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兰养心♤
thin2002
养兰为乐,养兰养心
关注数: 66
粉丝数: 252
发帖数: 2,666
关注贴吧数: 63
夏天闷热,注意软腐 一棵不错的彩兰苗子,连续几天阴天,再看时已经烂尾
老技师,夏天烂箭,中心叶歪了,老叶风味犹存
贡技师出牙子 夏天烂箭,中心叶歪了,识货的兰友联系, 已经成兰了,捡漏的绕行,联系thin2008
阳台君子兰交易吧买卖协定本吧只支持阳台君子兰兰友之间交易;出 阳台君子兰交易吧买卖协定 本吧只支持阳台君子兰兰友之间交易; 出的兰或者丫子请明码标价; 丫子请现场下,录视频留证。 其他内容不定期更新
换土视频 换土视频
君子兰十大误区——牛俊奇(转载) 感触颇多啊,今转载与同道共勉。 虽为一家之言,确实颇有见解! (一) 有一种说法,把所谓油匠、大胜利、和尚、染厂、圆头短叶,认为是五大基础兰,并把现有的君子兰都归类于这几种兰名下,这是个误区。 早期长春君子兰不下百余种,其中与油匠、大胜利、和尚等有相似性状者在所多有。而现在把它们的后代也归于这几种花的名下,这显然是毫无道理,没有根据的。 这种误说发源于长春兰界,有的是认识不当造成的,有的是出于功利的目的而宣扬此谬说。我们认为,这种归类没有意义。比如看一株花亮度、细腻度好,就认为有油匠成分;再比如看一株花亮度、细腻度、厚度、刚度一般,叶片弯曲,就认为有和尚成分。这显然是荒谬可笑的。 建议大家,鉴赏一株花,按照君子兰十项标准全面衡量以确定其品级的优劣。不要再问是什么后代或者有什么成份了吧,从君子兰表现出来的的性状上得出结论是不科学的,除非能够确切查知它的来龙去脉才可以说它是什么后代或者有什么成份。 (二) 有人鼓吹“培育高档兰没有短叶不行”,致使许多外地兰友信以为真。其实此种说法既无根据,又无道理。 其一,“短叶”产生于六十年代末期。而在此之前的高档兰,如“江油匠”、“黄技师”、“大桥一号”、“二胜利”都与短叶无关,他们所携带的优良遗传基因远远高于所谓“短叶”。只是因为在八十年代初期人们片面追求短的心理因素及居住环境狭小,使“短叶”被抬到了不应有的高度。 其二,在君子兰杂交选育的过程中,“短叶”的可取之处在于其头纹、株型及长宽比。其头纹、株型的优点来源于小胜利,而其亮度、细腻度又次于小胜利,当“日本兰”及“微型兰”出现之后,其长宽比的杂交优势已不复存在。所以“培育高档兰没有短叶不行”的说法是错误的。 产生此种错误说法的原因,有的是因为认识不足,有的是为了商业的目的故意炒作,把一些兰友引入歧途。 (三) 有人认为,“短叶”不能用长短来界定,而要用脉纹来界定,有“短叶纹”的才是短叶。这是长春部分自以为懂兰者的高论。 应当肯定的是,近年来出现的微型兰与所谓“短叶”无关。它们的叶片比“短叶”短,但不是“短叶”。 所谓短叶,只是一株兰的名称而已,无论它是由“小胜利”与“和尚”杂交而来,还是由“小白菜”与“染厂”杂交而来,它都是一个杂和体。所谓“短叶纹”来源于它的父母本,把头有密集的细粒纹说成是“短叶纹”是错误的。更何况谁也无法判定在“短叶”出现以前还有多少除“小胜利”之外的什么兰具有这种纹路。据说名为“吴大夫”的那株兰的头纹就具有这个特点。这株兰的资历远在短叶之上。所以,用脉纹来作为界定“短叶”的主要特点是毫无道理的。更何况从植物学分类的角度讲,“短叶”根本不是一个品种名,甚至连园艺品种也谈不上,只是一株兰的名而已。 