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吧用户_aGXVMJJ 临风少年吧
关注数: 0 粉丝数: 40 发帖数: 198 关注贴吧数: 0
客观评价宜宾近几年的经济 声明,我不是宜宾人! 1、现在宜宾经济经历10年高速增长期后,调整是必然现象。 2、新能源这股风宜宾是抓死了,这点,凭良心说,其他包括成渝西南城市在内的城市,都没抓上,甚至都是后知后觉。举例说几个:敢问从10年前开始,宜宾搞大学城、搞智能终端、再到后来搞动力电池时,这三个阶段可不是一夜之间的事,当时其他城市的网友们都在干啥?更多的声音是诋毁、谩骂。16年搞大学城时,骂人家搬人家的大学,19年建动力电池厂时,也骂人家是抢了别的城市的项目;20年后搞光伏时,骂人家扶不起来了。请问,你们骂别人的时候,你们自己干出什么了?干成什么了? 3、光伏是新能源重要的产业领域。宜宾搞光伏,因为他的产业链足够的长,对经济带动作用明显,从硅料到硅片到电池片到组件到应用,再到光伏相关设备,这个产业链是大部分产业没法比的,而且有几家链主起来培育上下游产业起来会很快。现在光伏行业调整期,核心问题是产能严重过剩,价格竞争激烈,需要熬一熬,等中小企业出清,未来前景仍然是广阔的。同时光伏又和半导体行业极其相似,能够为更高端的先进制造行业奠定基础。同时,光伏又和储能紧密相关,这又是一个产业发挥的空间。 4、感觉宜宾整体不重视服务业,比如宜宾经济发展这10年,商贸业还是10年前那个样子,至今连个像样的类似于成都国际商贸城、泸州西南商贸城这样的大型商品集散地、物流地都没有。还是蜗居在老城区,其实有必要在叙州区搞个大的商贸物流园,坚决取缔小散乱的各个批发市场。
绵阳九院有没有计入绵阳当地GDP,这种讨论本身就缺乏常识 按照统计局官方定义:GDP的统计范围主体包括了中国经济领土范围内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所有常住单位。这个定义已经非常清晰、明白,两个关键词:“具有经济利益中心”、“所有常住单位”。 九院在绵阳只要满足这两个条件,就一定会被计入当地GDP。 1、注册地说。一部分人认为,注册地不在绵阳,所以没有统计在当地。GDP统计,这不是由其单位性质、单位注册地甚至国籍所决定的,而是经济领域特征决定的。军工企业或者科研单位,只要在常住地产生了经济行为,符合统计规定的,都应该进行统计。比如外资企业,只要是在国内某常住地,那就应该统计。外国籍在当地的常住单位都要统计,反而国内的一些单位就不在当地统计,这种理解,确实搞笑。 2、保密说。一部分人认为,这是保密单位,不能统计。但统计领域的保密,是指的“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国民经济核算人员在进行GDP核算时对所使用的未经公开的专业统计数据和行政记录数据严格保密”。也就是对数据的输出过程进行保密。保密单位和保密数据,是两回事。再换句话说,国家每年连军费开支都要公开,军工企业都有公开的上市企业,而一个绵阳的小院数据竟成保密数据了?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3、产值说。九院本质上是一个科研单位,业务本身是以科研、实验为主,也不是特大型军工企业,其经济活动的频率及规模本身就不大,但绵阳网友动不动就是九院产生了几百亿上千亿的GDP,属实过于夸张。你们对这几百上千亿的GDP究竟有概念没?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