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真教龙骑士☜ 剑±心
关注数: 514 粉丝数: 488 发帖数: 28,467 关注贴吧数: 57
转帖:科普-呼和浩特“王木匠”诈骗案始末! 2005年3月,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来了一位名叫“郑泽”的港商,自称香港金鹰国际集团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董事局主席。他带来了一个“神话”般的辉煌构想:在呼市商业繁华区盖“西北第一高楼”——金鹰国际CBD(中央商务区)。楼高169米,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投资53亿元,两年建成。 这一“大手笔”立即引起呼市政府重视,当年就被列为向200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献礼项目。为了保证工程进度,当地采取了一系列“非常动作”: 2005年5月17日凌晨,一声闷响,刚建成四年的呼市公安局11层指挥大楼被炸掉了,目的是给“西北第一高楼”腾地方——这次定向爆破也被称作“西北第一爆”。 接着,原市政府大楼、龙海商厦、第一人民医院保健楼、市公安局的三栋宿舍楼相继拆除,“郑泽”在呼市中山西路黄金地段得到了50多亩土地。 由于“特事特办”,金鹰公司在呼市办事几乎是一路绿灯,很快就违规在工商部门注册、办理了《工程规划许可证》《土地规划许可证》《房地产开发资质证书》《施工许可证》《土地使用权证》。 然而,尽管获得了种种不可思议的优惠政策,“实力雄厚”的金鹰公司却无资注入,“西北第一高楼”很快成了烂摊子,甚至还非法集资,这引起了社会的质疑与警方的注意。 随着警方调查的展开,“神话”破灭了,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骗局却浮出水面…… 木匠“港商”的真面目—— 他有6个名字6个“老婆”坐凯迪拉克带8个保镖 他的为人:假 “郑泽”原名王细牛,1958年生于湖北省黄梅县龙感湖农场,读了五年小学,13岁学木匠,当地人都叫他 “王木匠”。“王木匠”于1984年跳出农场闯荡世界,开过舞厅、旱冰场,办过招待所,经营过酒店,均一事无成,还官司缠身。 1998年9月,他因涉嫌虚报注册资本罪被南京市警方刑拘,第二年取保候审。2000年,“王木匠”往河北省石家庄市迁了假户口,改名“郑泽”,年龄缩小11岁。警方发现,“王木匠”有6个名字:王细牛、王亚伟、王世伟、舒兵、王伟、郑泽。每个名字都注册了一家公司,娶了一个“老婆”,其中有4个“老婆”给他生了孩子。 他的公司:骗 香港金鹰公司真相如何呢?这原来是一家1万元港币注册的“三无”公司,无办公场所,无资金,无工作人员。 2001年2月,王细牛前往宁夏,许诺出资4.56亿元改造宁夏宾馆,合作建设“宁夏国际村”,与区政府办公厅签订了引资合同。同年7月21日,双方又签订协议成立中外合资企业,宁夏提供建设用地,金鹰公司出资3.8亿元,合作开发自治区政府周边农场等地段。 拿到了土地,金鹰公司当然没钱投入,但是“王木匠”有办法,他用“空手套白狼”的方式,展开了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诈骗行动。 