当年长春刘师傅从白金龙那里购买的那株老“短叶”就其品级而言只在良品与佳品之间,其株型属上等,头型、长宽比属中上等,亮度、细腻度、厚度、刚度、脉纹属中等,颜色和座形属下等。在君子兰杂交选育中可取之处不多。因此,把“短叶”当成一个高档品种来鼓吹将贻害他人。 用“短叶”否定“日本串”,这是个进步,但把“短叶”抬到了不应有的高度就又走入了另一个误区。从2001年5月,“窄条子立板儿短叶”之风刮到了2005年已开始走下坡路,正面临廉价抛售的境地,而网上卖场则有人欺外地兰友不知情而高价叫卖,是收场的时候了。 片面的追求“短、宽”不行,片面的追求“窄、立”也不行,必须用十条标准来全面衡量一株兰是什么品级,才能明了其优劣及价值的高低。 (四) 有人认为,“圆头”不仅要看叶顶部的形状,还要看有没有“对儿纹”和“地球纹”(即所谓“圆头纹”)。 必须指出,最早期王宝林老师曾莳养一株叶顶部半圆形且有一圆缺的君子兰,此株兰的综合性状远比用“和尚”与“染厂”杂交的“圆头”要优良得多。那株老“圆头”到目前为止无人用脉纹来界定它,只是由赵恃元用“和尚”与“染厂”杂交出来的“圆头”才被某些人用所谓“圆头纹”来界定它。其实,所谓“对儿纹”在其他兰的叶面上也有,而头型为“急尖型”的兰,其横竖叶脉的走向有可能像地球仪上的经纬线,这就是所谓的“地球纹”。所以“对儿纹”和“地球纹”与“圆头”没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 所以编造出一个所谓“圆头纹”来教后来者怎样识别“圆头”这是画蛇添足,使人不得要领而误入歧途。 顺便说一下,叶顶部半圆形肯定要比椭圆形好,而且极其难于杂交选育。有人胡说头型“半圆形”不好,那是自欺欺人,属于酸葡萄心理,更有商业因素在作祟。 (五) 长期以来,兰界一致认为“油匠”的颜色是“黑的”,这是一种误解。 2005年5月,在儿童公园遇见一位年近九十的亓老先生。他说当年见过那株“姜油匠”,此兰出自长春牡丹公园。当被问到“姜油匠”究竟是什么颜色时,他说是“花脸”。此兰第一次开花时是亓老先生给授的粉,是自花授粉。当年出第二杆箭时是否是自花授粉不清楚,有可能父本是大胜利,两杆箭共得十六苗。这十六苗叶面的颜色有墨绿、黄色和“花脸”。 这十六苗长成后有名为“黄技师”的,也有叫做“大桥一号”的,而在赵雪辉那里莳养的那株兰沿袭了母本的名称“油匠”。而恰好这株兰的叶面颜色是墨绿的。人们就误以为“油匠”是“黑的”。 其实姜油匠及其后代多数是黄花的,本人于1999年曾买一株号称是“黄油匠”的芽子,经查得知,那是汽车厂张师傅于1974年购得的。此株兰与“黄技师”对比,虽然颜色差不多,但纹路还是有差别。所以高档“花脸”主要来源于“油匠”。 据贡占元老师讲,“姜油匠”生两茬苗就遗失了。现在号称“油匠”的兰有的是它的后代,有的与它无关,因为与其性状相近的兰不能说没有,只是不出名罢了。重要的不在于追求什么名称或品种,而是在于它的品级,佳品以上的兰就是好兰。 (六) 有人说,炉渣是暖的,沙子是凉的,所以春天配花土时掺沙子,秋天配花土时掺炉渣,此种说法毫无道理。沙子与炉渣主要是为增强基质(花土)的透气、透水性的,不存在产生冷暖的问题。沙子与炉渣的差别只是导热系数及容重不同,他们各自既不是热源也不是冷源。 这个问题本来不必说也不想说,只是因为兰界太有敢说的人了。人家是“艺高人胆大”,敢做;兰界却有一部分同志是“胆大更无知”,敢说。 各位兰友对于兰界某些人的毫无科学依据的,明显与常识不符的说教应采取多问一个为什么的态度,不应盲从。 (七) 多年前就有人说,父本的花粉可使母本的性状以及芽子的性状朝着趋向父本的形态发生变化。