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nzhisl xianzhisl
关注数: 25 粉丝数: 29 发帖数: 515 关注贴吧数: 18
统计数字也是一碗心灵鸡汤 有个段子说,当比尔·盖茨走进一间酒吧,那么屋内其他来宾的平均身家会瞬间陡增,个个是千万富翁。即使他走进一家破烂的菜市场,起早贪黑的小贩按同样的平均法,也有机会挤进百万富豪之列。由此可见,统计既是一门内容深奥、技术复杂的学问,也可以是一个任人轻松打扮的小姑娘。 最近一份报告也给了公众同样的"虚荣"。近日首份《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称,中国家庭净总资产高出美国家庭21%,城市户口家庭的平均资产已达247万元,全国自有住房拥有率则高达89.68%。《报告》团队的领军人甘犁解释,中国家庭总资产之所以超越美国,很大程度上来自房产估值:中国家庭总资产中金融资产仅占5%,而美国是38%。反过来,中国家庭总资产70%都是房产,而美国却只有30%左右。 说在参与调查的8438户家庭中,平均拥有247万元的资产甚至更多,我信;但说中国家庭净总资产能高出发达国家两成,近九成家庭有自有住房,那我只能怀疑平日所见不真实。当然,把社会财富与某件事物相关联,比如房产,通过它反映家庭资产状况,未见得绝对合理,也的确能反映部分事实。 说到房子,近日在首届中山国际经济论坛上,知名经济学家徐滇庆就表示,目前房价问题的要害在于有12亿人买不起房,与此同时,又有1亿人买了很多套房。二者之间差距太大,多产者在市场上表现活跃、把控议价权,成为推动房价的力量之一。这一点显然更符合大众观感,也足以解释全国自有住房拥有率高达89.68%,其实来自统计机构的"平均"。 杜甫恐怕没想到,他老人家"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上千年后在统计项目里实现了。我也没想到,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的统计中,有几种情况是觉得自己没有住房,但竟然也被算进拥有住房的情况。"一是人屋分离,二是啃老族"。按这套逻辑,很多败在"丈母娘刚需"底下的小青年,早就跟对象"有情人终成眷属"了。可是,哪个丈母娘会把房白送给女婿结婚? 忽然很怀疑,统计机构搞笑的本意,或者是给大家提供一碗心灵鸡汤,让人们在"咱又给大家拖后腿了"的感触中,更加努力工作……想到这儿,我不争气地感动了。
黑龙江双城一农村养老金1月3毛 71岁农民被迫外出打工 在黑龙江省双城市幸福乡久援村里,老供销社的牌子已经满是沧桑。门口有根电线杆,上面树着一个扩音喇叭,在这个人烟寂寥之处,显得有些孤独。  久援村有将近1000户人家,登记人口有3000多人,其中六十岁以上的老人有320人,几乎占到了全村人口的十分之一。在久援村很多人的记忆中,多年前,村里曾经集体代缴过养老保险。几年前,村里也有人领到过养老金。  赵申告诉记者,几年前,他倒也领过养老保险金,在供销社的民政处,领了12块钱。后来有一天,会计部通知说有51块钱,说是送到赵申家里来,但后来也就没了音讯。  记者看到,赵申的养老金领取证上写着“月领款额度1元”。赵申记得,2005年发放过一次,后来2007年又领了一次,之后就再也没有领取过。和赵申同住一个村的张海亭,翻出很多年前发下来的《养老金领取证》,领取证上写着,他每个月领的养老金是3角钱,从2005年到2007年,他先后领过三次,拿到手里的养老金一共是21.6元。并且,这几年,就这点养老金,也都没信了。  张海亭说,这点养老金根本什么都干不了。他和妻子没有分到土地,只分到了三亩多的口粮田。为了生活,他现在只好在一家工厂看门,每月的工资是800元钱。当记者问及,如果真有一天不能动弹的打算时,张海亭说,“那也没招,国家能给就给,不能给就等着。”   一想到自己年龄再大一些怎么办?张海亭便更加伤心。虽然孩子们都还算孝顺,也经常来看望他。但张海亭明白,也不能完全指望儿子,42岁的儿子没能分到土地,只能靠打工,孙子还在上学。  每个月领三角钱的养老金,张海亭感到特别无奈。过惯节俭日子的张海亭,每个月赚的800块钱,除了吃饭和给老伴买药之外,几乎剩不下什么钱,但张海亭还是会省吃俭用,希望攒下一部分。“这阵子已经告诉子女,等到我不能动弹的那一天,供点饭吃,咱也就知足了。等到死的那天,上火葬场还得好几千。这辈子哪怕不能给子女留点,也不能让他们借款。”   许长柏是当年村里的会计,他清楚地记得,在1996和1997年,上级部门要求各村参加养老保险,通过村集体,每名有劳动能力的成年人缴纳48元的参保费,当时还收了两元钱的办证费。他告诉记者,当时村里一年一共收缴了一万四千多。“结果到现在,也没人管这事,也没人返钱。钱还在那扔着,没人管。”   关月丰,是久援村现在的会计,他从家中的柜子里拿出当年的账本,账本显示,在1995年底和1996年,久援村的三百多户村民连续两年参加了“养老保险”,每人缴纳了96元钱,1996年后,上面不再要求,村民也就没有再交过钱,到2005年,村里有交钱的人年龄到了60岁,这笔养老金开始发放,但钱少得可怜。