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ld123 bcld123
关注数: 1 粉丝数: 16 发帖数: 1,715 关注贴吧数: 1
打秃子买房,又是给秃子送菜 买房这种议题根本是被评估没用的,去年高雄市长选举才没用,而且买房这种信息是透明的,早就被掌握的。首先买房是庶民的权力,然后是贷款买房,然后总价不过1000多万人民币(相当于大陆一线城市的普通住房),然后还早就低价转让了。陈其迈评估过时没用的。秃子和李佳芬创办双语学校20时年,也是公开的,会没钱买房么?再者对民进党自己有伤害,每个人都比韩国瑜有钱,打秃子买房不是打自己么?现在拿出来打就是没啥好打了,随便试试,乱打一通。 秃子和李佳芬办的双语学校20多年才几千万台币财产,我都觉得很少了。在大陆一线城市开个补习班都能赚到这个数。台北很多补习“名师”的身价都远超这个数。双语学校在当地的口碑很好,作为民办教育的一部分,是对社会做了贡献。赚取很正常的合法收入。在台北买个房再正常不过了。你说秃子不能代表庶民。庶民不这么认为。庶民是秃子的坚定支持者。注意,庶民不是贫民。你不说秃子不代表庶民,那秃子代表什么?中产阶级么?那秃子的选票不是又增加了?哈哈。中间选民很多都是中产阶级。 韩与李佳芬共同创立的双语学校。从法律上说,该学校是夫妻两人的共同财产。但实际上是李佳芬主要负责学校的工作。家里财权肯定在李佳芬手上。韩是到北农当老总后才有自己的收入,这个每年哪多少工资都是透明的。韩和李佳芬有一个学校,在村里有地,这不是人尽皆知的事情么?16年民进党追杀韩的时候,还专门去抄了这个学校,这个媒体都有大幅的报道。 韩亲民的形象从来就是靠他做的事情,做事的姿态,对庶民的关心。在北农的时候长期吃住在果菜市场(与下属同甘苦,生活朴素),要求拍卖员每月去农民家住一天。帮农民推销水果。为了帮农民推销水果,对香港老板黄志祥礼貌诚恳的姿态。对弱势群体的关怀。他自己每月去基层家里住一天,等等。
弯弯的同婚议题不过是泛政治化的产物,操弄“民主”的玩物 世界上有支持同婚的国家和地区,有不支持同婚的国家的地区。见仁见智。不存在绝对化的结论。所以就议题本身而言,开放性的,谁也不必对谁道德审判。 - 就好像死刑的议题,有的国家和地区废死,有的国家和地区不废死。但往往某一方的人认为废死(或者不废死)才是“进步”的,才是“民主”的。然而大可不必。谁也别说谁骚。 - 但是弯弯对这些议题的状态,很大程度是过度政治化的产物。注意,我没有说同婚议题本身的是非优劣。而从文化、地理和经济等角度,弯弯似乎和相似国家或者地区相比,有些“特立独行”。包括中国大陆、亚洲四小龙和东盟在内的众多国家和地区,绝大多数没有同婚合法。很多国家和地区与弯弯同文同种,或者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相似,为何弯弯对于同婚和废死这样的议题特别热衷推动? - 那就是“政治”和弯弯引以为豪的“民主”。当然“民主”本身非常好。但如果“民主”变成一种党派内斗和一种跟风的“假民主”,就不好了。由于党派恶斗,所有能吸引眼球、制造话题打击对手的议题,都会被无上限的操弄。打到你趴为止。你挺不挺同?挺就每天名嘴伺候、上街游行抗议。同样的,不挺也会遭到相似的对待。所以,两党最后都变成搞浆糊。没有中心思想、没有核心价值,一切以选票和政治斗争为优先。 - 还有一种就是盲目跟风所谓西方的“民主”、“理念”。而不切实际。菜菜子就是典型的例子,她做所有的事都不接地气,反而始终认为自己有理,是“民众跟不上我的节奏”。
