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jt1990912 cjt1990912
当代有识青年的典型代表!!!
关注数: 16 粉丝数: 33 发帖数: 1,336 关注贴吧数: 9
【校园文化第五届田径运动会赛场简讯(二)——致可爱可敬重电人 1月22日,我校第五届运动会在奕晖运动中心隆重开幕,这是一场全校师生员工共享的体育文化盛会,也是全校师生员工进行阳光体育活动的一次大展示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次大检阅。学校党委宣传统战部《重电报》学生记者团和广播电视中心全体人员穿梭于运动场内外全方位宣传报道本届体育盛会,多角度展现重电师生员工奋发向上、奋力拼搏的精神风貌和我校体育文化的风采和魅力。 致可爱可敬可亲的重电人 11月23日,是我校第五届田径运动会的第二天,整个学校仍然沉浸在激烈竞争的氛围中,学校领导也亲临现场观看并为获奖选手颁奖。昨晚一场淅淅沥沥的小雨,装点了运动场,但毫不影响奋力拼搏的运动员和在场观众席欢呼呐喊的同学们。环顾四周,带着不同工作牌的人儿在忙碌着,不知道他们心中的校运会又是如何的呢?   ——“这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公平、公正、公开是一场比赛的灵魂,如果没有了这个标准,竞技体育便失去了真正的意义。我们也就不难看到,赛前、赛中、赛后始终忙碌的裁判员们肩上扛起的最重责任。据我们了解到,本次运动会的裁判员在比赛前就召开了相关会议,讨论赛事相关工作,总裁判长也有强调相关事项,比赛当天,他们按照比赛规定时间提前到达比赛场地,做好比赛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比赛时,他们严格按照运动会的具体规章制度来执行裁判工作,全力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不论是用秒表精准地记录运动员比赛用时,或是用米尺丈量运动员跳跃的距离,他们都追求精准,不允许出现任何差错导致的不公正。正是裁判员们的敬业,使得运动会有条不紊地顺利进行。 更多请点击链接学校官网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cqcet.com%2Fxwdt%2F2012-11-24%2F191344.html&urlrefer=7e7377347a6569d4a50d10188a5f6680
《重电报》开始的开始 戛然而止,,,,我们一起欣赏华美文字… 关于我们的《重电报》 开始的开始 戛然而止 永远的永远 没有界限又是一个桂花飘香的季节。 又是一个让我醉浸的秋天。 从“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离愁别绪中一路走来,到“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自然意境中。我的内心怀着巨大的憧憬——憧憬着可以相拥原始的自然。我闻到了桂花的清香,我听到了醉人二胡的悠扬,我看到了《重电报》人有生以来所具有的豪爽与不羁!不知是千年古都的熏陶,还是厚重的文化积淀让我爱上了与文字相依相偎;不知道是内心的狂野,还是天性的放纵让我爱上了这片时常有白云相伴的蓝天。 儿时的我们忙着成长,现在长大了,开始忙碌着去追逐梦想。喜欢读书的我,在有书的世界里自由自在地翱翔。《平凡的世界》里说“书使人在劳动中能获得精神的安慰。通过不断的读书,人们可以对人生看得更深刻,那么,他才有可能让自己所处的艰难和困苦有更高意义的理解,甚至会心平气和地对待欢乐和幸福”。但是,一个人的世界最多只是一份精彩,直到遇到你——我的《重电报》。我的梦想变得这么近,这么真。 当我自信满满地踏上“校园记者”这条路的时候,就注定了不会踌躇,不会回头。这是一支“先锋”队伍。“我们真实地记录着身边的故事,我们执着地追求生活最真的感动,我们永远走在校园文化的最前沿”——就是我们,一群狂热而执着的战士,坚守着校园文化的前沿阵地。在当今经济大潮的席卷下,大学校园也难逃被侵蚀的命运。“时运交移,质文代变”。顺应时势,是识时务者的明智选择。而我们恰恰选择逃避世俗的蛊惑,努力寻觅一片心灵生长的净土。当网络媒体还有更多的现代化文明产物铺天盖地而来的时候,我们努力地维持着校园里一片难得的真空与清新。