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u流星😂 1803740626
祝愿朋友们天天快乐!
关注数: 1 粉丝数: 121 发帖数: 1,006 关注贴吧数: 3
【焦作.博爱】14-11-20 12个令人不安的手机使用问题:比马桶还脏 2014-11-20 10:04 腾讯数码 评论 31 T中 图1/12 1.你的手机里满是污垢: 毫不夸张地说,手机就像是一个“小型垃圾箱”,即便是如苹果iPhone这样拥有漂亮设计的机型,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机身中也会布满各种灰尘。另外,手机Home键周围的油脂、细菌,甚至比钞票还多。 图2/12 2.比厕所还脏: 根据研究显示,手机上每平方英寸所汇集的细菌甚至要比马桶盖还多,这些微生物可以存活几天,并在人与人之间传播。有效的解决方式除了勤洗手,还可以购买抗菌屏幕清洁湿巾、或是类似PhoneSoap充电器这样集成紫外线杀菌功能的配件。 图3/12 3.裤子口袋的问题: 牛仔裤的棉质口袋内,对于手机来说也是一个可怕的部分,不仅不卫生,产生的棉絮还可能会导致充电及耳机接口失灵。解决方案是使用棉签和酒精去除棉絮杂质。所以,如果你喜欢把手机放在服装口袋里,应该适当清洁一下口袋。 图4/12 4.耳机不要总插在手机上: 导致手机耳机插孔的损坏原因除了棉絮,另一个主要原因则是耳机插头。事实上,一直将其插在手机上,可能会由于一些不正常活动对其造成损坏。所以,在不使用耳机时,还是将耳机摘下来为妙。 图5/12 5.车上的杯架是“手机杀手”: 也许你很喜欢在开车时把手机放在车上的杯架中,但实际上这是非常不妥的行为。杯架上往往会残留饮料包装的积水(尤其是冰饮),会导致底部接口失灵。 图6/12 6.化妆品也是手机杀手: 对于一些喜欢每天化妆的美眉来说,也要小心化妆品对手机造成的危害。在打电话时,粉饼等化妆品有可能会进入手机听筒、Home键会是键盘中,所以要尽量让手机远离“大浓妆”。 图7/12 7.大米无法拯救浸水的手机: 虽然曾有“大米能够拯救浸水手机”的说法,但事实上这是不正确的。大米无法吸收内部电路板的水分,所以最好的处理方式依然是关机、拔掉电池、使用吹风机吹干手机再将其静置晾干。 图8/12 8.一些手机会弯曲、其他则是破裂: 苹果在iPhone5之后的机型中采用了金属机身,而铝合金实际上是一种偏软的材质,所以也遭遇了“弯曲门”的问题。那么,那些非金属的手机在极端受力情况下就完全没有问题了吗?实际上它们不会弯曲、但会支离破碎。 图9/12 9.手机是“昆虫吸引器”: 如果你在手机上发现一只小蜘蛛或是其他昆虫,不要惊讶,因为手机实际上是一台微型电脑,处理器等硬件会散发热量,而昆虫很喜欢这种温暖的感觉。解决方案是购买耳机、充电塞,防止小虫子们进入。 图10/12 10.也有可能是小狗的破坏对象: 如果你养了一只狗狗,尤其是刚出生的狗狗,要小心它对你的手机搞破坏。通常来说,是因为狗狗希望得到你的关注、而你又经常盯着手机“傻笑”而忽视它,才会造成这种情况。把手机放在安全位置、花更多时间陪伴狗狗,才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图11/12 11.每款手机都有弱点: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产品,手机也不例外。即便是三星、苹果这样的知名品牌,也有其固有弱点,比如苹果容易碎屏、三星的电源按钮和充电接口问题,所以在使用中要尤为注意。 图12/12 12.让宝宝远离手机: 某种程度上,宝宝与宠物一样,都会对你的手机特别感兴趣,因为他们都会发现你总是摆弄这个神秘的玩意儿。婴儿喜欢舔一切物体,所以尽量不要让他们去舔手机,一方面口水容易造成设备损坏,另外手机上的细菌也会被宝宝食入,非常不健康。
