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ede vaede
人生贵在有追求。
关注数: 3 粉丝数: 404 发帖数: 7,023 关注贴吧数: 4
谈谈帕尔哈提的签约 我本人意见,最好不要签约。 签约,意味着被同化,商业化。 帕叔说过,现在的收入够了,足够了。 我不是为了钱把自己出卖了,现在就挺好的,不出名也挺好的。 帕叔在三月份发的一个微博: 有些人特想当明星 哈哈 我们目的不是当明星 是表现自己的能力 如果签约了,公司会安排一大堆的事情,各种商业演唱会,各种应酬,各种商业活动。 大家觉得这样,帕尔哈提才会更出名。 你错了,这是公司炒出来的名声,真正的名声,留在了欧洲。再者,帕尔哈提也不希望成为明星。他追求的不是这些虚无的东西。 或许你觉得帕尔哈提的生活过得很拮据,其实,帕叔在酒吧的演出以及参加音乐节活动的收入足够了,之前看的一个报道说每个月大概一万多。你觉得,钱能难倒这个西北汉子吗?再者,帕尔哈提又不是没有收入。 我们喜欢帕尔哈提,是因为他对音乐纯粹的态度,对人生淡然的态度,以及他人格的特点。 或许正是独特的维语音乐和“不匆忙”的态度,帕尔哈提才被好友举荐去德国演出,其民族性的音乐大获欧洲歌迷热捧,很快,帕尔哈提发行了一张维语唱片,并被BBC音乐节目大肆报道。而这些其实完全值得“炫耀”的经历,在帕尔哈提带着“羊肉串味儿”的普通话里变得极为平常。 在舞台上,帕尔哈提淡定从容地自我表达;在生活中,帕尔哈提同样也有着异于常人的“嗜好”,“我平时喜欢登山嘛,徒步、走路,想好多好多事情,好多歌都是在山里面写的,就我一个人,拿着帐篷,住到山里面好几天不出来,住在山里面一个人孤独地想象,思考一些东西。”也许,这是他净化心灵、寻找音乐灵感的“特殊”方式吧。 现在的帕尔哈提每年夏天都会受邀去欧洲的音乐节表演,曾经在整个管弦乐团的伴奏下,对着近千国外观众唱歌。而他希望的是,有朝一日,可以去监狱唱歌,“在那里没有所谓VIP或者看台区的价格划分,每个人都在等待机会重生,如何更好地活下去,是他们唯一的希望。我希望我唱歌,能帮助人。趁他们还活着,帮助他们做个好人。” 我特别欣赏帕尔哈提去监狱唱歌的想法。也能看出,帕尔哈提想刻意躲避着什么?是什么呢?是浮躁?是功利?是虚名? 想想看,好声音出来的歌手,有多少人都是唱着唱着就把自己唱丢了。 他们为名唱,为利唱,唱到一定程度,开始给自己定价,好声音里夹杂着太多的功利。而太多的功利,让这些歌手迷失了自我。然后,就不知道怎么活了。所以,才有李代沫吸毒之事的发生。 帕尔哈提单纯就在于,唱歌就是唱歌,就是表达自己的心境。不必有VIP和看台的价格划分,只在有人想听我唱,只要我想唱。 这才是真正的歌者。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帕尔哈提在欧洲演出时唱的《ishchi》 ,如果看过,大家可以看到帕尔哈提在演唱时的那个状态,是自由的,是兴奋的。 与他在谢师加油夜上面逢场作戏,不随心的状态相比,我仿佛看到了帕尔哈提签约后的状态。 有的粉丝说不签约怎么宣传帕尔哈提,怎么让更多的人知道他,现在第三季好声音已经结束,我想知道帕尔哈提的人肯定不会少。可以说已经出名,。帕尔哈提说过,不希望自己太出名,因为那样脑子要想的事情更多了,要忙的事情也会更多了,帕尔哈提说过,急急忙忙的唱歌会没有感情,想保留自己追求音乐的初衷,我认为这初衷绝不是为了金钱。 我想,真正喜欢帕尔哈提的粉丝眼光都是长远的,真正让帕尔哈提久远的是他自己最本质的东西,而不是靠一个破公司所谓的炒作。所谓的捧红。帕尔哈提本身就是梦想,帕尔哈提本身就红,不需要捧。 我想,这样的帕尔哈提,十年后,二十年后,三十年后,我还是一如既往的喜欢他。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