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河水美哉 天河水美哉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学习是进步的阶梯!
关注数: 695 粉丝数: 475 发帖数: 23,558 关注贴吧数: 60
买断敬仰——写在教师节的小心情 儿子今年刚刚迈进大学门槛。昨天一大早就发来信息,告诉我他群发了短信,祝福小学和高中初中的很多老师,唯独没有给初中的班主任*老师发。我深知孩子心里积着对“老*'的恨怨。就立即回信息给儿子:“宰相肚里能撑船,不要记恨*老师,没功劳还有苦劳,今天就该给老师问安的。不仅要给*老师发信息,还要感谢他,从另一个侧面让你知道名利的诱惑多么可怕!你看,妈妈不就三次合计送给他九百元钱么?这就买断了你对他的敬仰了么?!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必须给老师请安!” 儿子回信息:“妈妈,我给他发了,祝他节日快乐,学生感谢您对我不一样的栽培。让我提早知晓社会,认识社会......” 本来儿子是很懂事的。但是,今天这样发信息我真的很恼火。训了孩子不该对老师不敬。我带着负罪感刚才给*老师发了一个信息,表达自己没有教育好孩子,上学时没少惹老师生气,并且给老师在网络里送了一束鲜花。但愿能赎回我作为母亲的失职。也希望这埋在儿子心里的阴影会很快消逝。 我不由想起我的老师,甚感幸运。 难忘小学时王老师冒雨家访的倦影,哪个同学病了耽误了功课,老师不辞辛苦跋山涉水去到学生家里补课,没听说过老师要收补课费,一率都是免费的。连一顿饭都不会吃的。下班了敬业的老师们还不肯回家,埋头伏案认认真真批改每一篇作业。绝没有让学生代批的事。 尤其难忘初中时每个老师都那样忙忙碌碌,学校的油印机跟前总是有老师排号给学生印篇子,一有空闲,老师们就潜心在课外指导书上找各种题型的题,一旦发现新题型,如获至宝,马上刻篇子,然后发给同学们做题,老师只收纸张工本费,绝不会加价谋取利润的。一节自习课,好几个老师争着上,谁也不计较报酬,生怕自己肚子里的文化水没倒净,唯恐哪个学生成绩落后。即便有调皮的孩子犯了错误,也不会轻而易举的把家长叫到学校陪孩子一起挨训。老师总是用欣赏的眼神,看着我们,希望我们成绩优秀,如同父母一般。后来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某学校。班主任老师每个月都给我写信,鼓励我好好学习。得知我获得了学校的“三好学生”,“优秀团干部”称号后,还给我寄50元钱鼓励我再创佳绩!老师这样做,从来没有收到我的家长的任何回报,哪怕是一句“谢谢”。 桃李满天下的季节,老师乌丝变成了白发,退休了。可是我对老师的敬仰和爱戴却有如春风化雨,点点滴滴尽享着这份难忘的师恩。这份情,我会用一辈子报答。 不可否认,名和利固然伴随人生,但是比名利更重要的是发自心底的纯净情感。 在此,我携全家向我夫妻和儿子所有的老师致敬!向所有的辛勤园丁致敬!节日快乐!
