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铃丰马铃薯 滕州铃丰马铃薯
常年销售脱毒马铃薯种子及黑金刚土豆
关注数: 34 粉丝数: 425 发帖数: 1,563 关注贴吧数: 93
中国(滕州)马铃薯节与会领导来界河镇参观 4月13日,出席第五届马铃薯节的各界领导在市委副书记、组织部长邵士官,副市长刘涛等领导的陪同下来界河镇马铃薯文化主题公园、土豆文化馆、千亩钢架拱棚马铃薯生产基地参观。该镇党委书记宗兆波,党委副书记、镇长颜 ...4月13日,出席第五届马铃薯节的各界领导在市委副书记、组织部长邵士官,副市长刘涛等领导的陪同下来界河镇马铃薯文化主题公园、土豆文化馆、千亩钢架拱棚马铃薯生产基地参观。该镇党委书记宗兆波,党委副书记、镇长颜丙磊,副镇长侯钦军等领导陪同参观。 马铃薯文化主题公园是全国首家专项农作物的文化主题公园,集马铃薯科研、生产、销售为一体,以马铃薯历史、产品和文化为主题的大型开放式旅游项目,由土豆文化馆、马铃薯研发中心、仓储销售中心、马铃薯观光采摘点、田间课堂、科普画廊等六大功能区构成,涵盖全镇46个村,占地 1000公顷。 土豆文化馆是全国首家以马铃薯文化为主题的展馆。该馆于2011年8月份开工建设,今年5月份正式启用,共投资50万元,建筑面积120平方米,制作宣传展牌近200平方米,选编了《土豆论语》,创作了《土豆之歌》,实施了沿线房屋仿古改造、道路硬化、绿化美化等工程,通过图文并茂、视听结合、实物展示等形式,全面宣传土豆的传播和起源、营养价值和用途、界河土豆产业发展历史和成效,真正把土豆历史、产品和文化结合起来。土豆文化馆的实施对提升界河土豆产业的知名度和竞争力起到积极推动作用,逐步成为传承文化历史的平台、传播先进技术的阵地。 千亩钢架拱棚马铃薯基地属于山东省现代农业果菜发展资金项目,总投资2700万元,建设钢架拱棚2000亩,辐射幸福楼、房岭、西安楼、西杨庄等4个村,全部为高标准设施钢架拱棚,采用双膜拱棚、三膜拱棚、配方施肥、秸秆反应堆等先进栽培技术,做到了统一应用G2脱毒种薯、统一增施有机肥、统一使用配方肥、统一使用黑白配色地膜、统一技术指导“五个”统一。同时,积极完善基础设施配套,硬化生产道路3000米,新打深水井8眼,修建排水沟渠5000米。基地的建设带动全镇发展拱棚钢架马铃薯3万亩,受益农民2万多人,平均亩产将达到4500公斤以上,亩均增收1000多元。 转自(滕州新闻网)
第五届马铃薯节订货会成果丰硕 日期:2013-04-13 来源: 滕州日报社4月13日,作为第五届中国(滕州)马铃薯节主题活动之一的马铃薯订货会在滕州宾馆举行,现场共签订马铃薯订货合同16个,购销数量43.6万吨,合同金额10.4亿元。农业部信息中心副主任杜维成,农业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副主任徐宏源,省农业厅信息中心主任孙文军,以及我市领导邵士官、李广宪、刘涛、王宏岳、孙士泉出席订货会。   市委副书记、组织部部长邵士官主持会议并讲话。他说,滕州今天的发展,饱含着与会领导、嘉宾、朋友们的关心、支持和帮助,滕州未来的发展更需要你们的关注和支持。我们衷心希望各位领导、嘉宾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滕州发展,竭诚欢迎各位嘉宾、各位朋友经常来滕州考察指导、观光旅游、投资兴业。订货会现场签订购销合同  会上,副市长刘涛介绍了我市农业及马铃薯产业发展情况;广西平翔国际贸易公司、深圳宏兴进出口贸易公司负责人先后发言。   应邀出席本届马铃薯节会的国家农业部、省农业厅等部门的领导和专家,以及全国各地的客商和我市市直有关部门、马铃薯主产镇的主要负责人等参加订货会。   另据了解,除订货会之外,我市相关部门、镇街还与客商签订马铃薯订货合同35个,购销数量45.5万吨,合同金额11亿元。 (黄河 拍摄)