他采取招标不开标、开标后不退还投标保证金的办法,骗了32家投标单位投标保证金2075万元;通过虚构贷款主体、房屋置换按揭等方式,骗取中国工商银行宁夏分行银川东城区支行以及中国农业银行宁夏分行银川新市区支行贷款179笔约1.09亿元;骗取149家企业的工程款和材料款共计约3.8亿元;以20%的高息为诱饵,非法向银川市民集资约3.18亿元。 钱到手了,“王木匠”却无心盖房。五年过去了,“宁夏国际村”还只搭了个框架。 “宁夏国际村”资金链断裂后,“王木匠”的目光又盯上了呼和浩特。他在呼市的骗术几乎是宁夏的翻版:2005年5月,他骗取了呼市政府4.59亿元的土地使用权,强行开工建设金鹰国际CBD项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他骗取工程商垫资款2.2亿元、材料供应商2219.1万元、投标单位保证金4659万元、预售房屋资金7759万元。加上非法集资和土地费,合计诈骗了8.1亿多元。 屡骗得手,“王木匠”的胃口更大了。他以赊欠广告费的方式,在内蒙古大小媒体铺天盖地地宣传一个更为华丽的“肥皂泡”:要在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首府各建一个“CBD”。他开始在南宁、乌鲁木齐等地活动,企图以相同的骗术来弥补呼和浩特与银川市的断裂资金链。 警方调查表明,王细牛在宁夏、呼和浩特骗了17.58亿元。虽然两地的工程项目都成了烂尾楼,但他自己的腰包却鼓了起来。2001年9月至2007年1月,他把骗来的9400余万元汇至北京个人账户,并挥霍了其中1456万元。他买了宝马、宾利、奔驰等高档轿车,戴上了江施丹顿名牌手表,还购置了房产。 他的手段:装 一个木匠有多大道行,能把两个地区的政府蒙骗?王细牛对此颇有心得。他供述说:“阿基米德说过,如果给他一个支点,他能撬动地球。我的定律是:抓住一个政府领导的弱点,我就能搅动一座城市。” 综观“王木匠”的骗术要旨,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投其所好。 有人爱“攀富结贵”,王细牛就进行奢华表演。到呼市“投资”时,他坐着加长凯迪拉克轿车,跟着8名保镖。保镖一色的黑西服、小平头、戴墨镜。他以8万元一天的价格,包住了五星级宾馆的一个楼层,楼道还有保镖把守。每有领导造访,他一伸手,身后保镖立马递上一支古巴雪茄,“咔”的一下为其点燃。 有人喜好“大手笔”,王细牛就在“大”字上做文章。他一张嘴就是“大投资”,在银川声称投资36亿元,在呼市涨到了53亿元。做的项目更是不厌其大,“第一高”“CBD”都是他的招牌。 “这叫抱大领导打大旗号发大财。”王木匠供称,别看有些领导职务高,其实他们没经历过商场险恶。 警方与“王木匠”有一段经典对话。警方:“啥叫CBD项目?”王细牛:“我也不知道,这是外国名,我的秘书知道啥意思。” 有人喜欢商业名人,“王木匠”就给自己罩了一身光环。“中国房地产领先企业”“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中国建筑行业信用AAA级单位”“中国优秀工程”“西部开发杰出贡献奖”“世界杰出人士”“全球100位华商品牌人物”“爱国企业家”……王细牛花钱买了70余道光环戴在自己头上。 如今—— 被判无期徒刑 “利诱”只是“王木匠”骗术的一面,另一面则是“威逼”。 在宁夏,王细牛以36亿元投资为诱饵,“忽悠”政府拆了宁夏宾馆,骗取土地使用权,然后委托中介机构出具隐瞒重要事实的验资报告,套取公司自有资金,在黑市换成美元后打入香港金鹰公司账户,再作为金鹰公司投资款打回宁夏的验资账户,以“空手道”冒充投资。