博爱上庄 解密“双4G” 联通和移动的4G博弈 2014-08-13 07:11 腾讯数码 评论 218 T中 摘要在4G不满周年之际,覆盖、服务和资费尚待完善之时,用户不用急于选择4G服务。 腾讯数码讯(杜杰) 在8月11日联想手机发布会上,“双4G”这个概念第一次落实到终端手机上,同样是4G,究竟选移动还是选联通呢? 4G商用还不足一年,FDD牌照也没有发放,用户数量更是不多,但类似于“5模10频”、“5模13频”、“双4G”等等制式方面的新概念却不少,搞得一头雾水,而这些概念背后其实是两大运营商背后的博弈。而在文章的开头我也直接摆出立场,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就是一个字:等。 先说具有中国特色的五模,就是一个芯片支持TD-LTE、FDD-LTE、TD-SCDMA、WCDMA、GSM五种不同的通信模式,目前只有高通能生产这种手机芯片,是一种横跨2G、3G、4G的解决方案。 这其中最值得关注的就是FDD-LTE了,由于国内还没有正式下发FDD-LTE牌照给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因此在全国范围内还无法使用这个制式(部分试验城市可以),但从长远来说,FDD-LTE是国际上最为流行的4G制式,因此从原理上来说,五模手机都是具备“全球漫游”资格的,之所以是从原理上来说,是由于FDD-LTE的频点还没有划分,如果发生频段资源被占用等不得已的事情,那么国内的FDD-LTE频点极有可能与国际标准不统一,这种情况就只能呵呵了。 13频说起来就比较枯燥了, 包括GSM 850/900/1800MHz、WCDMA 2100/1900/850MHz、TD-SCDMA 1880-1920/2010-2025、TDD-LTE 1900/2300/2600MHz、 FDD-LTE 1800/2600MHz,这一堆不知道啥意思的数字看下来你会有个疑问,三大运营商的4G制式是兼容的吗?也就是说我随便买个4G手机,就能想用谁的服务就用谁的吗?当然不可能啦! 实际上工信部在去年11月份就划分了三家的TDD频段:中国移动1880 -1900 MHz、2320-2370 MHz、2575-2635 MHz,中国联通2300-2320 MHz、2555-2575 MHz,中国电信2370-2390 MHz、2635-2655 MHz,也就是说三家的TDD手机和网络都是不通用的,这样一来恰恰给了各家大显身手的机会,也就是说谁能率先兼容对方的网络,就有可能摘得先机。 目前看来联通的“双4G”似乎走在了前面,所谓双4G就是TDD+FDD,这将是联通下半年主推的一种4G机型制式,同时也是联通结合自身的4G特点所作出的定制终端要求,一方面联通的TDD牌照已经逐渐铺开,另一方面FDD也进入了16城市的实验网阶段,而未来联通FDD牌照的取得一定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因此双4G模式将是一段时间内联通所主打的一种4G手机模式,同时也是与中国移动4G竞争的有力武器。 众所周知中国移动在4G手机定制方面很早就提出了“5模13频”的概念,虽然也涵盖了TDD+FDD的双4G模式,但据我们了解,其中涵盖的FDD制式并不能够覆盖联通FDD的频点;但是与之相反,联通双4G模式下的TDD却能够包含中国移动目前TDD的频点,也就是说包括8月11日联想发布的两款双4G手机在内的众多机型,未来将能够同时运行在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两张4G网络下,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优势。 在8月11日的发布会现场我也和联通高层进行了交流,正如之前所说,双4G将是联通下半年的一个特色与主打方向,这种双4G模式还具备全球漫游的特点,而在这其中中高端机型占比会有所增加。 当然联通也没有完全占得4G的先机,因为“5模17频”产品已经陆续登场,这种“交叉火力”令用户十分难以抉择,更加困难的是,除非清楚标明“兼容联通/移动4G”网络这种字眼,否则谁会一点点看包装盒背面的参数表去,看了也不见得懂啊。所以在4G不满周年之际,覆盖、服务和资费尚待完善之时,用户不用急于选择4G服务,因为谁都没有绝对的优势。
博爱月山 解密“双4G” 联通和移动的4G博弈 2014-08-13 07:11 腾讯数码 评论 218 T中 摘要在4G不满周年之际,覆盖、服务和资费尚待完善之时,用户不用急于选择4G服务。 腾讯数码讯(杜杰) 在8月11日联想手机发布会上,“双4G”这个概念第一次落实到终端手机上,同样是4G,究竟选移动还是选联通呢? 4G商用还不足一年,FDD牌照也没有发放,用户数量更是不多,但类似于“5模10频”、“5模13频”、“双4G”等等制式方面的新概念却不少,搞得一头雾水,而这些概念背后其实是两大运营商背后的博弈。而在文章的开头我也直接摆出立场,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就是一个字:等。 