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氓汉 定西氓汉
关注数: 1 粉丝数: 5 发帖数: 339 关注贴吧数: 6
临洮椒山街(求精)  椒山街是临洮县城里的一条小街道,很古老了,十多年前旧城改造的时候,经过了一番拓展,但还是不宽,说街有点小,充其量是一段不大不长的巷子,弯曲着,也不直,但却东西连接着最繁华的北大街、最热闹的城中公园、最好的学校临洮中学以及新开发的线市商业街。   椒山街是我以前常走,也是最熟悉的街道。我住在城隍庙文化馆的时候,一天要走好几趟,在那里住了十多年,椒山街也就走了十多年。上街买东西、去邮局发稿件、中午傍晚去大十字闲逛、夜里喝醉了酒晚归,都是必经之路。   一条路走的次数多了,闭着眼睛也会掐指数出一家家的店铺,也会看熟许多店主人的面孔。有时我也会梦见在那里走着,对椒山街就有了许多感情。   我刚进城工作的时候,椒山街更小,小巷子两旁全是低矮的民房,年深月久的样子,摆着瓦片的屋顶上是青灰的苔藓和荒草。临街的铺面全是古旧的门板,早晨就一扇扇卸下来,晚上就一扇扇关紧,有玻璃门窗的就是很时兴的店面了。街上的店铺一家挨着一家,货物也很多,百货烟酒、衣服布匹一应俱全。   当时还能看见椒山街有一座二层的小楼,墙体有点倾斜了。窗台上摆着花盆,有红色黄色的花儿绽放,想那主人一定是有来历最懂得生活的人了。   椒山街是因为杨椒山曾经在这里住过而得名,提起杨椒山,临洮县几乎无人不晓。他是临洮县兴教办学的先躯,临洮“文化县”的美誉正是从他那时开始起步的。杨椒山名继盛,字仲芳,号椒山,河北容城人,明嘉靖进士,曾任明兵部车驾司员外郎,因上书怒斥大将军仇鸾畏敌渎职被诬陷,曾被贬谪为临洮典史。   每当走过椒山街,我就会想起扬继盛,看那满目的民房,在历史的时空里寻找着他曾经住过的故居,但没有人能够告诉我准确的所在。我猜想着一袭长衫的杨公在忙完了公务,忙完了许多事情,回家走在这条小巷的情景。他是疲惫的、失意的、也是满怀希望的吧?   杨继盛在临洮仅仅一年多时间,就办了许多好事实事。用自己的俸禄和门生的贽礼,在城东岳麓山修建起“超然书院”;为资助贫困学子,卖掉坐骑和妻子的首饰购置学田,招收蕃、汉学生一百多人读书,为后来临洮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锁林峡开办煤矿,倡修渠道,开挖水井,兴修水利;并且兴利除弊,减轻贫苦农民的负担……   我也无数次登上岳麓山,在超然书院里流连忘返。那里仿佛还回荡着杨继盛授业解惑的声音、番汉学子刻苦用功朗朗的读书声。现在不会有哪一个人拿自己的薪水和妻子的私房钱为老百姓办事了吧?望着书院里巍然耸立的文峰塔,杨继盛的形象一下子高大无比。   嘉靖1552年杨继盛改任山东诸城知县离开狄道时,千余人相送百里之外,皆为之动情。后仇鸾被处死,杨继盛接连四次升迁,不久,奸相严嵩用事,杨继盛上疏陈其五奸十大罪,被嵩拘陷、廷杖、下狱、弃市。到了明穆宗时,追杨继盛为“忠愍”。临洮人民为了纪念他,重新修葺了书院,书院又名“椒山书院”,并且在书院西侧镌刻杨公生前亲笔撰写的一副对联“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他曾经居住过的街巷也就称作椒山街。   椒山街,在漫漫岁月的进程中不停地发展着,变迁着,临街的铺面在不断的装修更新,门窗越换越洋气,招牌越变越耀眼,琳琅满目的商品不停地在更新换代,商业气息的浪潮在袭来卷去。   我离开原单位已经十多年了,椒山街也就不常走了。那条街毕竟太熟悉,也就有了难舍的感情,过一段时间,我就会身不由己地走到那里去,不做什么,不买什么,只是本能地想走走、想看看。   椒山街是普通的,也是时尚的,更因为有了杨继盛住过,就显得非同寻常,也许好多的人只是认为这是一条街,是这座城市里的血管和脉络,不知道它的历史、不明白它曾经包含的文化的含量。但不管怎样,椒山是不朽的,椒山街就会在好多人的心中延伸、闪着不息的光亮。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