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志强 尧志强
广交天下好友.
关注数: 288 粉丝数: 1,443 发帖数: 28,590 关注贴吧数: 45
关于县委政法委招聘临时工作人员的通知 为进一步推进我县综治“三项建设”工作,确保各项重点工作顺利实施,因工作需要,现面向社会招聘临时工作人员1名。 一、招聘原则 按照“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用人标准,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竞争、择优的原则。 二、招聘条件 (一)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二)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 (三)身体健康; (四)有职业道德,热爱本职工作; (五)具有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 (六)能熟练操作和使用计算机、各类办公软件,计算机专业优先考虑; (七)限女性,年龄30周岁以下(含30周岁),已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报名: (一)受过刑事处罚、劳动教养、少年管教、行政拘留的; (二)有犯罪嫌疑尚未查清的; (三)曾被辞退或被开除公职的; (四)有精神病史的; (五)身体残疾的。 三、招聘方式 采取业务考核和组织考察等方式进行择优聘用。 四、用工方式 采取劳动合同制方式用工。聘用后,试用期3个月,试用期满考核合格的,由用人单位根据《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与受聘人员签订劳动合同,服务期三年,在服务期内违约的需缴交违约金5000元。 五、工资待遇 聘用人员工资按照2500元/月标准发放,服务期内每年递增200元,“五险一金”按有关文件规定缴交。每月设立500元考核奖,由县综治办对工作绩效进行考核。 六、其他事项 请报名人员于7月26日前将个人简历交至县综治办(地址:安远县九龙路1号县委大院内),县委政法委将于7月28日组织面试和业务考核,考核通过后再组织考察。 联系人:徐家森 联系电话:13766337698。 安远县委政法委 2016年7月20日
安远62岁“奔跑叔”冲刺300米,上演“生死营救” 3月23日下午,安远县凤山乡东河村一名农村老太不慎掉入齐腰深的洪水,一名62岁的“奔跑叔”冲刺300多米后扎进洪流救人,上演了一场充满速度与激情的“生死营救”。 一场与洪水赛跑的生死营救 从3月中旬开始,赣南持续强降雨,安远县凤山乡观音河水位暴涨,湍急的河流不断冲击着河岸。 3月23日下午14时40分左右,趁着雨势停歇,今年52岁的凤山乡凤山村村民吴细英拿上前些天换洗的衣服,到离家不足百米远的观音河岸刷洗。没想到,平时结实的河岸竟然被急流掏空,来不及躲避的吴细英一个跟斗倒摔在河里,一下子被冲走了10来米。 “有人掉河里了,快救人啦……”恰好路过的邻村村民唐海林突然看到观音河里有个东西随洪水浪翻在河中漂滚着,在漩涡中旋转时定睛一看,居然是一个双手已僵直伸出水面的落水者,在危急关头,唐海林拔腿就追,顺洪水在河岸下游追赶随波逐去的落水者,一边奔跑追赶,一边大喊。 体型瘦小的唐海林今年62岁,家住凤山乡大山村,在家里干些农活,靠耕田为生,平时也是位热心肠,邻里有什么困难他都会主动去帮。 50米、100米、150、200米…… 唐海林以百米冲刺的速度拼命追赶,几次冲到前头,却因河岸边的荆棘阻挡了去路,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吴细英再次被湍急的洪水冲走。 “糟了!!前面就快到拦河坝,河宽水深,冲到那里就难救了。”气喘吁吁的唐海林顾不上身体的疲惫,加快奔跑的脚步。 200米、250米、300米……大约奔跑了350米,唐海林终于追到了落水者的前头,每拖延一秒,落水者的生命危险就增加一分。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唐海林来不及多想,也来不及脱掉衣服、鞋子,果断纵身一跳,一头扎进冰冷的洪水中,利用水流的冲力,快速游向落水者吴细英……顷刻间,唐海林和吴细英顺水急速冲下,俩人在浪里翻卷,唐海林猛地抓住吴细英手腕,奋力拖住她,拼命往岸边托……当时,吴细英已经水肿发黑、手脚冰冷、神志不清,生命垂危…… 眼看还有十多米就要被冲到拦河坝的深水潭中,在这紧急关头,只听“扑通”一声,又一村民跃入河中,奋力靠近落水者,和唐海林俩人各挽着吴细英的一只胳膊,拼命地把她往岸上托,经过俩人合力施救,十多分钟后,终于把落水者吴细英拽上了岸。原来,现年53岁的井坵村村民赖邦伟正好骑摩托车赶去送货,见到唐海林在河岸上狂奔,意识到有事情发生,立马掉转车头追赶了上来。 放平、压腹、侧身……在赶上来的群众帮助下,唐海林与赖邦伟对吴细英进行简单急救处理,吴细英慢慢恢复了意识,直到民警和医生将落水者接走抢救,唐海林和赖邦伟才悄然离开。 “多亏了他们俩,没有他们,我这条命早没了,等我出院后我们全家都要去感谢他们,我们全家一辈子都不会忘记他们!”3月24日上午,送往该县人民医院抢救的吴细英已脱离危险,躺在急诊室的她已苏醒过来,说起救命恩人,她激动地眼泪不停地流。 在看到别人危难之时,在涉及自己生命安全时,62岁的唐海林和53岁的赖邦伟没有作任何思考,他们只做出了一个选择——救人!他们用普通农民真挚的情感彰显着当代农民高尚的道德底蕴和人性光辉,以及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 大家为见义勇为的两位“奔跑叔”点赞吧!