最近,竟有人把此种毫无根据道理的说法当成新发现而加以鼓吹。 应当指出,君子兰在生长的过程中无论是否授粉,有的兰的性状确实发生变化。早在二十多年前的1984年底,我家莳养的一株兰在上箭前叶面颜色是绿的,上箭之后,花还没有开放,叶面的颜色就变成青筋黄地儿的花脸了。二十几年来,几万株兰在我眼下观察其由小长大,有不少兰在没到开花时其某些性状就发生了变化。有的兰开花授粉后发生变化,但并非朝着父本的性状发生变化,而是相反。比如十年前的一株金丝兰(颜色为深绿,中间有白道),上箭授粉后变成了中间是灰绿,两边是黄白,而它的父本的颜色是墨绿。有的却是其性状的变化趋向于父本,这只是一种巧合的个例,不能由此得出点粉把母本点变了的普遍性规律。所以把君子兰生长中发生的变化归结为点粉造成的说法是错误的。 从植物学的角度讲,花粉只能通过雌蕊运动至母本的子房,不可能对其叶片的性状产生影响。所以植物学教授听到点粉能使母本性状发生变化的说法,都不假思索的加以否定,在他们看来那是无知的心口胡说。 (八) 近年来,针对“日本兰”在株型上极度下垂的缺点,有人便片面的鼓吹直立。早在八十年代,对株型的要求就提出了“立”,但是“立”到怎样的程度才是美?在制定君子兰鉴赏主要十项标准中是这样描述的: “株形是对君子兰总体形态而言,由叶片的纵向伸展状态和排列编造而成。好的株形是侧看一条线,正看如开扇。侧看一条线是指叶片不左右歪斜,多与莳养护理有关,与品种关系不大。正看如开扇是指各叶片顶点连线基本是圆滑曲线;各叶片长短差距不大,叶片向斜上方平伸;底叶与水平线夹角应大于零。叶片间距基本均等。” 叶片向斜上方平伸且如开扇,这就是对“立”的解释,这是在1999年秋经过长春几十位资深兰界人士及教授们共同讨论认定的。 如开扇不是半开扇,少数人所鼓吹的“立”是半开扇,其株型不美,就如同一面打开一半的扇子,显然不如完全打开的扇子舒展。在年宵花市场上消费者的反应最能说明这个问题。新打包的花全是“过立”的,需要组织人把叶片捋开成全扇形,这是绝大多数购兰者对美的认知。 ) 令人不解的是少数玩兰者被部分人鼓吹的“过立”弄昏了头,片面的追求半开扇的“立”。少数人为迎合此种不正之风而将君子兰的叶片拢起来加以捆绑,制造出特殊的“立”而松绑拍照,进行叫卖。 退一步说,即使是向斜上方平伸的全开扇的“立”,也不能把这一项标准突出到不应有的高度,忽视了其他九项标准的全面衡量。 不少人对我说,现在怎么“不走道”了?原因很简单,片面的唯“立”是图,所以就“立正不走道了”。就像当年片面的追求短宽一样。它的命运比“日本串”好点但不会很多。 (九) “只要有刚度,薄点没关系。”兰界有不少人这么认为。 1999年秋,在讨论十项标准时,围绕着厚度是否重要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多数与会者认为厚度不太重要。 如果认为脉纹和颜色这两项重要的话,那么就应当重视厚度,因为颜色和脉纹依附于厚度。叶片薄则脉纹易于凸显,也易于被阳光晒浅。厚度、刚度具佳的叶片脉纹极难凸显,花脸极难显现。 脉纹的突出程度是叶脉的绝对粗度与叶肉厚度的相对高度,同样高出叶肉一毫米,叶肉的厚度不同,叶脉的绝对粗度是不一样的。一株兰叶脉的优劣取决于它的绝对粗度,而不是相对高度。这就必须把叶肉的厚度考虑进去,离开厚度看脉纹就容易走偏而上当。 在亮度、细腻度、刚度、厚度都在中上等以上的基础上脉纹颜色好的兰才是真正的高档兰。 (十) 九十年代末期,一部分玩金丝兰的人为了炒作的需要把金丝兰更名为“彩兰”,而把金丝兰以外的兰称“绿兰”。 试问,青筋黄地儿的花脸能叫“绿兰”吗?