少数领导发现上当又顾忌面子,只好打掉牙往肚里呑,硬着头皮支持他往下干。 上了“王木匠”的贼船想下来都难。面对多方压力,2007年1月31日,呼市想与王细牛解除合作协议,另请有实力的企业解套。但王细牛索要“船票”:至少3000万元“补偿”,否则,坚决不退出。 不过,精于算计的王细牛,咋也没算到警方下手这么快,更没想到公安部直接介入案件侦办。 由于警方出手及时,王细牛从深圳定做的准备在呼市进行非法集资的3万张贵宾卡被缴获。据介绍,这些贵宾卡一旦售出,老百姓的17亿元血汗钱将被王细牛收入囊中。 即便如此,不包括施工企业、材料商和政府的被骗资金,以及拖欠数百名农民工一年的工资,仍有百余名呼和浩特市民的8000多万元资金被王细牛非法吸收。而在宁夏,王细牛向5000余名自然人非法募集资金达3.24亿元。 宁夏回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宣判,王细牛因合同诈骗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没有想到,这种事情还是发生在了我家,人的变化太快了…… 以前还是太疏忽,太大意了。 从大约十七年前我奶奶脑梗开始,我爷爷奶奶的工资和退休金就由我姑姑掌握,老大上来这几年后待遇好了,我爷爷差不多一万八九,我奶奶两千多。以前不太清楚。 05年我爷爷给我叔叔在市中心买了一套房子准备结婚,不过因为也没结婚,十几年我叔叔一直没住,跟爷爷奶奶住一起空在那里。14年的时候,我表姐结婚,我姑姑姑父出钱买了一套房子,说真的我不认为他们有这个钱,只有两种可能:爷爷的工资;我姑父的受贿。15年的时候我谈一个女朋友,我爷爷说如果我结婚,就把我叔叔那套给我结婚用,结果我姑姑拉着我妈妈硬是给搅和掉了,当时我还以为是为我好,真的不合适。结果我姑姑姑父转手就把那套房子卖了,拿着这钱说给我叔叔重新买了一套,可笑的是,我们上个星期才知道这套房子是我姑姑的名字! 然后现在政策变化了,爷爷留下的房子省军区说可以办过户,我姑姑意思是这套房子给我叔叔,不能加我名字,不然我以后结婚万一我老婆要加名字怎么。然后爷爷剩下的钱压根没提,意思就是她全拿,我爷爷享受的是全免医疗,近五年来平均每年四分之一的时间住院,在医院除了请护工一天180,其他几乎不花钱,保姆更不用说了,以前请过保姆,吃完饭的碗,保姆洗碗她要再拿出来洗三四遍,保姆拖过的地,她要趴下来再用布去擦,换了几个保姆都受不了她,慢慢也就不请了。四十八万丧葬费,也是她一个人就去办了拿下来。嗯,然后火化之类的费用姐弟三人都摊着出了一些…… 以前我姑姑还有个借口说爷爷不喜欢吃食堂的菜,天天去给爷爷奶奶烧菜,凭良心说这菜倒是不差,起码比我吃的好,但特么营养比的上干休所食堂专门做的?而且吃了几十年食堂,有什么不喜欢吃的,前几年我去给爷爷打饭打菜,爷爷吃的高兴的很!现在爷爷走了,基本每天就是些素菜,还得我买点肉食,我妈过去烧菜,我爸陪着我奶奶说说话,不然我姑姑每天跟我奶奶说七八次爷爷不在了,我奶奶糊涂了,忘了这事儿糊里糊涂地过下去不是很好?现在想想,全是阴谋,阴谋! 爷爷火化那天,我爸拄着拐去的,我姑父,我表姐,我表姐夫一句问候都没有,就坐在休息室里聊天,仿佛看不见一样,为什么拄拐,是去照顾爷爷的路上被车撞的! 反而是我舅舅,知道这个情况后说我外公那有两套房子,一套他拿,一套可以给我结婚用…… 我以前一直以为我家很和谐,大家关系还不错,我现在才发现不是这样的,爷爷在的时候大家确实是一家人,爷爷走了,奶奶现在一直糊涂着,这家也没有了!
