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ananr yuananr
关注数: 1 粉丝数: 10 发帖数: 791 关注贴吧数: 5
北京的历代帝王庙里为什么没供奉秦始皇和隋文帝? 北京历代帝王庙里供奉的历代帝王如下: 三皇时代: 太昊伏羲氏、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 五帝时代: 少 昊、颛 顼、帝 喾、尧、舜 夏: 禹王、启、仲康、少康、杼、槐、芒、泄、不降、扃、廑、孔甲、皋、发 商: 商烈祖成汤、太宗、沃丁、太庚、小甲、雍已、太戊、仲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 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廪辛、庚丁、太丁、帝乙 周: 周武王、成王、康王、昭王、穆王、共王、懿王、孝王、夷王、宣王、平王、桓王、庄王、僖王、惠王、襄王、顷王、匡王、定王、简王、灵王、景王、悼王、敬王、元王、贞定王、考王、威烈王、安王、烈王、显王、慎靓王 西汉: 汉高祖、惠帝、文帝、景帝、武帝、昭帝、宣帝、元帝、成帝、哀帝 东汉: 光武帝、明帝、章帝、和帝、殇帝、安帝、顺帝、冲帝 三国: 昭烈帝 东晋: 晋元帝、明帝、成帝、康帝、穆文帝、哀帝、简文帝 南北朝: 宋文帝、孝武帝、明帝、齐武帝、北魏道武帝、明元帝、太武帝、文成帝、献文帝、孝文帝、宣武帝、孝明帝、陈文帝、宣帝、 唐: 唐高祖、太宗、高宗、睿宗、玄宗、肃宗、代宗、德宗、顺宗、宪宗、穆宗、文宗、武宗、宣宗、懿宗、僖宗 后唐: 明宗 后周: 世宗 辽: 太祖、太宗、景宗、圣宗、兴宗、道宗 宋: 宋太祖、太宗、真宗、仁宗、英宗、神宗、哲宗、高宗、孝宗、光宗、宁宗、理宗、度宗、端宗 金: 太祖、太宗、世宗、章宗、宣宗、哀宗 元: 太祖、太宗、定宗、宪宗、世祖、成宗、武宗、仁宗、泰定帝、文宗、宁宗 明: 太祖、惠帝、成祖、仁宗、宣宗、英宗、景帝、宪宗、孝宗、武宗、世宗、穆宗、愍帝 其中却没有伟大的始皇帝和隋文帝。秦始皇和隋文帝的历史贡献是巨大的,竟然没入祀历代帝王庙。
【转】十三陵献陵疑遭盗窃 重要文物云纹丹陛石被破坏 新京报讯(记者展明辉 实习生李馨)昨日,文保人士崔先生称,十三陵献陵内的重要文物云纹丹陛石周边台阶被破坏,怀疑为偷盗者所为。  十三陵特区保卫科表示,已展开调查,目前无文物丢失。  崔先生介绍,昨日上午,他来到十三陵游览。在献陵逗留期间,突然看见院内刻有云纹的丹陛石附近,遭到大面积的破坏。  崔先生出示的一系列图片显示,丹陛石一侧石阶几乎消失,原本的阶梯断成两三截,堆放在地上。布满尘土的丹陛石上,有很多被凿的痕迹,受损部位露出了白色质地。  “这些痕迹一看就是最近发生的,我问了问守陵人,对方也承认了。”崔先生表示,因丹陛石较大,想取走必须先凿开旁边的石阶,再将其挖出,所以现场情况很明显是偷盗者所为。  崔先生称,当时,他拨打110,十三陵派出所民警赶到现场,进行勘查。  昨日下午4时许,献陵大门紧闭,游人只能从门缝向内张望。  “守陵人”表示该陵不对外开放了,并拒绝透露有关丹陛石的情况。  十三陵特区保卫科一负责人表示,数日前,他们曾通过探头,发现确实有人想在献陵偷盗。他们当时就报了警,并派人追赶过,但没有抓住嫌疑人。目前,事件仍在调查中,无文物丢失。