《重电报》记者团,以宽广的胸怀极大地包容了我们这些孤独的游离于精神生活边缘的浪子。在“声色车马”的缝隙中,我们诗意的栖居于“水清鱼读月,林静鸟谈天”的乐土。 看到前辈们说过的一句话“在没有当记者之前,觉得这个校园似乎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但是做了校园记者之后,才知道原来很多精彩都已发生了”。我想这就是我两年记者生涯里所有的收获!这个精彩不单单是学习、生活、工作、情感,她像涓涓的溪水,永远叮叮咚咚地诉说着不尽的缠绵。她更像一株有着遒劲枝干的紫藤,即使在残酷恶劣的环境中,也能越过篱笆和高墙,紧紧盘缠在一起,不离不弃。在每一个梦醒时分,她会飘过淡淡的芬芳,让人心旷神怡。 十年的风雨飘摇,十载的一路高歌。 重踏我从《重电报》记者团走过的歪歪斜斜的脚步,重温昨天值得留恋与怀念的每一个脚印。我在这里倾注了太多,但是我从来不苛求任何。我知道,她给我的已经足够多了,所有的所有,我心甘情愿,无怨无悔!我一直以来都相信,每一个敢于追求光明的生命,都将成为光明的一部分。 我们不是一群文人,但是我们从来没有停止追求文人的清高;我们不是隐者,但是我们对精神家园的建设从不却步;我们不是教徒,但是我们有着自己与众不同的信仰——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在这片圣洁的后花园里,每一个人都将自己最精彩的一瞬,定格在夕阳的黄昏。我们像极了大海孤岛上的一捧贝壳,远离红尘,在寂静的彼岸享受孤寂。双眼饮尽晨曦落日的华丽,双耳倾听满天星斗的悄悄私语。 这个家一样的庭院里,每个孩子都是善良淳朴而又那么憨厚,借用雨露姐的一句话就是“心怀美好,精致如你”,如此,再恰当不过了。 那些狂热而执着的岁月中,时时伴随我的是不安与快乐!《重电报》里的同道中人一定会感同身受。我们像极了《飞蛾扑火》里的所说,“形影孤单也寂寞,你是一团燃烧的火,热情温暖光芒四射,你的世界充满诱惑,我不怕前面重迭交错,我在冲破层层阻隔,接受你的温柔抚摸,飞蛾扑火,自古都是一个结果,飞蛾扑火用生命演绎爱的执着”为了心中片点光明,我们义无反顾,从从容容,即使燃烧自己卑微单薄的身体,也要在黑暗的夜里撕出光明。飞蛾扑火的微亮,在善意的眼睛里也是耀眼的光芒。这是使命,只有这样前仆后继的奉献,后来者才会为之所动容,才会坚定不移地开阔新的天地,开辟《重电报》记者团另一个崭新的纪元!我想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传承文化的根本。 已经走过的,即将走过的,正在走过的,踏上路途的,我相信,他们都会被“团化”。这就是一个大学生社团对我们漫漫人生之路的一个导航。这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力量,潜移默化中让多少在旅途失意的过客找到久违的欢乐,让多少落单的小鸟找到一个屋檐可以依靠。 这个队伍里教会给我的太多太多,社长的责任与担当;老师的关怀与问候;领导们的指导与教诲;同学们的携手与团结;组员们的吃苦与付出;朋友们的真心与仗义。每一次久别后的重逢,看到一张张熟悉的笑靥,听到一句句暖心的问候,我的心中总是涌起无数莫名的感动。我们已经相融在一瓶陈年佳酿里,随着时间的推移,愈久弥香。 花谢花开、潮起潮落。看多了世间的悲欢离合,会越来越脆弱。往事随风漂泊,昨日如梦,我们还有不老的承诺。风风雨雨我们手挽手走过,从来不计较谁付出得少与多,只要我的团不倒下,再大的苦难对我都没有什么。故事里说“风吹的桂花打旋了,这就是离别”。我们不舍,真的不舍这恼人的秋末! 今秋的桂花,梦里飘落。难留的芬芳,尽是忧伤。幻化的春泥,观者断肠。奈何…… 我已不在乎是否她还在为我守候,我只愿整装待发,朝向朝阳展翅飞翔;我已不在乎是否她还在为我徘徊,我只想蓄势待发,搏击晚霞血染的绚烂。抚摸着团里的一桌、一椅、一书、一尺、一纸、一笔,静默的闭上双眼…… 等到我们老之将至,摊开残卷,读到“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的诗句,再回首,翻翻看看微微泛黄的纸页,任凭两行浊泪的“潇潇洒洒”,也就平生足慰了。触摸着凉凉的花香,举樽独饮,我一厢情愿地相信,爱你没有错! 最后,化用王盛洲学长临走时的一句话“为什么我的心中满怀感动?因为我对这个‘家’一往情深!好运——我的《重电报》! 重电报前辈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