吴敦义与马英九并不是绑在一起,以及各方的博弈关系 在韩发五点申明前,我己发帖表达了这个观点:是党需要我才选,而不是我自己要选。 ~ 包括之前的准备直接接受征召成为候选人,也是一个意思。 ~ 这既是正当性,又是最佳的策略。因为民意会逼着吴敦义把韩纳进来。而不管任何形式的初选,韩必定胜出。 ~ 吴敦义和马英九郭台铭并不是绑在一起的。虽然吴也属于权贵集团,且私人关系与马郭好一些。但私人关系不能当饭吃,形式比人强。 ~ 马英九是孤注一掷,要把韩拉下马,而不管国民党是否能够胜选。因为韩只要出来,马就会被扫入历史。而只要郭能出来,即使败选,其最差的结局也不过被扫入历史。但即使如此,只要把韩国瑜搞倒,马都有苟延残喘的机会。所以马英九与韩国瑜是不可调和的。 ~ 从吴的角度,没必要跟马绑在一起。因为他现在是党主席,韩国瑜如果出来需要他协助,这样他就不会被扫地出门,甚至可以延续政治生命。但吴也不愿得罪马英九和郭台铭,现在是两面押宝,毕竟跟韩国瑜私人关系不是那么对味。但还是那句话,形势比人强。 ~ 而马英九与郭台铭是互相利用。郭台铭也不见非得要置韩国瑜于于死地。当然目前的动作是很凶残的。但是一旦韩胜出,郭则没必要与马英九绑在一起,会转而支持韩,或者继续当他的老板。 ~ 就是这么简单(致敬世间宝宝)。
“九二共识、一中各表”的懒人包 “一中各表”(大家可以百度一下)的含义:“在海峡两岸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过程中,双方虽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但对于一个中国的涵义,认知各有不同。惟鉴于两岸民间交流日益频繁,为保障两岸人民权益,对于文书查证,应加以妥善解决。”建议用各自口头声明的方式表述一个中国原则”。 ~ 所以,一个中国、九二共识、一中各表,都是追求终极统一的。其中,大陆主张九二共识,弯弯主张九二共识、一中各表。大陆并不公开接受一中各表,但留下一定的空间与弹性。例如,秃子主张一中各表,但大陆并不去指责,反而很欢迎和支持秃子与大陆的交流。 ~ 所以,不管是九二共识还是一中各表,都是工具和手段,目的都是推动两岸关系迈向和平统一。也就是统一过程中一种过渡性的策略和谈判手段。比方说,所谓一中同表其实是统一后的必然结果,但它与过渡期的九二共识也好、一中各表也好,并不相冲突。是手段与目的,过程与结果之间的关系。就这么简单。 ~ 但由于上述概念对大众来说容易产生不理解,更重要的是,被各种有心人士刻意的曲解和扭曲,造成的争议。这是非常不利于两岸的和平统一。主张梧桐的人当然倾向性将一中各表描绘为非统一的含义。 ----------------------------------- 大陆反对的是:以“一中各表”为名义,也就是被有心人士刻意扭曲为“两国论”或者不桶论的。但这些是对“一中各表”的扭曲,而主张梧桐的也乐于接受这种扭曲。但这种扭曲不是事实。 ----------------------------------- 一中同表是统一后的必然结果,一中各表是统一之前的一个阶段性状态。 ~ 在双方都坚持九二共识的情况下,一中各表其实就是当前现实的状态