【安远交警温馨提示】安远有“车”一族必看哦 安远交警温馨提示 为营造春节期间良好的交通环境,方便群众出行和生产生活,有效减少交通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安远县城市道路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规定,报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现将春节期间交通秩序管理有关事项提示如下: 1、沿江东西路实施单向行驶。除两轮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外,其它车辆必须按交通指示牌行驶。 2、各类车辆必须按指定的车位和方向分类停放,严禁泊位外停车、逆向停车、占用行车(人行)道停车或小车占用二轮车位停车。 3、除公交车和执行特殊勤务的车辆以外,中型以上车辆请按交通指示牌规定行车,中型以上车辆禁止在07:30-21:30时段进入九龙路、濂江路、青年路、中山路、龙泉西路、站前路等主城区路段。 4、九龙路上的交通局、拆迁办、老干局、供电局、网络公司、就业局;濂江路的农机局、卫生局、电信局、地税局、国税局、社保局、文教科技大楼;青年路的房管局,东门路的民政局、纪工委春节期间可免费临时停车。 5、九龙路、兴安路、站前路、龙泉西路、龙泉路(红绿灯至原医药公司路口)、三角公园周边道路、濂江路(电信局至县政府)、青年路(县政府至西门路)、中山路、东门路(原医药公司路口至武警中队)、沿江东西路、上龙泉湖道路及欣山大市场周边道路为交通严管地段,7:40至22点均有交警执勤,乱停乱放的车辆将被抄单和强制拖离,为减少经济损失和用车麻烦,请自觉遵守。 6、去龙泉湖游玩、进香尽可能步行,确需骑车开车的请在指定位置上停放。 7、年初一、初二将对上老虎岩车辆进行交通管制,去老虎岩进香的车辆请走教塘村路段,山川潭路段只允许从石油仓库往教塘方向,禁止从行驶教塘方向往山川潭方向行驶,否则将被堵在路上;上山车辆必须从教塘村废弃砖厂上山,为减少拥堵确保安全,允许上山的车辆将严格控制数量,如果不想被堵在半山腰,请按交警要求在指定地点停车等候依次上山或将车辆停在停车场步行前往,己上山顶的车辆请自觉在停车场放好,下山时严禁原路返回,必须从果园公路下山。严禁各类车辆从金石村果园公路上山。 安远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祝大家春节快乐,家庭幸福!出行安全!万事如意! 请各位亲朋友好友互相转告!