先说具有中国特色的五模,就是一个芯片支持TD-LTE、FDD-LTE、TD-SCDMA、WCDMA、GSM五种不同的通信模式,目前只有高通能生产这种手机芯片,是一种横跨2G、3G、4G的解决方案。 这其中最值得关注的就是FDD-LTE了,由于国内还没有正式下发FDD-LTE牌照给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因此在全国范围内还无法使用这个制式(部分试验城市可以),但从长远来说,FDD-LTE是国际上最为流行的4G制式,因此从原理上来说,五模手机都是具备“全球漫游”资格的,之所以是从原理上来说,是由于FDD-LTE的频点还没有划分,如果发生频段资源被占用等不得已的事情,那么国内的FDD-LTE频点极有可能与国际标准不统一,这种情况就只能呵呵了。 13频说起来就比较枯燥了, 包括GSM 850/900/1800MHz、WCDMA 2100/1900/850MHz、TD-SCDMA 1880-1920/2010-2025、TDD-LTE 1900/2300/2600MHz、 FDD-LTE 1800/2600MHz,这一堆不知道啥意思的数字看下来你会有个疑问,三大运营商的4G制式是兼容的吗?也就是说我随便买个4G手机,就能想用谁的服务就用谁的吗?当然不可能啦! 实际上工信部在去年11月份就划分了三家的TDD频段:中国移动1880 -1900 MHz、2320-2370 MHz、2575-2635 MHz,中国联通2300-2320 MHz、2555-2575 MHz,中国电信2370-2390 MHz、2635-2655 MHz,也就是说三家的TDD手机和网络都是不通用的,这样一来恰恰给了各家大显身手的机会,也就是说谁能率先兼容对方的网络,就有可能摘得先机。 目前看来联通的“双4G”似乎走在了前面,所谓双4G就是TDD+FDD,这将是联通下半年主推的一种4G机型制式,同时也是联通结合自身的4G特点所作出的定制终端要求,一方面联通的TDD牌照已经逐渐铺开,另一方面FDD也进入了16城市的实验网阶段,而未来联通FDD牌照的取得一定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因此双4G模式将是一段时间内联通所主打的一种4G手机模式,同时也是与中国移动4G竞争的有力武器。 众所周知中国移动在4G手机定制方面很早就提出了“5模13频”的概念,虽然也涵盖了TDD+FDD的双4G模式,但据我们了解,其中涵盖的FDD制式并不能够覆盖联通FDD的频点;但是与之相反,联通双4G模式下的TDD却能够包含中国移动目前TDD的频点,也就是说包括8月11日联想发布的两款双4G手机在内的众多机型,未来将能够同时运行在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两张4G网络下,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优势。 在8月11日的发布会现场我也和联通高层进行了交流,正如之前所说,双4G将是联通下半年的一个特色与主打方向,这种双4G模式还具备全球漫游的特点,而在这其中中高端机型占比会有所增加。 当然联通也没有完全占得4G的先机,因为“5模17频”产品已经陆续登场,这种“交叉火力”令用户十分难以抉择,更加困难的是,除非清楚标明“兼容联通/移动4G”网络这种字眼,否则谁会一点点看包装盒背面的参数表去,看了也不见得懂啊。所以在4G不满周年之际,覆盖、服务和资费尚待完善之时,用户不用急于选择4G服务,因为谁都没有绝对的优势。
【焦作.博爱】14-08-13双4g,你准备好了吗? 解密“双4G” 联通和移动的4G博弈 2014-08-13 07:11 腾讯数码 评论 218 T中 摘要在4G不满周年之际,覆盖、服务和资费尚待完善之时,用户不用急于选择4G服务。 腾讯数码讯(杜杰) 在8月11日联想手机发布会上,“双4G”这个概念第一次落实到终端手机上,同样是4G,究竟选移动还是选联通呢? 4G商用还不足一年,FDD牌照也没有发放,用户数量更是不多,但类似于“5模10频”、“5模13频”、“双4G”等等制式方面的新概念却不少,搞得一头雾水,而这些概念背后其实是两大运营商背后的博弈。而在文章的开头我也直接摆出立场,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就是一个字:等。 