叶面黄色的兰能叫“绿兰”吗?“青筋黄地儿”不比“瓷白墨绿”更彩吗?很显然,把金丝兰称为“彩兰”而把其它兰称为“绿兰”是错误的。 那股“彩兰”之风刮到了2000年,就偃旗息鼓了,只是让一些人又交了不少学费。可那股风的名称后遗症还在,现在仍有人彩兰绿兰那么叫着,是彻底纠正此种错误称谓的时候了。 评价金丝兰档次的高低需要用君子兰鉴赏十条标准来衡量,仅颜色一条是不行的。就像评价一株“花脸”也不能只看颜色一样。 奉劝各位兰友在全面把握十项鉴赏标准上多下功夫,这样才能使你们进入兰坛这个迷宫中少走弯路,少交学费。
浅谈买兰——转载 轻易买兰不对 因为,凡是经常上网看君子兰的人,都是从心里喜欢它的,只是目的不同罢了,有的是为了经营,有的是为了养上几颗好兰看着开心,培养出新品种,增加几分成就感。但不管专业户还是成功者,他们都买过兰,吃亏、上当、占便宜都经过,这是必修课,也是交学费的过程。只不过是所进的学校学费收得多与少罢了。 有的人总想得点增兰,等时机捡个漏,总抱一个幻想:慢慢把它养大了,开花后点上好粉,也许能出好花,鸡生蛋,蛋孵鸡,------,凡走过来的人都知道这只是一个梦。到头来你损失了比钱还宝贵的东西——时间,同时你的情感也许会遭到挫折。 增兰的人都是好心人,你可以用这些兰当陪练,主要还要重点培养自己的主力队员。当然要量力而行。业余队、市队、国家队不在同一起跑线上。 花较低的钱,买较可心的兰,是水平和机遇的关键问题,一定要多走多看,稳住心态,不要激动。凡买兰时,对方肯定给你讲故事,你可以听,但不能信。谎话重复一百遍就成真的了。一颗几十年君子兰经过若干人手,每过一手都要加点儿枝、添点儿叶,当你听到时就出神入化了,经常听到“这是xx兰出的,老母xx万买的,粉是xxx的xxx,一根粉就x千,别人给xxxx钱都没卖,不信你去问去------”其实都是道听途说,一派胡言。 现在,真正能把花看透的高手有,但是不多。说到这,想起一件二十多年前的真人真事,当年,长春一名家买了一颗好兰,各路英豪都去赏花,兰主介绍:“这是xxxx,,今年授的xxxx粉,------。”当时郭凤仪直接了当的说:“纯属胡说,花是好花,但它是xx串xx出的,授的粉也不是xx粉,而是XX粉,你看那纹、座、叶、葫芦形状、柄、顶------。”当时旁边人有的点头,大多数直眼。现在像郭老那样高手也屈指可数了,再说我们也轻易接触不上。 所以,一般人讲故事也就听听罢了,主要还要凭自己基本功和眼力,勤学好问,见多识广。买兰不要刻意追求完美,主要指标接近自己想向就可以了,只要自己喜欢,因为终究一分钱一分货吗,谁也不傻。 总之,起步不能太低,按正规部队路子走,基本功扎实了再去想别的,投点儿资是必须的,但不能太大,因为再好它也是一棵草。
我的几颗阳台兰
阳台君子兰交易吧吧主竞选:NO.0001号候选人
挑战君子兰发根 两颗牙子,都没有根。都因为下牙子的时候,带的撅子很少,后期烂叶,烂芯,好的撅子组织很少,试验君子兰发根。
【出】【备案42】【2019-04-01】【桥兰苗子】
北京植物园,君子兰之行 来北京出差,抽了一下午时间,逛了一会植物园,目的就是看看北京的君子兰。从人卫酒店出发到潘家园,坐地铁10号线转西郊专线,到植物园。风景如画,天气乍暖还寒,风比较大。
北京植物园—君子兰之行 来北京出差,抽了一下午时间,逛了一会植物园,目的就是看看北京的君子兰。从人卫酒店出发到潘家园,坐地铁10号线转西郊专线,到植物园。风景如画,天气乍暖还寒,风比较大。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阳台腾地方,陆续处理几颗阳台兰 阳台上养殖的,养功一般,阳台前面有遮挡,夏天通风不好,兰或多或少有残,但兰的底子均不错,新手勿入。
