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日出 美丽日出
关注数: 181 粉丝数: 754 发帖数: 108,504 关注贴吧数: 33
唐德宗削藩时的昏招 非黑 自安史之乱以来,唐中央的力量日趋衰弱,河朔藩镇又娇横。德宗在贯彻削藩的政策中,没能抓住当时的主要矛盾,而且急于求成,从而痛失好局 昏招1:推出一个方案 在唐王朝的削藩行动眼看就要成功,但是因为一个方案,使得局面发生逆转:该方案导致了朱滔和王武俊等人的反叛,使得河朔形势发生逆转和恶化,在这年发生朱滔与李纳、田悦、王武俊一起称王的事件。这是怎样的一个方案呢,如下: 是时,惟岳将杨政义以定降,杨荣国以深降,朱滔受而戍之。帝以定赐张孝忠,而日知为深赵观察使。武俊怨不得节度而失赵、定,滔亦怨失深州,二人相结。武俊即缚使者送滔,与之叛。帝闻,诏华谕解,不听。 朝廷推出的方案只想到朝廷的利益,而没想到帮他实施执行的人心里各有算盘。当时这盘棋的局面相当好,就是操之过急给下砸了。从战略上讲是没问题的,关键是操之过急了这招也太显眼了,连傻子都能看出来,一心想当节度使的王武俊能忍受成德镇被这么明显的分成三块麽?还有朱滔他那麽卖力的参加行动,就是掂记着多捞点好处呢,还真当他们傻呀 pS: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昏招2:让神策军使白志贞负责掌管召募禁兵 在削藩行动中,禁兵东征伤亡很大,在这种情况下,以京师沽贩之徒以填其阙。他真是大捞好处。史载:“时禁军募致,悉委志贞,两军应赴京师,杀伤殆尽,都不奏闻,皆以京师沽贩之徒以填其阙。其人皆在市廛",后果当然就是【及泾师犯阙,诏志贞以神策军拒贼,无人至者,上无以御寇,乃图出幸。】 昏招3:命李希烈兼任平卢、淄青、郓、登莱、齐州节度使,征讨割据淄青的李纳,后果很严重【纳遣游兵导希烈绝汴饷路,勉治蔡渠,引东南馈。希烈遣使者约河北朱滔、田悦等连和,凶焰炽然。俄而滔等自相王,遣使者来奉笺,希烈亦自号建兴王、天下都元帅,五贼株连半天下。】 pS:唐德宗,你真是眼睛长疮了麽 昏招4:没有听取宣武节度使李勉乘虚袭取许州的建议 唐德宗没有听取宣武节度使李勉乘虚袭取许州(今许昌市,李希烈当时驻放州)的建议,却从关内诸 镇调兵救襄城。 昏招5;没杀了朱泚 当时泾原兵五千路过京师,遇雨饥寒,因为德宗的小家子气,大受刺激于是发生兵变,要攻入京城抢夺皇家资财,唐德宗仓皇出走,德宗陛下你跑就跑吧,可您也该听姜公辅的话杀了曾当过泾原主帅的朱泚啊,你居然来句:“无及矣!”他不采纳姜公辅的建议绝对是大错特错。朱泚 曾任泾原节度使,因弟朱滔叛唐,他被免职,以太尉衔留居长安,泾原兵入长安后,让失意人士朱泚重新出山。 这一系列的昏招导致的后果是德宗被失意人士朱泚围在奉天城里几十天,假如怀光同志再晚到几天的话,唐朝就真的报销了。
搞定北衙禁军就等于搞定一切 说到北衙禁军的话,先是有太宗所设的百骑,后面高宗龙朔二年始取府兵越骑、步射置左右羽林军,太宗所设的百骑则演化成千骑,万骑。 为大唐统治者最为看重的禁卫军,羽林军是宿卫京师、保卫皇宫的精锐之师,宫廷权利的更迭,几乎全在于谁能够真正掌握了羽林军,比如武则天依靠禁军废黜唐中宗改立唐睿宗 二月,戊午,太后集百官于乾元殿,裴炎与中书侍郎刘祎之、羽林将军程务挺、张虔勖勒兵入宫,宣太后令,废中宗为庐陵王,扶下殿。中宗曰:“我何罪?”太后曰:“汝欲以天下与韦玄贞,何得无罪!乃幽于别所。己未,立雍州牧豫王旦为皇帝。政事决于太后,居睿宗于别殿,不得有所预。立豫王妃刘氏为皇后。后,德威之孙也。有飞骑十馀人饮于坊曲,一人言:“向知别无勋赏,不若奉庐陵。”一人起,出诣北门告之。座未散,皆捕得,系羽林狱,言者斩,馀以知反不告皆绞,告者除五品官。告密之端自此兴矣。 而宰相张柬之等也是因为搞定了北衙禁军的将领李多祚从而结束了武周 柬之谓右羽林卫大将军李多祚曰:“将军今日富贵,谁所致也?”