昨天偶然看到大明勇将马芳的资料,惊叹其勇猛不亚常遇春李文忠 马芳(1518~1581),字德馨,别号兰溪,蔚县人,有胆量,多智谋,在与鞑靼军作战中多次立功,由士卒升为都指挥佥事,左都督。以副总兵衔先后镇守蓟州,宣化县。马芳为帅十余年,大小百余战,多次获胜,尤善以少胜多,后因功勋卓著升为总兵。明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因病解甲归乡,万历九年(公元1581年)卒。 在马芳的军事生涯中,有许多列入史册的光辉战例,万全右卫保卫战尤其带有传奇色彩,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蒙古鞑靼部首领俺答的儿子辛爱率重兵攻打万全右卫(今万全镇)。万全右卫,坐落于今河北万全镇,是明朝宣府西路长城的要冲,在明蒙战争中,它既是遏制蒙古军攻势的战略要地,更是一坐数次挫败蒙古军入侵的“英雄之城”,仅嘉靖皇帝在位四十年间,蒙古各部对万全右卫城发动的中等规模以上的攻击就有二十七次,每次皆碰的头破血流,明朝兵部尚书赵锦曾赞颂此城为“铁壁”。但这次阿勒坦却一心要把这“铁壁”啃下来,竟一次动用了十万精骑的重兵,一旦万全右卫沦陷,阿勒坦此次南侵就将无后顾之忧,不但河北地区会惨遭涂毒,京城安全也将受严重威胁。战事爆发后,明朝迅速做出反应,兵部尚书杨博急命固原,延绥,宣府,大同,蓟镇五大总兵率精锐驰援,马芳率宣府军在正面迎击蒙古军主力,蓟镇援军从侧翼夹击,大同,延绥,固原三镇精兵山西天成,阳和地区设伏,意图扎起一个聚歼蒙古军主力的“口袋”。担任正面迎击的马芳,恰是明军战略中的关键棋子,孰料计划赶不上变化,马芳率一万精兵刚刚赶到万全右卫北面二十里的马莲堡,即与蒙古军侦骑遭遇,继而蒙古军十万主力部队火速扑来,敌众我寡下,有副将建议立刻南撤,与万全右卫守军会合后再战,马芳断然拒绝道:“今敌气势正盛,避之必覆没,唯痛击也。”当即下令全军在马莲堡设防,升起“马”字战旗,与蒙古军针锋相对。此时大同,延绥,固原三镇援军相距遥远,蓟镇援军尚在途中,万全右卫守军兵力单薄,马芳所在的马莲堡,已是彻头彻尾的“绝地”。慑于“马太师”的威名,蒙古军未敢立刻发起强攻,仅派小股骑兵连续试探,马芳镇定自若,坦然应对,命令部下大张旗鼓,摆出数万精兵坐镇的假象。不明虚实的蒙古军不敢近前,仅用硬弩和“土铳”(蒙古军使用的火器,为阿勒坦身边汉奸所制)不断轰击,双方对峙至下午,却偏偏“屋漏又逢连夜雨”,年久失修的马莲堡城墙在蒙古军的攻击下突然坍塌,正当马芳的部将正慌忙修缮城墙时,马芳却断然制止,相反命令全军偃旗息鼓,甚至对蒙古军的骚扰也不再还击,一时间全军“寂若无人”,大摇大摆的跟蒙古人唱起了“空城计”。入夜后为试探马芳虚实,蒙古军大张旗鼓摆出全面进攻的架势,甚至点起火把彻夜呐喊辱骂,一时间“野烧蚀天,嚣呼达旦”,马芳却不慌不忙,命部下堂而皇之打开马莲堡城门,自己却在军帐里安然静坐,对蒙古军的挑衅充耳不闻。虚虚实实下,蒙古军果然上当,叫嚣整夜,却不敢贸然进攻。险中求胜的“空城计”,终为马芳赢得了金子般的反击时间,次日上午,马芳亲临阵前观察,判定蒙古军正准备撤退,马芳立刻下令全军追击,先命火器齐轰,然后全军冲杀,早在整夜“空城计”下憋足火的宣府精锐们悍然从马莲堡的废墟里冲出,雪亮马刀直砍向阿勒坦的“主力”们,明军“喊杀冲突,悍勇不可挡”。猝不及防的蒙古军再次大溃,不但被马芳追杀数十里,更被赶进了明军的“口袋”里,早已设伏良久的大同,延绥两镇精兵乘机出动,一路奋勇追杀,“沿途斩首俘获甚重”,原本要啃“铁壁”的阿勒坦再次大败亏输。此情此景,诚如战后兵部尚书杨博的奏折中所言:“此役同仇敌忾,追歼逐北,其酣畅淋漓,为九边罕见也。”对“空城计”破敌的马芳,杨博更赞不绝口,大赞马芳“以汉李广之智勇,首挫寇之兵锋,当为头功也。” 更详细资料可查百度百科。真是得加强学习了,如此猛将过去却不知道,惭愧。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