转:一定要正确使用马铃薯田除草剂 70亩马铃薯近绝收 疑因江苏某农化药害所致2012-11-27 16:53大众网-农村大众 T化里村村民王开臣展示产生疑遭除草剂药害的马铃薯。   近一段时间来,本报接到滕州市界河镇一些村民来电反映,称当地部分玉米田里套种的秋季马铃薯长势严重不良,有的地块甚至绝产,村民们怀疑这与上茬玉米田施用的一款“艾锄”除草剂有关。11月13日至14日,记者赶赴滕州,对此事进行了调查。   村民:   马铃薯长的没薯种大   记者在滕州市界河镇化里村看到,当地的马铃薯收获已接近尾声,乡村路上不时驶过一辆辆运输马铃薯的三轮车。   据了解,今年秋季,当地马铃薯卖到0.8元一斤,精选的能卖到1.2元一斤。今年的收购价格比去年高出一倍多,但村里不少村民却高兴不起来,因为地里的马铃薯个头太小卖不上价,有的地块几乎绝产。村民认为,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上季玉米田里施用了“艾锄”除草剂。   立冬节气已经过去了一周,土地马上就要封冻,村民齐光英家的3.5亩马铃薯却一点都没刨。“这个样,刨出来也卖不了几个钱,还不够费事的。今年行市这么好,一亩地少收入了好几千块钱,俺是心疼啊!”齐光英走到地里,随手拔起几株马铃薯,其中一株的薯种还没有腐烂,根上新长的三个马铃薯,只有薯种一半大小。   虽然产量很低,但是还是有一些村民坚持刨了,能卖一点钱算一点。记者采访前一天,村民王明丽家里2亩地的马铃薯刚刚卖掉,2亩地产量不足500斤。   “种上马铃薯种以后,迟迟不发芽,出芽以后,种上密密麻麻全是根,但是不往下扎。出苗后,蔓子又细又黄。刨出的马铃薯疙疙瘩瘩,马铃薯上接着长马铃薯,和大姜似的。我种马铃薯二十多年,第一次遇见这种情况。”村民王开臣家的3亩地也遭遇同样问题。   “我在另外一块2亩玉米田也套种了马铃薯,但那一块玉米田用的是另外厂家的除草剂,套种马铃薯后,马铃薯长势很正常,亩产超过4000斤。”王开臣说。   据化里村村民们反映,马铃薯出现问题的地块,都在玉米苗期施用过江苏某农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艾锄”除草剂。   现在对很多村民来说,最大的忧虑不是秋季马铃薯每亩两三千元的损失,而是明年春天再种大棚马铃薯是否还会有药害。“秋马铃薯产量相对较低,但春季马铃薯亩产近万斤,如果到时候地里还有除草剂药残,那损失可就大了。”一位村民说。   代理商:   厂家没有给答复   据化里村村民们介绍,他们施用的“艾锄”除草剂都是从本村零售商王某某处购买的。经过多方联系,记者才见到王某某。王某某承认村民施用的“艾锄”除草剂就是从他那里购买的,他也认可马铃薯的问题是除草剂残留造成的。据他介绍,根据销量推算,本村大约70多亩地施用了“艾锄”除草剂。   “都是乡里乡亲的,看到老百姓用了除草剂出了问题,我心里也难受。现在老百姓来找我要赔偿,我哪赔得起啊。”王某某只好天天锁上大门,以此躲开村民。   11月14日,记者见到了“艾锄”除草剂滕州市总代理陈某。陈某向记者提供了一部分“艾锄”除草剂的样品,这种除草剂包括1瓶“莠去津”(140克)和一瓶“硝磺草酮”(100毫升),两种药由塑料膜包裹在一起,组成一套。