璐村惂鐢ㄦ埛_00aayeK馃惥 -
关注数: 0 粉丝数: 3 发帖数: 821 关注贴吧数: 0
上海是中国最棒的,作为一个上海人我非常骄傲.(原创) 上海是中国最棒的,作为一个上海人我非常骄傲.(原创) 从没发过帖子,我是上海交大计算机的本科生,要考研了,平时学习很忙,只是潜水,今天我想来我最爱的上海的贴吧来表达我内心的感受. 想捧场,想骂人都无所谓,就是希望你能看看我的真实感受. 我说的其实都很现实,没有某些人所谓的高尚的情操,但却能代表绝大部分人真正的想法,至少是我们同学之间. 上海是最好的...有时我会莫名地为自己是个上海人而感到自豪,是的,中国最发达的城市,有繁华的南京路,人民广场,有尊贵幽雅的新天地和衡山路,还有雅致的淮海路,有时我学习累了我会特意乘车去淮海路瞎逛,没有南京路的喧哗,有一次和我父母一起从上海音乐厅这里望过去,真的和西方发达国家没有什么区别------真的很棒,繁华却不失幽雅,生活环境真的很优越......这时心里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我要好好学习,考好研究生,再说我的学校也不错,我们上海工作环境也好,然后找一份好工作或自己创业.其实很多人都像我这么希望着,包括现在看帖子的人也是吧...而每个与我打过交道的亲戚却都跟我说以后有出息了去国外工作,定居-----其实我不一定真的去国外读研或生活,上海发展的机会根本不差,而且前500强有多少的总部都在上海而不是北京啊,上海能成为以后国际金融,经济中心,对此我深信不疑,但是,我不觉得自己真的面对这样的机会时会不动心,毕竟,别人有着更先进的生活,生产理念;更优越的生活环境,没有理由不去.如果我这么做了用愤青的话来说我就是"汉奸"了呵呵,尽管在这里这么说我觉得是毫无根据的,人往高处走,每个人都有权力去追求更好的生活,去国外工作定居就一定是"汉奸"的表现?就好象一定要像狗一样跪在地上求老外?更谈不上犯法了.张铁林是英国人,斯琴高娃也不是中国国籍,还有无数以前的中国乒乓球冠军去国外当主力选手的,那又怎么样呢?好象没什么人骂他们的? 有帖子说上海人就是汉奸多,崇洋媚外,我觉得好笑.有句话是"知识越丰富的人越发现自己的无知",就像一个圆一样,面积越大,那么跟外部未知世界接触面也越大.上海是全国龙头,对外非常开放,越是开放让上海人越是明白了和国外发达国家还存在的差距,不断完善我们的城市,有些人媚外过了头,把中国贬低得什么都不是,说什么一定要做哪国哪国人,一定要嫁哪里人,这当然太偏激,他们中真正做到的有几个人? 要考研了,自然开始关注动向了,几乎每个外地的学生都希望留在上海,如果你考研成功了当然可以继续留在上海,但如果没考上必须回自己外地的家了,因为没上海户口,还有一个办法就是转到冷门院系读研,为此很多不惜转到冷门的院系读研究生,不管怎么样就为了先拿张证书然后争取能在上海工作.上中学的时候就看报纸说"xx省xx大学对学生毕业去向进行调研,结果有多少多少学生都想去上海",这是几年以前的事情了,至于是不是事实让外地的朋友去证实好了,尤其是在校学生或在职人员.有些外地朋友嘴上说说恨上海,真的有机会让他们来上海读书或工作生活的机会你会怎么做?就算你不屑一顾,你的父母呢?至少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就是这样.每年上海增加多少人口啊,我想这不是我们上海人自己能生的缘故吧.我现在有很多同学都是上海籍贯却从小生活在外地的,因为他们父母插队落户到外地去了,他们父母通过高考机会把他们的子女"送回"了上海,因为他们大都有上海户口,可以考上海,以后可以直接在上海工作生活的,他们父母为什么不把他们留在外地按部就班地上当地大学呢?在外地,他们的分数可以考清华北大,所有只是因为上海的环境好.北京也是大城市,但他们注定不可能像上海一样成为国际金融都市,他们是文化政治中心,古典,古色古香,而上海就是现代化, 我父亲是工商银行上海分行工作的,接待来自北京分行的人去单位的途中说北京落后上海10年.这是不是准确我当然不知道,至少反应了一般人的想法,没人会随便贬低自己的城市,更何况各个分行派出去的代表.而碰到其他各省,尤其是长江三角洲各分行人员时更是说"你们上海是老大哥",是不是口是心非我不管,至少他给予了表面上的"屈从",这就够了.
