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lijing384 192lijing384
关注数: 77 粉丝数: 247 发帖数: 7,223 关注贴吧数: 36
湖南各市“中心医院”势力划分 1.长沙 长沙市中心医院——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 长沙市第一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长沙医院 长沙市第三医院——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长沙医院 长沙市第四医院——湖南师范大学附属长沙医院 长沙市口腔医院——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湖南省人民医院——湖南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湖南省脑科医院——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 湖南省胸科医院——待划分 湖南省儿童医院——南华大学儿科学院 湖南省妇幼保健院——南华大学附属妇幼保健院 湖南省康复医院——湖南医药学院附属康复医院 2.株洲 株洲市中心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株洲医院 3.湘潭 湘潭市中心医院——待划分 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南华大学附属湘潭医院 4.衡阳 衡阳市中心医院——省内待划分 5.岳阳 岳阳市中心医院——待划分 岳阳市人民医院——湖南师范大学附属岳阳医院 6.常德 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常德医院 7.张家界 张家界市人民医院——湖南师范大学附属张家界医院 8.湘西州 湘西州人民医院——吉首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9.怀化 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南医药学院总医院 10.邵阳 邵阳市中心医院——南华大学附属邵阳医院 11.永州 永州市中心医院——南华大学附属永州医院 12.娄底 娄底市中心医院——南华大学附属娄底医院 13.益阳 益阳市中心医院——待划分 14.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湘南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南华大学红湘校区棚户区改造 关于调整南华大学棚户区改造项目用地规划的请示 湖南省教育厅: 南华大学由原中南工学院、原衡阳医学院、原核工业第六研究所合并组建而成。校区占地面积为3000亩(红湘校区为1400亩,雨母校区为1600亩),学生人数为32294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28212人,博士、硕士研究生3836人,国际学生246人),生均占地面积达到61.93㎡。《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教发【2004】2号)文件中规定:监测办学条件指标的合格要求为54㎡/人。我校生均占地面积超过该标准要求,教学用地较为充足。 目前,南华大学共有教职工住宅77栋,共计2359户,总建筑面积187922.78㎡。教职工住宅中90%以上住宅现状较为破旧,其中大部分为60-70年代建筑,严重影响教师的生活质量,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功能不全,进出不便,生活需要难以保障;2、面积狭小,环境脏乱,安全隐患无法根除;3、年久失修,破旧不堪,生活质量严重下降。根据《关于规范棚户区界定标准和审批程序的通知》(湘建保〔2016〕138号)文件规定,南华大学教职工住宅中可纳入棚户区改造的住房共计32栋,933户,总建筑面积65505.4㎡。衡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南华大学的棚户区改造,以政府为主导、学校积极配合,开展了入户摸底调查工作。结果显示,广大住户对棚户区改造项目极为支持,支持率高达92.3%,具备良好的群众基础,符合棚户区相关规定。经衡阳市政府申报,湖南省政府同意批准南华大学棚户区改造项目为2018年湖南省城镇棚户区改造项目。 南华大学棚户区改造项目建设区域位于南华大学红湘校区,用地范围本身为住宅用地,是原中南工学院、原衡阳医学院、原核工业第六研究所原有的住宅区。并校后,教学、住宅、办公用地相互盘杂,几个住宅区呈“插花地”式布置,对学校整体校园规划有重要影响,影响学校形象。为更好地规划校园环境,学校拟通过棚户区改造项目使教学、办公、住宅用地相对独立,互不干扰。其中南校及北校家属区地块独立完整,与教学区域分离,为棚户区建设实施区域。西校家属区域地块零散,毗邻教学区域,征拆后腾出土地用于教学,教学用地不减反增。 基于国家政策、校区现状、群众意愿的现实情况,南华大学党委研究决定开展棚户区改造建设工作,特向贵厅呈报南华大学棚户区改造建设方案,请求同意南华大学调整棚户区改造项目的用地规划,并依法依规办理棚户区建设项目土地变性相关手续。 妥否,请批示。 南华大学 2018年5月4日
南华大学面临的问题——王汉青 王汉青指出,学校发展现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缺乏高层次人才、高水平成果和高质量平台,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服务社会等方面还做得不够实。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除了地缘因素等客观原因之外,更多的是由于思想不解放,长期处于自我封闭的状态,安于现状、自我满足,在对待发展的问题上紧迫感、使命感、责任感不强,对待学术价值、学术土壤、学术重要性的认识上还缺乏一种正确的价值理念等主观原因使然。 就如何解决发展中主要矛盾和思想上的主要问题,王汉青强调,首先,要紧密的围绕“一基三实,一路三建”的发展思路,建立起南华大学的价值体系,指标体系和话语体系。价值体系,就是要大力地营造崇尚学术,尊重人才的价值理念和浓厚氛围;指标体系,就是要围绕双一流和高水平大学建设,建立健全专业建设的指标、学科建设的指标、创新能力建设的指标,以及包括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指标等在内的一系列指标体系,作为评价和督促我们工作的标准;话语体系,就是要发出南华自己的声音,要通过大力的学习、宣传、发动,让广大的教职员工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从思想上深刻认同“一基三实,一路三建”的发展理念,建立共同的话语体系,凝聚共识,共谋发展。其次,要举全校之力坚决打好“把人才培养做实,把科学研究做实,把服务社会做实”的南华三大攻坚战,能够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产出更多的高水平成果和争取更多有影响的项目,同时能够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南华的力量。 最后,王汉青要求,各二级单位的党政负责人和广大教职员工要弘扬革命精神,坚定发展信心,齐心协力,真抓实干,加快学校新一轮综合改革的步伐;要大力营造尊重学术、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努力摈弃急功近利、学术浮躁、学风不浓的不良现象;要加强学习,加强研究,加强宣传,加强执行,通过不断的学习,深入的研究,大力的宣传,坚决的执行,把学校“一基三实、一路三建”的发展思路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成绩,努力推动学校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南华大学获得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3月27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关于下达2017年审核增列的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名单的通知》(学位〔2018〕9号),正式公布了2017年批准的授权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名单。