感谢吧主吧友的厚爱,本人拒辞本次道德模范评选。 感谢大家的支持和鼓励。 蔡大爷今天的幸福是全凌源的爱心呵护的结果。不是我一个小小草民的努力结果。这份荣誉应该归凌源的所有爱心人士。尤其是凌源吧吧主,吧务,吧友。没有微微的发现,没有吧主的支持,没有吧务的言辞,没有南街街道和文化社区的大力帮助,没有民政局,住建局,鸿凌热电厂,分局变电所等部门的帮助,没有市政府的鼎力支持,就没有蔡大爷的今天。这是不争的事实。 我们救助蔡大爷,那时也没有什么道德模范评比的事。大家都是本着奉献一点爱,拒绝冷漠和无情,看到蔡大爷确实需要帮助,才伸出援手的。 我的世界里,在生命的面前,人与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是人就有生的权利。无论有没有对社会做出贡献。扶危济困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凌源吧作为群众性自发组织,救助谁不救助谁一靠缘分,一靠机遇。毕竟救助一个,社会上就少一个不和谐的音符。能力有限,没有救助谁我们也只能持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态度,这点请大家谅解。为此谩骂和毁谤一个爱心团体或个人我感觉是不妥的。 这次救助蔡大爷,作为我本人,是凌源吧给我这个平台,让我饱含泪水为爱呼唤,为爱奔走,为爱不倦。记得么?我曾在凌源吧发表过《恪守尊严的蔡大爷让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一切为了蔡大爷》《蔡大爷的幸福不是梦》《蔡大爷给我唱歌了》《蔡大爷哭了》《小年蔡大爷的小屋温暖如春》等文。并贴出很多吧友为大爷搞卫生,糊墙,糊屋子,劈柴,搬家,做饭的照片。这一切都感动着我。尤其是大爷居住在原来的小屋那段日子里,看到大爷的褥子严严实实地冻在没有烟火的水泥炕上时,我忍不住眼泪,我要为爱走天涯,哪怕峰高路险,都决心要给大爷换个生存空间。蔡大爷门前垃圾堆旁那次长达两个多小时的焚烧,让我烙刻下永久的痛......一切一切,让我无法停下爱的脚步。 照顾蔡大爷的路很长,因为我早已经把大爷当成父亲。女儿照顾父亲天经地义,这是我应该尽的义务。所以我本人放弃本次评选。谢谢大家的厚爱。请吧主取消置顶。如有得罪,在此深表歉意。请大家放心,蔡大爷我会尽力照顾好的。
二大伯(小说) 一场暴雨过后,太阳刚刚出来。八十三岁的二大伯却走了。带着屈辱和期待,决然这个让梦破灭的世界。 没有开追悼会,没有几个送行的,简单的告别仪式后,除了纸钱和香火,只有哀嚎和铭记—— 忘不了,二大伯时常坐在空旷的院子里大口吸着旱烟。夏季的夜晚,看到一大堆人围坐在老槐树下拉家常,孩子们无忧无虑欢笑时,二大伯偶尔也来凑凑热闹,但是很少言语。忘不了二大伯勤勤恳恳养好多兔子替我们交学费。忘不了雨雪天二大伯接送我们上下学。忘不了农忙时二大伯帮完了这家帮那家。 二大伯一生没有成家。尽管他还算有点木瓦匠手艺,偶尔还会画些人物山水素描画。不吸烟不喝酒,内秀的他不光因为贫困,更因为他是“四类份子”的儿子,就给戴上了“黑四类”的帽子。所以经常被生产队批斗,挂牌子,游街。甚至每年年三十那天,除了把全村人家的厕所用镐头,钣铲篨干干净净后挑到生产队大粪堆,再刨些冻土埋好后,等待“红卫兵闯将”狠狠地扇上几个嘴巴,背诵几条毛主席语录,接受贫下中农教育好之后,才可以回家过年。这样的人,没有三头六臂,断然娶不到媳妇的。 文革期间,二大伯受尽了屈辱和打骂。平时就少言寡语的他实在太忙了。村里刚开完批斗会,在会场上刚刚猫腰撅腚半天后卸下牌子,公社又要“抓典型”搞游街。二大伯就得乖乖去“戴高帽”满街被指指点点,吐沫粘痰接一身。村里我们家是下放户,所以很少有亲们近枝,很少有人帮着说情。那些甚至从来都没有见过面的大字报怂恿者仅凭二大伯是个“四类份子”就左一痛右一痛地批判斗争二大伯。其实二大伯非常厚道,从来都没有欺侮过谁。那个“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可怜的二大伯从沈阳跟着爷爷下放到农村半个月,竟然一夜间变成了贫下中农斗争的对象,而且一斗再斗不得翻身。 取消成分论以后,二大伯却过了娶媳妇的年龄。不喜欢言谈的他每天除了侍弄一亩半地外,就喜欢素描山水画,谁家有活都喜欢找他帮忙。直到六十四岁那年还自己收种庄稼。我和哥哥去帮忙,他总是千恩万谢的。却从来不提年轻时给我家干的那么多活,帮那么多忙。后来哥哥接他进城了,住在哥哥隔壁,二大伯不缺吃喝,住的宽敞明亮,总算安度晚年了。可是他的苦,他的心愿有谁记得?! 忘不了的事很多很多,最忘不了的是二大伯脸上被扇的疤痕和身上那些莫须有的吐沫。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