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ramoto boramoto
关注数: 29 粉丝数: 318 发帖数: 1,794 关注贴吧数: 3
不忘初心,永远支持江苏队 作为一个年过40的中年球迷,从上初中看迈特,高中看舜天,到了后来看苏宁,每一个阶段都感到无比的快乐,足球本是个给人带来快乐的运动。现在孩子也上初中了,小学我就带他看球,他自己也踢球,但是我现在在他眼中看不到踢球给他带来的一丝丝快乐。我身边不少孩子我感觉都是这样的。随着社会发展时代变更,足球变成了极其功利的一项运动,快乐足球从何谈起。就连这些孩子也背负着胜负,名次的巨大压力。因为这些关系到他们的升学,关系到他们的发展,高强度的训练,和繁重的学习压力早就压的他们喘不过气。同样处在这种环境里的家长也是心态变化,,就拿我自己来说,我觉得我把孩子和我都逼疯了。同样的事,我们作为一名普通球迷除了看比赛本身是无法感到俱乐部的痛苦,无法感到企业的痛苦,都说把江苏队当成自己的孩子?可是我们尽了做父母的职责吗?如果完全按照企业盈亏一张球票普通场次的300元还有多少人去看呢?是人就得生存,如果真的解散了还是得心存感激,夺冠时刻你没有感受到愉悦吗?没有感到高兴吗?没有痛哭流泪吗?为什么我们感谢球员感谢教练而不能感谢球队老板呢?毕竟我们感受到了快乐。就我一个球迷和踢球孩子的家长身份来谈谈我眼中的中国足球。首先在现阶段我国社会中并不需要足球,你们可能会诧异,但这是真实存在的,足球对于我们是没有意义的事情,那些赌狗们除外。哪天没有联赛了大多数人不会觉得生活中少了什么,这和二十年前是完全不一样的,当年迈特的降级,十多年的低级联赛,但是五台山不缺球迷,我们都怀着战斗的信仰出现在看台上,风雨无阻,那时候没钱,没球星,但是我们依旧记得吴军,陆忆良,记得阿格鲍,等等,那时候我们真正感受到的是足球给我们带来的激情,积极向上的精神,不夸张的说周末球队赢了,第二天上班都精神百倍。而现在呢,球队的输赢在我们眼里看淡了,赢球带来的激励在消退,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身上背负的社会压力,房贷,车贷,升职,下岗,就连孩子考试没有90分都会感到无所适从。社会的精英阶层那些金字塔顶尖的更不会去关注足球,看看他们的孩子们有踢球的吗?足球在中国自从职业化以来就是畸形的怪胎,一直就是这样。程序员的一些政策看似是导火索,实际上是怪胎到了夭折的时候了。足球到了回归本色的时候了,今天有苏宁和泰达,以前有光谷和权健,今后还会有更多的企业退出,这是正常现象,我们要敢于面对这些,职业化就应该遵循市场规律,面子是很微妙的东西,我们国人是最好面子的,但当连生存都有了危险,面子是可以抛弃的。真心希望江苏足球能挺过难关,也真心希望我们球迷能找到足球的信仰,哪怕江苏队去了乙级,我们依旧座在场边为他呐喊!战斗江苏队!也感谢这么多的企业支持江苏足球,你们是江苏足球的功臣!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