316前无耻的瞎乐观,现在就是借胆朱立伦也不敢选 为什么说是无耻的乐观呢?因为这种乐观不是建立在对自己本身的实力有信心,而是认为民进党已经被民讨厌,然后想搭上韩流,在韩国瑜的强力辅选下,夺取大位。这就是朱立伦和王金平打的如意算盘和清秋大梦。 - 设想316国民党如果赢了3000票,那么太阳们更乐观了,韩流更无敌了,更加想做韩抬的轿子夺大位了。 - 316后,清楚的展现DDP的全员街兵结合行政资源的恐怖选举机器。加上复杂的三家赌、弃保效应,以及柯文哲、赖清德参选的因素。连韩出战都未必赢,那些太阳选个##! - 再无耻都该有自知之明了,现在就是借胆给朱立伦,他自己都不敢选。只能表面上继续喊参选,无非是为后续要一些资源和好处,最后都会反过来屁颠屁颠的拱韩参选。 - 2016年kmt根本没有任何压力,输了也不会遭受批评的情况下,朱立伦这种软蛋都不敢出来承担。最后又受不了压力换柱,实在是丑陋之极。现在有什么胆子卡韩,自己出来选,然后选输了成为历史罪人?只能期待韩选上后给他分个行政院长之类的就祖宗烧香了。 - ------------------------------- 中国台湾网3月20日讯 据台湾“中时电子报”报道,新北市前市长朱立伦被问到若国民党走征召路线是否愿做副手时,明确表态“我会全力协助,不求任何位置”。
作为所谓客观中立的媒体人,黄光琴事实上在歇斯底里的表达个人意 首先坚决反对对黄做人身攻击和谩骂。 同时对黄拜访韩国瑜所引发的事件表示遗憾。 黄认为自己是作为客观中立的媒体人,对韩提问。而媒体以及各方可对拜访中韩所说的话做各自的解读。 然而,事实上黄在事件中近乎歇斯底里的表达个人意图,有以下表现: 在采访中说:如果韩参选,一些买过她写的关于韩国瑜的书的人,就会把书烧了。 在韩出来澄清后,黄又说韩是被欲望所左右而改变。 以及黄不管在采访前还是拜访后,都在各种场合公开极力的反对韩参选。说很多重口味的话。 首先,黄当然有主张个人观点的权利。但其在采访中应保持客观中立的媒体人原则。然而,从整个过程来看,黄近乎歇斯底里的去想要得到一个自己想要的答案:要吗就是韩把话说死“做好做满”;要吗是韩主动说要选。 而韩的意思已经非常清楚:不会主动参选(即不会领表参加初选),同时保持一定的弹性(即不用做好做满,而是用“继续做”的变数)。 但黄的提问非常强烈和露骨的将问题指向她想要得到的两种答案,显然是为了满足个人的主观意愿,而不是在寻求一个客观和实际的答案。 这种做法是非常令人费解的。黄试图通过提问的方式去消灭韩参选的弹性,同时也是民众选择的弹性。事实很简单,现在不是韩自己想选,而是怕其他人选不上,让明进党或者柯文哲当选。就这么简单的事。 黄当然可以在其他场合公开和极力的表达观点,反对韩参选。但不应该以客观中立媒体人的名义,在采访的过程中有目的性的实现个人的企图,这确是不符合媒体人的原则。
韩国瑜参选的“正当性”和必要性 某些国民党人士不赞成韩国瑜参选的主要观点和理由: 1.国民党形势好(2018年选举获胜和政党支持度高),即使不推出韩国瑜,只要全党努力,仍然有胜选的希望。 2.由于韩国瑜刚选上市长,以及国民党内部复杂的关系和提名韩国瑜在程序上的难度,韩国瑜参选缺乏正当性。 对上述观点的质疑: 1.tvbs民调显示,朱立伦民调对柯文哲大幅落后12%,郑丽文也承认按照此民调,即使有韩国瑜辅选,朱立伦选情紧张。既然如此,若不推出韩国瑜,国民党是否能承受再次败选失去政权的风险和后果? 2.政党推出最强候选人,本身具有一定的正当性。而选举最大的正当性在于是否符合全民最大的福祉。若由柯文哲或者民进党取得大位,是否能带领台湾地区民众过好日子,两岸关系是否能稳定和发展?若柯文哲当选,为了2024连任,是否会卡韩和卡高雄市?若柯文哲当选,台湾地区是否将继续空转和内耗,一片混乱?韩国瑜参选正当性是否呼之欲出? 上述观点错误的原因: 错误的估计形势。