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械爹XCybrex
关注数: 15 粉丝数: 14 发帖数: 4,404 关注贴吧数: 50
神不用神力推动发展是蠢破天际的行为 公理1:神秘学世界,神秘力量是发展最快的生产力来源。科技的力量则体现在“总量无上限”这一点。 公理2:对世界(科技与神秘都有)的解读和运用是第一生产力。 公理3:更高的生产力可以养活更多的人,也可以让人们平均幸福度更高。 公理4:解读神秘力量会造成大量污染,拥有神秘力量会附带少量污染,位格越高污染越大。污染无法消除,会让人失去自我。 公理5:超凡力量来自“原初”,总和不变且极其庞大。原初的意志会试图借助污染苏醒。 公理6:锚可以平衡污染,虽然会削弱自我,但只要处理得当效果就比原初污染弱很多。 有了以上公理,我们就可以发现一个规律:非凡者会在得到力量同时逐步失去自我,大量的锚 和思想客观的信徒可以延缓这个过程,因此统治者--高位格智慧生物--需要饲养大量忠心耿耿而且对祂认知较为客观的智慧生物作为锚。 创业初期,为了养活更多的锚并教育他们,神就需要运用自己的神力进行劳动生产,对锚广施恩惠的同时推动通识教育,可以创建一个哲人王体制或解放神学政权方便统治,打下基础。 创业中期,以新的锚点为靠山提升自己的神秘力量,但要确保不会被过度污染。自己联合手下的高位格信徒们研究神秘学力量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进一步运用,在不发疯的前提下提升神秘学生产力。让普通人和途径合适的信徒开始发展科技。 创业后期,位格带来的污染达到难以被平衡的阈值,喂养/招募天使们来分担部分污染。生产力的大头不再是少数个体的有限神秘力量,而是高科技文明的无尽可能性。神明可以半退位了,作为文明的精神寄托、参谋和王牌战斗力,与凡人和谐共存。
速子输掉第一次ai战争破案了! 因为余晖在速子手下全是人工智障,由余晖-融合指挥的才是聪明的。 用2条辉煌/一条辐射的组合试了好几个小时,发现这些船内置a核后在玩家手里的表现远不如在ai手里装一个黄核心。 首先,距离控制: 全部武器射程都很长-最短的点防御都是800基础射程的lrpd或700的自动脉冲,还带了火控植入和目标定位,我手里的无论怎么调都是不用位移技能纯龟爬到对面脸上护盾贴贴。ai手里高打矛辉煌会放风筝,长矛辐射也知道远远的点我的攻势,我冲上去它就后撤。 其次,技能使用。 蓝核心辉煌打个6个30w海盗赏金每次都暴毙--冲锋赶路的时候不放等离子爆裂推进慢慢爬,最低射程1600的高打矛组合非要爬到200距离被包围了才开始调整站位,辐能满了一个技能怼到安超根除脸上瞬间消失,“撤退”命令给下去两秒后一头扎进敌舰堆里。 辐射更垃圾,那么灵活的闪现技能除了追残血和死雷飞过来以外几乎不放,从满装甲空辐能到暴毙期间一个技能不放。内置蓝核心的辐射,模拟战2个攻势都会掉一小半结构+半身装甲全空,就是因为这玩意龟爬到攻势脸上然后捏着4个闪现在8门歼灭者面前v排。舰队战里冒进被用ir激光和离子炮离子脉活活刮死,引擎是盾一开就能修好的,空辐能容量是很多的,2分钟内护盾开关开关一炮没防住,一个闪现也不放。 那么为什么差距这么大呢?我怀疑是因为ai可以直接给船下命令,没有命令点问题。在模拟战里,几条ai船的每一个动作都靠指令完成--辐能快满就下撤退,辐能一空就下歼灭,应该怎么走用集结命令现拉扯,一通光头式微操后勉强达到了打余晖时对方的舰船智力水准。显然,人类军官没法这么细致的微操一群脑子有洞的人工智障,只有他们的上级ai能。然后速子本来也没什么高级军官,于是一群普通人指挥一群啥b就这样开着黑科技船输给了超人军官指挥的高素质士兵开的制式军舰。
脑洞大开-希望能向作者提问-魔力工厂 以下是前提 1.贵族们知道有一些地方有着格外浓郁的魔力,比如魔树林/火山口/冰窟。 2.尤国贵族们的魔力效率远远不到最高(就算包括全加护甚至于神明们在内,我怀疑照样会有很大比例的魔力损失,更别提效率不如斯达普的一般魔导具了),每次施法都有巨量魔力散逸进入大气。 3.这些地方的地形由基础魔法构造需要贵族供能,但是地形本身有着“可以吸引或产生特定属性魔力”的特性,类似于收集大气中散逸的魔力并富集起来改变属性。 4.一部分魔石可以从周围吸取特定属性的魔力 5.存在着将魔力在物理上分割的魔石之间传递的魔导技术(基础魔法和供给室之间的魔力传送器) 这些前提可以导出一个结论: 也许存在一种办法,利用魔法地形区富集大气中散逸而难以有效利用的魔力,然后放置吸收形魔石阵列收集魔力(顺带抑制魔物的产生),最后将收集起来的魔力在收集地先聚集到同一块巨大魔石上(只用运行一个魔力传送法阵,集中输送减少损耗),传送到城里面,之后无论是直接通入魔导具还是封装在魔石里就都可以了。 也就是说,光凭原作中已经介绍过的技术,就可以构建出提取并利用大气中散逸魔力的“魔力工厂”,甚至可以自动进行非常高度的属性提纯方便炼金使用。 想要问问作者这个猜想对不对。 一般魔力技术肯定是u国发达而且地球人想象不完全,但能量供应方面无论在哪个世界都通用,所以地球人是更加专业的。