多祚泣曰:“大帝也。”柬之曰:“今大帝之子为二竖所危,将军不思报大帝之德乎?”多祚曰:“苟利国家,惟相公处分,不敢顾身及妻子!”因指天地以自誓。遂与定谋。 唐中宗平定太子李重俊之变,也是因为成功的做了禁军的思想工作 杨再思、苏瑰、李峤与兵部尚书宗楚客、左卫将军纪处讷拥兵二千馀人屯太极殿前,闭门自守。多祚先至玄武楼下,欲升楼,宿卫拒之。多祚与太子狐疑,按兵不战,冀上问之。宫闱令石城杨思勖在上侧,请击之。多祚婿羽林中郎将野呼利为前锋总管,思勖挺刃斩之,多祚军夺气。上据槛俯谓多祚所将千骑曰:“汝辈皆朕宿卫之士,何为从多祚反?苟能斩反者,勿患不富贵。”于是千骑斩多祚、承况、祎之、忠义,馀众皆溃。 韦后被杀而李隆基大放异彩的关键是韦后没搞定北衙禁军让李隆基给搞定了 韦播、高嵩数榜捶万骑,欲以立威,万骑皆怨。果毅葛福顺、陈玄礼见隆基诉之,隆基讽以诛诸韦,皆踊跃请以死自效。
大汉能臣霍光的那些破事儿 辅佐年幼的昭帝时, 挫败了同为 顾命大臣的上官桀、 桑弘羊等人,一家独大。 不知九泉之下的汉武帝有何感想,想出五大顾命大臣的招,就是防止霍光一家独大,只是上官桀、 桑弘羊等人真是烂泥扶不上墙辜负了武帝的托付私心太多,结果被霍光一锅给端了,燕王、盖主等皆自杀。这时朝堂真是霍光一家独大,朝堂上再也没有牵制霍光的势力存在。 霍光不拥立刘胥却拥立刘贺是出公心还是私心?健在的武帝皇子中只有一位,就是广陵王刘胥,要说这位想皇位想的都颠狂了,【会昭帝崩,胥曰:“女须良巫也!”杀牛塞祷。 】昭帝死后,这位在朝堂上的呼声也很高的【武帝六男独有广陵王刘胥在,群臣议所立,咸持广陵王。】,但是霍光不干啊,因为刘胥真不是一块做皇帝的料,“胥壮大,好倡乐逸游,立扛鼎,空手搏熊彘猛兽。动作无法度,终故不得为汉嗣”。也许刘胥真不是一块做皇帝的料,但是那位刘贺就合适当皇帝吗【素狂纵,动作无节】,这就是一个不成熟的大男孩。 对一家独大的霍光来说是立立一个年长的人好呢还是刘贺这样不成熟的“大男孩”比较好呢?当然是后者,乳臭未干,缺乏阅历,贪玩任性,这样的“大男孩”操纵起来应该得心应手。 然而仅仅二十七天后,乳臭未干“大男孩”就被废黜了。霍光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年青气盛缺乏阅历的“大男孩”敢于向霍光亮剑,霍光当然不能忍。 立了又废,废了刘贺立了宣帝的霍光步入人生的颠峰,而宣帝呢,霍光这位万万人之上的臣子让他感到提心吊胆,当霍光参乘宣帝如芒在背,是张安世参乘,宣帝就神色轻松。这个臣子说废就废了他的前任,这是臣下干的事?皇帝能不肝颤? 霍光还治家无方,尤其他那老婆显真是胆太肥,咳咳,不说也罢
唐德宗有一点和武则天很相似 主要体现在用人方面的矛盾心理上 武则天在用人方面的处境其实也很尴尬,因为士大夫阶层心向李唐,老武表现在用人方面就是绕开士大夫阶层从底层不停的提拔人才,然后又不停的换,换,换,再一个她要想坐稳当,就得摆平李唐宗室以及囧于传统的士大夫阶层,所以她用酷吏,但她内心是很矛盾的,因为重 用酷吏毕竟于她而言风评不好,所在当时的酷吏中,官至宰相的只有傅游艺和吉顼两个人。吉顼从严格的意义上讲并不能算作酷吏,《新唐书》就没有把他列入《酷吏传》中。可想而知老武用酷吏针对的是特定的人群也就是士大夫阶层,但是有一说一,她更看重的是狄仁杰,魏元忠之类的梗骨之臣,所谓“飞语辩元忠之罪,善言慰仁杰之心”,来俊臣的死意味着这一酷吏时期的终结,而真正辅助武则天治理国家的其实还是狄仁杰那些人,就这方面来说武则天她是有底线的。 唐德宗呢,史书是这样评价唐德宗的用人的 【上性猜忌,不委任臣下,官无大小,必自选而用之,宰相进拟,少所称可;及群臣一有谴责,往往终身不复收用;好以辩给取人,不得敦实之士;艰于进用,群材滞淹。】 