我校申报的核科学与技术、临床医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设计学、外国语言文学、哲学、数学等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应用统计、翻译、公共管理、药学等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获得批准,学校学位授权学科再次实现跨越式发展。目前学校一级学科博士点增至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增至2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达13个。 自2017年初国家启动新一轮学位授权审核工作以来,学校主动抢抓发展机会,精心谋划,制订了《2017年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申报工作方案》,研究生院先后组织相关学院召开8次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申报工作动员会、评审会。在学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各学位点、各培养单位奋力作为,全体导师和研究生紧密配合,学位授权点取得重大突破,在学位点建设方面取得了新成绩。 此次学校增列学位授权点成功获批,是全校教职员工按照学校“一基三实、一路三建”发展思路,聚焦学校的“双一流”建设,围绕国家和地方需求,完善学位点布局,形成工、医特色优势学科群的又一突破;是我校持续提升优势与重点学科领域人才培养层次,积极拓展工程硕士授权领域与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形成学术型学位研究生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协调发展新格局的重要成果。
南华大学获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予权 3月27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关于下达2017年审核增列的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名单的通知》(学位〔2018〕9号),正式公布了2017年批准的授权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名单。我校申报的核科学与技术、临床医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设计学、外国语言文学、哲学、数学等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应用统计、翻译、公共管理、药学等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获得批准,学校学位授权学科再次实现跨越式发展。目前学校一级学科博士点增至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增至2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达13个。 自2017年初国家启动新一轮学位授权审核工作以来,学校主动抢抓发展机会,精心谋划,制订了《2017年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申报工作方案》,研究生院先后组织相关学院召开8次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申报工作动员会、评审会。在学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各学位点、各培养单位奋力作为,全体导师和研究生紧密配合,学位授权点取得重大突破,在学位点建设方面取得了新成绩。 此次学校增列学位授权点成功获批,是全校教职员工按照学校“一基三实、一路三建”发展思路,聚焦学校的“双一流”建设,围绕国家和地方需求,完善学位点布局,形成工、医特色优势学科群的又一突破;是我校持续提升优势与重点学科领域人才培养层次,积极拓展工程硕士授权领域与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形成学术型学位研究生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协调发展新格局的重要成果。
南华大学将在长沙建设直属型附属医院 12月20日下午,长沙市卫生计生委党委书记、主任周敏,副主任刘激扬,长沙市第一医院院长周继如,科教处处长丁建辉一行4人来校洽谈合作。学校在西苑一办党政会议室召开了座谈会。学校校长张灼华、副校长姜志胜,党政办、医学部相关负责人参加座谈会,副校长姜志胜主持会议。 姜志胜首先介绍了学校基本情况,他着重从核特色、医品牌两大方面介绍了学校的办学历史、学科优势和办学特色,并对学校发展思路和奋斗目标作了介绍。 听介绍后,周敏对南华大学的“核特色、医品牌”办学特色和办学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对南华大学多年来培养一大批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有力地推进了长沙市卫生与健康事业的发展表示感谢。她指出,南华大学作为坐落在衡阳唯一的一所一本高校,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办学基础,办学特色鲜明,学科优势突出,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科技和文化支撑。她介绍了长沙市卫计委近年来的改革发展情况,以及长沙市卫计委各直属医院的基本情况、发展思路和下一步的建设计划。周敏希望长沙市卫计委能与南华大学开展紧密合作、深度合作、多元合作,共同探讨合作模式,产生“1+1>2”的化学反应,共同推动南华大学和长沙市卫生与健康事业长远发展。 张灼华代表学校对周敏一行莅临学校表示热烈欢迎,对长沙市卫计委长久以来关心和支持南华大学的建设发展表示衷心感谢。张灼华传达了湖南省委书记杜家毫对南华大学建设发展的指示,尤其是省委省政府关于支持南华大学在长沙市建设直属型附属医院的有关指示精神。他指出,南华大学在长沙市内建立直属型附属医院,一是可以拓展学校办学空间,筑好巢、引金凤,吸引国内外优秀的高层次人才集聚医院。二是可以充分发挥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等职能,提升附属医院的医疗水平,更好服务于长沙市卫生与健康事业。三是附属医院的健康发展将对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对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和层次有着重大的意义。张灼华表示,南华大学将采取具体可行的系列措施,尽快推动与长沙市卫计委的紧密、深度和多元合作,共同探讨合作模式,为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国家与省的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会上,与会双方就合作领域、合作模式、具体推进措施等方面都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