先说具有中国特色的五模,就是一个芯片支持TD-LTE、FDD-LTE、TD-SCDMA、WCDMA、GSM五种不同的通信模式,目前只有高通能生产这种手机芯片,是一种横跨2G、3G、4G的解决方案。 这其中最值得关注的就是FDD-LTE了,由于国内还没有正式下发FDD-LTE牌照给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因此在全国范围内还无法使用这个制式(部分试验城市可以),但从长远来说,FDD-LTE是国际上最为流行的4G制式,因此从原理上来说,五模手机都是具备“全球漫游”资格的,之所以是从原理上来说,是由于FDD-LTE的频点还没有划分,如果发生频段资源被占用等不得已的事情,那么国内的FDD-LTE频点极有可能与国际标准不统一,这种情况就只能呵呵了。 13频说起来就比较枯燥了, 包括GSM 850/900/1800MHz、WCDMA 2100/1900/850MHz、TD-SCDMA 1880-1920/2010-2025、TDD-LTE 1900/2300/2600MHz、 FDD-LTE 1800/2600MHz,这一堆不知道啥意思的数字看下来你会有个疑问,三大运营商的4G制式是兼容的吗?也就是说我随便买个4G手机,就能想用谁的服务就用谁的吗?当然不可能啦! 实际上工信部在去年11月份就划分了三家的TDD频段:中国移动1880 -1900 MHz、2320-2370 MHz、2575-2635 MHz,中国联通2300-2320 MHz、2555-2575 MHz,中国电信2370-2390 MHz、2635-2655 MHz,也就是说三家的TDD手机和网络都是不通用的,这样一来恰恰给了各家大显身手的机会,也就是说谁能率先兼容对方的网络,就有可能摘得先机。 目前看来联通的“双4G”似乎走在了前面,所谓双4G就是TDD+FDD,这将是联通下半年主推的一种4G机型制式,同时也是联通结合自身的4G特点所作出的定制终端要求,一方面联通的TDD牌照已经逐渐铺开,另一方面FDD也进入了16城市的实验网阶段,而未来联通FDD牌照的取得一定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因此双4G模式将是一段时间内联通所主打的一种4G手机模式,同时也是与中国移动4G竞争的有力武器。 众所周知中国移动在4G手机定制方面很早就提出了“5模13频”的概念,虽然也涵盖了TDD+FDD的双4G模式,但据我们了解,其中涵盖的FDD制式并不能够覆盖联通FDD的频点;但是与之相反,联通双4G模式下的TDD却能够包含中国移动目前TDD的频点,也就是说包括8月11日联想发布的两款双4G手机在内的众多机型,未来将能够同时运行在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两张4G网络下,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优势。 在8月11日的发布会现场我也和联通高层进行了交流,正如之前所说,双4G将是联通下半年的一个特色与主打方向,这种双4G模式还具备全球漫游的特点,而在这其中中高端机型占比会有所增加。 当然联通也没有完全占得4G的先机,因为“5模17频”产品已经陆续登场,这种“交叉火力”令用户十分难以抉择,更加困难的是,除非清楚标明“兼容联通/移动4G”网络这种字眼,否则谁会一点点看包装盒背面的参数表去,看了也不见得懂啊。所以在4G不满周年之际,覆盖、服务和资费尚待完善之时,用户不用急于选择4G服务,因为谁都没有绝对的优势。
焦作【08-11灌水】 黑莓挑战者?双屏机厂商Yota或再创加拿大手机辉煌 威锋网2014年8月11日17:11 移动领域如今格局大变,曾经推出第一款移动电话的摩托罗拉已被联想收购,曾经雄霸全球的诺基亚也放弃了其设备与服务部门,不仅面临着大规模裁员,而且贴有 Nokia logo 的智能手机很快即将消失。而来自加拿大的曾经的 RIM,现也已经更名黑莓,正苦苦挣扎之中。 或许正是由于黑莓智能手机销量不佳,无令人振奋的产品,一家名为 Yota Devices 的俄罗斯手机厂商正考虑重振加拿大手机业。安锋网 8 月 11 日消息,近日,Yota Devices 的 CEO Vlad Martynov 表示,他们将会把总部从俄罗斯莫斯科搬迁至多伦多滑铁卢市,变身成为加拿大手机制造商。 Vlad Martynov 声称,今年年底前会迁移至安大略省的一个办事处,不过确定在未来一年内融资 1 亿美元,将总部搬迁至加拿大,并有可能在多伦多证券交易所上市。