那个建议年轻人写小说的进来,请斧正我的小片段! 特首的选举就要开始了,议员们纷纷入场准备投票。 黎司长的呼声几乎压倒了一切,陆明华看样子是败局已定。陆明华已经可以想象到黎特首会如何炮制自己,在这岛上,黎永廉将是天,将是神,将是一切,将碾压一切不肯臣服于他的势力! 陆明华心里清楚,一旦自己失败,等待的只有被清算,自己虽然没有同流合污,但在这个局里,谁敢说自己一尘不染? 还有一个小时了,陆明华咬咬牙,撕开了贴身小衫的暗袋,取出一张薄薄的牛皮纸,这是他前些年在内地考察时得到的,至于这张牛皮纸的用处,他也不清楚,仅仅知道这个小玩意在关键时刻能够保命!眼下看起来就是性命攸关的时刻,得派上用场了。陆明华小心地用剪刀剪开了牛皮纸,倒出一张小纸条,小纸条上只有一串号码,开头几位是0514,陆明华定定神,抓起电话拨了出去…… 特首选举现场,众人就要按下按钮,黎司长马上就要是黎特首,他脸上容光焕发,踌躇满志。似乎已经当选了。 唱票人即将在白板上画下一个个的“正”字,一切都将尘埃落定,陆明华痛苦地闭上了眼睛…… “等一下,选举暂停。”一个坐在前排的魁梧中年人突然放下手机站了起来:“把我的手机通话连接会场的系统。”中年人边说边走向了音控室。 黎司长的脸色变了一下,但他对于这个毫无礼貌的举动不敢质疑,这个中年人很少发表意见,但没有人敢忽视他的意见,甚至很多人都对这个中年人没什么印象,但这个很多人决不包括黎永廉,因为他知道这个中年人平时呆在西港中心。 “王主任,什么事情那么紧急,选举结束再说吧。”黎司长满脸堆笑,甚至带着一丝谄媚地说道。 “不行,这是首长的命令。”中年人的语音古井不波,没有丝毫通融的余地,同时直直地走向音控室,不见分毫停顿。 很快,现场的工作人员将王主任的手机跟会场的系统进行了连接。音箱里传来了一个年轻而刚健的声音:“首长有话对你们说!” 随后就是沉默,可能过了一秒,可能过了一万年,可能这一秒就是一万年! 音箱里传出了一个苍老但又中气十足的声音,这个声音有很浓重的南方口音,很多上了年纪的政界人士都对这个声音不陌生,甚至一位坐在第一排,满头白发的老人在一瞬间激动地泪水盈满了眼眶,身边的人慌忙扶住白发老人:“董先生,董先生您还好吗?”但没人知道,白发老人只是想起了二十年前的一幕…… 这个声音从头到尾只说了五个字,而且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五个字,没有丝毫新意;说完后,电话就被挂断了,音箱里只剩下嘟嘟嘟的忙音。但这五个字却如五指山一般沉重,黎司长已经脸色煞白地滑到了椅子下面。他知道自己完了,一切都结束了,十几年的布局都被这五个字击的粉碎,甚至这五个字根本没有提到任何人,只是在重复一句多年前记者招待会上的旧话;可在场的谁不是人精?都从这五个字中听出了别样的东西…… 会场的大门打开了,廉政总署的张国标处长走了进来,径直向着黎永廉走去…… 我如果小说保持这个水平,准备二十万字的存稿,每天更新3500字左右,会扑街吗? @绝地反击06
我写了一个“让子弹飞2”的剧情大纲,你们觉得怎么样? 除去了黄四郎后,张牧之本想好好休息休息,看着昔日的兄弟们一个个去了浦东,他心里也知道这一天是必然的,只不过希望的来的慢一些。 但是不久之后,半赋闲的张牧之听说老兄弟们一个个变成了黄三郎,黄五郎,甚至浦东还出现了一个长相神似黄四郎的家伙,不过这人竟自称是张麻子,而且还和昔日的老兄弟们一起抹黑老二跟老六,说老六是贪嘴,为了一碗粉而死的;说老二是被自己暗示后心神不宁,焦虑而死的,尤其是老三,更是卖力地宣传这些观点。张牧之给老三去了多次信件,却总是没有结果,甚至老三连面都不想与张牧之见。 张牧之老了,他知道自己已经是风烛残年,但他不想放弃心中的火焰,他动身来到浦东,首先在当地报纸上发表了一篇文章:炮打忠义堂,矛头直指老三为首的麻匪新总部:忠义堂。同时利用自己张麻子的身份发动浦东群众,将老三等人拉下了神坛,甚至老三还被愤怒的群众打死在大街上,但就在群众就要被充分发动起来的当口,张牧之走到了生命的尽头,老迈地他看着热情洋溢的人们,浑浊地老眼中流出一颗清澈的泪水,他知道,自己败了,但也赢了。 张牧之死后,原本惶惶不可终日的老四成了麻匪的新领袖,他对人们说,张牧之临死前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表示自己将好好辅佐张牧之选定的接班人,共同建设新浦东。 三年后,老五在忠义堂高层会议上逼退了张牧之选定的接班人,老四成为了忠义堂新的领袖,老七因为坚决支持老四,重新回到鹅城,成为了南中国的“黄七郎”……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