【蜀黍带你进警营】天亮说晚安:朋友圈中的新警故事 当微信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习惯,当刷朋友圈成为都市人一种潜移默化的惯性。纵观朋友圈的更新变化,就如同探究了一幕幕活灵活现的生活照,如实的展现出我和我的小伙伴们一天的新警生活。 早上七点半,我坐上班车,习惯性地翻开微信朋友圈,几个月前跟我一起参加新警培训的小伙伴们近来也渐渐少了联系,新上手的工作和繁忙的节奏让大家都只能靠在朋友圈点赞来相互呼应—— “蹲守了半个晚上,也没有看到一个人影,真的是要累死了,赶紧回去睡觉。”这条发自半夜两点半的信息来自一个派出所的小伙伴。半夜行动,听起来刺激的背后总是隐藏着无法预测的危险。 早上五点多钟,一个刑事技术鉴定所的小伙伴上传了一张熊猫眼的自拍照:“终于搞定了这一批毒品的鉴定,毒品现在各种花样,大家千万不能沾啊!”下面已经有好几个通宵值班的小伙伴们点赞,相互问候着“原来你也值班啊”、“熬夜有人陪啊”、“看到你们没睡我就安心了”之类的回复。相互打趣的话语背后却流露着深深的疲惫,我不禁想到在新警培训时,教官说过的话:从事公安这一行,身体才是本钱。 继续向下翻看,早上八点,兴许是值班或者行动结束了,朋友圈充斥着各种日出东方和渴望早餐的欣喜图片,那句煽情的“天亮说晚安”俨然成为这个时刻最贴切的代言。熬夜是最消耗精气神的工作,可夜晚又是罪恶的黑手顶风作案的时刻。在一个又一个万籁俱寂的夜晚,是我们保卫着都市的平安,守护着众人的酣甜入梦。 十点整,市局大楼的广播操准时响起,丢开一堆文件,我站在窗口伸个懒腰,揉了揉有点酸涩的双眼,在朋友圈发了一条:“对着表格上密密麻麻的数据两个小时,哪种眼药水好用呢?”3分钟以后,就看到密密麻麻的回复“坐办公室的人就放弃视力吧。”“表格数据太多,说明我们打击成绩好啊。”诸如此类的回复二三十条有余,即使是揶揄或者调侃,也让我莫名觉得欣喜,我知道这是一种工作的认可和肯定。 中午一点,“保卫还没结束,先吃个盒饭吧,都有点冷了。”配图是一份简简单单的两素一荤的盒饭,饭量很多,菜量很少,孤零零的半瓶水放在旁边。那个曾经在新警培训中娇滴滴的小姑娘蹲在路边吃了今天的午餐,树荫下投影的参差斑驳的阳光打在汗湿的头发上,映出了几个淡黄色的光圈。 中午一点半,“巡逻遇上暴雨天,又湿了。”下面配着两张照片,分别照的是两件湿湿的衣服,一件是在太阳下执勤被汗水打湿的,一件是在巡逻时突遇暴雨被雨水打湿的。 傍晚走出市局大楼,已是华灯初上、万家灯火。公交站附近排起了长龙,我在背靠背肩并肩的人群中笨拙地摸出手机,翻看朋友圈—— “下午几个非洲兄弟来办证,讲的不知道哪国英语,于是我也用中式英语和手势顺利地帮他们搞定了证件,太有成就感了。” “今天站马路感觉自己一共吸了几公斤汽车尾气,又给广州空气质量指数作贡献了,感觉自己棒棒的!” “下午学习开摩托车,摔了两个前滚翻,不要再提了。” “今天去送检的那几个人不会有传染病吧,我可是贴身一路相送到看守所啊。” 跟着大家看似打趣的抱怨,我也发了一条朋友圈:“终于结束表格大战回家,又一次没挤上公交车。”下面立刻引来无数点赞的小伙伴们,还有嬉笑的以“打击”为目的的回复:“新警培训就知道你体质最差,现在居然挤不上车,教官们知道了肯定让你回炉!”“给大家表演一个你最拿手的前倒。”看着大家苦中作乐的打趣和揶揄的回复,我想也许这是我们品味生活,探寻警路的另一种体现吧。 睡前窝在床上,最后一次打开朋友圈—— “今天继续蹲守,希望不要无功而返。” “夜宵在哪里啊,夜宵在哪里啊,最近警服又宽了。” “今晚通宵值班或者行动的朋友们在哪里,举起你们的双手,让我看到你们,速求点赞。” …… 这就是我和我的小伙伴们微信朋友圈的一天,零零碎碎,杂七杂八,看似简单而又繁琐,但嬉笑怒骂的背后,饱含着我们这些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警们复杂的情感,这里面有好奇、有激动、有兴奋、有无奈,还有疲倦……但是,这看似或平淡、或啰嗦甚至喋喋不休的朋友圈,都是我们新警可以拿出来说的故事,都是我们从警路上值得留念的故事。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