Yota Devices 曾考虑搬到美国或加拿大,但最终选择了后者,部分原因是商业成本降低,有税收优惠,还有政府支持。 有意思的是,Vlad Martynov 和其公司的几位高管都是加拿大人,甚至有些来自多伦多区。而另一个最吸引 Yota Devices 迁移至加拿大的重要原因在于,重组之后的黑莓,裁掉了很多专业工程师,他们很多至今还没有工作,搬到当地将有助于充分完善人才储备。 说到这里,Yota Devices 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厂商呢?时间回到 2013 年,该厂商在 CES 2013 上发布了全球首款“触控液晶彩屏+e-ink 电子墨水”双屏幕的智能手机 YotaPhone 1,其中电子墨水屏幕方便阅读的同时,还能更好地增加电池续航。该机子相比在场的各种跨界设备和新机都更为新鲜,并且获得了十足的关注。不少媒体评测称,使用该机子的时间越长,它就变得越引人注目,更爱不释手。 YotaPhone 1 目前已经在全球 15 个市场销售,包括俄罗斯、欧洲和中东地区。如今第二代产品 YotaPhone 2 已于今年年初正式亮相,预计不久之后也将在非洲、亚太、欧洲和中东地区正式上市,随后登陆美国和加拿大。 YotaPhone 2 也是一款双屏幕智能手机,其电子墨水屏幕为 4.7 英寸,另一面则为常规的 5 英寸 1080p AMOLED 屏幕,预装 Android 4.4 KitKat 操作系统。机身内部搭载 Snapdragon 800 处理器,内置 2GB RAM 和 32GB 储存,背部设有 800 万像素摄像头。由于该机子暂未发货,所以一切配置还可能有所改变。
【焦作.博爱】14-08-11 黑莓挑战者?双屏机厂商Yota或再创加拿大手机辉煌 威锋网2014年8月11日17:11 移动领域如今格局大变,曾经推出第一款移动电话的摩托罗拉已被联想收购,曾经雄霸全球的诺基亚也放弃了其设备与服务部门,不仅面临着大规模裁员,而且贴有 Nokia logo 的智能手机很快即将消失。而来自加拿大的曾经的 RIM,现也已经更名黑莓,正苦苦挣扎之中。 或许正是由于黑莓智能手机销量不佳,无令人振奋的产品,一家名为 Yota Devices 的俄罗斯手机厂商正考虑重振加拿大手机业。安锋网 8 月 11 日消息,近日,Yota Devices 的 CEO Vlad Martynov 表示,他们将会把总部从俄罗斯莫斯科搬迁至多伦多滑铁卢市,变身成为加拿大手机制造商。 Vlad Martynov 声称,今年年底前会迁移至安大略省的一个办事处,不过确定在未来一年内融资 1 亿美元,将总部搬迁至加拿大,并有可能在多伦多证券交易所上市。Yota Devices 曾考虑搬到美国或加拿大,但最终选择了后者,部分原因是商业成本降低,有税收优惠,还有政府支持。 有意思的是,Vlad Martynov 和其公司的几位高管都是加拿大人,甚至有些来自多伦多区。而另一个最吸引 Yota Devices 迁移至加拿大的重要原因在于,重组之后的黑莓,裁掉了很多专业工程师,他们很多至今还没有工作,搬到当地将有助于充分完善人才储备。 说到这里,Yota Devices 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厂商呢?时间回到 2013 年,该厂商在 CES 2013 上发布了全球首款“触控液晶彩屏+e-ink 电子墨水”双屏幕的智能手机 YotaPhone 1,其中电子墨水屏幕方便阅读的同时,还能更好地增加电池续航。该机子相比在场的各种跨界设备和新机都更为新鲜,并且获得了十足的关注。不少媒体评测称,使用该机子的时间越长,它就变得越引人注目,更爱不释手。 YotaPhone 1 目前已经在全球 15 个市场销售,包括俄罗斯、欧洲和中东地区。如今第二代产品 YotaPhone 2 已于今年年初正式亮相,预计不久之后也将在非洲、亚太、欧洲和中东地区正式上市,随后登陆美国和加拿大。 YotaPhone 2 也是一款双屏幕智能手机,其电子墨水屏幕为 4.7 英寸,另一面则为常规的 5 英寸 1080p AMOLED 屏幕,预装 Android 4.4 KitKat 操作系统。机身内部搭载 Snapdragon 800 处理器,内置 2GB RAM 和 32GB 储存,背部设有 800 万像素摄像头。由于该机子暂未发货,所以一切配置还可能有所改变。