“比如张海亭,一月领3毛钱,已领48个月,一共14.4元。”   双城市幸福乡的民政助理陈丽文告诉记者,当年农民参加的这个养老保险叫“老农保”。这笔钱是通过幸福乡为双城市农保中心代发。目前,2011年的这笔养老金已经发放到幸福乡,钱也一直放在陈丽文柜子里,但因为每个领取人的金额实在太少,只有几角钱,村民来领取的积极性并不高,很多人根本就不来领。  双城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中心主任阴法宇解释说,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家为了解决农民的养老问题,在全国推行农民养老试点“老农保”,基本做法是村民每年按照一定数额缴纳养老保险金,年满60周岁以后,养老金会逐年返还。当时双城市参保的人员有7.3万人,现在滚存的沉淀资金为1000多万元。每年黑龙江省农保中心都会往下分配这笔养老金,但发放过程中难度极大,行政成本就吃不消,目前有关部门正在研究解决方案。  双城市幸福乡久援村的村民们说,老农保领不到多少钱,大家都几乎忘了这事,周围很多地方都有了新农保。罗正志一边抽着烟袋,一边对记者这样描述他现在的心态,“就是混一天算一天,别的地方都给了新农保,我们这里就是没有。”   2012年七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宣布,将在年底前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由中央财政出资,年满60周岁的农村居民每个月将会领到55元的基本养老金。在双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农保中心,农村60周岁以上老年人的电子信息已经录入完毕,在档案室,纸质的档案也码放得整整齐齐。阴法宇认为,如果国家基础养老金到位的话,一周之内,养老金都可以发放到老百姓手里。今年他们的任务,就是保证60周岁以上老年人的养老金发放到位。
北京为啥少了60万暂住人口 北京市统计局发布了2011年各区县主要统计数据,数据显示北京全市暂住人口825.8万人,比2010年减少了60万人。各区县的数据显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最高的为西城区,人均年薪近11万元。   60万人不是个小数字,大概相当于一个中等城市的人口离开了北京这片热土。前两年有个说法叫做“逃离北上广”,说的就是这种状况。当时是不是有很多人逃离到现在我们也不知道,但从去年的状态看,这种规模比较大的逃离还是开始了。   所谓长安米贵,居大不易,现在北京也是这个情况,这两年生活在北京的成本确实大幅度上涨了,对于流动人口来说,租房需要花销,这往往是生活支出方面最大的一部分。越是收入低的人士,这方面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除非从事餐饮业服务员的工作,这个倒是基本管吃管住,而一些小白领要是去掉租房之类的开销,剩余的钱怕是比服务员高不了多少。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则是京城的米也不是全都贵,但现在这部分生活成本省不下来了。比如说前两年很多被称为蚁族的小白领合租,结果有关部门大力整顿这种合租、群租现象,甚至用拆迁的方式把这种聚居区给拆掉了。说起来群租确实有很多安全隐患,但这些希望在北京实现自己梦想的人,如果连个立锥之地都没有的话,说不定中国就少了几个未来的大企业家。   除了这种看得见的“米贵”之外,还有一些隐形的东西更贵,比如说北京户口。   说起来户口这种玩意儿最应该起到的作用就是身份证明,但由于经济、财政投入的不平等,户口的含金量是不同的。北上广这种城市的户口,大概相当于美国或者加拿大的护照,背后蕴含的利益很多都是别的地方享受不了的。至少在教育上就完全不平等,如果父母在北京打工,孩子不但要花大价钱入学,将来还要回到原籍去考试。北京的录取分数线如何,想必大家都是知道的。仅此一项,流动人口就远远无法与北京本地人相比。   与此同时,在北京的外地户籍人士买车、购房等方面,都受到不少限制。现在北京买车需要摇号,除非您在北京纳税5年以上,而且有多年社保的凭证,否则根本连摇号的资格都没有。说起来明面上的米贵多少还能容忍,这种暗地里的米贵则根本就是一种歧视了。外地户籍人士觉得根本没有希望得到公平待遇的话,离开也是迟早的事儿。   如果不出意外,这个趋势将在以后的几年中继续恶化,加上未来经济形势不算乐观,逃离的冲动可能会越发强烈。没人喜欢待在一个对于自己而言看不到希望的地方。但一个如北京这样规模、地位的城市,需要源源不断的外来人口才能保持活力,这个问题该怎么解决呢?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