老黄短,牙子生,已成兰
老黄短,牙子生,已成兰
老黄短,牙子生,已成兰
弄了几颗早期黄技师牙子,一颗大桥子代
也谈黄技师与黄永年技师 提起技师,凡是养兰的人都会知道黄永年技师,这是技师类的鼻祖,也是争议最多的技师;当然现存的贡技师,也有好几个版本,也是比较公认的老技师之一,但贡技师无论几个版本,关于它的争议并不太大。而黄永年技师,因为即便是现存于世的养兰前辈,也没有几个见过真正它的,更别提后人了,所以争议极大。
拌土迎接新兰
很不错的一颗黄短叶,牙子烂芯了
黄技师与黄永年技师 提起技师,凡是养兰的人都会知道黄永年技师,这是技师类的鼻祖,也是争议最多的技师;当然现存的贡技师,也有好几个版本,也是比较公认的老技师之一,但贡技师无论几个版本,关于它的争议并不太大。而黄永年技师,因为即便是现存于世的养兰前辈,也没有几个见过真正它的,更别提后人了,所以争议极大。
一颗兔耳朵
光线还不错,闲拍两张
趁着光线还行,闲拍两张,静等开花
新年伊始,新气象
新年新气象,几颗基础兰 新年新气象,几颗基础兰
一颗三万不卖的兰 懂行的大师指点一下
发颗换土的照片,兰一般,根子还凑活
熬过来了,秋天临近
一颗老兰牙子,记录一下
浇花时候发现的,鼻涕虫
绿松石老本牙子开花了 三年前购于润物兰苑孙世友老爷子处,系天下第一花老本牙子,四季花脸,青筋黄底,先后经历了烂根,软腐,再烂根,夹箭,兰质全无,但底蕴还在,需要花粉的兰友说一下即可
堂主的贡技师牙子,刚刚缓过来 去年秋天收到时,牙子没有根,脱水厉害,以为救不过来了,堂主说肯定能生根。结果一个多月后发根成功是中间的那颗牙子
换土,擦花
不再痴迷君子兰(转自兰友 正义高雅) 不再痴迷君子兰。 现在回头看看那痴迷君子兰的三年, 可笑,可笑,真是可笑。 收获了一大堆君子兰, 还有一大堆养君子兰的经验。 有那么多痴迷的小伙伴成了我的贴吧好友。 当我不再痴迷君子兰。 什么都放下了。 那些离我远去的君子兰们都曾经是我的最爱。 我曾经买君子兰,参加君子兰各吧的活动。 直到有一天,封号了。 醒悟了。 第一步是退出所有卖君子兰的微信群。 第二步是逐步卖掉君子兰。 当我不再把君子兰当回事,君子兰不再出现各种问题。 浇水三年功。这是个虚数。我在实实在在练完这三年功夫后,彻底醒悟了。清醒了。 还有好多小伙伴还在痴迷的路上……
几颗基础兰,都不在状态 牛家二胜利
一颗老油匠,开始出状态了
发颗牛家的牛桥,请拍砖
发颗老贡技师,养的不好,不在状态
我的阳台兰
几颗牛桥苗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发颗名兰,祝各位兰友春节愉快
春节愉快
春节看兰
两颗名兰牙子 技师油匠
还是苗子好纠正,老兰纠正太难
天气好,拍下我的阳台花脸
天气好,拍下我的阳台花脸
今天光线好,拍几颗阳台花脸君子兰
养兰三五年,兰越来越少 很多兰光看图片,听描述,很难辨别好坏,除非你是放在花窖里养;多看阳台上养的精品,不要光听名字,名兰不一定都好,也不一定都适合阳台上养。现在手里的兰越来越少,大兰4颗,牙子生的不到十颗,苗子十颗,
油匠?和尚?油和尚? 一颗老派花脸
一颗老派花脸 老和尚?老油匠?油和尚?兰就在那儿,默默生长
一颗不看好的苗子,开始反状态了,耐得住寂寞,处处有惊喜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