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字真费劲◎ pqliubo
关注数: 11 粉丝数: 312 发帖数: 885 关注贴吧数: 2
我胡说八道一下 因为喜欢车,加了很多小伙伴,有很多是从事汽车周边行业的,再加上很多自己的朋友、同学都经营微店,于是乎朋友圈中多了很多商家角度的内容。我想抛开广告不说,直说态度,最近疯行的“您随口一句多少钱,我立马放下筷子……”,商家不易,诚然。我也深知任何行业的商家都是不易的,毕竟如此竞争激烈的环境。但是作为消费者或者是潜在消费者的我来说,不是在逗商家玩,也不是装出有意向,因为在我选择你的时候我就有了意向了。成功的交易或者是合作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的,如果商家不能“放下筷子”,那么咨询者也相应的不能放下怀疑。现在的商家基本都做到了放下“筷子”,可是为什么消费者还是犹豫呢,为什么成交率还不够高呢,为什么我们的商家还会有“放下筷子”的抱怨呢,究其原因是因为作为消费者的我们不专业,所以我们会有很多在专家和商家眼里看起来很搞笑的问题。问题问了,商家答复了,但是因为是外行所以犹豫不决,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的与其说是商家的耐心,不如说是包容心。回答了几个很low的问题就认为是浪费了感情和时间也未免……商家为了利润,客户为了性价比。当然,就改装这一类很多东西是不能用性价比来衡量的,但作为消费者立场肯定是和商家不一样的,不管多二代,也不会扔钱买垃圾。“扔筷子”也不能成交是商家和消费者之间的一种正常现象,不应该成为抱怨的理由。 交易成功后,大家有了基本的信任,消费者选择了你,就说明是信任你了,在改装行业中形成的初步信任会决定着以后双方的继续合作,作为我本人来说,绝对是从一而终的,如果我另投他人,那便是我不信任你了。深度信任靠的是养成,养成的办法是沟通交流,而客户与商家的交流绝不是相互寒暄或者吹捧与自我吹捧相结合,正常的内容应该是关于当前消费和下一步消费的,可是往往就在消费者决定做出下一步消费行动或者计划前,却惊讶的发现商家在忙着握“筷子”,而且“握筷子”的时间越来越长,为什么呢?因为有些商家觉得你不会再继续消费或者短时间不会消费了。其实消费者把车交给您、把钱交给您就是充分信任您,您却因为我们没继续投入而失去耐心,转身用我们第一次的信任忙着找“筷子”去了……在整个消费环节中,消费者永远是弱势,如果消费者不是内行,那么就要承担“扔下筷子”的压力,因为“筷子扔了下去”,这时消费者明确直说不消费便是直接玩弄商家,留下意向不消费便是不尊重“扔筷子”的诚意;如果消费者是内行,懂得品质、懂得技术、懂得市场、懂得价格,那么又有哪个商家会因为缩水的利润而“扔筷子”呢?!“扔筷子”不成交不可怕,可怕的是成交以后“不扔筷子”。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