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斯若🍀 brilian
想要结交天地人各界的朋友
关注数: 363 粉丝数: 1,433 发帖数: 6,560 关注贴吧数: 4
很多时候,合理性比真相更重要   最近在看一本有关宇宙学的书籍,作者在书籍之中对暗物质进行了描述,让我不由得不开始对“科学的认知这个世界”进行思考:人类可以观测到暗物质吗?或者,在人类首次提出暗物质这一概念的时候,是基于一种事实真相的描述,还是一种对于合理性的推导呢?   我不是科学家,所以对于学者们的论述只是学习和思考,我写的文字,也是为了记录我思考、分享我的思考过程而不是说我可以得出一个绝对正确的结论。信息技术的发达让我可以看到更多概念出现的始末,这也开始让我思考一个和我有关的问题:让我感兴趣的或者说是吸引我的,到底是一件事物的真相,还是合理性存疑呢?   举例来说:在我的意识当中,有着关于桃子的个头可以长多大的基本认知,如果突然看到新闻说某个地方结了一个20斤的大桃子,那么,即便我看到了有关这个桃子的官方报道、图片、视频、甚至是亲眼见到了这个桃子……,吸引我关注的也并不是这个桃子的实际形状与重量,而是它能够长到这种状态的合理性。   在现实当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一些看起来“有图有真相”的新闻,实际上我并不知道那些被各种平台转载的“真相”是不是真相,但是,每当我看到这些新闻、消息的时候,我的大脑当中都会忍不住“过一下它们的合理性”。   延伸一下,我也会把这种“对合理性”的追求扩展到我所工作以及兴趣上面,比如关于投资、管理、市场等相关领域的执行操作,我觉得对于合理性的追求也非常重要。   比如投融资领域的相关工作,在投资完成之后,商业结果会是怎样的?最后呈现出来的真相会和项目方描述的一样吗?实际上,项目方的商业计划书,描述的就是一种关于赢得市场竞争战役的合理性,而作为投资方,就是要去评判这种合理性的存在可能。似乎和现在的一些科学研究模型有些类似了——当运用眼前的科学手段无法表述清楚一种现象的时候,我们会提出多种假说,然后再去论证假说的合理性和可证实性——商业投资不也是如此吗?当我们无法从眼前的事实真相去判断一个商业模式的未来的时候,我们同样会提出假说,然后再去论证合理性。   当然,在讨论合理性的时候,我们要尽量摆脱“主观”。我也和朋友讨论过这种“主观”到底指的是什么,按说,只要是被人们提出来的观点,都具备了提出者的主观性,而所谓的“摆脱主观”,则是要看主观提出的合理性是否可以让每一位参与者都认为可以实施并可以实现。   或许有些玄奥,但是这个世界上的大部分事情,也许有先后的时间顺序,但是却很少具备绝对的因果关系。人类之所以思考,实际上想得到的是对必然性的掌控而不是对偶然性的好奇。如果我们能够得知这个世界甚至这个宇宙以现在的面貌呈现是基于偶然性额若不是必然性的时候,也许我们会更平和的去对待未来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发生的真相结果——无论你以为自己怎样掌控了所有的条件,结果都未必是唯一的,而是“一系列可能性+实现概率”的集合。   所以,我们一定能够看到或者得到真相吗?未必!但是,我们可以掌握达成结果最大概率的合理性吗?有可能!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让自身的思考更开放,让我们认为的“合理性”更加具备合理性!
跌出贵州民营企业前十 “老干妈”业绩下滑背后的市场逻辑   如今的媒体太过于发达,以至于我根本无法判断一条刚刚出现的信息的真实性到底有几成。之前一段时间,“老干妈”业绩下滑成为了消费市场的热点新闻,众说纷纭,站在一个不吃辣椒的人角度上,我很难判断每一条消息的真假,不过,思考一下“数字”背后的市场逻辑,还是可以的。   在众多的新闻报道中,“业绩下滑12亿”是一个非常明确的数字,从各家媒体纷纷引用的方面来看,这个数字应该是真实的,不过,关于“老干妈”的业绩为什么下滑,却没有谁给出一个定论。   有的消息说导致“老干妈”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是陶华碧之后的继任者能力不足;有的消息说是因为“老干妈”并没有采用符合时尚文化的模式进行销售;有的消息说是因为市场竞争对手变多变强导致了消费的分流;也有的消息说“老干妈”业绩下滑是因为往年合并的业绩被拆分给了旗下的两家企业独立核算……,在没有证实之前,我只能认为所有的消息、说法都只是故事而已。   本文想说的“市场逻辑”,是我在看到“老干妈”新闻时的思考过程,在市场竞争当中,理论上的对错毫无意义,结果才是最重要的。   首先,我想到的是:有哪家企业的业绩是不曾下滑,且在未来会一直增长下去的吗?在这个宇宙当中,连太阳这样的恒星都有消亡的一天,何况是地球上的存在呢?——有些玩笑,但是实际上“盛极必衰”是有其必然性的,既然如此,那么包括“老干妈”在内的任何一家企业业绩下滑,是不是也有其必然性呢?   然后,我开始思考为什么没有“永恒”的企业。在我的认知当中,当一个产品领域存在利润空间的时候,总会有各种各样的竞争对手以及替代品会努力进入这个市场,当所有的细分市场降低成本的方法都不再成为壁垒的时候,产品会陷入价格战,并最终会导致旧有产品的没落以及新兴替代品的市场崛起。   再后,我不清楚作为市场的头部企业,“老干妈”为什么没有采取价格战的方式来狙击后来者呢?按照市面上的说法,“老干妈”在面对竞争对手的时候,不但没有凭借自身先发优势用价格战挤压市场空间,反而提升了自己的零售单价——如果这个情况是真实的,那么我是真的看不懂“老干妈”的市场策略了——这不是等于变相支持竞争对手的发展吗?   最后,网络的很多说法都在拿“老干妈”的直播带货业绩做文章,我觉得没有什么必要,销售渠道一直在改变,但也只是购买渠道的不同,对于真正好的产品,人们会有自己的需求点,改变的只会是渠道,而不会是被购买的产品。对比一下那些所谓的网红产品,如果说“老干妈”在直播渠道输得很惨,那么岂不是说“老干妈”在线下渠道所做到的一切是其它很多线上爆款永远无法企及的?   总结一下:这种思考是永远没有固定答案,思考所能带来的,是更多的问题和更多的思考,或许,一刹那的灵光闪现会让我暂时想到解决某个问题的方法,但是,这些方法真的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能经得起多久的时间的考验?我真的没把握。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