首先说唐德宗他是在死亡线上走过来的人,猜忌心重也是不难理解的,唐德宗在奉天要陆贽归纳过去失败的原因及当前的要务,陆贽认为最紧要的是推诚纳谏,唐德宗说:“朕本性甚好推诚,亦能纳谏。将谓君臣一体,全不堤防,缘推诚信不疑,多被奸人卖弄。今所致患害,朕思亦无它,其失反在推诚。又,谏官论事,少能慎密,例自矜炫,归过于朕以自取名。朕从即位以来,见奏对论事者甚多,大抵皆是雷同,道听涂说,试加质问,遽即辞穷。若有奇才异能,在朕岂惜拔擢?朕见从前已来,事只如此,所以近来不多取次对人,亦非倦于接纳。卿宜深悉此意。” 对了,其实唐德宗继位之初,疏斥宦官,亲任朝士,然而朝臣的明争暗斗与信任之人的叛变使其产生猜忌心,德宗前后如此矛盾,锅总不能全让德宗给背了吧。当初德宗每每对杨炎的条陈提出异议,杨炎就忿然作色,不肯与皇帝继续讨论,“无复君臣之礼”。N年后德宗还说过杨炎视朕如小儿之类的话 可见对士大夫阶层的态度,唐德宗和武则天都是矛盾的。
马周所言【西京府库亦为国家之用】是否言过其实 隋家贮洛口仓,而李密因之;东京积布帛,王世充据之;西京府库,亦为国家之用” ----------------马周说的 话说有一大票人看到西京府库,亦为国家之用,至今未尽这句话后,就尽情的发挥啊,说唐朝建国20年了隋朝西京府库留下的财富都还没用完。 那么马周所言【西京府库亦为国家之用】是否言过其实呢?这个就需要分析分析了,我不是说隋朝一点贡献都没有 但我真心是很反感唐朝吃隋朝老本论,这是对唐朝的一种不公平,说的好象唐朝的成功都是建立在隋朝的基础上似的。 其实,早在李渊进西京(长安)用西京府库的东西赏赐功臣时,西京府库的东西就不够用了,李渊另用其他办法获得物资。 《旧唐书·刘世龙列传》:时草创之始,倾竭府藏以赐勋人,而国用不足,义节进计曰「今义师数万,并在京师,樵薪贵而布帛贱。若采街衢及苑中树为樵以易布帛,岁收数十万匹立可致也。又藏内缯绢,匹匹轴之使申,截取剩物,以供杂费,动盈十余万段矣。」高祖并从之,大收其利。 《册府元龟》卷484:“唐高祖平京师倾府藏以赐勋人既而又患国用不足太原人刘义节进计曰今义师数十万并在长安樵贵而布帛贱若伐街衢及苑中之树为樵以易布帛岁取数万疋立可致也又藏内缯绢疋皆有馀轴之使申裁取剩物以供杂费动盈十馀万段矣高祖并从之大收其利。 可见马周所言【西京府库亦为国家之用】有些言过其实啊
关于北宋应对李继迁的连番昏招 众所周知,吐蕃在达磨被杀后,陷入了长期的混乱,后四分五裂。其中六谷部又称“六谷蕃众”,五代宋初生活在河湟一带。他们生活的时代也是西夏逐步崛起的时代,唐末党项的大首领拓跋思恭因为出兵助唐平叛有功,被唐朝皇帝赐姓李氏任命为夏州节度使而发迹。从李继迁开始公开与宋朝撕破脸。也是从李继迁曾不断派兵骚扰灵州东北部一带的吐蕃人,迫使这些已归附于宋朝的吐蕃人南迁,还严重威胁到了北宋的边境地带。宋真宗继位后北宋朝廷接连昏招将攻取的数州归还给李继迁,而且还赠送了静州,同时还赠给他大量的物资。李继迁实力不断骚扰北宋西北边境, 使北宋疲于奔命,咸平五年李继迁攻取失去清远军的保护的灵州城,杀知州事裴济,改灵州为西平府。野心膨胀的李继迁显然是有经略河湟的意思了。 当初李继迁围攻灵州时,曾经常派遣游骑西渡黄河,劫掠六谷蕃部。 当初李继迁二围灵州时,宋真宗接受大臣们的建议,重用潘罗支,以期牵制西夏的军力【(咸平四年十月乙卯),以西凉府六谷部首领博罗齐为盐州防御使兼灵州西面都巡检使。】这年年底,潘罗支两次遣使汴京,请求讨伐西夏,希望宋朝共同出兵,东西夹击。但宋朝此时疲于应付,未答应潘罗支的请求,灵州也于次年三月被攻下。 而颇有讽刺意味的是一生爱玩诈降的李继迁于1004年亡于吐蕃的伪降突袭但他的孙子李元昊却成功的夺下河湟。 再来说北宋,可以说灵州的失陷对宋朝的影响是灾难性的,首先北宋从此失去了最后的一块养马地,还有宋军防线全线后撤失去对河套地区的控制,,西夏时不时的对北宋沿边诸州郡进行抄掠。 而这所有的一切只是源于将攻取的数州归还给李继迁哎,真***智商欠费
首页 1 2 3 下一页