民众讨厌民进党,但并非喜欢国民党。如果没有韩国瑜,即使民进党出局,国民党无法击败柯文哲。此外,如果还是按照传统政党政治的选举思维,来考虑所谓的选举“正当性”,是远离了实际和民意。 韩国瑜参选的必要性: 民调显示,当朱立伦和韩国瑜分别参选时,蔡英文得票率不变。变化出现在中间选票在何文哲与国民党候选人之间的转移。而就吸引中间选民而言,朱立伦无论在接地气贴近大众、主导议题、演讲造势,以及超越党派的个人特质与魅力等等方面,均远逊于韩国瑜,也不如柯文哲。因此,随着竞选的展开,朱立伦对柯文哲的劣势极可能进一步拉大。而若韩国瑜参选,则相反会扩大对柯文哲的优势。 此外,即使朱立伦民调能接近柯文哲,若拉不开差距,则将极可能触发弃保效应。就如同2018年台北市选举的情况。而大大的增加国民党败选的风险。 总之,朱立伦与韩国瑜作为候选人,对国民党胜选几率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如果为了韩国瑜在所谓参选“正当性”上的一点瑕疵,就作茧自缚,而面对极大的败选风险和后果,乃不智。而将所谓参选“正当性”,仍建立在传统的政党政治思维之下,乃脱离民意的取败之道。
驳郑丽文关于韩国瑜参选台湾地区领导人的观点 郑丽文的主要观点和理由: 1.国民党形势好(2018年选举获胜和政党支持度高),即使不推出韩国瑜,只要全党努力,仍然有胜选的希望。 2.由于韩国瑜刚选上市长,以及国民党内部复杂的关系和提名韩国瑜在程序上的难度,韩国瑜参选缺乏正当性。 对郑丽文观点的质疑: 1.tvbs民调显示,朱立伦民调对柯文哲大幅落后12%,郑丽文也承认按照此民调,即使有韩国瑜辅选,朱立伦选情紧张。既然如此,若不推出韩国瑜,国民党是否能承受再次败选失去政权的风险和后果? 2.政党推出最强候选人,本身具有一定的正当性。而选举最大的正当性在于是否符合全民最大的福祉。若由柯文哲或者民进党取得大位,是否能带领台湾地区民众过好日子,两岸关系是否能稳定和发展?若柯文哲当选,为了2024连任,是否会卡韩和卡高雄市?若柯文哲当选,台湾地区是否将继续空转和内耗,一片混乱?韩国瑜参选正当性是否呼之欲出? 郑丽文观点错误的原因: 错误的估计形势。民众讨厌民进党,但并非喜欢国民党。如果没有韩国瑜,即使民进党出局,国民党无法击败柯文哲。此外,如果还是按照传统政党政治的选举思维,来考虑所谓的选举“正当性”,是远离了实际和民意。 韩国瑜参选的必要性: 民调显示,当朱立伦和韩国瑜分别参选时,蔡英文得票率不变。变化出现在中间选票在何文哲与国民党候选人之间的转移。而就吸引中间选民而言,朱立伦无论在接地气贴近大众、主导议题、演讲造势,以及超越党派的个人特质与魅力等等方面,均远逊于韩国瑜,也不如柯文哲。因此,随着竞选的展开,朱立伦对柯文哲的劣势极可能进一步拉大。而若韩国瑜参选,则相反会扩大对柯文哲的优势。 此外,即使朱立伦民调能接近柯文哲,若拉不开差距,则将极可能触发弃保效应。就如同2018年台北市选举的情况。而大大的增加国民党败选的风险。 总之,朱立伦与韩国瑜作为候选人,对国民党胜选几率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如果为了韩国瑜在所谓参选“正当性”上的一点瑕疵,就作茧自缚,而面对极大的败选风险和后果,乃不智。而将所谓参选“正当性”,仍建立在传统的政党政治思维之下,乃脱离民意的取败之道。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