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心再聊💤
无心再聊
科技改变生活
关注数: 285
粉丝数: 1,526
发帖数: 55,298
关注贴吧数: 88
N比例东风4C 这货我居然就收到了,好意外啊
曙光4B与海达尔4B合影 前几天也收到了曙光的4B,没发现掉件。细节还不错,装配比海达尔工整。说三个不爽:1、过度包装,毫无意义不说还容易损车;2、塑料扶手看着不舒服,最惨的是上面还带水口;3、音效拉夸声音小,尤其柴油机声音,跟电流噪声无异。
曙光4B与海达尔4B合影 前几天也收到了曙光的4B,没发现掉件。细节还不错,装配比海达尔工整。说三个不爽:1、过度包装,毫无意义不说还容易损车;2、塑料扶手看着不舒服,最惨的是上面还带水口;3、音效拉夸声音小,尤其柴油机声音,跟电流噪声无异。
大家在贴吧里买车还是要擦亮眼睛 吧里看到个贴子,那楼主的行为着实令人不耻!截图吧友们自己感受下这位楼主所说的“全新”或是“略微损坏”的车子。
贴吧真假判断的习惯用语科普 当藏品为真品时,依程度不同,大概用语如下: 傻开门≥大开门≥真≈开门 当藏品为真伪存疑时,依从基本为真品到基本是伪品的程度,大概用语如下: 看真≥偏向开门≥偏向不开门≥看假 当藏品为赝品时,依据仿真程度高低,大概用语为: 假≥一眼假≥地摊假≈低劣假≈拙劣假 当藏品为地摊假时,依是否有历史原型又分为: 有历史原型:地摊假(低劣假、拙劣假) 无历史原型:奇葩假(奇葩工艺品) 注:地摊假指的是地摊级的低仿假货。此处“地摊”应属形容词,形容仿制水平的低劣程度,而非指代位置的名词。换句话说,地摊假常见于地摊,而不一定出都自于地摊。 另,古玩界常用一个非常巧妙的词:看不懂。它有两重意思:其一,鉴者水平不够,不敢确定真假;其二,东西一眼假,但不想点透,用“看不懂”进行谈塞。在藏品鉴定中具体是哪个意思,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更需要持宝人自己体会。
年货,嘉靖通宝大钱
收货还图
西汉后期四乳四兽镜。贴吧里成天不是“祖传”的,就是“山上捡的”,似乎没有点故事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因此,我这个也有故事……几天前在街上闲逛,然后就来到了中国移动沟通100营业厅,然后就看到广告了:“充话费送化妆镜”。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本人怯生生的走近了营业厅,交了不知道多少钱话费,服务员小姐姐双手递给我一个礼盒,拆开一看,我的天呐,四乳四兽镜……所以我这个是充话费送的!
青铜铸就的简明中国钱币史(简体字版)
金屬鑄就的簡明中國錢幣史 實話說,以“中國錢幣史”這樣的標題來寫帖子,範圍太廣難度太大,所以加了個“簡明”,請原諒我只能是以極簡明的方式來進行科普性水帖了 之於全球範圍內,在金屬貨幣階段,世界錢幣大概分為兩大門派。其一,以古希臘為代表的西方打製金屬貨幣,其材質主要是銅、銀、金三種,以金銀為主幣以銅為輔幣,其特點是採用打製工藝冷加工(類似於打首飾),錢幣呈圓餅狀,幣面以圖案、紋飾、人物動物形象為主要表現形式,文字多是對圖案的註釋。其二,是以中國為代表的東亞錢幣,特徵有三:一、採用金屬熔液澆鑄的熱加工方法(即鑄造)製作;二、以文字為主要表現形式,極少在行用錢上出現圖形圖案以及人物形象;三、以銅為主要材質,金銀多數時候只是作為財富儲存和大額支付。另外,自秦統一中原後,隨著貨幣的統一,圓形方孔錢成為中國乃至整個東亞中華文化影響範圍區內的典型貨幣特徵。見下圖:東西方貨幣跨越兩千年的邂逅。圖中可見到古希臘、古羅馬、中國古代以及當代東西方流通錢幣。 接下來將以圖文形式大體解釋我們中國的錢幣發展史。
脑子一抽,天价买了个开元,倒是挺白。挺喜欢开元的,尤其是这种初唐开元,色白厚重,不愧为一个新时代的开创者,从此中国货币史进入了更加先进的“宝”货时代。
最近半年来对明钱比较感兴趣,所以陆续入了点。当然,这四个入的时间来说跨度20年以上,所以价格也天差地别,1排1大概90元左右,1排2大概5元。
〔质疑〕《华谱》上的几个经典大钱先来五代的两个年号。该四枚钱 〔质疑〕《华谱》上的几个经典大钱 先来五代的两个年号。该四枚钱均有两个共同特点:其一,“传世仅一枚”。这很容易让人产生后世戏作想法,而且仅一枚,换句话说就是连编书的华光普本人(也包括其他引用该拓的泉谱编纂人)都没见过实物,只是引用前人的拓片 ,所以该钱真品与否很值得怀疑。其二,该四钱钱文与同时代钱币相差甚大。钱文书写个人认为相当糟糕,毫无古意,用大白话讲,就跟“初识”的小学生差不多,哪里会是一国发行的法定货币?另外,这类钱很多流入日本,这就很值得怀疑了,毕竟在上世纪初,岛国有位神奇的钱币收藏家,他的神奇之处就在于“臆造”,比如目前地摊常见的什么“马市金一两”之类的奇葩。因此,个人对谱上的这四枚钱币持怀疑态度,似旧时“国宝帮”的戏作之物。
[探讨]这面镜子你怎么看? 某网站某板块看到面镜子,大家看看。
今儿又得一宝镜,正在把玩中
来几个吧友看看 铜板真是祖传的(怎么感觉像在编故事),真品无疑不用鉴定。只要请大家来鉴定下我是不是亿万富翁?
那些年吃过的药 本人大约在上小学三年级前后,被表哥给的一个“宽永通宝”带上了集币这条不归路(新入的要慎重啊,别误入歧途,以致钱包不保)。之后从一枚两毛钱买的宝云局嘉庆开始彻底沦陷,如今想想也有差不多堕落了28年。当然因学艺不精,时不时还是要吃点药的。本帖将按笔者的藏泉历程,一一展现那些年曾吃过的药。目的只有一个,让大家乐呵乐呵,顺带提醒某些“国宝帮”的兄弟,听人劝吃饱饭。带我误入歧途的那枚“宽永通宝”镇楼。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