如果目标是头部,在4-6倍镜下敌人头部只是一个圆点,而修正的量假设1格风力下用风速修正好的莫辛或者春田这一类的初速高的步枪,也要修正一半的量,而这个量是敌人头部横向直径的大概3倍。这还只是200米,如果300米就更难了,要求计算要更精确(我在这个距离一般选择打身体) 所以无论你怎么玩最后都是要走这一步的,熟练之后基本就可以很快的计算出需要修正的量,可能开始很麻烦可是这是最快的方法。 这是我的看法,如果有什么好的建议希望与大家交流。
3种常用步枪第三次弹道测试 这是第三次弹道测试了啊 更准确了 这次应该是最准的了 虽然只有三只 下坠修正测试所用瞄准镜类型为-T型位 战术 该瞄准镜测量敌人距离为敌人头部占一小格则敌人距离为100米(如果头部占2小格那自然是50米) 以此类推 风力修正XXX米代表在这个距离该枪瞄准镜内与风力计的修正比例为修正量的一倍(比如风力修正100米那就是当敌人距离你100米距离的情况下风力水平修正正好和风力计保持垂直 如果距离200米那就是水平修正为风力计偏移2倍) 枪械名称 瞄准镜倍数(含升级后) 装弹量 枪击类型 人枪合一下无视升级 所有参数均为初始值 下面是枪械参数: M1903(春田)(6-12倍)(5发)(栓式) 下坠修正 普通子弹 每小格45米 消音子弹 每小格27米 风力修正 普通子弹 (4倍镜-人枪合一难度)450米 (6倍镜)300米 (12倍镜)150米 消音子弹 (4倍镜-人枪合一难度)300米 (6倍镜)200米 (12倍镜)100米 莫辛纳甘(8-16镜)(5发)(栓式) 下坠修正 普通子弹 初速未升级下坠修正每小格45米 初速升级后下坠修正每小格55米 消音子弹 初速未升级下坠修正没小格23米 初速升级后下坠修正没小格33米 风力修正 普通子弹 初速未升级(6倍镜-人枪合一难度)300米(8倍镜)225米 (16倍镜)112.5米 初速升级后(6倍镜-人枪合一难度)354米(8倍镜)266米 (16倍镜)133米 消音子弹 初速未升级(6倍镜-人枪合一难度)120米(8倍镜)90米(16倍镜)45米 初速升级后(6倍镜-人枪合一难度)177米(8倍镜)132米(16倍镜)66米 温彻斯特1895(瞄准镜6-12)(5发)(栓式) 下坠修正(普通子弹) 初速未升级下坠修正 每小格41.5米 初速升级后下坠修正 每小格米 下坠修正(消音子弹) 初速未升级下坠修正 每小格22.3米 初速升级后下坠修正 每小格米 风力修正(普通子弹) 初速未升级 (4倍镜-人枪合一难度)399米(6倍镜)风力修正266米 初速升级后 (4倍镜-人枪合一难度)(6倍镜)风力修正米 风力修正(消音子弹) 初速未升级 (4倍镜-人枪合一难度)199米(6倍镜)风力修正133米 初速升级后 (4倍镜-人枪合一难度)(6倍镜)风力修正米
想到一个问题~大家讨论一下 我们都在追求 追求好而不追求坏 追求得而不追求失 追求对而不追求错 追求净而不追求污 总之我们总在追求我们认为好的东西 而远离坏的 但是好坏只是事物的两面 我们得到好的同时不是也同时得到了他的另一面吗 难道我们能够将事物的好坏分开吗 要是不能分开的话 那好与坏同时得到是不是就等于没有得到一样 有得有失 有好有坏 那我们还追求干吗 我们不追求不是同样能够得到好与坏两面吗 不过区别就是我们主动追求与被动得到而已 而到底是因为我们追求而得到还是本身我们已经得到只是我们又主动追求了一次呢 就像我们在自然之中 难道我们不追求自然就会抛弃我们吗 要是我们不追求自然也不会抛弃我们那我们是不是也就等于与自然融为一体了呢 自然中有我们 我们中有自然 要是这样的话 我们何必还要再去追求自然中的事物呢 我们不是与自然一体的吗 既然是一体的话 有谁会追求自己身上的东西呢 我们所追求的不就是我们自身吗 既然是自身又何必去追求呢 我们本就在自然之中 我们又何必绕个圈子 假装我们不在其中而反过来再去追求我们我们早已拥有的东西呢 这是不是有点... ... 老子说的道-不争而善胜 不求而得 颤然而善谋 无为之有益(我忘了原话了 呵呵) 就是这个意思吧 感觉老子利用我们喜欢追求的特性 给我们在追求的路上洒满了面包屑 把我们引向无求的方向 让我们在追求的过程中体会我们所追求的事物的虚无 最终明白这个道理吧 如此折腾(他老人家可能自己也在感叹吧 为了引导后人 却要用诱惑来开头) 可谓用心良苦了 呵呵 这也是我的想法 欢迎大家讨论^-^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