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木心◆ gzartsky
佛曰
关注数: 478 粉丝数: 69 发帖数: 2,351 关注贴吧数: 55
拜访“香港刀王” 陈当华 磨刀界的老前辈 今天去香港办事,上午就顺利处理完了。想着还有一下午时间,就到处去逛逛。来到了庙街,想到华叔的店铺在这里,想去参观拜仿。 来到庙街,原来庙街是夜市,路中间是摆的摊位,都关了,虽然是下午4点左右。只有路两边的店子开门做生意,大部份是买岛国光碟的店,洗衣店,裁缝铺,金色的麻将馆,中医馆,当铺等等。路边是三五成群的站街女。有点不适应,第一次来这里. 从街头走到街尾,找了好久。还是没有看到“陈华记利器专门店”。后来把隔壁的两条街也走了一遍,也没有找到。准备放弃了,打算下次有机会再来。后来试试高德,居然才离我300多米,找到了! 到了店门口,看到了熟悉的招牌,很高兴。就直接进去了。一进门就看到华叔坐在那里,一边磨刀,一边和两个客人聊天。店子非常小,很拥挤,正面墙上,供奉着一尊佛像。还挂满了华叔和名人的合影,照片有各个时代的。其它墙上则挂满了刀具,有卖的新刀,也有他磨的刀。 有一个客户走了后,我才有机会走到华叔旁边。用普通话跟华叔打了个招呼,说参观一下。问可以拍照吗?华叔热情的表示可以。我就放心拿出手机拍了。华叔的许可,我是从他表情里感觉出来的。因为他说的粤语我听不懂,我只能回以微笑。 我就开始拍照片,还有他磨刀的视频。华叔很放松的和一个客户边聊天边磨刀。我就在边上拍。拍的时候,我特意注意了一下他的砥石,在磨的砥石中间凹陷很大一部分,漂亮的弧形。一定是磨的比较久,我猜测他可能没有找平磨刀石的习惯。这样都能磨好刀,一定有方法。 而且砥石很窄,估计宽度50左右。用毛笔醮水到砥石上磨。真是惜水如金。我感觉不像是天然砥,像人造砥。 我又发现他右边的地上有一堆竖放着砥石,尺寸和色泽都差不都,可能目数不一样吧。多拍了几张特写。由于手机拍照,加上光线不太好,还是不太清楚。大家看看估计是什么砥石。关于华叔磨刀的方法,我感觉非常随意,轻松。可能功夫在里面吧。我磨刀是小白,所以我也看不出门道,只是看热闹。拍了两段视频! 本来我很想和华叔交流一下,磨刀技巧,砥石选择,刀具钢材 这三个问题。还有传说中的“山心石”。可是我听不懂粤语,更不会说。没办法,所以在店里参观了十几分钟,就向华叔告别了。出来后我想,下次再来一定带上一个熟练粤语的朋友!
这位老人就是享誉全香港的“香港刀王”陈当华。早年间,他就是在香港的村头巷尾推着自己的三轮车给人磨刀磨剪子。一晃五十年过去了,而陈当华的磨刀技术更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他今年已经将近80岁,但是手艺活却是越来越好,磨出来的刀十分锋利。陈当华磨刀的技术就在于他是纯手工磨,而不用机器。一般人磨刀的价钱只在几块钱,多则几十块钱,但陈当华磨一把刀就要上百元甚至上千元。 他磨刀的石头有九块,除了第一块石头是普通石头,剩下的八块石头都是密度高达四万的山心石,一块价值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用陈当华磨的刀切菜,凌空切西红柿甚至切不出水,而不用发力就能把几张纸张削破。刚磨出来的刀,对着刀锋吹一口气听不到声音,因为刀锋已经锋利到了极点。而磨刀时磨 到最后,也是听不出声音的,越是钝的刀声音就越大。 刀很锋利,但陈当华磨刀已经到了不用看的地步,只需要凭耳朵去听磨刀时有没有声音。而陈当华的手虽然磨了几十年的刀,却没有一点老茧,光滑如初。这是因为陈当华磨刀时用的不是阳刚的猛力,而是阴柔的力量,全身的力用在刀上,称之为“棉花手”。 酒香不怕巷子深。陈当华这么好的手艺,也让他拥有了大量的顾客,甚至名声传到了海外。有位九十多岁的老奶奶移民去了美国,为了找陈当华磨刀,执意回到香港。家里的晚辈拗不过,一家人都陪着她回到了香港。几年前,德国一家刀厂也请陈当华做技术指导。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