上海人,请说上海话 这个题目其实看起来很怪的。   北京人说北京话,南京人说南京话,广东人说广东话。。。   那么自然而然地,上海人说上海话。   然而现在好象上海人就要被剥夺说上海话的权利了。   只要你在家里以外的地方说了上海话,你就是排外,就是狭隘了。   那我到要问了,为啥上海人不能说上海话了?   入乡随俗懂不懂?既然在上海,就请接受上海人说上海话。如果你听不懂,请告诉正在说话的人:对不起,我听不懂上海话,请说普通话。   诚然上海是个移民城市,但是既然你移民到这个城市里来,请改变你自己去适应这个城市,而不要让这个城市改变自己来适应你。   这让我想起欧洲也有相似的情况。   英国人跟法国人说话,英国人说英语,法国人说法语。法国人能听懂英语,也会说英语,但是不管你是不是能听懂法语,他都一律说法语的。因为法国人不屑说英语,他们普遍认为由法语衍生而来的英语是低等民族说的语言。   所以英国人大多都讨厌法国人。但是没见有英国人骂法国人说法国人狭隘的。   很多时候你觉得别人看不起你歧视你了,是你自己在看不起你自己。这跟语言无关,跟地域也无关。   说了20多年上海话,我没觉得这个方言难听,说得也很自在。   全国人民啊,请高抬贵手,就让上海人说上几句上海话吧
杭州文三路要赶超北京中关村!! www.zjol.com.cn  2003年10月28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赶超北京中关村,一直以来是杭州文三街IT创业者的目标。随着文三路电子信息街正式开街,杭州文三街朝这一目标迈进了一大步。   记者从本次西博会国际电脑节上获悉,杭州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已被国家信息产业部授予国内首个“国家级信息服务产业园”的称号。业内人士认为,这标志着杭州文三街在IT产业园区的地位超越了上海、南京等周边城市,和北京中关村、广州天河一起形成了全国IT产业园区的“金三角”。   作为浙江省和杭州市的信息产业龙头,文三街已初步形成了以产、学、研合作,科、工、贸一体化为特色的市场、楼宇、园区三大产业集群,电脑、数码产品、电子元器件、软件四大产品系列,成为国内最具产业结构、商业氛围的电子信息街之一。   几组数字可以诠释文三街的内涵和实力:   经过近十年的磨砺,文三街已集聚了以西溪数码港为代表的7大IT大卖场,以网新图灵为代表的1100多家IT经销商,以东部软件园为代表的6大创业园区,以东方通信、阿里巴巴为代表的1600多家高新技术、科技企业。   浙江人不仅擅长模仿,更善于创新。可以说,没有创新就没有今天的文三街。有关专家分析,和国内其他IT产业园区相比,文三街有两大优势是独一无二的,从而奠定了文三街作为“国家级信息服务产业园”的基础。   首先是模式优势。文三街在国内首创了“点式孵化器”模式,以写字楼为单元,每幢写字楼都变成一个“孵化器”。“点式孵化器”充分利用了街区的软、硬件资源,为大批的科技创业人员营造创业氛围和条件,使大量的高新技术企业能更健康、更迅速地成长。   其次是平台优势。文三街率先在国内打造出强大的信息服务平台。目前,文三街的所有大厦、高档商务写字楼及企业,已经基本实现语音和数据通信。文三街已建立以晶信大楼为中心、东部软件园、颐高数码广场为骨干节点的、可扩展开放的高速主干网,通过文三路光纤环网实现光纤到大楼,利用骨干节点的主干路由交换设备和宽带ADSL、VDSL接入文三街的所有企业、高校科研单位,构成电子信息街专用信息技术和服务平台。   对文三街来说,被授予“国家级信息服务产业园”的称号,意味着更高层次的自我定位:打造中国IT蓝图大道,成为国内外最著名的IT品牌科技街。 来源: 钱江晚报 作者: 记者 娄文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