“渺茫的希望”可以不败随便u,而典范要手操 原因在于:渺茫的希望原版所有难点都被不败轻易解决,而较容易的部分不败也能轻松胜任。 渺茫的希望 战役 难点如下: 1.副炮不足问题。 众所周知,渺茫的希望中典范一般是2000整齐射程的“高打矛”或1400+2000典中典“针矛”,二者在对付攻势时都没有快速清理围观小船/战机的副炮火力,导致典范专心对付攻势时很容易被一大堆链炮猎犬和鱼雷风筝/阔剑围观破盾然后捶死。 然而不败级的6门蹂躏者和2个机库可以轻松愉快的把这些苍蝇糊烂掉,非常简单。 2.压制问题。 攻势级携带的歼灭者是典范的噩梦,因为典范缺乏应对连续来袭的高爆导弹与emp动能弹的办法,开盾辐能爆炸,关盾爆甲掉血还坏两个正面大槽,如何避免被歼灭者黏住并找到机会排辐能是这关的重要课题之一。还有,不断与攻势发起协同进攻的巡洋舰也会对典范造成连续压力(雄鹰的离子束,统治者的高输出) 然后不败直接把盾扔了,掏出一万甲、六门蹂躏者和罐装高炮,以及有emp抗性的主炮,再用俩大导弹和社保技能把攻势和他的小弟们挨个按在地上摩擦,根本不需要担心对付一个时被另一个打爆护盾或瘫痪武器的问题。 一条船用压倒性的硬度和火力压制整个舰队,比典范力巧兼顾巧妙抗压好多了。
关于装配点 装配点象征这条船体的改造上限:能对辐能系统强化到什么程度;能加装多少块装甲;能安装怎样的武器... ... 不同船插占用不同程度的船体空间和系统负荷,所以点数不一。比如目标定位特别烧cpu还要安装复杂的传感阵列,所以旗舰版要25点而且对射程增幅很大,而炮塔陀螺仪就没那么多p事,所以旗舰版只要10点。重甲不仅改变全舰质量分布,还需要重置所有外在部分,所以不光令船变得超级硬,点数也非常高。 再说武器,以信赖hmg和蹂躏者这两个实弹pd为例,二者的大小/效能/弹药库占用/操作人员/cpu占用/电网需求/下层甲板结构... ... 完全不同,所以理所应当的需要不同的炮位与装配点。 至于战机,只要类比上两条就不难理解,对制造工厂/指挥员/整备系统/备用材料等等的需求不是一个层面,因此装配点数不一。 远行星号的精髓与乐趣之一就是思考整只舰队的装配,以及研究它们会用这些东西做什么。任何装配都以装配点为核心展开(实际上,内置插件系统也以装配点为核心--如何最大程度运用3个内置位以节约装配并达到最大效能,比如内置适合该船的最昂贵插件等思路)。 写这些东西的源头是反驳看到的逆天言论。从以上内容应该可以简单的得出以下结论: 试图用“可安装船插数”来代替“船插消耗装配点数”的想法是愚蠢且不符合逻辑的;一般舰船自带高强度武器/船插而削弱其他数据或降低装配上限是非常合理的(例:博士生的坏炮和机动,攻势的辐能和机动,典范的部署点)... ...
边境船只装配分享(给点建议吧,闭门造船真难受) Rt,有一些改装船觉得很顺手,想分享下顺便听听建议(还有网罗些好的思路自己试试) 圣剑:窄弹道炮没一个好用的,但是这个格子莫名适合塞电池。所以直接用浮游炮带自瞄当火力,舰船本体打工得了,离子炮属性优秀而自瞄浮游炮在ai手里比玩家还溜。可惜现在浮游炮不吃“自瞄升级”,不然我直接两门重离子不做人了。防护火力射界都很优秀,机动有点拉胯。 战列碟:这是我三级动力平台紧缺时的配置,现配置待会再发。 小激光碟:魔改炮位。小聚能一发一个,还能自修,回充和防护只能算勉强 维雷兹:爆改绿槽。一看这引擎就是飙船骑脸的好料子,但常规导弹跟高速怼脸船相性不是很好,所以只能是火箭m2出场了。非常暴力,冲到脸上刷刷一顿洗,小船成片死,大船几下秒。给ai开还能用自瞄导弹巢旋转开火清理小船飞机。 雪人:中距离炮击单位,兼顾远程导弹轰炸。这船配起来血压高,不想多说。 短剑:个人开荒功臣,大反物质的完美绿槽,大激光的完美红槽,船有点小导致配起来不太舒服,归类到大巡而非战列比较符合其槽位,但要它站起来就一定要战列级的动力平台。 不朽:两门360°重离子,充沛而舒适的槽位,自带百分比回血。虽然两门重离子看上去只有火力巡洋舰级别,但绿槽多猛的一批。脸接死光,带线骑脸,重炮扫射,持续作战。 宙斯:一身的绿槽加可以装死光,注定了这玩意是神中神。澎湃的能量供应带来了硬抗死光的防护(反应甲能量换防护),超高的射速增幅让死光火力全开(真的超级猛),减重组件大量装备也让它拥有不俗的机动性。 拾荒者:这个版本是重离子的平a流,理论上还能装许多稀奇古怪的东西上去,格子配起来蛮舒适的,各项数据在巡洋里绝对不低。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