【焦作.博爱】14-08-10 新一代小屏强机 索尼Z3 Compact真机照再曝光 cnBeta2014年8月10日11:030 索尼将在 2014 柏林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IFA)正式发布 Xperia Z3 和 Xperia Z3 Compact。和旗舰机相比,mini 版也有众多粉丝。这次Xperia Z3 Conpact 曝光了更多真机近距离细节照片。如果这些照片是来自工程机,那么正式量产的产品会拥有更好的做工。 整机框架设置上和 Z3 基本一致,四角均圆润设计,并采用和边框不一样的材质,不过不知道 Z3 Compact 会不会也使用和 Z3 那样的减震材料呢?USB 接口和 MicroSD 卡依然共用一个防水盖。 在机身背后正中的别看错,那个是闪光灯,印象中还没有哪款手机闪光灯放在中间,摄像头摆在旁边的设计,这才是最佳站位? 虽然带着套,但近距离下还是能看出端倪了。注意耳机孔,可以看到明显的打孔切割痕迹,一体化成型的金属机身是不会最后才打孔的(有兴趣的可以对比 Z3 细节谍照)。这样材质方面可以大概确定金属质感的塑料无误。虽然如此,质感、手感从图片上看来还是不错的。 根据之前的泄露信息,Xperia Z3 Compact 拥有 4.6 英寸 720p 屏幕(又传为 1080p),搭载高通骁龙 801 处理器,配备和 Z2 一样的 2070 万像素 Exmor RS 索尼 G 镜头。 根据此人习(niao)惯(xing),期待更多更细节的图片。(注:最后两张图为 Xperia Z3,你能看出来吗?) 点此查看原文
【焦作.博爱】14-08-09 USB存储设备(U盘)几乎是所有PC用户的必备配件,当然我们也听说过它可以传播电脑病毒,比如你的电脑上感染了某种病毒,它可能会偷偷复制到移动存储设备上,从而造成传播。但基本上,大部分杀毒软件也具有主动式查杀U盘的功能,当你插入U盘,杀毒软件就会对其进行扫描,保证PC安全。 不过事实证明,自动传播病毒并非是U盘的唯一漏洞。在2014黑帽技术大会上(计算机安全类研讨会),两位来自德国柏林的计算机专家演示了如何通过修改USB主控芯片固件、将各种USB设备改装为黑客工具,包括控制电脑、监控数据等等,几乎可以获得用户的一切资料,非常可怕。 USB设备的“黑暗面” “我们是一个专注嵌入式安全的黑客实验室”,计算机专家之一Karsten Noll说,“这是我们第一次从嵌入式角度来探讨计算机安全,下面一起来看看USB设备可以被怎样利用到恶意攻击中。” 然后,另一名研究人员Jakob Lell开始了演示:他将一个U盘插入到Windows电脑中,U盘被识别,但不久后,它开始控制USB键盘开始输入命令,远程下载木马。有趣的是,U盘本身是一个没有存储任何文件的空盘,一切黑客行为自于U盘本身的主控芯片、而不是木马程序。 显然,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安全漏洞。要知道,你的鼠标、键盘、U盘、摄像头甚至是智能手机,都使用了USB接口,也就是说它们都内置了主控芯片,只要黑客使用类似技术修改固件,那么他们就可以控制任何人的电脑,听上去已经达到了“间谍工具”的级别。 在之后的演示中,研究人员又相继进行了自我复制(感染其他USB设备)、盗取密码、感染BIOS等操作,甚至一款Android手机,都可以成为攻击的来源。 如何防止USB黑客设备? 显然,经过修改的USB设备可以感染其他电脑上的USB设备,这使得预防入侵变得更加困难。研究人员表示,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禁用计算机的USB访问,但这显然影响了计算机的可用性。 另一种提升安全性的方法则来自于厂商。USB厂商可以通过阻止恶意固件的数字签名,来防止这种问题发生,但通常安全加密功能很难应用在小型控制器上,所以暂时来说也不现实。该研发团队还提出了一个可行性较高的想法,便是在USB设备出厂时禁用固件更新,来阻止入侵行为。 总得来说,虽然USB黑客行为并不通过互联网及文件传播,但危害性同样不容小觑。如果掌握类似技术的黑客与一些商家合作,贩卖这种USB设备,那么你身边的一些“有心人”就可以通过它来窃取你的所有电脑资料,造成极大的危害。所以,任何USB设备都像是一颗“定时炸弹”,在底层技术没有实现安全保障之前,你都要提防它们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