一套正好用于一亩地。   “根据我这些年的销售经验,马铃薯的问题还是出在除草剂上。”陈某说,“今年销售了70多箱‘艾锄’除草剂,每箱是30套,按照1套除草剂打1亩地计算,这些除草剂已经在当地2000多亩玉米田中喷施。按照一半玉米田套种土豆计算,至少1000亩土豆受到了影响。”   “零售商向我反映马铃薯出现了问题以后,我专门联系到企业市场部的李经理,对方当时说请示领导后给予答复,现在地里的马铃薯都快刨完了,厂家还是没有给回复。”陈某说。   标签“注意事项”   未提到马铃薯   根据代理商陈某提供的样品,莠去津的标签上写着“玉米套种豆类,不宜使用莠去津。”而硝磺草酮标签上的注意事项则写着“正常气候条件下,本品对后茬安全,一年两熟地区,后茬不得种植油菜。”   几天以来,记者咨询了多位省内从事除草剂研究和生产的业内人士,他们都认为莠去津和硝磺草酮都存在一定的残留期,同时,马铃薯对这两种除草剂都非常敏感。   采访中,就有马铃薯种植户质疑生产企业:为什么两种药的标签上的注意事项只字未提马铃薯?同时,作为有残留的除草剂,两种药标签上也未提到安全间隔期。11月22日,记者电话联系到江苏某农化股份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李某,得知记者意图后,李某又让记者联系负责山东市场的经理刘某。   记者在与刘某通话过程中问:“为什么硝磺草酮的标签中提到‘本品不得用于玉米与其他作物间作、混种田’,却没提到不能用于套种田呢?”   刘某说:“这是最基本常识。玉米苗期除草剂基本都是在6月上旬或中旬喷施的,秋季马铃薯则是在8月底套种,这么近的时间就套种东西,怎么可能没有药残呢?”当问起标签为什么只注明豆类和油菜,为什么没再写上马铃薯,刘某解释说:“不可能每一样东西都写上去。同类除草剂也都是这样写的。”   ◎专家提醒 选择除草剂 须考虑对 下茬作物影响   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和人工费用的不断上涨,目前,绝大多数农民在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时都选择施用除草剂。但现实中,不少农民在选择除草剂时,只考虑当季除草效果,忽视了除草剂对下茬作物,尤其是对除草剂敏感的十字花科蔬菜等作物的影响,以至于时常会出现下茬作物减产甚至绝产的事例。   据山东土壤消毒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丁兆龙介绍,目前小麦除草剂用量比较大的苯磺隆,它的残留期大约是60天。小麦除草剂都是在冬前或早春喷施,在麦收前套种或麦收后轮作花生等经济作物,一般不会产生药害。但如果苯磺隆中还含有甲磺隆、绿磺隆等成分,由于这两种药剂残留期较长,则可能会危害下茬种植的花生等作物。   目前,玉米地里用量比较大的莠去津、乙草胺、烟嘧磺隆等除草剂也具有残留。如在玉米田套种或轮作白菜、甘蓝、花椰菜、菠菜、油菜等蔬菜,也有可能会产生药害。   受到土壤质地、pH值、淋溶性等因素影响,同种药剂在不同地块的残留期有所不同,一般在沙壤土、保水条件差的地块残留期长一些。   丁兆龙提醒农民朋友在购买除草剂时,一定要向当地经销商咨询清楚,该药剂是否会对下茬作物产生影响。同时,要严格按照说明用量进行喷施,切勿超量。同时,保存好相关包装和购买凭证。 本报记者 李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